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及典故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九重阳节的由来及典故
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
在这一天,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自己的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故有九九登高、重阳节敬老节”之说。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
一种是说汉代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
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讲,九月初九那天应系着茱萸登高。
桓景及其家人听从了他的话,从而躲过了一场瘟疫。
所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登高,躲避灾难,渐渐成了一个节日。
还有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的齐景公。
九月初九的这天他带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气爽,心旷神怡。
于是,齐景公认定这是个好日子。
以后,每年的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
后人仿效他,渐渐形成了习俗。
不管重阳节的由来如何,它都是一个敬老、爱老的节日。
而孝敬父母,向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涌现出很多名人典故。
东汉时的黄香,是历史上公认的孝亲”典范。
黄香小时候,家境困难,10 岁失去母亲,父亲多病。
闷热的夏天,他在睡前用扇子赶打蚊子,扇凉父亲睡觉的床和枕头,
以便让父亲早一点入睡; 寒冷的冬夜,他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用自己的身体暖热被窝后才让父亲睡下。
老一辈革命家朱德曾写文章《回忆我的母亲》,以无限的深情赞颂母亲无比的爱和高尚的品质。
毛泽东接到母亲病危的家信,星夜上路,昼夜兼程,他抚摸着母亲的棺木放声恸哭,悲痛之中挥笔写下《祭母文》。
陈毅探母,执意要给瘫痪在床的母亲洗衣服,令其母亲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