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2007-10对外汉语考研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师大2007-10对外汉语考研试卷答案
2007年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一、
1、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2、知识文化:指跨文化交际中不直接影响准确传递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文化因素。
3、母语负迁移:学习者在不熟悉目的语的情况下,依赖母语知识,并将母语知识规律不恰当地运用到目的语上而造成的偏误。
4、效度:效度又称有效性,指测试的有效程度,即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是否能测出预定要测量的东西。
5、后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系统形成后的偏误。
学习者基本上掌握了有关的语言规则,一般能正确的运用,但有时也会用错而出现偏误。
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能自己改正偏误,也能说明原因。
二、简答
1、跨文化交际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
刚刚接触到第二语言文化或进入第二语言文化的环境,对看到、听到的一切都感到新奇、惊讶、有趣,处于兴奋、激动、满足的状态,一切都觉得美好。
(2)挫折阶段。
新鲜的感觉过去,开始觉得衣食住行处处不习惯,人地生疏,语言隔阂,产生迷惑、沮丧、孤独、失落和烦恼、焦虑、悲伤、思乡的情绪。
于是,有的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不接触当地人和当地文化;有的对当地文化产生敌意,甚至发泄不满、采取不理智的行动;有的因为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离开这一文化环境。
(3)调整阶段。
经历挫折期后,人们开始调整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寻找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方法。
(4)适应阶段。
经过一段时期的调整,对生活环境渐渐感到习惯,对第二语言文化也在逐步适应,能基本上采取比较客观的态度,甚至对其中的一部分已能接受。
2、课堂教学的评估着重以下几方面:
(1)课堂教学的目的要求是否具体明确,是否适合学生的水平。
(2)教学内容是否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3)教学环节是否安排得合理、清晰、紧凑、自然,能否处理好新课知识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和旧课知识的重现、复习之间的关系。
(4)教学时间的安排是否得当,是否体现了精讲多练的原则。
(5)是否体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是否灵活多样而且有效。
(6)是否体现了成熟的教学技巧,包括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的提问、板书技巧、教学辅助手段的利用、教师的教态和课堂气氛等。
(7)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在语言交际能力方面是否有所提高。
3、主观性测试每个试题允许不止一个答案,评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卷者的主观判断,不同的评卷者由于认识的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问答、翻译、作文、口试等都属于主观性试题。
优点:主观性测试比客观性测试更有深度,能测出受试者的表达技能、综合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主观性测试命题比较容易,可以防止靠猜测
得分和作弊。
缺点:阅卷费时且不易遵循一个客观、统一的标准,且试题量小、测试的范围也较窄。
三、操作题
1、答:运用了比拟、设问的修辞格。
“一只象在在睡懒觉”运用拟人的修辞格。
“是象吗?不是,是一块山石”
比拟是运用联想,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从而体现表达者的喜爱或憎恨的情感态度。
比拟的基本类型有拟人,和拟物。
特点是:比拟的重点在“拟”,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一体。
(1)运用比拟是自己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感情又必须符合所描写的环境、气氛。
(2)用来比拟的人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有相似或相近之点。
设问是无疑而问,自问自答。
特点:设问应用较广。
做标题,用明知故问的方式吸引读者,引起读者的思考,更好的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使论证深入;设问连用边问边答,能够层层深入剖析问题。
2答:(1)“见面”是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加宾语。
是母语的负迁移。
(2)“一个小时”是时量补语,应该加在“洗澡”之间,此处为补语的过度泛化。
(3)“散步”是不及物动词,不能用“AB—AB”式重叠。
此处为动词重叠的过度泛化。
2008年对外汉语教学引论
一、名词解释
1、语用文化:指语言用于交际中的语用规则和文化规约,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别是习俗文化所决定的。
2、第一语言: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触并获得的语言。
3、前系统偏误:指目的语的语言系统形成之前的偏误。
学习者正在学习和理解、但尚未掌握目的语的规则和系统,处于摸索的阶段,因此出现较多的偏误。
对这些偏误,学习者无法解释,更不能自行改正。
4、交际性测试:交际性测试是测定受试者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5、语文并进:指口语听说教学与识字读写教学同步。
二、简答题
1、答:奥斯汀指出,语言不仅是描写、陈述和说明客观世界、提供信息,而且人们说出话语也是一种行为。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就是在做一件事,完成一种行为。
奥斯汀认为人们人们所说出的话语能同时进行三种行为,即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
言内行为是指说话人通过发声把这句话说出来,它所直接表达的是字面意思。
言外行为是通过这句话来表达隐含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言外之意。
言后
行为则是指这句话对听话人所产生的影响。
比如,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说“屋里很热”。
言内行为是“进屋后的感觉”。
言外行为是“应该把窗户打开”。
言后行为是“学生去打开窗户”。
2、答(1)针对性。
教材要适合使用对象的特点①最基本的特点是,不同母语、母语文化背景与目的语、目的与文化对所确定的教学重点不同。
②学习者的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特点。
③学习者学习目的的不同。
④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不同。
⑤学习时限的不同。
(2)实用性。
实用性体现在:①教材内容要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是学习者进行交际活动所必需的,是在生活中能马上应用的,也是学习者急于要掌握的。
②语言材料必须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要有真实性。
③要有利于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
④要有利于开展交际活动,是教学过程交际化。
(3)科学性。
①要教规范通用的语言。
②教材内容的组织要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③对语言现象的解释要注意准确性,避免造成对学习者的误导。
④教材内容要反映出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及时更换陈旧内容。
另外。
语言研究的新成果进入教材,又要持慎重态度。
(4)趣味性。
①教材的趣味性与教材的实用性、交际性紧密相关。
②教材内容要反映现实,是学习者所关注的话题。
③教材内容要逐步加大文化内涵,多方面介绍目的语文化。
④多样化是形成趣味性的重要因素。
(5)系统性。
①教材内容在基本知识介绍和技能训练方面要平衡协调、有一定的章法。
②学生用书、教师手册、练习本、单元试题各部分要分工合理,相互呼应。
纵的方面,初级、中级、高级不同阶段教材要衔接;横的方面,综合技能课与听、说、读、写专项技能课教材要配合。
③要考虑图片、声像、电脑辅助教材的提供。
3、答: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为:右半球主管形象、知觉、空间等跟
形象思维有关的活动,善于感知音乐、图形、整体性的映像和几何空间,为空间定向优势和情绪优势;左半球则主管抽象思维,主要是言语、概念和计算能力,为言语、思维优势和认知优势。
三,论述
“难度等级模式”将第二语言的学习难度分为六级,从零级到五级,级数愈高难度越大。
(1)、零级:指两种语言中相同的成分,在学习中产生正迁移,而不会发生困难。
如,英语和汉语都是“动词+宾语”的语序,因此以英语为第一语言或母语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这一结构时,没有困难。
(2)一级:在第一语言中分开的两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合成一项。
如英语中的单数第三人称代词有he和she的区别,而汉语在读音中则不分开,都读tā。
(3)二级:第一语言中有而目的语中没有的语言项目,学生必须避免使用。
如英语语音中的[θ][e],汉语中没有,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学汉语要防止其介入性干扰。
(4)三级:第一语言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目的语中虽有相应的项目,但在项目的形式、分布和使用方面又有着差异,学习者必须把它作为目的语的新项目重新习得。
例如,汉语和英语中都有被动句,但汉语中除了有标记的由“被”、“叫”、“让”等表示的被动意义的句子。
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在其原有的英语被动式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新认识汉语的被动句。
(5)四级:目的语中的某个语言项目,在其第一语言中没有相应的项目,学习
者在习得这些全新的项目时会产生阻碍性干扰。
如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声调、汉字以及语法的“把”字句及多种补语时,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
(6)五级:第一语言中的一个语言项目到了目的语中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项目,需要学生克服第一语言所形成的习惯,逐项加以区别,才能在目的语中正确使用。
如英语动词visit,可以译为汉语中的“参观”、“访问”、“看望”三个动词,各与不同的宾语组合。
2、答:(1)中介语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学习者
创造的一种介于第一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独特的语言系统。
它有一套自身的规律,在语音、词汇、语法等系统方面都有表现。
学习者有意识的使用这套规则去生成或者理解他们从未接触过的语言。
(2)中介语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互动语言系统。
新知识和新规则不断注入;原有的尚未学好的规则和结构也在不断修正调整。
随着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和交际需要的增长,中介语不断发展,并呈一定的阶段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离开第一语言向目的语靠拢。
(3)塞林克把中介语的产生原因归纳为语言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概括、训练造成的迁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等五个方面。
可以说,中介语是由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所做的不完全的归纳与推论而产生的语言系统。
(4)中介语的偏误有反复性。
中介语不是直线式的向目的语靠拢,而是曲折的发展。
已经纠正了的偏误还可能有规律的重现。
(5)中介语的偏误有顽固性。
语言中的某一部分可能会停滞不前,产生“僵化”或“化石化”的现象,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
2009年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四)名词解释
1、目的语:人们正在学习并希望掌握的语言。
不论是外语或非本族语,甚至是非第一语言的母语,只要成为一个人学习并争取掌握的目标,都可称为目的语。
2、语内偏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的与规则掌握不全面或因错误推断而造成的偏误称为语内偏误。
3、话语分析:话语分析是对一段话语(口语或书面语)的连贯性的解释与研究
4、信度:信度又称可靠性,指测试结果的可靠程度或稳定性,也就是考试成绩是否反映了受试者的实际水平。
5、长时记忆:指在头脑中长期保持的记忆,从保持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
长时记忆的容量没有限度,信息主要来自短时记忆。
(五)简答题
1、答:格式塔心理学出现在二十世纪初,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柯勒。
又称“完形学派”,该学派反对构造主义,反对把意识化解成元素,主张把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组织来研究。
认为整体不能还原为各个部分、各种元素;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该学派强调采用综合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演示和主观报告的方法,并在知觉、学习和问题解决等方面展开大量的实验研究。
格式塔心理学派对视听法教学流派整体结构的学习理论有一定的影响。
2、答:阻碍性干扰指目的语中需要学习的某一语言项目是第一语言中所没有的,第一语言中所缺少的东西在学习时就要受到阻碍,如对从未接触过汉字的西方学生来说,汉字总是比较难掌握。
介入性干扰指第一语言中的某一语言项目虽然在目的语中没有,但在学习的过程中仍要顽强地介入。
如西方语言中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动词“时”的概念,在汉语中本来没有,但西方学生学习汉语时仍常出现这方面的干扰。
3答:记忆按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
形象记忆是对以感知过的事物的表象的记忆。
如对第二语言的字母、音素、词句的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记忆。
逻辑记忆是指对概念、判断、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过程的记忆,如对第二语言语音规律、词汇规律、语法规律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对已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的记忆。
如第二语言学习中从某些对话、朗读或表演等活动中体验过愉快情绪的记忆。
运动记忆指对经历过的运动状态或动作形象的记忆,常常是一种对技能的记忆,。
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的技能都包含有运动技能如发音和书写动作的记忆。
(六)论述题
1答:分立式测试是对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和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分别进行单项测试,如填空、完成句子、多项选择。
分立式试题的优点是想考什么就能考什么,受试者无法回避,而且大多采用客观试题。
如采取填空形式考察受试者的词汇掌握情况。
缺点是,只能测量各个孤立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而各个单项知识、技能之和不一定等于其总体语言技能。
如分别测试受试者的听和写的技能,但是这种测试的内容是有限的,而且在真正的交际中学习者要同时运用听、说的言语技能及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要素。
学习者在测试中各项所得分数并不能完全说明他们的综合水平。
2答:全身反应法于60年代初产生于美国,盛行于7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阿舍尔。
这种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行为的协调,通过身体动作教授第二语言,主要用于美国移民儿童的英语教育。
全身反应法是以儿童习得第一语言的理论为依据。
原则是(1)教学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但在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之前应先培养其对目的语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先进行充分的听力理解训练后才能转入说的训练。
(2)通过全身动作的反应来训练理解能力有利于学习者掌握目的语。
(3)在学习者已准备好并有了说目的语的要求时,再让他们开始学习说话,说的训练也是从让学习者向同学发指令开始。
(4)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在少焦虑的状态下学习语言并有成就感。
全身反应法的优点是:主张先理解后表达,通过动作指令学习语言,这是该法的一大特色,是对第二语言教学法的贡献。
全身反应法受结构法影响较大,重视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学习、重视操练。
另外,该法又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主要考虑如何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的情绪放松,提高学习效率。
局限性:对成人学习的特点注意不够,对读写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且用一般动作表达语义毕竟还受到一定的限制。
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第二语言学习的初始阶段,或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插用此法。
2010年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理论
一,语言学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孤立语:孤立语的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但是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改
动,在孤立语中虚词的作用很重要。
2、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3、音高: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快慢。
4、意译词:用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词义移植
进来。
如电话(英语:telephone)
5、天下通语:天下通语是元代出现的一种与文言文分家,与乐府语,经史语并
列,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新的,统一的书面语。
二、简答题
1答:交谈时空间距离有一定的讲究。
和朋友谈话、和陌生人谈话、和异性谈话、招呼长者和上级,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距离。
如果上级故意“缩减”与下级人员通常谈话时的距离,那是表示对下级的关切。
说话的时候需要一面想、一面说,为了控制说话的主动权,免得被别人插入、打断,人们可以使用“唔”“啊”之类的音节,表示“话还没有说完,你别着急”之类的意思。
空白也表示意思,在说唱艺术中,什么时候停顿,停多久,都有讲究,以便使交际更有成效。
这就是说,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在交际中得到了适当的运用。
2答:符号是用来表示事物的。
符号和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两回事,相互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符号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一定的形式和意义相结合是任意的,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由社会约定俗称。
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普通浓烟”是一种征候,它与所代表的火有自然的联系,是着火的特征,人们通过它可以知道某地着火。
“报警的烽火”是一种符号,警情与烽火之间的联系时人们约定俗称的。
三、论述题
1、答:
a通知的人还没有来。
可用“动词+的+名词[受事]+动词”表示,假设为[A]式;
b采购的东西还没有来。
也用“动词+的+名词[受事]+动词”表示,假设为[B]式;
a句可变换成:通知他们的人还没有来。
用格式:动词+名词[受事]+的+名词[施事]+动词,假设为[C]式;
b句变换成: *采购他们的东西还没有来。
由此可见:[A]→[C]
*[B]→[C]
“通知”后所加的名词可以是[施事],也可以是[受事],“采购”后面所加的名词只能是[受事],不能是[施事]。
2答:语流音变是指音位和音位组合的时候,或者由于受临音的影响,或者由于说话时快慢、高低uy、强弱的不同,可能发生不同的变化。
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脱落等。
同化指个不同的音位,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变成跟它相同或相近的音位。
如books的复数词尾s/s/是清音,可是dogs由于其中的/g/是浊音,/s/受/g/的影响也变成了浊音/z/。
异化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其中一个由于某种原因变得跟它不同。
比如北京话两个上声字相连,第一个上升要变成阳平(“土改”念成“涂改”),这是调位的异化。
弱化是指在语流中,有些音的发音可能变弱,不那么清晰。
如汉语的轻音就是弱化音节,其中的元音往往发生变化:复元音变成单元音(“木头”/mut‘ou/弱化成/mu‘to/)。
脱落是语流中音节中的某个音丢失的现象。
比如北京话中的“我们”常发成/wom/,“豆腐”/tou fu/说成/touf/。
二对外汉语教学引论部分
(四)名词解释题
1感觉记忆:也称感觉登记或瞬时记忆,是指感知后信息保持极短时间的记忆,通常以毫秒计,最长只有一秒左右。
2语言学能:学习第二语言所需要的特殊认知素质叫做第二语言的语言学能,也叫第二语言学习的能力倾向。
3语际偏误:由于第一语言的干扰造成的偏误叫做语际偏误。
4传授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系统地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
5分立式测试:分立式测试是对语言要素(语音、词汇、语法等)和言语技能(听、说、读、写)分别进行单项测试,如填空、完成句子、多项选择。
(五)简答题
1答:机械识记是对没有意义或学习者尚未理解其意义的材料,依靠机械重复进行识记。
优点:机械识记如汉语的发音、声调等需要通过机械记忆求得熟练掌握,初期对汉字、词汇及句型的掌握也需要一定的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记得准确。
缺点:机械识记花费精力和时间较多。
意义识记是在对识记材料理解的基础上,跟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并纳入已建立的知识结构之中的识记。
优点:意义识记容易记住,保持时间也长久。
缺点是:精确度不够。
2答: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贡献:对语言的结构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深入的描写,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结构分析和结构描写的方法。
不仅对语言学本身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也影响到其他学科的研究。
局限:结构主义语言学只集中于语言形式、结构分析、忽视对语言意义的研究。
3答:会话合作原则包括:
(1)质的准则----话语提供的信息必须跟语境中的实际情况一致。
(2)量的准则----话语所含信息量与本次交谈所需信息量应一致。
(3)关系准则----话语之间,话语与话题之间应该相互关联。
(4)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说清楚、简练、有条理,避免晦涩、歧义。
(六)论述题
1答:由交际策略产生的偏误主要有由回避和语言转换产生的偏误。
回避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对某一语音、词汇或句式或某一话题感到没有把握时,就尽量避免使用。
采取替代的方法,以简单的句式
代替复杂的句式,例如:尽量不说“把”字句,不说“请把你的衣服给我”,而说“请给我你的衣服”。
尽量不用可能不语,如:不说“太多了,我吃不下”。
而说“*太多了,我不能吃”。
语言转换是学习者觉得用目的语无法说清楚地时候,就借助于第一语言,在目的语中夹杂一两个第一语言的词。
如,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习者再说汉语把“这个东西很漂亮”,说成“这个东西很beaut iful.”
除此之外还有使用套语,即使用已经储存在记忆中的以些固定说法。
如:下午见面打招呼时说“你吃了吗?”熟人相见道别时说“一路顺风”。
语义替代。
用比较熟悉的同义词做近似表达。
如:要表达“我的理想是做一个舞者”。
却说成“我的理想是做一名舞女”。
造词,造目的语中并不存在的词语。
2答:自觉实践法是前苏联20世纪60年代以来广泛采用的外语教学方法。
主张学习者在自觉掌握一定语言理论知识基础上,主要通过大量言语实践活动达到知觉运用目的语。
代表人物是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别利亚耶夫。
自觉实践法的心理学基础是别利亚耶夫的外语教学心理学理论。
还受到苏联心理学家列昂季耶夫言语活动论的影响,进一步强调交际性原则。
自觉实践法的语言学基础是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院士关于区分语言、言语、言语活动的学说,并根据这一学说将第二语言教学分为语言教学、言语教学和言语活动教学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
自觉实践法的主要特点是:
(1)自觉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功能、情景、题材相结合的原则。
(4)口语领先原则。
(5)以句法为基础的原则。
(6)综合性原则。
(7)考虑母语的原则。
自觉实践法在理论体系上基本应属于直接法一派,但同时吸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