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天津市宝坻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从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的继承,并且仍然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也就是说,传统文化在我们今天,依旧存在。

这也就说明,没有文化的继承也就没有文化的积累,更不会有我们今天的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经过长期发展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精神指引。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拥有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矢志不渝的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

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
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摘编自赵思蒙《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教育的途径》)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文化是经历了长期继承,并全部保留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文化。

在我们的今天,传统文化其实依旧存在。

B. 中华文化可谓源远流长、灿烂辉煌,优秀传统文化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C. 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文化强国的任务,也是传承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它们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全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重点论述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传承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

B. 文章由界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到阐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进而引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观点。

C. 文章第二段以中华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等论述了中华文化血脉从未中断过。

D. 文章最后三段从思想理念、传统美德、文化内容等角度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价值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优秀传统文化是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文化需要继承,也需要积累,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拥有文化。

B.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惠民利民的思想理念,就可以认识和改造世界。

C. 只有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才能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和规范。

D.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有影响,它们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张照片
李全
三合村的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李老头死活都不肯出售。

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再也坐不住了。

因为那一张照片是我拍的,而且差点因为它连工作都没有了。

三年前,三合村遇上了百年难遇的洪水。

我是市里某报的名记者,第一现场当然离不开我的身影。

那天,又一次洪峰即将到来,抗洪子弟兵刚把村里的老百姓转移走,正准备撤离时,就见洪水里有一个人影,我和几个子弟兵什么都没有说,就跳下水去救那个人。

等子弟兵把那个人救起来一看,大家都吃了一惊,这人却是本县的县委刘书记。

刘书记指了指远处说:“里面还有一个老人,赶紧营救他。

”几个子弟兵一听村里还有人,马上让另外两个子弟兵把刘书记送走,他们去救人,可刘书记死活不肯走,说:“我也去。

”几个子弟兵有些为难了,怎么能让刘书记再次冒险呢?刘书记有些不快,又说:“快,不能再等了,如果洪峰到来之前,我们不能把他救出来,我们怎么对得起我们的农民兄弟?再说,我对那里的路熟悉,我带路,会事半功倍。

”刘书记这样一说,大家再没办法阻止他,只好让他随着大家的船开往村里。

我凭着职业的敏感,知道这才是新闻,赶紧把相机紧紧拿在手里,随时把最好的镜头拍下来。

被困在村里的人就是李老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

见我们来让他撤走,他就破口大骂起来:“你们这些混蛋,大水快来了,还回来干什么?”
李老头的这句话,让我非常地反感。

我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他却这样对待我们。

刘书记没理睬李老头的骂声,跳下水一把抓住李老头,几个子弟兵见状也跟着跳下水,一起把李老头拉上了船,我不失时机地拍下了这个镜头。

等船只到安全地方,李老头居然问我刚才的照片拍得怎么样。

我正在气头,淡淡地告诉他要相信我的技艺,可李老头不相信,非要看看照片。

我只好把相机取下来,把刚刚拍的那些一张张地给他看了。

他似乎还有些不满意,问道:“这是什么照片?我要的是纸质照片。

”我解释说:“这是数码相机,根本用不着去洗。

”李老头还是不相信,问道:“这么宝贵的照片怎么不洗出来?”
傍晚,我要回城里把照片和稿子交给报社,刚上车,李老头跑了过来,非要缠着我一起进城,我有些不情愿,可他说:“李记者,如果你不让我跟着你去,那说明你拍的照片是假的。


这个李老头真难缠,我哭笑不得,就随他吧。

一到城里,李老头非要我带他去洗照片的地方把那张照片洗出来,给他一张。

我想,反正顺路,又花不了几块钱,便答应了他的要求。

洗好照片后,李老头拿着照片看得跳了起来,说了谢谢,转身便不见了踪影。

我正想如何摆脱他,这正是一个机会。

待我回到报社里发照片时,才发现那张照片找不到了,便回到洗照片的地方,那个洗照片的小伙红着脸告诉我,李老头叫他把这张照片从我的相机里删除,我才想起,在我把相机给那个洗照片的小伙子时,报社领导打电话来,我到外面接电话去了。

结果,县委书记勇救农民的事,只是文字报道,不见照片。

报社领导很是生气,不相信一个名记者会做出这样的事,马上把我调到校对室做校对工到现在。

因此,我对李老头也耿耿于怀。

如今,刘书记刚调到省里任职,
他却趁机把这张照片炒高价出售。

第二天,我就驱车来到了三合村,在村长的带领下,好不容易在村东头找到李老头。

他老多了,却一眼就认出了我,大声喊道:“哎呀,李记者,多年不见了,你是越来越年轻了。

”李老头的话,让我非常生气,马上质问他:“你为什么让洗照片的小伙子把我照片删了?现在又要炒这张照片?”
李老头叹了一口气,说:“李记者,其实……其实,你在报纸上把照片登出来,大家看后都会忘掉,时间一久,大家都会忘记那件事,我把照片保存到现在炒作,只是让大家都记住他们,因为……因为他们都是我的恩人。


我想说点儿什么,可感觉到语言竟是那么苍白无力。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写李老头家的一张照片被人炒到了两万,但他死活都不肯出售,这样写为读者留下了悬念,使小说更有吸引力。

B. 文中写到在又一次洪峰来临之际,李老头却“为了家里的一头猪,死活不走”,这样安排情节是为了突出李老头的自私自利。

C. 县委刘书记在小说中着墨不多,但小说通过他的言行,将一个心系百姓、不顾个人安危的基层干部形象表现得非常到位。

D. “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但却是不可缺少的线索人物,小说的所有情节都和“我”有关,“我”是主要事件的亲历者。

5. 小说中的李老头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小说以“一张照片”为题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数据统计显示,全世界垃圾年均增速为8.42%,而中国垃圾增速超10%。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累积堆存量已达70亿吨。

目前,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且有1/4城市已无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垃圾问题已成为近年热议的话题。

对于生活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等,如何实施无害化处理,变废为宝,成为每个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科学生态系统的重要工作。

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等。

其中,继传统的卫生填埋之后,考虑到垃圾增量、土地资源紧张、循环利用等因素,不少国家开始加大焚烧发电的规划。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通过焚烧垃圾来发电。

据统计,目前日本、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生活垃圾焚烧率达到70%~80%。

不过,焚烧发电也并非是直接“变废为宝”。

焚烧是一种能够处理混合垃圾的典型技术,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它可以起到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受技术和工艺制约,发电时燃烧产生的有毒废气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严重威胁居民生命健康,这也是居民担忧并导致焚烧厂建设受阻的原因。

另外,垃圾发电原理是将纸张、塑料、菜叶等生活垃圾经过分拣、干燥等工序处理后,进行高温焚烧,将焚烧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发电所需助燃物量大,因此垃圾发电成本很高,投资惊人。

目前垃圾分拣存在很大难度,世界上采用垃圾焚烧的城市中约有一半城市没有做到垃圾完全分类。

给垃圾分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是世界一些发达国家通行做法。

我国垃圾分类仍然困难很大。

一方面,巨型垃圾场内建筑与生活垃圾混倒,无必要的分类,使垃圾处理难度加大;一方面,民间自发拾荒大军,在一定程度上变废品为资源,但大多缺乏规范和检验,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根据霍文琦《直击城市垃圾之困》改编)材料二:
常有人拿垃圾问题来批判工业文明。

有学者反驳说,垃圾问题不是工业社会所独有,传统社会也存在。

“垃圾”一词,至少从宋代开始,就已经有了与现在大体一致的含义和用法。

但是工业化之后的垃圾,无论从量还是从质上看,与“传统垃圾”有着天壤之别,因此,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工业文明。

从质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作为工业文明基础的科学与技术。

构成“传统垃圾”的物质大多是大自然在自身的漫长演化中产生出来的,来于自然,也容易回到自然,所以传统垃圾即使存在问题,也是局部的、缓慢的;构成现代垃圾的物质则大多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制造出来的,这些物质在自然界缺少与之对应的微生物,难以降解。

因而,垃圾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污染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是科技广泛应用的结果。

从量的方面看,批判对象指向了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与核心理念。

工业文明的核心理念就是“赚钱”,整个社会都以资本增值为核心运行。

一切经济链条,归根结底,都伴随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链条,资本运行起来,则必然以科学技术为利器,不断地把森林、矿藏和天然水体变成各种形态的垃圾——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

因而,垃圾问题是内在于工业文明的,在工业文明的社会结构之内是难以解决的。

由于垃圾问题之不可解决,工业文明注定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文明形态。

近年来,垃圾问题频频成为新闻头条。

表明工业文明的惯性过大,及时转向生态文明,人类文明或许才能得以延续。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文明形态。

它的建设需要的前提:一是要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批判,二是要从各个传统文明中汲取滋养。

国际“零废弃联盟”在全球推广“零废弃”理念,促垃圾减少。

如,洛杉矶克莱蒙的生态屋,经过特殊设计,
可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和水源;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完全不用冲水,经过自身沉淀,粪便和厨余垃圾自然地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

(根据田松《在生态文明形态下解决垃圾痼疾》改编)材料三:
垃圾资源化可行毋庸置疑。

当前,我国已有不少城市提出“垃圾分类”“垃圾资源化”的理念。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一些地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为“资源→ 产品→ 废弃物排放”的物质单向流动。

照此运行,其结果必然发生资源和环境两个危机:资源日益减少、废弃物日益增多。

因此,需要从根本上尽快改变它,走上人类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

这是一种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拟出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发达国家以生态理念为基础,提出新型循环经济发展思路。

垃圾中的大多数成分是可利用资源,垃圾减量化的目标应放在综合利用上:即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

分开就是资源,混合就是垃圾。

当前严峻的环境危机迫使人们对垃圾处理展开一场更加深入的绿色革命。

用循环经济的思维对垃圾进行综合利用,使垃圾资源化,生产再生产品,才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垃圾危机也可变成商机。

据报道,德国一些企业的服务营业额丰厚;瑞士环保产业有最高效的垃圾再循环处理系统,进口国外的垃圾,经回收处理后,赚取高额回报。

这让我们看到垃圾处理的一线曙光。

(根据赵章元《用循环经济思维处理垃圾》改编)
7. 根据相关内容,下列关于“垃圾分类”的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先把垃圾分类,再将不同类别的垃圾利用起来,形成再生资源,其发展模式为“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

B. 批判者认为工业文明把垃圾分为固态垃圾、液态垃圾、气态垃圾等,垃圾问题不可解决,注定工业文明不可持续。

C. 垃圾分类是焚烧的充分条件,分类后可起减少垃圾处理和污染排放量、改善燃烧工况、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D. 波士顿展出的洛克菲勒•艾比马桶,把粪便和厨余垃圾分类并转化成有机肥,可以直接送到农田或者花园使用。

8.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对“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的解释,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工业文明科学和技术,制造了难以自然降解的垃圾物质。

B. 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应用越广泛,制造的垃圾就会越多。

C.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建设它是对各种文明的回归。

D. 用循环经济思路指导垃圾利用问题,是垃圾处理的必然趋势。

9. 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解决城市垃圾之困的主要办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行俭,宇守约,绛州闻喜人。

贞观中,举明经,迁吏部侍郎。

始设长名榜、铨注等法,又定州县升降、资拟高下为故事。

上元三年,吐蕃叛。

仪凤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落以动安西,与吐蕃连和,朝廷欲讨之。

行俭议曰:“吐蕃叛皛方炽,安可为西方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涅师质京师,有如遣使立之,即路出二蕃,若权以制事,可不劳而功也。

”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

径莫贺延碛,风砾昼冥,导者迷。

行俭止营致祭,令曰:“水泉非远。

”众少安。

俄而云彻风恬,行数百步,水草丰美。

众皆惊。

至西州,诸蕃郊迎,行俭召豪杰千余人自随。

扬言:“大热,未可以进,宜驻军须秋。

”都支视知之,不设备。

行俭徐召四镇首长,伪约畋,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勒部伍。

数日,倍道而进,去都支帐十余里,先遗其所亲问安否,外若闲暇,非讨袭者。

又使入趣召都支。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且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执送碎叶城。

帝亲劳宴,拜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诏露元年,实厥阿史德温傅反,众数十万。

诏行俭为定展道行军大总管讨之。

大军次单于北,暮,已立营。

堑壕既周,行俭更命徒营高冈。

吏白:“士安堵,不可扰。

”不听,促徙之。

比夜,风雨暴至,前占营所,水深丈余。

众莫不骇叹。

时阿史那伏念伪称可汗,与温傅合。

行俭纵反间,说伏念,令与温傅相贰。

伏念惧,密送款,且请缚傅自效。

突厥悉平。

帝尝赐马及珍鞍,令史私驰马,马蹶鞍坏,惧而逃。

行俭招还之,不加罪。

赐都支资产皿金三千余物,橐驼马牛称是,行俭分给亲故洎麾下,数日辄尽。

行俭工草隶,名家。

通阴阳、历术,每战,豫道胜日。

(节选自《新唐书•裴行俭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执送碎叶城
B.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执送碎叶城
C.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执送碎叶城
D. 都支本与遮匐计/及秋拒使者/已而闻军至/仓卒不知所出/率子弟五百余人诣营谒/遂擒之/是日/传契箭/召诸部酋长悉来请命/执送碎叶城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 郊迎,到郊外迎接宾客,表示敬重。

文中“诸蕃郊迎”指裴行俭受到诸蕃礼遇。

C. 礼部,主管国家典章制度、祭祀、科举、官员选任等,也负责接待四方宾客。

D. 可汗,最初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后来契丹、突厥等部族对首领也称可汗。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裴行俭政绩突出。

他担任吏部侍郎时,创设长名榜、铨注等法规,拟定州县官员升降、衡量资历高低的制度,被后世沿用。

B. 裴行俭足智多谋。

吐蕃叛乱时,他以册封护送波斯王为掩护,擒获阿史那都支;突厥叛乱时,他用反间计使阿史那伏念暗中归附。

C. 裴行俭屡建功勋。

他兵不血刃平定吐蕃,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他奉命统率大军,降服叛党,平定突厥,受到皇帝亲自宴请。

D. 裴行俭豪爽大度。

属下私自骑马奔驰,摔坏了皇帝赏赐的马鞍,他并未追究;他还将皇帝赏赐的敌方物资全部分给亲朋部下。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行俭徐召四镇酋长,伪约畋,子弟愿从者万人,乃阴勒部伍。

(2)吏白:“士安堵,不可扰。

”不听,促徙之。

14. 裴行俭“通阴阳”,有先见之明,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5.《采薇》诗中没有表现的思想感情倾向是()
A. 对周天子的愤怒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和平的向往
D. 思乡自伤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零丁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比喻性地写出国家和个人境遇,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现实的沉痛之感。

(2)荀子在《劝学》中以行路作比喻,从反面告诫我们不重视积累,就不能到达高远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写“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2020年春节以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牵动着国人的心。

以下是网友创作的对联,已经打乱了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