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发布时间:2021-12-23T02:36:34.17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26期作者:胡建飞
[导读] 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吉林农业大学 130000
摘要: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社会各领域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对于当前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开展而言,如何结合教学实际,去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无疑成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才的关键所在。

本文立足于OBE教育理念,就新工科发展理念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思考。

立足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针对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思考,以此来助力今后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升级以及学生自身的长处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OBE教育理念;自动化;人才培养
当前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快速调整,决定了现代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受制于以往教学模式的影响与限制,当前自动化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的过程中,没有考虑社会与市场的实际需求。

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专业教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未来进步与成长。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当前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以及产业变革的迅速开展,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全新的竞争浪潮。

产业变革与工程教育之间本身就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新产业的发展需要教育领域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新产业的发展也为教育工作的下一步升级提供了新的方向,工科教育的建设也必将为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

新工科的内涵就在于提升学习者的工程创新能力以及适应变化能力。

当前受制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大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较弱和创新意识淡薄的问题。

所以注重教学理念的转变与升级,加快教育模式的改革,促进教育设施以及教学平台的整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充分挖掘现有的教学资源,去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素质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教育工作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够适应全新的社会发展挑战与需求。

二、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受制于以往教学模式的限制与影响,当前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也存在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切实限制了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质量,正视这些问题,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效率的重要选择。

(一)创新实践活动缺乏系统性
在新工科背景下的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育改革,也需要在结合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去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

对于机械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普遍有着较高的热情。

但是在缺乏教师专业系统的科研能力引导以及参赛培训的基础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

当前,高校对于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愈来愈高,但是同样,受制于高校部门之间的分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管理难以形成有机的统一。

在实际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参与积极性较高,但是实际的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却没有明显的提升。

同时因为缺乏对于创新创业内涵的充分认识,也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沦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短期性行为。

所以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其也需要从明确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去加以审视,通过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引导去构建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更好地助力行业的升级。

(二)校企联合的效果有待提升
对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自身在缺乏切身实地的实训实践基础上,自然难以实现自身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践之间的有效融合。

技术型创业人才的短缺、专业化师资力量的匮乏以及师资团队中“双师型”教师比例的不足,这些因素的融入也都极大程度上限制了校企联合的质量与效率。

(三)实践教学方法及手段过于单一
在新时期的发展模式下,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

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诉求,同时创新精神、原始创新能力的缺乏以及产学研脱节等问题的存在也进一步限制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效率、如何结合当前的教学实践去探索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这也是工科教育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创新实践课程的课时较少、教学内容碎片化严重、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之间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制约了教学活动的升级与创新。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注重实践教学与工业现场之间的融合,在丰富实践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水平
这个过程,本身也是高等教育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体现。

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教学改革以及教学设备的研发过程中。

当学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能够汲取到其他的关联知识。

在参与设备开发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同学负责不同的内容,通过高质量地完成各自手中的工作,来助力整体功能的实现。

这个过程需要同学们的精诚合作,也是对学生团队精神的有效培养。

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也可
以用于相关设备的二次开发,所以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开发成功后的设施在应用于教学的同时,也可以用于相关的科研研究,以此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持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丰富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不同专业课程之间的连贯性与整体性。

加快构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体系优良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广大的教师群体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和知识储备优势,助力学生的成长成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革新的具体方式方法
(一)找准行业定位,把握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课程的设置本身也是对社会需求的一种客观反映,所以专业课程的发展也需要时刻与社会需求保持密切的联系,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提升专业课程的建设质量,确保为社会的发展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所以人才目标的设置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需紧密贴合产业结构的调整动态、区域经济的发展形势。

(二)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修订过程中,教育者还需要结合 OBE 教育理念,以学生自身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去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块化设计,同时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纳入人才培养活动的始末。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坚持“自顶向底,嵌套设计,逐步细化”的原则去进行课程优化。

(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实践课程的组织与开展过程中,需时刻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通过教学改革、校企联合等方式,在保证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融合。

在课程设计的以及课程实训的组织过程中,既要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又要课程内容本身的创新性及应用性。

坚持产教融合的建设与发展,通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鼓励组织教师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加以锻炼等方式,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除此之外学院也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适当地融合区域发展特色,加快与自动化相关专业群的建设。

这既是新时期机械产业链发展的新要求,又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创业俱乐部。

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袁铁江,晁勤,李凤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000( 002) :60-61.
[2]吴静,徐金全.新工科背景下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特色课程体系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20,391( 09) : 68-69.
[3]陈荣.新工科背景下“DSP 数字控制技术”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J].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