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八个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个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围绕“一花一鸟总关情”这个主题编排了《白鹭》《落花生》《桂花雨》《珍珠鸟》等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写的都是事物,体裁都是散文,语言优美,内蕴丰富,能够唤起学生对自然万物的美好感受,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关注和热爱之情。

“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制定班级公约",旨在通过活动实践,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旨在训练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准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喜爱之情。

“语文园地“的内容和与单元主题密切相关。

”交流平台”讲了描写事物的文章中往往也蕴含着作者的某种感情,包含着或深或浅的做人处世的道理。

“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体会三个例句在描写事物的方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比较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并学会用多义词造句。

“日积月累”要求学生积累李白的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4 个生字,会写2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挨”。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
浩然之广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4、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描述自己喜欢的事物,进一步训练学生写事抒情的能力。

5、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深层次感知课文内容。

6、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懂得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会认24 个生字,会写2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便、挨”。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白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写的事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

四、单元教学难点
1、了解写物文章的特点,学会描述事物,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进一步训练写作能力。

2、了解事物描写的不同方法,学会运用多义词。

3、理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描写内容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提高阅读速度的要求,选编了《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三篇课文。

《搭石》通过描写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平凡场景,赞扬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将相和》是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是一篇科普短文,通过比较人、鸵鸟、猎豹、游隼、飞机、火箭、流星体和光的速度,生动形象地告诉大家光是宇宙中最快的东西。

“习作”的主题是“漫画”老师,要求大家用文字吧一位具有特点的老师“画”出来。

“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让大家交流怎样提高阅读的效率;“词句段运用”要求大家概括句子的主要意思,以及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日积月累”中是一些劝勉大家珍惜时间的诗文名句。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 23 个生字,会写 34 个生字
2、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3、培养学生借助关键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4、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5、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受到课文中人物的高尚品质的熏陶。

教学重点
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是如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的。

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民间故事,口耳相传的经典”这个主题,共安排了三篇课文——《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一)》《牛郎织女(二)》和一篇以“讲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口语交际,一个以“缩写故事”为主题的习作,此外还有一个语文园地和一个快乐读书吧。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旨在通过“讲民间故事”这一主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审美情趣,在听故事中感受故事内容的熏陶和教育。

“习作”则要求学生在读懂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大胆联想和想象,将自己独特的想法与人分享。

其中“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掌握唐朝诗人林杰的《乞巧》一诗,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受意境,领悟牛郎织女这个故事传递的美好愿景。

“快乐读书吧”要求学生搜集更多中外民间故事,感受民间故事的内涵和人物形象,丰富个人积累,并且通过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 24 个生字,会写 2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转”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5、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会认 24 个生字,会写 29 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转”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故事内容,并试着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精彩故事情节,学习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讲述故事、缩写故事,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2、通过学习本单元,激发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和影片,让学生更能直观地把握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便于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地领悟故事中传递的美好的精神品质。

2、教学本单元的课文,需要引导学生多读、多讲、在阅读中感悟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品质,体会古诗蕴含的哲理和情感,感受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引导学生把握复述故事内容的能力,并学习有重点的提炼故事精髓,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3、教学课文内容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对故事中人物的理解。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爱国”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圆明园的毁灭》《木笛》四篇课文。

这些课文或通过叙事,或通过写人,或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等方式,表达了浓厚的爱国情感。

《古诗三首》包括《示儿》《题临安邸》《己亥杂诗》三首饱含爱国情怀的古诗。

《少年中国说》写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