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专题八 第二课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导学案(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第二课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导学案(有答案)
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成立的条件
(1)客观条件
①经济基础: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空前发展。

②阶级基础: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社会矛盾激化,工人运动不断发生。

③直接因素:1862年,英、法、德三国工人商谈并提出建立国际工人组织的问题。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与革命实践。

2.成立:1864年,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

3.斗争任务
(1)反对各国资产阶级统治和压迫。

(2)反对第一国际内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派别。

4.意义: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易错提醒]
第一国际成立的目的是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加强各国工人间的联系。

由于当时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尚未建立,所以它只是一个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而不是各国工人政党的党组织。

二、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1.背景
(1)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投降。

(2)阶级矛盾: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窃取革命果实,试图解除国民自卫军的武装。

(3)直接原因:1871年3月18日,反动政府军队偷袭国民自卫军蒙马特尔高地。

2.成立:1871年3月18日革命成功,3月28日成立巴黎公社。

3.革命措施
(1)军事上:废除资产阶级反动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

(2)政权上: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3)经济上:国家公职人员的最高年薪不得超过一般技术工人的工资。

4.性质:它是无产阶级的政权。

5.结果:失败。

5月21日,梯也尔军队反扑,制造了血腥的“五月流血周”,占领巴黎,巴黎公社革命结束。

6.失败原因
(1)客观原因:敌人力量的强大,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2)主观原因:无产阶级不成熟。

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可供借鉴的经验。

(3)根本原因:19世纪70年代,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未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

7.历史意义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

(2)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自己的政权,其经验是宝贵的,教训是深刻的。

(3)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其原则永存,精神不朽。

[易错提醒]
1.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巴黎公社是在特殊条件下发生的,是具有自发性、偶然性的革命,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2.巴黎公社仅仅是世界上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虽然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但不是社会主义政权,它也没有得到其他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归纳总结]
巴黎公社留给后人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1)基本经验:暴力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教训:缺乏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成熟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未获得群众支持,即缺乏工农联盟。

三、第二国际的斗争
1.原因
(1)阶级基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

(2)思想基础: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国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纷纷建立。

2.成立
(1)标志:1889年7月14日,国际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

(2)内容:大会讨论了国际劳工立法、工人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等问题,并通过了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

(3)特点:第二国际组织比较松散,不是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工人阶级政党是独立自主的。

3.瓦解:修正主义泛滥使第二国际内部形成激烈派别斗争,一战爆发后,第二国际自行解散。

【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中共产党人的“目的”指的是什么?
(2)无产阶级为实现这一目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事件?
(3)这次尝试有何重要的历史意义?
答案(1)目的: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2)事件:巴黎公社。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解析第(1)问关键句“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意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政权。

第(2)问结合巴黎公社史实回答。

第(3)问从国际地位、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关系、经验教训方面分析其历史意义。

【当堂测试】
1.第一国际成立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新”反映在 ( )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答案 C
解析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新”字。

“新”就是前所未有的。

第一国际的“新”就在于加强了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2.(2018·大连高一检测)下列举措最能体现巴黎公社性质的是 ( ) A.成立公社最高权力机关 B.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
C.世俗教育取代宗教教育 D.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答案 D
解析从巴黎公社的领导和采取的政治、经济措施来看,如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建立自己的司法机构;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并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等可以看出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3.有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评价道:“它是法国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从此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的时代被画上句号”。

这一历史事件 ( ) A.进行了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尝试 B.使法国共和制度在法律上得以确立
C.标志着工人运动的兴起 D.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答案 A
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法国19世纪”“巴黎通过革命迫使全法国接受新制度”等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革命。

A项正确指出了其历史意义,而B、C、D三项都与巴黎公社革命不符。

4.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

”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答案 B
解析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由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材料反映了公社“勤务员”受到公众监督,“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受到制约,具有民主作风,本题选B项。

5.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 ( )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巴黎公社革命答案 D
解析A项不属于阶级斗争,排除。

B、C两项发生的时间分别为1917年、1848年,排除。

D项发生在1871年,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符合题意。

6.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 ( )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
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答案 C
解析马克思的话表明巴黎公社起义仅仅是一个特例,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1871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仍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勃勃生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仍不成熟,故排除A、B两项;D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7.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

这说明巴黎公社 (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
答案 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高度灵活”“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可知,巴黎公社创立了无产阶级民主形式,为无产阶级专政做了初步准备,故D项正确;巴黎公社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国家机器,具备无产阶级性质,故A项错误;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政权,也不能作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故排除B、C两项。

8.德国表现主义戏剧大师莱希特1948年的名剧《巴黎公社的日子》以巴黎公社为历史背景。

该剧主题并非正面讴歌巴黎公社精神,而是冷静地回望,是对历史的反思:假如公社的领导者作出若干的决断,假如国际形势有着微妙的不同,假如起义的爆发提前或延后若干时间,都有可能形成完全不同的结果。

但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客观原因是 ( ) A.工业革命深入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暴露
B.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革命的主力军
C.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D.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还没有成熟到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答案 D
解析“决定这些‘假如’都不可能出现的客观原因”,即是巴黎公社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