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在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含碳物质燃烧不全,都可产生一氧化碳(CO),如不注意煤气管道的密闭和环境的通风等预防措施,吸入过量后可发生急性CO中毒。
CO急性中毒时,CO与血红蛋白(Hb)相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致使Hb丧失携氧的能力,造成各器官组织缺氧,使脑和心等重要器官受损。
因此,对急性CO中毒患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急救与护理,对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我科于2004年7月~2007年4月共抢救急性CO中毒患者52例,取得较高的急救成功率,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中男44例,女8例,年龄10~52岁,平均35岁,均有生产或生活中接触CO史。
根据中毒分级标准[1]:轻度15例,中度24例,重度10例,现场死亡3例。
2 护理体会
2.1 迅速脱离中毒环境:立即将患者置于空气新鲜,通气良好的环境,取平卧位,解开领口,注意保暖,对神志不清患者清除口鼻腔呕吐物及分泌物,取下假牙,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发现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抢救,进行心肺复苏。
2.2 迅速纠正缺氧:吸入氧气可加速COHb解离,增加CO的排除,吸入新鲜空气时CO由COHb释放出半量约需4小时,吸入纯氧可缩短至30~40分钟,3个大气压的纯氧可缩短至20分钟[2],因此,严重中毒者应尽快行高压氧治疗,高压氧舱治疗急性CO中毒疗效显著。
本组24例中度,10例重度患者及时高压氧舱治疗,其余患者用双鼻塞导管吸氧,取得显著效果。
2.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尽早给予脱水治疗及脑保护剂,所有患者均选择使用固定大静脉,并使用22~24 G静脉留置针穿刺,3 M胶布固定,防止患者躁动时刺破血管及针头脱出血管外,有利于临时用药。
2.4 迅速采集各种检验标本:急性CO中毒发病急,家属情绪急躁,迫切希望医护人员给予迅速救治,故护士必须沉着冷静、反应敏锐、分工明确而相互协
助,协助医生采集好各种标本。
CO中度COHh测定是有价值的诊断指标,但采取血标本要求在脱离中度现场8小时以内尽早抽取血液,因为脱离现场数小时后COHb即逐渐消失[3],所以护士尽早采集好血标本才有利于临床的治疗和诊断。
2.5 高压氧舱的护理:入舱前护士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情况,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氧疗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作出确切的护理评估,做好预见性护理。
对病情危重者,还应准备好抢救物品,以保治疗安全。
出舱后,接送患者回病房,向高压氧舱医护人员了解情况,并继续观察病情。
2.6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检查三大常规及生化指标正常与否,心肌损害者进行心电监护,发现异常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去枕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咽分泌物及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肾衰尿潴留或者尿失禁者应导尿,必要是留置尿管,注意观察记录大小便颜色、性状,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注意防止褥疮的发生,防止坠床、抓伤加强肢体按摩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肌肉萎缩和关节强直。
2.7 心理护理:急性CO中度中毒的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对意外的打击往往难以承受,常有焦虑、恐惧。
此时,护士应鼓励患者表达他们的感受,真诚耐心的倾听,表示理解和同情,并提供有关疾病的资料。
取得家属得密切配合,家属的关爱能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8 健康教育:本组患者31例是由于在炼铁或炼钢工作中,管道漏气发生中毒,因此要加强安全宣传,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要经常检修管道以防漏气,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及家属在生产及生活中,避免发生CO中毒事件,教会现场自救措施,以减少意外发生。
本组52例急性CO中毒的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除3例现场死亡之外,其余49例均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 邵孝其.急诊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09.
[2]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9.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