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1-8)单元教材分析及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是在第一学段学生感受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简单的图形的平移后的图形的基础上安排的。
1.将观察、操作贯穿在本单元学习的全过程中。
观察、操作是学习图形与几何内容最进本的数学活动。
本单元教材设计与其他单元相比,由于“图形的运动”的内退特点,更加突出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活动,把观察、交流、操作体验贯穿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2.充分利用方格纸的作用,有效探索并掌握作图的基本方法。
咋方格纸上认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按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将简单图形平移,会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等,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是本学段学生认识图形运动以及画运动后图形的辅助手段。
这些利用方格纸进行的数学活动,不但让学生比较容易的认识了图形运功的特点,掌握了画图的基本方法,丰富了探索图形运动特点的经验,也有效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2课时。
第二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在学生理解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从认识整数到认识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
在意义、读写、大小比较、计算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区别,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一下几点:
1、抓住核心知识点,突破难点。
从分数的建构体系来看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和知识点。
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就能自己学会分式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会这些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构建数学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10课时完成教学,
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分析:
本单元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包括平面展开图)及表面积计算。
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通过指、摸、比、剪、倒、估等操作、实验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建立体积、容积单位表象,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认识长、正方体特征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重点研究“棱”的特征。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接触过长、正方体,对长、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及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都能很快地概括出来,而对于“棱”及它的特征则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应将对“棱”的研究作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活动,发现长方体棱的特征:12条棱一般可分为三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一般情况下长度不等,并由此引出长、宽、高概念。
(2)重视对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正方体沿棱剪开、展开,在展开后的图形上标上“上”“下”“前”“后”“左”“右”,便于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每个面一一对应,这样把长、正方体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概念教学相结合,不仅加强几何直观,更利于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
体积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且学生对“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故事、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切实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包括总和与实践1课时)。
第四单元分数乘法
教材分析:
分数乘、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考察,看学生是够理解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否能正确地进行乘法计算和混合运算,能否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
2.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考查。
看学生在总结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解决简单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以及认识倒数的过程中,能否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否清楚表达自己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
3.看学生能否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有关分时乘法和简便运
算的问题。
4.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分数乘法的计算是否感兴趣。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7课时,
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分析:
本单元内容分为推导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和应用公式进行计算两部分。
让学生通过实验,在拼和摆的过程中找出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数量与它的长、宽、高有关,在此基础上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然后启发学生根据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并运用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结合实际物体说出体积的意义,能否找到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能否说出计算体积和溶剂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一方面通过课堂活动考查,看学生能否说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统一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否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能否正确解答简单的体积计算问题。
(3)主要通过课堂活动过程来评价,看学生是否理解“乌鸦喝水”的道理,说明实验中水面上升的原因:看学生能够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体积单位的大小:能否根据平面图想象出香皂装箱的结果,并说明装不下的原因。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8课时(综合实践1课时),内容如下:
第六单元分数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法、整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认识分数
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和倒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从分数乘法到分数除法是一次扩展。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核心知识点,突破难点。
从分数除法的建构体系来看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和知识点。
只要学生真正理解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就能自己学会分数除法加减法计算。
2、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会这些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构建数学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
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材分析:
在折线图教学中,联系统计表里的数据来看,本单元内容在学生
认识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
从认识条形统计图到认识折线统计图,是统计的一次扩展。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注意以下几点:
1、抓住核心知识点,突破难点。
从折线统计图的知识中来看,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折线统计图中各个数据的实际意义,只要学生能掌握这一点,就能很好地运用。
2、让学生在理解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体会这些知识发生,形成的过程。
3、让学生经历已有知识背景下自主构建数学的过程。
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形成方法的过程。
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4课时
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小学阶段“集合图分析问题”的重要内容,也是以
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学生从认识集合图到掌握集合图,是知识理解的扩充。
在分析,理解,解决等方面都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要掌握以下几点:
1、从熟悉的生活经验中能借助集合图分析问题,能解答稍复杂的数学问题。
2.让学生经历集合图表示的问题,通过观察,理解,交流讨论使学生体会用途表示问题的直观性。
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利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体会集合统计图的意义。
由观察图到理解图,到最后的掌握集合图。
教学中,要通过画图、列表、规律等多种操作活动,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体会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由部分到整体,整体到部分体会画图表示和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中要充分鼓励学生借助画图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课时安排:
本单元用2课时完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