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中西艺术旨趣差异论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
天 人 合 一 ”与 “求 真 究 理
是 自 然 与 社 会 的 相 加 ,就 是 抽 象 与 具 象 的 辩 证 。 “人 ”既是指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同时也 有 人 类 生 命 共 同 体 的 含 义 ,因此是共性 与 个 性 的 统 一 ,是特殊与一般的统一。
中国艺术旨趣是中华传统美学精神在创作 实践中的体现,所 以 “天人合一”在“道 ”的层面是 中 华 传 统 美 学 精 神 ,而 从 “术 ”的 层 面 看 ,则是中 国艺术的创作旨趣。艺术作品中的“天人合一”艺 术 旨 趣 往 往 会 体 现 在 两 个 方 面 ,其一是强调“教 化功 能 ”,按 照 “真 、善 、美 ”的统一原则传达上层 建 筑 的 意 识 形 态 和 社 会 人 文 情 感 ,注重的 是 人 与 伦 理 规 范 和 社 会 秩 序 的 契 合 。其二是表达道法自 然 ,寻 求 对 “此 岸 世 界 ”中 功 利 束 缚 的 摆 脱 和 超 越 ,通过在作品中构建意象或意境打开一扇神奇 玄妙的“彼岸之门”,使人达到一种至髙的精神自 由境界,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及心灵的应合。
本刊网址•在线杂志:
作者简介:张开扬(1990— ),安 徽 合 肥 人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生,主要研究 方 向 :传 媒 艺 术 与文化;王路阳(1 9 9 6 - ) ,女 , 安徽亳州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传播;朱俊瑛(1968— ),女 ,新 疆 五 家 渠 人 ,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 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语言学、艺术学理论。
从 古 至 今 ,西方人在探索宇宙自然奥秘方面 所表现出的执着精神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 共睹 的 。在 人类整体科学意识尚未萌发之时,古 希 腊 的 毕 达 哥 拉 斯 学 派 就 提 出 了 “黄金分割法” 学说,用几何学中的数理逻辑论证了形式美感问 题 ,给艺术创作带来了科学理性。哥白尼敢于以 “日心说”向 罗 马 教 廷 发 起 挑 战 ,创 新 人 类 天 文 学 说 的 同 时 也 为 欧 洲 文 艺 摆 脱 宗 教 束 缚 ,向着科学 进 发 做 出 卓 越 贡 献 。伽 利 略 在 比 萨 斜 塔 进 行 “自 由落体”实 验 ,验证了物 体 的 落 体 速 度 与 重 量 并 不 相 关 ,直接推翻了古希腊哲学圣人亚里士多德 的 错 误 论 断 ,间 接 打 破 了 欧 洲 艺 术 长 期 以 来 尊 古 崇贤的惯例。2 0 世纪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提出:“真 理 是 具 体 的 ,有 条 件 的 ,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 识 的 不 断 进 步 ,真 理 亦 在 不 断 发 展 ,因此人类要 孜孜不倦探寻真理,永远不能停下。”[14]追 求 “唯 一 ”和 “真 理 ”在 很 多 西 方 民 族 中 已 经 成 为 一 种
“天人合一”与“求真究理”
---- 中 西 艺 术 旨 趣 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异 论 析
张开扬1 王路阳2 朱俊瑛3
(1.中 国 传 媒 大 学 ,北 京 100024; 2.安 徽 大 学 ,合 肥 230601;3.海 南 师 范 大 学 ,海口 571158)
摘 要 :中国艺术在传统儒道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善于寻求“内在”与“外 在 ”的和谐统一,追求对“此岸
与 儒 家 思 想 强 调 人 伦 教 化 不 同 ,道 家 哲 学 思 想旨在寻求对“此岸世界”的精神超越,指引人们 从世俗功利中超脱出来,以一种纯净的、高 尚 的 、 审美的方式观照自然和参悟人生。老子对人与自 然的关系有着独特见解,认为自然的存在法则是 客 观 的 ,人 生 存 于 大 千 世 界 中 要 顺 其 自 然 ,与万 物 融 为 一 体 、和谐共生。庄子对此更进一步地认 为 ,自 然 界 是 由 不 同 生 命 构 成 的 有 机 系 统 ,人只 是 其 中 的 一 个 要 素 ,天 地 中 的 万 物 存 在 关 联 和 呼 应 ,并且还以口述的形式提出了“天人合一”哲学 命 题 。老子与庄子的哲学观念为中国艺术中“天 人 合 一 ”旨 趣 的 形 成 奠 定 了 基 础 ,徐 复 观 在 《中国 艺术精神》一 书 中 总 结 道 :“老 、庄所推崇的道就 是 中 国 艺 术 家 们 集 体 追 求 的 艺 术 精 神 ,中国的哲 学思想与中国的艺术精神是相通的。”[|3]
理 要 明 ,情 要 真 。第 三 是 艺 术 典 型 的 真 实 ,艺术形 象与社会生活要密切联系。而 “究理”的艺术旨趣
175
休 浓 搞 嫂 2021.3
则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人文社会现象的 思 考 和 批 判 ,二 是 对 宇 宙 自 然 的 观 察 和 探 索 。“究 理 ”在西方的传统艺术作品中往往是具有“排 他 性 ” 的 ,因为真理通常只存在一个,所以艺术的呈现应 当 是 清 晰 明 确 的 、科 学 严 谨 的 、有理有据的。
的“物 ”,不 仅 指 社 会 事 物 ,还包括自然界中的事 物 。“而 ‘一 体 ’则是把天地万物视为一个有机整 体 ,如 同 人 的 身 体 一 样 ,每一物都有自己的地位 与 作 用 ,有 一 物 不 能 ‘遂 其 生 ’、‘顺 其 性 ’,就如同 自己身体受到伤害一样。这 种普遍的宇宙关怀, 是仁的最高成果。”[12]总 之 ,儒家美学思想是自然 的 人 化 ,其 中 包 含 有 两 层 含 义 ,第一是自然事物 与人的道德伦理有相似融通之处,例如“仁 者 ”与 “山”都 有 着 沉 稳 、厚 重 的 特 质 ,而 “智 者 ”与 “水 ” 都 有 着 灵 动 、变 通 的 特 质 。二是自 然 与 人 之 间 存 在 着一种特殊的感应关系,万物皆可人格化,以审美 的形式成为至高道德标准和伦理规范。
一 、 “ 天 人 合 一 ”:中国艺术的核心美学精神
作 为 中 国 艺 术 的 核 心 美 学 精 神 ,“天 人 合 一 ” 的“天”主要有两层含义。 一 是儒家所说的“以真 善 美 为 突 出 表 征 的 人 伦 教 化 体 系 ”[5],但 又 不 止 于 此 ,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庞大而又复杂的社会结 构 。二是道家所指的宇宙自然,是基于经验基础 上的万千自然本体及其运行规律的总和。把两层 含义 结 合 起 来 ,“天”就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就
中西艺术差异是国内艺术学理论思辨的_一 个经典问题,很多学者对这一问题都有着独西的 认 识 和 见 解 。王 建 荣 认 为 :“中西方精神理念的不 同 导 致 了 艺 术 形 态 上 的 差 异 ,两 者 分 别 表 现 为 ‘温 柔敦厚’和 ‘静穆哀伤’。”[1]杨 冬 提 出 :“中西艺术 的 比 较 没 有 量 化 标 准 ,分 析 两 者 的 差 异 本 质 上 是 一 个 文 化 内 涵 问 题 。”[2]韩 蕾 总 结 了 中 西 方 传 统 艺 术精神的文化、思 想 源 流 ,认 为 “中国传统艺术旨 趣 的 形 成 深 受 儒 家 和 道 家 思 想 的 影 响 ,而西方艺 术旨趣的形成则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哲学思 潮 ,尤 其 是 苏 格 拉 底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先 贤 们 的 哲 学 思 想 ”[3]。赵 瑞 洁 提 出 :“中西方艺术在 美学追求上分别是‘天 人 合 一 ’与 ‘认 知 求 真 ’,因 而 前 者 在 技 法 上 注 重 ‘写 意 ’,而 后 者 则 推 崇 ‘写 实 ’。”W 当前关于中西方艺术差异的研究主要存 在 两 个 问 题 , 一 是 普遍以“形 而 上 ”的抽象概念来 阐 释 中 西 艺 术 在 精 神 理 念 上 的 差 异 ,鲜有针对创 作 实 践 的 对 比 分 析 。二 是 研 究 普 遍 聚 焦 于 历 史 而
“集 体 无 意 识 ”,是 与 生 俱 来 的 文 化 心 理 继 承 和 哲 学思维定式。在 此 影 响 下 ,西方的艺术创作便将 “求真究理”奉 为 圭 臬 ,把对自然客体的真实再现 和对社会事实的逼真表现作为崇高的创作理想。
仲 呈 祥 先 生 认 为 :“追溯中华美学精神的源 头 ,自 然 是 公 元 前 人 类轴心时期的老子、孔子和 庄子 。是 他 们 ,开了把文艺求美放到整个社会文 化 、宇 宙 自 然 、人伦道德的大视野中加以观照阐 释 的 好 传 统 。”[6]孔 子 哲 学 思 想 的 关 注 点 始 终 在 “人 ”上 ,他与弟子的对话语录中大多是围绕人与 人 之 间 、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而展开。他在 评 论 “《韶 》乐 时 认 为 曲 子 音 调 虽 然 优 美 ,但是道 德 伦 理 的 宣 传 作 用 不 够 突 出 ,因 此 作品不甚理 想 。在评论《武 》乐 时 ,认为此曲既有优美动听的 旋 律 音 调 ,又 发 挥 出 了 道 德 教 化 功 能 ,实为上佳 之作”[7]。《论语•阳货》曰 :“小子何莫学夫《诗 》? 《诗 》,可 以 兴 ,可 以 观 ,可 以 群 ,可 以 怨 ;迩之事 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8]“兴观群 怨 ”是 儒 家 对 诗 歌 (文 艺 )作 用 的 认 识 ,把艺术创 作 与 道 德 教 化 联 系 起 来 。宋 代 大 儒 朱 熹 对 孔 子 “仁 者 乐 山 、智 者 乐 水 ”的思想诠释为:“知者达于 事理而周流无滞,有 似 于 水 ,故乐水;仁者安于义 理而厚重不迁,有 似 于 山 ,故乐山。”[9]汉代董仲舒 在 《举 贤 良 对 策 》中 系 统 地 论 述 了 他 的 “天人合 一 ”思 想 体 系 ,认 为 :“天 人 之 际 ,合而为一。 以类 合 之 ,天 人 一 也 。”[le]宋人张载在《正蒙》中 论 道 : “儒 者 则 因 明 致 诚 ,因 诚 致 明 ,故 天 人 合 一 ,致学 而可以成圣,得 天 而 未 始 遗 人 ,《易》所谓 不 遗 、不 流 、不过也。”™蒙 培 元 先 生 指 出 ,儒家学说中处 处 都 体 现 出 “万 物 一 体 ”的 思 想 。所 谓 “万 物 一 体 ”
忽 略 当 下 ,全球化竞争与商业化运作使得当下的 中 西 艺 术 “求 同 而 难 以 存 异 ”。本 文 首 先 围 绕 “天 人 合 一 ”与 “求 真 究 理 ”核 心 概 念 ,阐述中西艺术 旨趣的源流及内涵。其 次 ,以美术、音 乐 、文学为 例 ,找出中西艺术旨趣在创作中的具体表现,并 从 理 念 、风 格 、技 法 、欣赏与评价五个维度详细对 比二者的差异。最 后 ,反思传媒艺术时代中西艺 术旨趣的消弭现象。
裹挟下的创作环境消弭了中西艺术的旨趣差异,影 视 剧 、综 艺 、动漫等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正在经历着
同质化危机。
关 键 词 :中 西 艺 术 ;天 人 合 一 ;求 真 究 理 ;旨趣差异
中 图 分 类 号 :丨丨06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编号:1001-862X (2021)03-0174-006
世界”的精神性超越,在意境审美中实现对“彼岸世界”的 体 验与感悟,“天人合一”是中国艺术的核心美
学精神。“唯一”与“真 ”是西方哲学和文化的核心基因,它使西方艺术长期以来重视对现实的观察和思
考 ,在 创 作 实 践 中 追 求 对 真 实 事 物 的 还 原 和 客 观 真 理 的 探 究 。然 而 随 着 大 众 传 媒 时 代 的 到 来 ,市场逻辑
二、“求真究理”:西方文艺的崇高创作理想
“唯一”和“真理”是西方哲学文化中的两大重 要 基 因 ,在 大 多 数 西 方 人 的 观 念 里 ,真理应该是唯 一 的 ,而追求真理的过程则是崇高的,艺术的崇高 价值在于让真理通过具体可感的形象客观地显现 在众人面前,由此西方传统艺术在创作中逐渐形 成 了 “求 真 究 理 ”的 艺 术 旨 趣 。“求 真 ”这 一 概念至 少包含有三层含义:第一是存在状态的真实,艺术 形态要能真实再现客体原貌,也就是外在的形式 要 尽 可 能 的 逼 真 生 动 。第 二 是 事 实 情 理 的 真 实 ,艺 术 内 容 要 与 现 实 经 验 有 对 应 参 照 ,也 就 是 事 要 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