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话童谣
温州童谣吃馄饨赏析
![温州童谣吃馄饨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3de02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0.png)
温州童谣吃馄饨赏析摘要:一、温州童谣《吃馄饨》简介二、温州童谣《吃馄饨》歌词解析三、温州童谣《吃馄饨》的艺术特点四、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文化价值五、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教育意义正文:一、温州童谣《吃馄饨》简介温州童谣《吃馄饨》是一首在我国广泛流传的民间童谣,起源于温州市,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这首童谣以诙谐幽默的方式描述了孩子们吃馄饨的场景,寓意着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富有浓厚的民俗风情。
二、温州童谣《吃馄饨》歌词解析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歌词如下:“一二三,一二三,小孩子吃馄饨,不要钱。
一二三,一二三,小孩子吃馄饨,不要钱。
”这首歌词通过简单的数字和重复的句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在一起吃馄饨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的快乐时光。
三、温州童谣《吃馄饨》的艺术特点1.语言简练: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歌词简单易懂,节奏明快,便于传唱。
2.形象生动:歌词中通过“一二三”的数字和“吃馄饨不要钱”的表述,形象地展现了孩子们吃馄饨的快乐场景。
3.诙谐幽默:童谣中的“吃馄饨不要钱”一句,使整个作品充满了幽默感,引人发笑。
四、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文化价值1.民俗文化价值:温州童谣《吃馄饨》是温州市民间文化的瑰宝,反映了当地民间风俗和生活习惯。
2.教育价值:童谣中传递了分享、友爱、和谐等传统美德,对孩子们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3.语言艺术价值:这首童谣展现了温州地区独特的语言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五、温州童谣《吃馄饨》的教育意义1.传承地域文化:通过学习温州童谣《吃馄饨》,可以让人们了解温州市的民间风俗,传承地域文化。
2.培养道德观念:童谣中传递的传统美德观念,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增强团队意识:童谣描绘的孩子们共享馄饨的场景,可以启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会团结协作,共同分享美好时光。
总之,温州童谣《吃馄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在我国民间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温州童谣
![温州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9fe33181a0116c175f0e4840.png)
温州童谣问姓瑶
女每女每,你姓尼?我姓金,阿尼金?黄金,阿尼黄?草头黄,阿尼草?青草,阿尼青?万年青,阿尼万?糯米饭,阿尼糯?果老糯,阿尼果?山果,阿尼山?高山,阿尼高?年糕,阿尼年?1943年,造起飞机场,垒起高射炮,把日本打多一大堂,你看日本急勿急,手榴弹,往天上甩,甩起半天高,掉落一把刀,刀里生个额,把日本鬼子捕出杀.
大脚娘
大脚娘,一步跨过九片墙,踏死十猪九头羊.
前屋叫赔猪,后屋叫赔羊,大脚娘,真伤心,双双眼泪落地上,扭晓得,水满田垟成灾殃.大脚娘,真悲伤,大脚跳进海中央,心想这下会浸死,扭晓得,海水只满脚跟上,一脚踢倒了海龙王的外婆娘.
懒汉歌
天光露水白洋洋,宁可日昼晒太阳,日昼太阳上晒落,宁可黄昏夹暗摸,黄昏蚊虫叫"标标",宁可明朝天光起五更.
打珓杯
女每女每,打珓杯,珓杯打勿准,担去卖茭笋,茭笋皮剥皮,担去卖雪梨;雪梨满肚子,担去卖撑柿;撑柿墨恁黑,担去卖乌贼,乌贼单粒板,担去卖江蟹;江蟹十只脚,担去卖喜鹊;喜鹊飘飘飞,担去卖胭脂;胭脂急急藏,担去卖猪脏,猪脏底翻出,担去卖蟋蟀;蟋蟀弹琴,弹到朔门,朔门擂鼓,擂到乡下,乡下吹班,吹到大街;大街打钹,打爻二、三粒;你一粒,我一粒;烂头分勿着,走归叫阿爸;阿爸不相信;阿爷密密掼;阿奶打臀顿,阿娘出来找.
以《鹊桥仙。
七夕》作为结尾:“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温州童谣12首
![温州童谣12首](https://img.taocdn.com/s3/m/93c64241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6.png)
温州童谣12首小鸟飞,飞到枝头上。
唧唧喳喳叫个不停,
花儿草儿,都跟它玩。
2. 小狗汪汪叫
小狗汪汪叫,
跟我玩儿不停。
摇头摆尾真可爱,
再看一眼就要走。
3. 红花开
红花开,红花香。
小鸟在花丛中飞翔,
阳光下,花儿亮,
让我们一起欢歌唱。
4. 吃水果
吃水果,吃水果,
苹果、梨子、桃子和李子。
香蕉、草莓、葡萄和橙子,
每个都好吃又甜美。
5. 雨中走
雨中走,雨中走,
穿着雨衣保护好。
雨点儿打在伞上哗啦哗啦,
像是小精灵在跳舞。
6. 风儿吹
风儿吹,风儿吹,
把树叶吹得摇摇晃晃。
小鸟儿躲在树枝间,
听着风声唱着歌。
7. 小汽车
小汽车,小汽车,
嗖嗖嗖地向前飞驰。
穿过山,过河流,
到达目的地,真是太好了。
8. 小蜜蜂
小蜜蜂,小蜜蜂,
飞在花丛中收集花粉。
给我们带来甜甜的蜜糖,
让我们对它爱不释手。
9. 小小船
小小船,小小船,
在水中漂浮着。
划动双桨,前进不停,
让我们一起来划船。
10. 小鸭子
小鸭子,小鸭子,
在水中游来游去。
扇动翅膀,摆动尾巴,
让我们一起跟着它游。
11. 小蚂蚁
小蚂蚁,小蚂蚁,
在草丛中忙碌着。
背着小东西,排成一队,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它。
12. 小兔子
小兔子,小兔子,
蹦蹦跳跳地向前奔跑。
长长耳朵,圆圆眼睛,
让我们一起来玩耍。
温州童谣之吃馄
![温州童谣之吃馄](https://img.taocdn.com/s3/m/3c5a5b4d5022aaea988f0f7e.png)
温州童谣之吃馄————————————————————————————————作者:————————————————————————————————日期:温州童谣之吃馄饨又到了我们的童谣天地了。
今天,让我们去“尝一尝”美味的馄饨吧!吃馄饨(温州童谣)娒娒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追究馄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1500年前,就已在民间普及了。
到了宋朝,则称为偃月馄饨,常见于时文之中,后来,简而称之,馄饨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隆冬的深夜,远处传来“梆,梆……”的敲打声,一头燃着柴火,一头荡着清水的馄饨担走近放下,如果住楼上,懒得下来,也可用篮子吊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这时捧在手中的简直是一只手炉,温暖如春。
碗中的馄饨在翠绿的波菜映衬下犹如水中芙蓉吐馨,悠悠地冒着热气,飘着香味。
尤其是浇盖在馄饨上的浇头,五彩纷呈格外的夺目:黄黄的蛋丝,紫紫的紫菜,红红的虾米,绿绿的小葱,而那鲜红色的肉松,则是形似莲花的花蕊了。
只要轻轻地咬上一口,满嘴的清香足以叫人窒息半分多钟。
——这是温州以前沿街流动的馄饨担,大都是乐清人经营的。
如今,这样的“馄饨担”已经消声隐迹了,但是人们对馄饨的喜爱程度还是不变的,如果你要去品尝温州馄饨的正宗味道,就要数寺前街馄饨,长人馄饨等著名的老字号了,在温州可谓老少皆知。
坐落在永中镇寺前街北桥头的馄饨店已有百年历史,店主娄洪海是寺前街馄饨的第三代传人。
这里的馄饨皮薄如蝉翼,肉馅必用当天宰杀的鲜猪肉;特别是下锅时,一锅汤煮一碗馄饨,成了寺前街馄饨的制作特色。
还有长人馄饨,虽然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可是长人馄饨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更是名闻遐迩,因而代表了温州馄饨的美味风格。
因此,如今五马街后市巷一溜排开的馄饨店都是这种风格,味道也很正宗。
吃温州馄饨能吃出温州人的精明和精致,温州的馄饨最能代表温州。
同学们,温州的馄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1、我会教小伙伴们念温州童谣《吃馄饨》,并演一演。
温州童谣
![温州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519833d2360cba1aa811daf4.png)
卖绢客,你年年担我家,我家铜钱廿二双。
地板间,挂纱窗,绣起枕头花琅琅。
天光日昼配烧酒,接力汤圆拌糖霜。
黄昏有金漆床杠花格被,金漆面孟两盆汤。
过碇步(永嘉)——全国中小学音乐录像课一等奖
楠溪江水长又长,
出门最怕西坑上,
十八条碇步路难走,
八、摆摆龙船,糯米汤圆,摆来金,摆来银,摆来铜钱娶新娘。
九、门前媛主儿慢慢走,
你18。。我19~!
你没嫁,我没娶.
你木我西,我戒酒戒香烟;
你木我谈,扑克麻将都歇了。
一、12345,洋油自来火,炊糕饭豆饼,橄榄稻杆绳~~
6、吃馄饨
妹妹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7、懒汉歌
天光露水白洋洋,甚讲日昼晒太阳,
日昼太阳上晒落,甚讲黄昏夹暗摸,
黄昏蚊子叫嘎嘎,甚讲明朝天先起五更。
8、学习解放军
大脚娘,一步跨过九片墙,踏死十猪九头羊。
前屋叫赔猪,后屋叫赔羊。大脚娘,真伤心,
双双眼泪落地上,扭晓得,
水满田垟成灾殃。大脚娘,真悲伤,
大脚跳进海中央, 心想这下会浸死,
扭晓得,海水只满脚跟上,
一脚踢倒了海龙王的外婆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4、对鸟(乐清方言)
介母飞过青又青(哎)?介母飞过打铜铃(呵)?
介母飞过红夹绿?介母飞过抹把胭脂擦嘴唇(呵)?
青翠飞过青又青(哎),白鸽飞过打铜铃(呵),
天主鸟飞过红夹绿,长尾巴丁飞过抹把胭脂擦嘴唇(呵)。
注:“介母”是“什么”的意思。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七)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七)](https://img.taocdn.com/s3/m/1e37af0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7.png)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七)
流浪歌
正月莲花①响叮叮,
二月唱起隔壁②听,
三月茶山唱茶叶,
四月东海唱乌贼,
五月外桐唱苎③麻,
六月走归④早稻黄,
七月梅底⑤唱西瓜,
八月外地唱棉花,
九月九里⑥唱麦麦⑦,
十月走归拣稻失⑧,
十一月香山唱焟烛,
十二月还着⑨勼⑩屋角。
这首歌谣从侧面反映了瑞安周边各地不同月份的主要物产。
①莲花:也叫唱莲花,瑞安曲艺曲种之一,现为瑞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过去曾经是流浪汉四处讨生活的一种方式,一般唱过之后可以换一点吃的或用的东西。
②隔壁:指邻居。
③苎:方言音同“箸(第二声)”。
④走归:方言,意为回家。
下同。
⑤梅底:地名,具体方位不详。
⑥九里:地名,在今莘塍街道辖区内。
⑦麦麦:方言谐音,指蚕豆。
⑧稻失:割稻时失落在田里的稻穗。
⑨还着:方言,音同“烦脚”,意为还要。
⑩勼:方言,音同“求”,意为蜷缩成一团。
温州童谣教案
![温州童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3fc16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56.png)
温州童谣教案温州童谣一、互动拍手念童谣:《金苹果银苹果》金苹果,金苹果,金金金,银苹果,银苹果,银银银。
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咕噜噜猜——石头、剪子、布。
二、学习温州童谣温州童谣流传于明清时代,是温州方言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温州儿童独特而以有效的教育界。
童谣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它伴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孩子牙牙学语时,通过诵读童谣,不仅能使孩子了解祖国语言的音韵美,而且孩子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都将得到提高。
由于童谣内容丰富,它既断承了传统的优秀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的精神,虽然短小精悍,却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温州童谣“十二月令”1、欣赏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作吹箫;四月四,做做戏;五月五,过重五;六月六,晒霉毒;七月七,巧食喜鹊啄;八月八,月饼馅芝麻;九月九,登高送娘舅;十月末,水冰骨;十一月,吃汤圆;十二月,糖糕印状元。
2、注解▲正月灯———每逢农历正月,辞旧迎新,春意盎然,家家户户挂灯结彩,喜度春节。
尤其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因元宵节又称作灯节),这一天更是灯彩活动最热闹的时间,有花灯、鱼灯、龙灯、跑马灯等多种民间风俗,可谓是“万家灯火不夜天”。
▲二月鸢———农历二月,风和日丽,春暖花开,正是孩子们出外放风筝的大好时光。
风筝,也叫纸鸢。
▲三月麦秆作吹箫———每当农历三月时,正是农家大小麦收成时节。
孩子们凭着自己的小巧手,将晒在路旁的麦秆蕊折成一段,然后放在嘴里嚼几下,便可以吹出优美动听的乐曲来。
声音很像竹箫。
(还可以做成麦管娃娃~`)▲四月四,做做戏———农家最闲是四月。
所以在这个月份中,不少剧团都纷纷下乡演出。
孩子们也最喜欢在此时跟随大人去观戏剧演出。
注:做做戏指的是唱戏哈▲五月五,过重五———农历五月初五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因为五月初五正好又是两个五重起的时间,所以温州人俗称为重五。
在民间,过去每逢重五节时,不仅要吃粽子、吃鸡蛋、喝菖蒲酒,还有一项非常热闹的活动,就是为纪念屈原的划龙舟比赛。
温州童谣300首
![温州童谣3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d12c37d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2.png)
温州童谣300首温州童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以其活泼、生动的形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温州童谣300首是一本收录了300首温州地区的童谣的书籍,它展示了温州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温州童谣概述温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温州童谣是这一地区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它通过简单明快、押韵悦耳的语言形式,传递着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这些童谣既能娱乐孩子们,也能教育他们。
温州童谣内容分类温州童谣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根据主题进行分类。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主题分类:自然与动物1.《蜻蜓飞》蜻蜓飞飞在天空,花儿开开笑呵呵。
小鸟唱歌声响亮,美丽的世界无边际。
2.《小狗汪汪叫》小狗汪汪叫,尾巴摇摆跑。
它是主人的好朋友,天天陪伴在身旁。
季节与节日1.《春天到了》春天到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树木发芽。
蝴蝶飞舞,鸟儿歌唱,人们开心庆祝这一天。
2.《元宵节》元宵节到了,灯笼高高挂,人们团圆庆祝这一夜。
吃着元宵,赏着花灯,快乐的气氛洋溢在家中。
生活与社会1.《上学歌》早上起床迎新日,背上书包上学去。
老师教课知识多,同学们一起努力学习啊!2.《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光荣,工作要认真。
种田、造纸、做衣裳,每个职业都很重要啊!用勤奋的双手创造美好未来。
温州童谣的特点温州童谣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简单明快:温州童谣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达,节奏明快,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和记忆。
2.押韵悦耳:温州童谣注重押韵,通过韵律的运用增加了其音乐性和娱乐性。
3.直观形象:温州童谣通过生动的描述和绘画,给孩子们提供了直观的感受和想象空间。
4.教育引导:温州童谣不仅仅是娱乐工具,还能教育引导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温州童谣对孩子们的影响温州童谣对孩子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教育工具。
以下是温州童谣对孩子们的几个方面影响: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学唱温州童谣,孩子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dfbb7b6b1ed9ad51f01df29e.png)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蹿-- 蹿-- 蹿蹿①--蹿--蹿--,蹿条鲤鱼九斤半。
鱼头鱼尾嵌自吃②,当中③送亲眷④。
蹿--蹿--蹿--,蹿条鲤鱼九斤半,头尾嵌自吃啊,当中送亲眷。
哎!嘿!先人⑤后己,真真了弗⑥起。
继承古代孔融人⑦小⑧挑小梨。
先人后己,从我做起,小小年纪真真了弗起。
①蹿:方言,音同“寸”,意为使劲往上跳。
②嵌自吃:嵌,方言念[kò]。
嵌自吃,方言谐音,意为给自己吃。
下同。
③当中:鱼的中间部分。
④亲眷:方言,指亲戚。
⑤人:有三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仁”,口语音分别同“能”和“宁”,此处音同“仁”。
⑥弗:方言音同“火”,意为不。
下同。
⑦人:此处音同“能”。
⑧小:有两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选”,口语音同“碎(第二声)”,此处两种读音均可。
下同。
十二月谣正月灯,二月鹞①,三月麦螺②当鬼叫。
四月冷清清,五月龙船鼓咚呀咚咚声,六月河里好泅河儿③,七月墙脚④正好捉蛐蛐⑤。
八月生糖月饼⑥迫⑦牙齿,九月甘蔗甜丝丝。
十月吃桔亦⑧吃柿,十一月冬节⑨吃汤圆,十二月糖糕⑩印状元○11。
①鹞:方言音同“县”,指风筝。
②麦螺:方言谐音,指用麦杆做的小笛。
③泅河儿:方言,音同“就和儿”,意为游泳。
④墙脚:方言,指墙根。
⑤蛐蛐:方言,音同“雪雪”,指蟋蟀。
⑥生糖月饼:方言谐音,指一种夹心糖月饼,属于瑞安地方名产。
⑦迫:方言,音同“百”,意为粘住。
⑧亦:方言,意为又。
⑨冬节:方言,指冬至日。
⑩糖糕:方言,原指加糖做的年糕,后泛指年糕。
○11印状元:这里指在年糕上印古代状元的图案。
瑞安童谣儿时的梦
![瑞安童谣儿时的梦](https://img.taocdn.com/s3/m/011fd7da6f1aff00bed51e0b.png)
瑞安童谣儿时的梦1、燕儿燕儿,燕儿,燕燕飞过殿门,殿门关,飞过山,山也平地也平,飞到山下打虎铃。
虎铃打到鲤鱼滩,鲤鱼娶亲,蛙蟆拜经,田鸡送人情,“姜太公公”做媒人,屙苍打锣彭彭响,虎蚁抬轿乌云云。
抬到将儿桥,将儿闹喊叫,抬到络麻园,络麻踏爻完。
2、催眠阿娒汪汪睏,阿妈有事干;阿娒汪汪醒,阿妈买糖饼。
3、天上云霞天上云霞,地下冰糖,哥哥担水,妹妹燎茶。
茶底有朵花,吃底汪阿汪。
4、哄眠歌汪汪汪,阿娒大起种西瓜,对对对,别人的东西都勿个。
睏睏睏,阿娒大起有事干,花花花,阿娒大起好成家。
5、汪阿汪打卵汤汪阿汪,打卵汤,卵汤热,烫火舌,卵汤凉,阿娒吃底勿赖娘,卵汤冷,阿娒吃爻罢。
6、催眠歌阿娒汪汪,阿妈纺纱,阿爸买饼给娒吃,阿娒一忽睡到天大光。
7、汰沙洗沙汰沙,洗沙,半升米,半升糖,煮来白粥汤,阿娒吃底一忽到天光。
8、哄儿谣天皇皇,地皇皇莫惊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戚爷会抵挡。
9、看吊儿吊儿,吊儿,你哪里来啊?吊儿,天上落嗳,宝宝。
天上落下伲事干啊?吊儿,寻火种嗳,宝宝。
火种寻来作伲用啊?吊儿,点盏灯嗳,宝宝。
灯点起作伲用啊?吊儿,寻锁匙嗳,宝宝。
锁匙寻来作伲用啊?吊儿,开楼门嗳,宝宝。
楼门开了伲事干啊?吊儿,拔稻杆嗳,宝宝。
稻杆拔来作伲用啊?吊儿,打草鞋嗳,宝宝。
草鞋打起作伲用呢?吊儿,外公着嗳,宝宝。
外公着起伲事干啊?吊儿,摘粽箬嗳,宝宝。
粽箬摘来作伲用呢?吊儿,扼大粽嗳,宝宝。
大粽扼起作伲用呢?吊儿,重午吃嗳,宝宝。
重午伲事干要吃粽啊?吊儿,祭屈原嗳,宝宝。
屈原到底是伲人啊?吊儿,大诗人嗳,宝宝。
该伲叫做大诗人啊?吊儿,讲不完嗳,宝宝。
什么事情讲不完啊?吊儿话很长嗳,宝宝。
今日有事先飞去啊,吊儿,明朝有闲再讲添嗳,宝宝。
10、鲤鱼头清溪水长流,流到公公踏埠头公公担水吃,担个鲤鱼头。
煮也煮不熟,蒸也蒸不熟,炒也炒不熟,挂在园篱头。
狗啃花猫咬,老鼠拼命拔。
拔到眠床下,老鼠讲吃爽;拔到眠床头,老鼠相碰头;拔到眠床背,老鼠打哈灰;拔到尿盆底,老鼠做月里;拔到尿盆唇,老鼠拖油筒;拔到尿盆“赣”,老鼠贴姜卵;拔到尿盆边,老鼠叫皇天;拔到尿盆外,老鼠死了铁恁硬。
温州童谣300首
![温州童谣3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9d91f2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2.png)
温州童谣300首(最新版)目录1.温州童谣简介2.温州童谣的内容和特点3.温州童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4.温州童谣的传承和保护正文【温州童谣简介】温州童谣是浙江省温州市特有的一种民间儿童诗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温州童谣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温州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创作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为温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童谣的内容和特点】温州童谣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描述温州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也有传授道德规范、生活技能的。
它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题材,展现了温州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温州童谣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富有地方特色;二是形式多样,有儿歌、顺口溜、说唱等;三是内容广泛,既有寓言故事,又有生活常识,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温州童谣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温州童谣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
它反映了温州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变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温州童谣是温州人民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传承了温州地区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研究温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温州童谣的传承和保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温州童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和保护问题。
一方面,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温州童谣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另一方面,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逐渐离去,温州童谣的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传承温州童谣这一独特的民间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对温州童谣的挖掘、整理、研究和传播力度,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大赛和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唱温州童谣,使其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总之,温州童谣作为温州地区独特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第1页共1页。
温州童谣之吃馄饨
![温州童谣之吃馄饨](https://img.taocdn.com/s3/m/71ac1545c850ad02de804119.png)
温州童谣之吃馄饨又到了我们的童谣天地了。
今天,让我们去“尝一尝”美味的馄饨吧!吃馄饨(温州童谣)娒娒你显能,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馄饨肉,配白粥,馄饨皮,配番薯,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追究馄饨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早在1500年前,就已在民间普及了。
到了宋朝,则称为偃月馄饨,常见于时文之中,后来,简而称之,馄饨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
隆冬的深夜,远处传来“梆,梆……”的敲打声,一头燃着柴火,一头荡着清水的馄饨担走近放下,如果住楼上,懒得下来,也可用篮子吊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这时捧在手中的简直是一只手炉,温暖如春。
碗中的馄饨在翠绿的波菜映衬下犹如水中芙蓉吐馨,悠悠地冒着热气,飘着香味。
尤其是浇盖在馄饨上的浇头,五彩纷呈格外的夺目:黄黄的蛋丝,紫紫的紫菜,红红的虾米,绿绿的小葱,而那鲜红色的肉松,则是形似莲花的花蕊了。
只要轻轻地咬上一口,满嘴的清香足以叫人窒息半分多钟。
——这是温州以前沿街流动的馄饨担,大都是乐清人经营的。
如今,这样的“馄饨担”已经消声隐迹了,但是人们对馄饨的喜爱程度还是不变的,如果你要去品尝温州馄饨的正宗味道,就要数寺前街馄饨,长人馄饨等著名的老字号了,在温州可谓老少皆知。
坐落在永中镇寺前街北桥头的馄饨店已有百年历史,店主娄洪海是寺前街馄饨的第三代传人。
这里的馄饨皮薄如蝉翼,肉馅必用当天宰杀的鲜猪肉;特别是下锅时,一锅汤煮一碗馄饨,成了寺前街馄饨的制作特色。
还有长人馄饨,虽然还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可是长人馄饨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更是名闻遐迩,因而代表了温州馄饨的美味风格。
因此,如今五马街后市巷一溜排开的馄饨店都是这种风格,味道也很正宗。
吃温州馄饨能吃出温州人的精明和精致,温州的馄饨最能代表温州。
同学们,温州的馄饨不但味道鲜美,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一起来背背这首童谣《吃馄饨》吧!1、我会教小伙伴们念温州童谣《吃馄饨》,并演一演。
2、我要去尝一尝美味的“温州馄饨”,并写一写尝后体会。
流行的温州童谣
![流行的温州童谣](https://img.taocdn.com/s3/m/4e6ed6fb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ea.png)
流行的温州童谣
温州童谣流传于明清时代,是温州方言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曾以其自身魅力给予一代又一代温州儿童独特而又有效的教育。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流行的温州童谣,欢迎大家阅读。
流行的温州童谣一
松糕松糕高又高; 我请阿叔吃松糕。
松糕厚,送娘舅; 松糕薄,冇棱角; 松糕实,迎大佛;
松糕松,送舅公; 松糕烫,务好藏; 松糕冷,务好打;
松糕烂,送阿大; 松糕燥,拜镬灶; 松糕粉,送阿婶;
松糕末,务好端; 阿叔越吃越口渴。
流行的温州童谣二
娒娒,你姓尼? 我姓金。
阿尼金?
黄金。
阿尼黄? 草头黄。
阿尼草?
青草,阿尼青? 万年青,阿尼万?
糯米饭。
阿尼糯? 果老糯。
阿尼果?
山果。
阿尼山,高山。
阿尼高,
年糕。
阿尼年?
流行的温州童谣三
阿一夹一夹,
阿二想汤喝,
阿三拔双箸,
阿四流眼泪,
阿五给阿妈讲,
阿六头打肿,
阿七端起抿,
阿八挟箸添,
阿九走拉到,
阿十看看罐头非能燥。
流行的温州童谣四
造起飞机场,
垒起高射炮,
把日本打多一大堂,
你看日本急勿急。
手榴弹,往天上甩,
甩起半天高。
掉落一把刀,
刀里生个额,把日本鬼子捕出杀。
温州话最经典十首歌曲
![温州话最经典十首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b1c307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1.png)
温州话最经典十首歌曲1. 温州话歌曲那可是别有风味,就像温州小吃,独特又迷人。
《叮叮当》肯定得算一首经典,这歌在温州就像过年的鞭炮声,家喻户晓。
我小时候,奶奶就经常哼着《叮叮当》哄我睡觉,那温州话的调调就像摇篮曲一样轻柔。
2. 提起温州话歌曲,《对鸟》那也是相当出彩的。
它就像一个讲述温州民间故事的老伯伯,用温州话把各种鸟的特点娓娓道来。
我有次在公园里听到一个老爷爷用温州话唱《对鸟》,那周围围了一群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被带到了温州的山林间,听鸟儿对话呢。
3. 《温州是个好地方》这首温州话歌曲啊,真的是唱出了温州人的自豪。
它就像一面旗帜,代表着温州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我朋友阿强,每次外地朋友来温州,他都会唱这首歌给他们听,一边唱还一边拍着胸脯说:“看,咱温州就是这么好!”4. 有一首温州话歌曲叫《囡儿出嫁》,这歌特别能触动人心。
就像看到自家闺女出嫁时的那种复杂心情,既高兴又不舍。
我参加表妹婚礼的时候,有个长辈用温州话唱起了这首歌,当时在场的好多人眼睛都湿润了,那种情感就通过温州话的歌声传递开来。
5. 《吃馄饨》也是经典的温州话歌曲,它就像温州街头的馄饨摊一样实在又有烟火气。
我和小伙伴们小时候,经常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学着唱《吃馄饨》,那感觉就像馄饨的热气一样温暖。
你能想象那种画面吗?温州话的歌词里满是馄饨的美味,听得人直流口水。
6. 《天顶星》在温州话歌曲里也是很有特色的。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独特而闪耀。
我记得有次学校的文艺表演,有个同学唱了《天顶星》,那独特的温州话发音和悠扬的曲调,让全校师生都为之惊叹,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温州文化的大门。
7. 《打硬鼓儿》这首歌,就像是一场热闹的温州传统庆典。
用温州话唱出来,特别有节奏感,就像打鼓的鼓点一样有力。
我在温州的老街巷子里听到有人唱《打硬鼓儿》,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晃动身体,那氛围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欢快。
8. 《温州童谣》可是汇聚了很多温州话的精华,它像一个装满宝贝的盒子。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三)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三)](https://img.taocdn.com/s3/m/c0685901ba1aa8114431d9ce.png)
瑞安方言童谣精选(三)娒娒,你真早娒①,娒,你真早,半夜割晚稻;晚稻未开花,带你②吃黄瓜;黄瓜唾恁淡③,带你吃橄榄。
橄榄忒④清味⑤,带你吃糖蔗⑥,糖蔗密密争⑦。
带你吃金杏⑧,金杏满肚籽。
带你吃糯柿⑨,糯柿都是⑩娘儿○11。
带你吃江蟹钿儿○12,江蟹钿儿十只脚。
背○13起棒儿赶喜鹊,喜鹊尾巴长,眙○14着该乜○15叫该乜。
①娒:方言,对小孩子的昵称。
②带你:也有地方说“弗如”。
下同。
③唾恁淡:方言音同“退能淡”,意为很淡,没有一点味道。
④忒:方言念[tóu],意为太。
⑤清味:方言,意思是清新爽口。
也有地方说“有酸味”,意思是有点酸。
⑥糖蔗:方言,指甘蔗的一种,比现在市面上经常看到的甘蔗硬且细,多用于榨糖。
也有地方不加区分把甘蔗直接都叫做“糖蔗”。
⑦密密争:方言谐音,指一节节很密很多。
⑧金杏:方言,音同“金幸(第一声)”或“金奈”,指石榴。
⑨糯柿:方言谐音,指柿子。
⑩都是:此处音同“恶是”。
○11娘儿:方言谐音,意为核。
○12江蟹钿儿:指小螃蟹。
○13背:方言谐音,音同“悲”,意为拿。
○14眙:方言,音同“次”,意为看。
○15该乜:方言,音同“该娘”,什么的意思。
红蚱蜢做新人红蚱蜢①,做新人②,老鼠做媒人③。
虎蚁哟哟④抬轿,飞萤光光⑤点灯,飞丝啦网儿⑥织布帐⑦,老鼠皮翼⑧扇风凉,猫妞⑨当局长⑩,吃谷雀儿○11肚石长胀○12。
蚊丝蝇儿○13端矮凳,端到水缸边,耒倒○14叫皇天。
①红蚱蜢:方言,蚱蜢中的一种,肚皮呈红色。
②新人:人,有三种方言读法,文读音同“仁”,口语音分别同“能”和“宁”,此处音同“宁”。
新人,意为新娘。
下同。
③媒人:方言音同“媒能”,也可说成“媒宁”。
④虎蚁哟哟:蚁,有两种读法,文读音同“你”,口语音同“额(第二声)”,此处音同“额(第二声)”;虎蚁哟哟,方言,对蚂蚁的昵称。
⑤飞萤光光:方言谐音,指萤火虫。
⑥飞丝啦网儿:方言谐音,指蜘蛛。
⑦布帐:方言,指蚊帐。
⑧老鼠皮翼:方言谐音,指蝙蝠。
温岭方言童谣(转)
![温岭方言童谣(转)](https://img.taocdn.com/s3/m/b5d7e13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0.png)
温岭方言童谣(转)□林木森一、摇摇摇摇摇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讲我好宝宝,叫我吃梨吃葡萄。
外婆桥里好人家,墙里墙外开鲜花。
田里西瓜黄金瓜,匏瓜蛇豆(方言叫茶豆)架上挂。
梨子、李子满枝桠,树上喜鹊叫喳喳。
外婆说我顶听话,明天给我买个洋娃娃。
二、磨磨麦磨磨麦,请大(方言读度)伯。
磨磨碎,请前透(方言读退)。
磨磨糙,请大嫂。
磨磨细,请请姊丈囡儿婿。
麦缸麦猪娘(农村的一种麦食品)。
咬咬喷喷香。
外镬(读“崖或”)绿豆面,里镬猪肉块。
让格姊丈吃起饱耐耐。
上肚生气块,下肚盘上盘。
前透(读退)跑(读“鼻”,跑也)后透。
三脚两跳跳到茅坑岸,拉肚像水笕。
新板坑,新艳艳,把格坑底拉得末粉碎。
在过去,猪肉煨绿豆面算是招待客人的上等食品了。
猪肉含有丰富的脂肪,吃得过多,肠胃吸收不了,就容易造成拉肚。
不过把茅厕坑底的石板也拉碎,显然是夸张。
三、燕阿燕燕阿燕,飞过店。
店门关,飞过山。
山头白,好种麦。
山头平,好种菱。
菱出角,山塘水满漫进屋。
锅灶冲着塌,呒镬好煮饭。
爷爷饿着肚皮对天喊!龙皇爷呒眼。
四、请娘舅娘舅娘舅,走来走开空双手。
牛粪(方言读“爱”)解(锯)糕韧纠纠,牛尿当老酒。
客客气气请娘舅。
这是一首具有玩笑性质的童谣。
直至今天,还在各地普遍流行。
娘舅即舅父,理应尊敬,怎能以便溺孝敬。
但人们听起来反觉得诙谐风趣,倍感亲切。
五、农事歌一月糕,二月两条。
(年糕快吃完,没剩几条了。
意为到了二月,所剩粮食无几。
)三月苦一苦,四月吃麦鼓(一种麦食品。
四月里新麦登场,即以麦为主食。
)五月五月荒(青黄不接时期),六月早稻黄(早谷登场)。
七月七秋凉,八月番薯芋头娘(大米已吃光,只好以番薯芋头当主食)。
九月九重阳,十月番薯丝晒起笔直长(方言读“拔琴长”)。
十一月滥冬天,十二月捉拾(收拾)米糕好过年。
从这首歌谣看,过去农村的生活是相当贫困的。
吃了上月没下月,儿童们都得跟着父母一起受苦。
但有苦也有乐,于是就顽强地,同时也快活地活着。
六、南京瓜南京瓜,黄蜡蜡(la,读“拉”,蜡系黄色)。
楠溪江童谣十五首
![楠溪江童谣十五首](https://img.taocdn.com/s3/m/71dca5d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53.png)
楠溪江童谣十五首温州上塘中学金建民搜集(一)鸟儿,鸟儿(村妇坐门台头端小儿哄撒尿时唱)鸟儿,鸟儿,你恁爬起早做什么?鸟儿,鸟儿,拔稻秆啊!鸟儿,鸟儿,稻秆拔来做什么?鸟儿,鸟儿,索稻秆绳啊!鸟儿,鸟儿,稻秆绳索起做什么?鸟儿,鸟儿,到天上去啊!鸟儿,鸟儿,天上哪能走上呢?鸟儿,鸟儿,用稻秆绳拉啊!鸟儿,鸟儿,稻秆绳会拉断的哪......吁嘞哉,飞天上去啰!注:鸟(diao )(二)做谜猜做谜猜,做谜猜,解刀割不开——水。
水,水,两头尖嘴——船。
船,船,两头手臀——鼓。
鼓,鼓,两头开火——钳。
钳,钳,你我都发财。
(三)烂头皮烂头皮,批雪梨。
雪梨心,好点灯。
灯点亮,好算帐。
帐算差,烂头背去卖。
卖来半升米,供老鼠。
老鼠掉尿盆,阿爸撑牢船。
撑到城底街,狗儿拔出吃奶奶。
吃不光,烂头背去葬!(四)斑鸠咕咕斑鸠咕咕,大水满屋,满到屋里,屋里煮粥。
(五)顶牛歌顶一角,膨一角,有头输做乌龟,有头赢做大人(六)打翻身两个小孩面对面站着,平伸双手,握住对方手掌,边念童谣边抬手左右翻转身:猪脏翻猪肚,猪肚倒翻身,翻光断条筋。
(七)哄蚂蚁小孩围观蚂蚁搬运蜻蜓之类的食物时,一起反复念道:“火眼”涌涌,打跌荡荡,你买肉,我买糖,买给将军当老王,老王门头杀大猪,爬起早,吃肉肉,爬起迟,啃骨头。
注:“火眼”指蚂蚁,土话。
(八)箪沙洗沙小夫妻俩面对面站着,分别抓紧孩子的手足,抬着左右晃动,口里反复念叨:箪沙洗沙,半升米半升沙,煮饭散花花,煮粥都是渣。
(九)对骂歌旁面山哎,这面山哎,旁面的嬉儿跌岩蛋,这面的嬉儿走去拔,旁面的嬉儿跌岩夹。
(十)磨麦,请客两个小孩面对面站着,平伸双手,曲右臂把握自己左手小臂,左手抓住对方的右手小臂成“井”形,一边拉来推去,一边齐声念念有词:磨麦,请客,养猪娘,磨大麦。
大麦麸,请表姑;大麦粉,请表婶;大麦糟,请亲家;大麦皮,请亲爷。
磨麦,请客,唧咕噜,磨豆腐。
唧咕哏,磨豆腐酿豆腐酿,请亲娘,亲娘坐上横,夹脔肉,触肚膨,夹掉光,和狗争。
温州话顺口溜
![温州话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5a9f67a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温州话顺口溜
温州话是一种流行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方言,经典的温州话顺口溜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文化活动。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温州话顺口溜:
1. 江南岸,天鹅山。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2. 黄鹤楼上,黄鹤楼下。
同在一个屋檐下,一只鸡,一个鸭,一个公鸡。
公鸡忽然兴起打鸭,两只鸟儿一起跑。
3. 手扶梯上下,不拉硬拉倒。
不爬不跳,自动上天。
4. 这个暑假,我们去了沙滩玩。
热热热,晒晒晒,水水水,玩玩玩。
5. 猴子捞那院,家家户户做幸福。
暑假学习好,一迟不早教师表扬。
这些温州话顺口溜都有独特的韵律和乐趣。
掌握温州话顺口溜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温州方言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拓展自己的语言技能和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
温州话的各种说法和表达方式,凝聚了当地人的智慧和文化,是温州的文化遗产之一。
温州话顺口溜的形式,体现了温州方言的韵律和表现力,也寓意着当地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
要想掌握温州话顺口溜,需要耐心地学习、练习和体验。
借助各种媒体平台和线下活动,可以更好地融入到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中,用心感受和领略温州话的魅力和魔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放军,思想通
走前线,打冲锋
思想通,学雷锋
不怕痛,学习邱少云
不怕脏,学习黄继光
不怕吓,学习刘文学
不怕黑,学习张思德
不怕难,学习刘胡兰
不怕死,学习董存瑞
温州民谣:
《吃馄饨》
妹妹你显能
阿妈教你吃馄饨
馄饨汤,喝眼光
馄饨肉,配白粥
馄饨皮,配番薯
喜鹊尾巴长
看见亲娘叫阿爷
《问姓谣》
(歌词大意)
xxxx ,你姓阿尼
我姓金
阿尼金,黄金
阿尼黄,草头黄
阿尼草,青草
阿尼青,万年青
阿尼万,糯米饭
阿尼糯,果老糯
阿尼果,山果
阿尼山,高山
阿尼高,年糕
阿尼年,1943年
造起飞机场
松糕冷,勿好打
松糕澜,送阿大
松糕燥,拜镬灶
松糕粉,送阿婶
松糕末,勿好端
阿叔越吃越口渴
《燕儿》
(歌词大意)
燕儿,燕儿,飞过殿儿
殿门关,飞过山
山也平,地也平
飞过山下打虎铃
虎铃打到鲤鱼滩
鲤鱼取亲,蛤蟆拜经
田鸡送人情
姜太公公做媒人
登起高台炮
把日本打爻一大堂
你看日本急勿急
手榴弹往天上甩
甩起半天高
掉下一把刀
刀里有个额
把日本鬼子捕出杀
《送松糕》
(歌词大意)
松糕,松糕,高又高
我请阿叔吃松糕
松糕厚,送娘舅
松糕薄,没棱角
松糕实,迎大佛
松糕松,送舅公
松糕烫,勿好藏
馄饨碗,吃爻倒端转
《十二令》
正月灯
二月鹞
三月麦杆作吹箫
四月四
做做戏
五月五
过重天
六月六
晒霉臭
七月七
巧食喜鹊啄
八月八
月饼馅芝麻
九月九
登高送娘舅
十月末
水冰
十一月
吃汤圆
十二月
塘糕印壮元
温州童谣:
《正月初一头》
(歌词大意)
正月初一头
捉张单个头
走拉县前头
买只酱菜头
煮起一锅一樽头
阿一夹一夹
阿二想汤喝
阿三拔双箸
阿四流眼泪
阿五跟阿妈讲
阿六头打肿
阿七端起抿
阿八挟箸添
阿九走拉到
阿十看看樽头非能燥
《XXXX,你真早》
(歌词大意)
妹妹你真早
半夜割晚稻
晚稻未开花
我要吃黄瓜
黄瓜味太淡
我要吃橄榄
橄榄太清味
我要吃甘蔗
甘蔗都是筝
我要吃金罂
金罂满肚子
我要吃灿柿
灿柿都是核
我要吃大蒜
大蒜味太辣
我要吃江蟹
江蟹十只脚
我要吃喜鹊
大脚娘
一步跨过九排墙
踏死十猪九头羊
前屋叫赔猪
后屋叫赔羊
大脚娘
真心伤
双双眼泪落地上
扭晓得
水满田秧成灾殃
大脚娘
真悲伤
大脚跳进海中央
心想这下会浸死
扭晓得
海水只满到脚跟上
一脚踢倒了海龙王的外婆娘
《学习解放军》
(歌词大意)
《懒汉歌》
天光露水白洋洋
甚讲日昼晒太阳
日昼太阳上晒落
甚讲黄昏夹暗摸
黄昏较出叫标标
甚讲明朝天先起五更
苍蝇打锣嘭嘭响
虎蚁抬轿头皮胀
抬到雀儿桥
雀儿呐喊叫
抬到络麻园
络麻踏爻完
《点指板板》
(歌词大意)
点指板板,脚踏南山
南山畚斗,点到路口
伲人做官,伲人做贼
做官不清,不如烂铁钉
铁钉好回炉,赃官害人精
害人精,就是你
《大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