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防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防治——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
一、前言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和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频发,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担。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不仅会对大学内部的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引起外部媒体的广泛关注,影响到大学生的形象和口碑。
因此,探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并加强预防和控制,是推进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1.社会心理压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社会压力。
比如,在学习方面,大学生需要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学科知识和应试压力;在社交方面,大学生需要面对来自同伴的社会评价和期望,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这些社会心理压力往往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思想和情感的波动,进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2.个体认知偏差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个体认知偏差。
大学生处在一个非
常年轻和不成熟的阶段,在处理问题、认识世界和社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特定的情境下,大学生的个人认知偏差容易被放大并影响到其行为的合理性和文明度,进而引发一些冲突。
3.社交网络的影响
如今,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大学生群体性事
件发生关系密切。
通过社交网络,大学生可以迅速得到和传递各种信息,同时也可能受到某些言论、行为的负面影响。
例如,在社交网络上出现涉及敏感话题的讨论,容易引发极端化言论和反感情绪,从而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
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治措施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根据上面的成因,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强调积极心态的培养
大学生需要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这需要大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各种技能,并同时注重培养积极心态,帮助他们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应对社会心理压力的能力。
2.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
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的心理和认知偏差,不同的教育形式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
可能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学校应该推行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交网络,但是也要监管和教育,对不良信息进行监测和及时处理。
3.加强道德教育
大学生在在校期间接受的道德教育对塑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
学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秉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维护健康、积极、包容、有序的校园文化营造重要的舞台。
四、总结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虽然我们无法完全控制其发生,但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减少其发生的频率和影响。
学校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应对方案,通过一系列必要的技术手段和教育方式,形成法制文化教育体系,加强道德规范化示范,提高共同意识。
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大社会公德宣传,推进社会公德建设。
只有学校、政府、家庭、大学生和社会全面发力,才能形成合力,加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