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夜阅读题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阁夜阅读题及赏析
阁夜
清梁佩兰
百寻古阁郡城东,帘卷前山一角风。
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凌空。
群生静息鸿蒙①里,秋气森归耳目中。
不是夜深能独醒,海门谁见日初红?
注:①鸿蒙,此处指朦胧的夜色。
(1)哀壑有光星在底一句所写画面有何特点?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清幽(1分)。
在夜色笼罩下,山谷本来幽黑难辨略显凄清,但慢慢地,点点星光衬出了它依稀的身影。
山下小河也因星星倒映而粼光闪烁,于是画面显出了与凄清不同的清幽。
〔2分)
(2)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着到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1分)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1分),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哀壑有光星在底,明河无影月临空,哀壑,我们可以想想幽静的山谷就在阁楼之下,山谷中有点点光亮,这光是月光,是星光,还是火光呢?这就是诗歌的多义性和模糊性了。
作者站在阁楼上向下看,这是俯视的角度,看到了山谷在下和星在底,那为什么星在底而不在天上呢?这就要从诗人所站的位置说起,诗人站在阁楼上向远处看,天上的星星就像是在山谷之中一样,所谓星垂平野阔,而不是山谷静立于星星之下。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有我在黑夜之中能够保持清醒,等待在海门迎接初升的太阳。
而这里的'日初红,也是有象征意义的,指的是新的王朝的到来。
答案说:尾联写出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否则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呢?作者用反问手法强调了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表现了乐观积极的思想情感,此处的乐观积极倒也不能算错,但是即使身在黑暗,也要抱有希望,不断追求纯属无中生有,作者仅仅是表达别人都在蒙昧之中,而我能够窥见时代大趋势。
后面的怎么能看到海上喷薄日出的壮丽美景和看到日出后的喜悦和兴奋更是无稽之谈,诗歌的颔联还说星在
底和明河无影月临空,怎么到尾联突然天就亮了,太阳就升起来了?很显然,日初红并非真实的太阳升起,而是虚写,既是作者的想象之词,也是包含象征意义的用语。
因此,对这句话的理解,万不可胶柱鼓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赏析
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之意。
首联点明冬夜寒怆。
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
颈联写拂晓所闻。
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层层铺开,步步推进,从而更好的表达了自己的情怀。
开首二句写道: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诗歌首先点明时间。
上句中的岁暮指冬季。
阴阳指日月。
景同影。
短景指冬天日短。
天涯即天边,指夔州。
霁即天放晴。
首句的意思是说,年终一天比一天短。
其中,一个催字用得很妙,不但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的冬日特点,而且使人觉得时光飞逝。
次句天涯霜雪霁寒宵中的天涯指夔州,又暗含有沦落天涯意。
意思是说,夔州霜雪停了的寒冬夜晚,雪光映照下,明朗如昼。
诗能见到如此景象,可以说,真是彻夜难眠,感慨万千。
阁夜(杜甫)
颔联写道: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这一联承接上联次句寒宵而来,描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
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
星河指天河。
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夔州在瞿塘峡西口,为三峡的起点。
上句五更鼓角声悲壮是说,晴朗的夜空,鼓角声格外响亮,黎明时分,那声音更显得悲壮凄凉。
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
下句三峡星河影动摇是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
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蕴含着悲壮深沉的情怀。
颈联写道: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野哭即乡野百姓的哭声。
战伐指蜀地军阀混战的局面。
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
起渔樵即起于渔夫樵子之口。
上句是说,听到征战的消息,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遍四野。
诗人所描绘景象是多么凄惨。
下句是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
其中,数处指不止一起。
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真实形象地表现出来。
诗人在这一联,用声音来抒发情感,野哭、夷歌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正好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尾联写道: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卧龙指诸葛亮。
跃马指公孙述。
这里,诗人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诗人运用典故,在比较中含蓄而深沉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终黄土即最终都死去,同归黄土。
上句的意思是说,(诗人)极目远眺夔州西郊的武侯庙与东南的白帝庙,一世之雄,他们也成了黄土中的枯骨。
人事音书即人情世故。
漫即随他,不管他。
下句的意思是说,人事与音书,都只能任其寂寞了。
我们从最后两句来看,通过对卧龙跃马终黄土的描述,自然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
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中所说:结言贤愚同
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
也就是说,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无论他是贤是愚,都烟消云散了。
而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我的寂寥孤独,也就算得了什么。
这与《茅屋为秋风破歌》中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是诗人一贯的人格与品质的最好表现,阁夜(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