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高校究竟应该建立何种模式的基层教学组织才能适应我国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各高校虽然都在积极探索,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尚不多见。

目前我国高校逐渐兴起的教学团队组织为教师的紧密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

一、教学团队的组织形式
团队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当中。

美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开始在中小学和大学推行团队教学,据估计,80%左右的美国高校和中小学实施了团队教学。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在一些高校开始组建教学团队,进行团队教学的探索,但高水平教学团队数量不多[1]。

美国学者乔恩•卡曾巴赫和史密斯(Katezenbach and Smith,1993)认为,“ 团队就是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远景目标、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2]。

本文认为,高校教学团队是指在高校中由一定数量的业务能力互补、年龄梯次和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组成的群体,他们以教书育人作为共同的目标,认同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共同目的,并能够为完成某项教学改革任务而积极配合、密切协作、分担责任,共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和品牌专业而努力。

一个高水平或者高效的教学团队具有统
一、明确和共同承诺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目标,团队成员在知识、技能上优势互补 ,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团队有相互信任和良好沟通的氛围、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团队精神,团队实行自主领导和共同承担责任。

教学团队是高校贯彻执行学校教学组织、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最基本的单位,是突破我国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的束缚、整合教学资源、推进教学改革的有效形式[ 3]。

因此,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是目前高校教学研究与管理的基础性课题之一。

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将成为我国高校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教学团队建设与管理的经验。

教学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学团队形成机制,二是与之相匹配的管理模式。

1.教学团队的形成
在高校中组建教学团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打破高校现行基层教学组织管理体制,团队学术带头人利用共同的教学目标和个人的人格魅力,创建以团队为基础的教学组织,以团队运作作为整个组织运行的机制,带领团队成员在长期的磨合中逐步形
成教学团队。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教学组织管理体制的
束缚,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 ,实现高效运作;二是在原有的教研
室组织平台上,学校运用行政管理权力和影响力,通过组织引导
和协调等方式,在一定的范围内或者在完成某些教改任务的过程
中促进团队形成。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教学团队的目标、结构、自主领导等比较模糊,团队成员要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
为规范。

不管选用那一种途径,一个高素质、高绩效的教学团队不是
自然形成的,从团队组建到成熟,教学团队的发展需要经历一段
时间[4]。

因为人才培养成效的显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念的总结和升华更需要长期实践,需要不断地积累和
探索。

一般来说,一个高绩效教学团队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四个阶段:形成期、规范期、震荡期(风暴期) 、执行期。

教学团队不同发展阶段的任务如表1所示。

2.教学团队的运行机制
教学团队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是保证教学团队正常运转和
工作有效运作的基本程序和规则。

教学团队管理分为内部运行
管理和团队界限管理。

内部运行管理包括团队带头人和角色定位、团队知识共享、团队决策、团队冲突管理和团队绩效管理等几个部分[4]。

团队界限管理则是指团队与学校内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协调。

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的构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确定教学团队的目标
教学团队运作的关键是需要所有成员共有同一个目标。

教学
团队的目标要与学校现有的学科专业发展、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结合起来,而且要从总体上配合学校的发展目标。

目标为教学团队决策提供背景,是制订计划的依据,也使团队成员有一个努力方向。

教学团队的目标要以清晰的教学改革方向、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教学研究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

(2)配置好团队成员,确定成员的工作方向
首先,配置好团队成员是建设和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基础。

教学团队通常以12人为佳。

但团队成员也并不是随便几个人的拼凑,要注意团队成员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性格特征和个人偏好的搭配。

根据教学内容改革的实际需要,必要时可以吸收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团队
中来,也可以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团队成员。

其次 ,明确各成员的工作方向和任务是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推动力。

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需要各成员的合力,而各成员合力的形成需要团队带头
人的有效引导。

团队应该在落实好各成员分担的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各成员规划未来的工作主攻方向,搞好本身的职业设计,实现团队和成员的共同成长。

(3)选择好团队带头人
选择好团队带头人是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关键。

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引导者、组织者、推动者,是团队的领军人物。

这一角色的作用主要在于设定团队目标,制订计划,组织人力,建立
操作程序和教学制度。

高水平教学团队带头人一般为高校中具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平的专家、教授以及富有经验的高级管理者。

他们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创新意识强,组织能
力强,具有亲和力,善于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善于同团队成员沟通,能调解内部冲突,营造和谐愉快的工作氛围。

高校选择教学团队带头人也要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4)明确成员分担的责任,协调好各成员间的关系
确定各成员分担的责任是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重要保证。

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就是要形成为实现共同教学目标下的良好合作机制,而良好合作机制的形成需要对共同目标任务进行合
理的分解,依据各成员的教学特长科学地进行分工,充分发挥各
成员的优势。

通过明确任务和责任,实现密切合作,可以保证团队工作的良好运行。

协调好各成员间的关系是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的有效手段。

团队各成员间的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工作绩效,进而影响着团队共同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培育高水平教学团队需要通过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经常进行信息沟通,团队带头人要积极引导团队成员求同存异,及时解决破坏性的冲突和矛盾,营造能够坦诚交流、良好合作的工作氛围,快乐地工作,大胆地创新。

(5)制订团队教师专业发展计划
在教学团队中,由于团队成员组成的异质性、互补性以及团
队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
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特别是以名师为中心而形成的教学团队,
可以充分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培养出一批批教学科研骨干力量。

同时,教学团队要建立团队成员的进修和培训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如长期培训、短期培训、校内培训、校外培训等,采取多种渠道,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高校教学团队发展的制度环境建设
教学团队的建设也必须从大学整体制度设计上通盘考虑。

1.管理层要转变观念和管理方式
要调动教学团队的积极性,扩大教学团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教学改革的自主权、资源的使用权、尊重学术权力等。

对于完成教学工作的方式、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人员的流动、内部的考核,淘汰不合格人员等事项,皆由团队自己做出决定。

只有赋予教学团队更多的自主权,才能增强教学团队的责任感和
工作的主动性。

2.要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不仅是个体所需要的,而且也是教学团队所需要的。

长期以来,我们往往重视对个体的激励,而忽视对团队的激励,造成团队缺乏凝聚力。

在使用激励手段时,要注重将对教学团队的激励与对成员的激励结合起来,使激励既能满足成员的需要,又能满足教学团队的需要。

3.要改革评估和考核机制,建立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评价
制度
评价方法要有助于教学团队的长期发展,要鼓励教师间的合作,而不是起到相反的导向作用。

要由个人评估和考核向教学团队评估和考核转变,由重视个人的绩效考核向更加重视教学团队长期价值的绩效考核转变。

同样,对教学团队带头人的选拔和成员的组合要引入考核与竞争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