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乐凯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乐凯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
综合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想,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
B.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

项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黄铜和黄金分别加稀盐酸分别浸入硫酸镁溶液
B 铜粉和氧化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
分别高温通入一氧化

C
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
液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

分别升高温度,观察
D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测温度看一眼外观颜色
A.A B.B C.C D.D
3.雷雨过后,空气特别清新,这是因为少量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成臭氧(O3),反应方程3022O3,下列说法:①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②该变化属于化学变化;③O2和O3是同一种物质;④O2和O3是同一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⑤O3是混合物,其中正确的是( )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⑤
D .②④
4. “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
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
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5.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 .
B .
C .
D .
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B .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
C .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稀有气体
D .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7.分类是化学中常用方法,下列化学反应分类错误的是
A .铁丝燃烧——属于缓慢氧化
B .呼吸作用——属于氧化反应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8.下列科学家中,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的是
A .拉瓦锡
B .门捷列夫
C .道尔顿
D .阿伏伽德罗
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H B .Ne C .N D .H 2O
10.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2CO+O 2−−−−
→点燃2CO 2 B .2H 2+O 2−−−−→点燃2H 2O C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D .H 2O+ CO 2+CaCO 3Ca(HCO 3)2
11.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一种单质的是( )
A .H
B .N 2
C .Fe
D .2Hg
12.下列变化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又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甲烷+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B .硫+氢气点燃硫化氢
C.氧化汞加热
汞+氧气D.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13.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是因为溶液中存在铁离子造成的,而不是氯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 溶液没有颜色
B.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 +2O22H2O + CO2B.P+ O2P2O5
C.S+O2SO2↑D.4Fe+3O22Fe2O3
15.某同学俯视量筒取溶液,读数为13.5mL,则读数与实际量取液体的体积相比,读数
A.偏小B.偏大C.正确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某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水倒流,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70%。

(1)镁带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集气瓶中放少量细沙的目的是_____。

(2)经分析可推断:除氧气外,镁带一定与____反应,生成物的状态是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请说明做出这些推断的理由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试计算:
(1)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

(2)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

(3)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_
18.(8分)螃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蟹肉中含有的烟酸(化学式:C6H5NO2)是人体必需的13中维生素之一,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
(1)烟酸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
(2)烟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3)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构精确到0.1%);
(4)246g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用D试管可检验CO2,若通入CO2可出现______现象。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石灰水会出观察到气球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溶液。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B
【解题分析】
A、水变为水蒸气分子间隙变大,正确;
B、干冰升华是分子间隙变大,体积不变,错
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组为新分子,正确;D、花香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在远处才能闻到花香,正确。

故选B。

2、C
【解题分析】
A、黄铜是铜和锌的混合物,其中锌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产生大量气泡,黄金是不活泼金属,加稀盐酸时,无明显现象能鉴别;锌、铜、金都比镁的活动性弱,都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不能达到鉴别的目的,错误;
B、铜粉和氧化铁都不溶于水,无法鉴别;分别在高温条件下通入一氧化碳,铜粉和一氧化碳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能鉴别,错误;
C、饱和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氯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能鉴别;分别将溶液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有固体析出,溶液变浑浊,氯化钠溶液升温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无固体析出,能鉴别,正确;
D、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能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不能通过观察外观颜色鉴别,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鉴别题要做到同一操作下或与同一物质反应时,现象要不同。

3、D
【解题分析】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有新物质臭氧生成,同时分析O2和O3的组成可知,虽然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但是它们的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不同,结构也不同,所以氧气和臭氧属于不同物质,所以变化是化学变化,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元素氧组成的不同单质,即②④说法是正确的。

故选D。

4、C
【解题分析】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
5、A
【解题分析】
A、试管可以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选项A正确;
B、锥形瓶不能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选项B不正确;
C、水槽不能加热,选项C不正确;
D、烧杯不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需要垫石棉网,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6、D
【解题分析】
A、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而得到的矿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矿物质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固体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D、冰和蒸馏水都是水,属于同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符合题意。

7、A
【解题分析】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A. 铁丝燃烧是剧烈的发光放热氧化反应,属于燃烧,不是缓慢氧化;B. 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属于氧化反应;C. 硫在空气中燃烧是硫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属于化合反应;D. 高锰酸钾制氧气是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

8、B
【解题分析】
A.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
B.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C.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
D.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故选B
9、B
【解题分析】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题目详解】
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A错误;
B、Ne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可表示氖元素,表示一个氖原子,还能表示氖气这一纯净物,故B正确;
C、N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C错误;
D、该符号是水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D错误。

故选B。

10、C
【解题分析】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题目详解】
A、2CO+O2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误;
B、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
C、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
D、H2O+CO2+CaCO3Ca(HCO3)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C
【解题分析】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A.H是元素符号,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N2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一单质,此选项
符合题意;
D.2Hg只能表示2个汞原子,不能表示物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A
【解题分析】
化合反应是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特征“一变多”;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及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特征:“多变一”。

【题目详解】
A、甲烷+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生成物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特征,不属于
化合反应,反应物也是两种,也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也不属于分解反应,选项A 符合题意;
B、硫+氢气点燃
硫化氢,符合“多变一”,化合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氧化汞加热
汞+氧气,符合“一变多”,分解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化合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13、B
【解题分析】
A、FeCl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观察KCl溶液没有颜色,证明水分子、氯离子都不会对影响颜色产生影响,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
B、加水稀释对溶液中的氯离子和铜离子都没有影响,只是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小造成溶液黄色变浅,不能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与Cl−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无意义,符合题意;
C、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把氯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而除去,但铁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未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
D、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把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而除去,但氯离子不变,而溶液黄色消失,证明氯化铁溶液显黄色与氯离子无关,故只进行该实验有意义,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题目点拨】
FeCl 3溶液中含有水分子、铁离子和氯离子三种粒子,要证明FeCl 3溶液显黄色与Cl -无关,可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排除两种离子中的一种而保留另一种。

14、A
【解题分析】A 、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CH 4 +2O 22H 2O + CO 2,故A 正确;B 、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为:4P+5O 2
2P 2O 5,故B 错误;C 、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方程式为:S+O 2
SO 2,故C 错误;D 、铁和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3Fe+2O 2Fe 3O 4,故D 错误;故选D 。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②是否已配平,③条件和符号是否漏缺,④化学式书写是否错误。

15、B
【解题分析】
俯视液体,看到的读数偏大。

故选:B 。

【题目点拨】
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胶头滴管,读数时不能仰视或俯视,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22Mg+O 2MgO 点燃 生成固体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的炸裂 氮气 固体 若镁带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生成物是固体
【解题分析】
(1)镁带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Mg+O 2MgO 点燃,集气瓶中放少量细沙的目的是防止生成固体溅落瓶底,引起集气瓶的炸裂;
(2)镁带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还一定有氮气。

经分析可推断:除氧气外,镁带一定与氮气反应,生成物的状态是固体。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152 7:12 36.8%
【解题分析】
(1)由化学式N (NO 2)3可知该物质是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的,N (NO 2)3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14+(14+16×
2)×3=152; (2)依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和的比,所以N (NO 2)3中氮元素和
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4×
4):(16×6)=7:12; (3)N (NO 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44152
⨯×100%≈36.8%。

18、6:5 7:16 58.5% 1
【解题分析】
(1)由烟酸的化学式C 6H 5NO 2可知,其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6:5;故填:6:5;
(2)由烟酸的化学式C 6H 5NO 2可知,其中氮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6×
2)=14:32=7:16;故填:7:16;
(3)烟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6126+15+14+162
⨯⨯⨯⨯×100%≈58.5%;故填:58.5%; (4)246g 烟酸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246g×126126+15+14+162⨯⨯⨯⨯=1g .故填:1.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a A 白色沉淀 膨胀 稀盐酸
【解题分析】
(1)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钙和水,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H O+CO ↑;
(2)用B 装置收集CO 2,气体应从长管a 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3)若要C 中的一个气球装有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想使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氢气,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A ;
(4)澄清石灰水可检验CO 2,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可出现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5)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石灰水,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小于大气压,气球膨胀;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稀盐酸,使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再放出二氧化碳,达到增大瓶内气压的目的。

故答案为
CaCO+2HCl=CaCl+H O+CO ;(1)
3222(2)a;
(3)A;
(4)白色沉淀;
(5)膨胀,稀盐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