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养正”与小学生学国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蒙养正”与小学生学国学
作者:吴晶玉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4年第4期
吴晶玉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吉林长春130024)
摘要:小学生学国学,是固本培元的工作。

古人所谓“童蒙养正”,意义有三。

第一,正本。

即启蒙时所用的文本。

文本选用元典,因为元典中蕴含着人生的常理常道,可以使学生直
探人生真谛,学养可直接步入正途;其次,正智、正慧。

正智与正慧即道德智慧与慧识,是学
生学问安身立命的前提;第三,正法。

古代蒙学方法都是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是行之有效的。

关键词:童蒙;小学;国学;正本;正智;正法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4—0102—02
收稿日期:2013—12—12
作者简介:吴晶玉(1969—),女,吉林辽源人。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教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启蒙教育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

俗话说“三岁看老”,所以,两千多年前,我们的先人
就提出了儿童启蒙教育的大原则,即“童蒙养正”。

“童蒙养正”这四个字,出自《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意为以圣人之正道教育蒙童。

在人生初始之时,为人立德、立智、立法。

“童蒙养正”,第一个含义就是正本,这个本就是文本。

就是读什么样的书?谁的书?人
类的书籍浩如烟海,启蒙阶段有选择的必要。

有人举过这样的例子:树上的虫子是绿色的,米
里的虫子是白色的。

食品不同,颜色就不同。

人读什么书,决定一个人的人生品质和人格走向。

“圣人之正道”,就是一个民族的经典。

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涵蕴常理常道、教导人生常则
常行的书。

经典的书也有很多,应该选择什么?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应该首推经典中的元典。

元典就是民族文化和思想的源头。

就一定意义上说,元典精神就是民族精神。

人的生命有限,
熟读一些元典的书,可以直探人性本源,能够轻松地汲取人生的智慧,站在圣人的肩上,迅捷
地启迪理性,涵养心胸和能力。

元典就是本,诵读元典是根源性的文化教养。

“本立而道生”。

本立,人生的修养自然就会产生;本立,学问智慧自然就会步入正途。

这就是古人的“见识”,亦即现今所谓的“文化教养”。

读国学是个大概念,就小学生一概选择的文本而言,与其读现
代所谓的名著,不如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与其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不如读古
文观止、唐诗宋词;与其读古文观止、唐诗宋词,不如读先秦诸子;与其读先秦诸子,不如读
四书五经及元典之中的代表之作。

所以,我在教学实验中是这样选择的:四书五经之中以《论语》作为代表,元典之中的其他流派以《老子》为代表,这两本书应该说是传统文化的根脉所在,是思想教育的蓝本;其他又选择了《史记》和唐诗宋词,《史记》是历史教育的蓝本,唐
诗宋词是文学教育的蓝本。

这四本书是文本选择中最基本的。

以上是“养正”的第一含义,即
教材之正,这是一项固本培元的工作,从根部就要立正。

“童蒙养正”的第二层含义是正智。

古人所说的智,当然与现代教育中的“智育”概念迥
然不同,它主要是指道德智慧,即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

古人认为,具备这种道德的智慧,
是成为君子(西方绅士)的必备条件,是安身立命的前提。

孔子说“智者不或”,有了这种道
德智慧,人生就不会偏离航向、患得患失,实现健康人生。

对经典的诵读,如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就是读书思辩的道德功夫,即通过读书思辩达到明辨是非、善恶的智者境界。

简单
来说,明辨是非善恶就是明白做人的道理,古人把这叫做“格物”。

《大学》说:一个人格物
才能正心诚意,然后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经典中每个道德范畴都有理有法,切实可行。

经典中的理,是永恒的教训,永远不会过时。

五十多年的大陆教育从整体上说是失败的,其中道德教育更是土崩瓦解。

今天的教育体制,完全是以西方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其精神实质是知识的学习,而不是人格的教育、道德的培养。

即使有“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也往往成为高考、中考的工具,成为没有教化意义的、充
斥着说教、不受重视的点缀。

有人把这种教育概括为“目标大,内容空,方法简单,效果是零”,效果甚至是负数。

西方的人格教育和德行培养主要是通过家庭和教会来完成的。

学校与教会是分离的,道德
教育与知识教育分而治之。

在西方,每一个小村镇,即使有十几户人家,也能看到一二座教堂。

西方人都是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父母一起在教会的熏陶下长大。

凭借一本《圣经》,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在父母和教会的教育下慢慢形成。

中国人学西方,却不能接受基督教传统,至少不能借鉴其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这不是很蹩脚吗?道德缺位,主要指元典当中有理
有法的、切实可行的道德理性缺位,从而使当今的道德教育在意识形态中一直处于真空状态,
其结果就是导致今天的一切向钱看,所有人都变成了只顾抓耗子的黑猫和白猫(人没有道德就
异化为逐欲的畜类)。

现代人,在某种意义上说,幸福指数太低。

具体来说,子女问题、婚姻
问题、家庭问题、工作问题的根都是人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的问题,都是传统文化所谓的正
智问题。

至于现代教育中的“智育”,有人称作智识、慧识,即灵性或创造力。

西方科学家统计表明,17世纪前,中国领先世界的发明有160多项,原因在于两本书即《老子》《易经》是中国
人独特的思考方式。

西方学者认为:这两本书触入西方哲学之后,才推进了17世纪西方的发明创造。

就《老子》而言,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其“正言若反”的辩证方法,其反传统、
反常规、反权威的思想,以及重直觉、重了悟的思维方式等等,正是现代教育所欠缺的。

诺贝
尔奖得主,夸克的发现者汤山秀树,因为喜欢读《庄子》,从而产生了发现夸克的灵感。

因此,《老子》作为小学生诵读的蓝本,从民族崛起的角度看,实在有其重大的意义。

“童蒙养正”第三层含义就是正法。

法就是方法。

法以性为正,性正而得法。

古人认为,
儿童在10岁以前理解力弱,应着重认字,而少要求书写及应用。

字会认了,便可阅读,在阅读时即使不太明白也没有关系,可以不求甚解。

在大量的阅读中,自然会有收获,自然会形成理
解力。

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识字量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古人的启蒙教育,就识字来说,一般儿
童在两三年左右几乎可以认完一辈子所需要的字。

识字之初,可以只认,而不要求会写会用,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自然也就会写会用了。

古人的这种识字方法,正符合儿
童的认识特点。

然而,我们现行的教育理念认为,每教一个字就要求学生会写一个字,会用一
个字,才算真正地学会。

因此,很久也教不好一个字一个词。

最后认为,既然不会写不会用,
就是不懂,不懂就要反复教、反复练,像磨道驴,天天原地打转,教得吃力,学得痛苦。

人类的学习能力有两种,即记忆力和理解力。

记忆力是基础,理解力是发用,二者都不可
或缺。

科学研究表明,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就记忆力而言,6岁至13岁,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段。

就理解力来说,1岁至13岁处于缓慢上升阶段,13岁
之后方有长足发展,18岁之后才逐渐走向成熟。

故13岁之前属于积累阶段,反复诵读经典,
恰是儿童天赋所长。

所以,这个阶段要拿有价值的书让他们诵读,才能起到培根固本的功效。

如不拿这些有价值的书让他读、让他背,他只好背小学课本,“大公鸡呜呜叫,小花狗汪汪汪”。

而且,研究表明,在记忆力的发展阶段,即6岁至13岁,强化其训练,其记忆力会达到顶峰,并一辈子维持在高水平上,一生都受益。

古人过目不忘、过目成诵、一目十行、下笔千
言、倚马可待,正是这个道理。

这个阶段多背诵,正是合乎人性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的理解力,只能凭天生发展,不是训练而成的。

以上是正法。

[参考文献]
[1]公木.老子[M].长春:长春出版社,2010.
[2]金景芳.周易全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3]张小风.国学讲坛[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
[4]熊春锦.国学道德经典导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王显春.中华文脉[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