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马克思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B.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的基本标志
C.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份
D.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入口
E.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15、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到()
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B.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主体把客体信息改造成主体需要的精神产品
D、使主体客体化
E、主体把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和方法、手段等实践观念
7、“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E.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变化性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0、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0、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是如何看待()
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使用价值的存在可以不依价值存在为前提
E.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必须按照各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量进行
C.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E.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完全背离
11.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B.法律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是因为它是( )
A、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C、科学之科学
D、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E、绝对真理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指( )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C、科学社会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
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起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1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 )
13、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
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C.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爆发
D.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爆发在于自然条件
E.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三、判断题(每题8分,共24分。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A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形式:开卷
适用班级:提前考试班级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专业:考试日期:2010/6/18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20
30
24
26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4、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C、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起点
3、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D、能转移资本价值
19、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B、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发展变化的
C、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体现在盲目的自然力的作用中
D、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的自觉活动相联系
E、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都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有价值
B.凡是存在价值的东西都不存在使用价值
C.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存在为前提
2、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
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得分
评阅人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反者道之动
10、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E、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涵义是:
A、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存在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 )
A、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9、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便,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得分
评阅人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9、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5、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 )
A、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B.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E.时间与空间是稳定性与运动性的统一
6、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这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
A、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精神交换
B、使客体主体化
A.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
B.从自由竞争过渡到垄断阶段的基本标志
C.资本主义社会中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份
D.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入口
E.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
15、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危机理论中得到()
A.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B.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主体把客体信息改造成主体需要的精神产品
D、使主体客体化
E、主体把信息进行思维加工,产生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和方法、手段等实践观念
7、“先有计划,后做工作;先有图纸,后造房子”,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B.物质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C.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D.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E.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变化性
A、促使资本主义稳定增长B、消除经济危机
C、改善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条件D、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0、下列选项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要求的是( )
A.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B.实行计划经济C.建立完全的公有制经济D.实行产品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A.它完成了对各种客观事物的认识B.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规律并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C.它是检验人们各种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D.它对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有具体的指导作用
10、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标准是如何看待()
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使用价值的存在可以不依价值存在为前提
E.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
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必须按照各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量进行
C.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E.商品的价格和价值完全背离
11.在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B.法律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
1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是因为它是( )
A、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B、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C、科学之科学
D、与时俱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E、绝对真理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指( )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论C、科学社会主义D、历史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
3、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起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不深刻的认识和深刻的认识
C、由认识到实践,由实践到认识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
16、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扩大与价值增殖的矛盾C、生产扩大与市场实现的矛盾D、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17、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是( )
13、实践中“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普遍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特殊性
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B、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
C、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D、物体的位置移动或场所的变更
15、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指( )
A.经济标准B.政治标准C.思想标准D.法律标准
6、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
A.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7、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次数之间( )
A.成正比例关系B.成反比例关系C.按同比例变化D.无直接联系
C.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爆发
D.经济危机是周期性地爆发在于自然条件
E.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更新
三、判断题(每题8分,共24分。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
得分
评阅人
1、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南昌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编号:( A )卷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形式:开卷
适用班级:提前考试班级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专业:考试日期:2010/6/18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累分人签名
题分
20
30
24
26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7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
4、承认静止的意义在于它是( )
A、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B、把事物区别开来和对事物进行科学分析的前提
C、认识事物和利用事物的逻辑起点和基础
D、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E、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起点
3、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
4、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人和自然的矛盾B.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矛盾C.先进思想和落后思想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 )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18、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 )
A、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B、能使自身价值发生转移。
C、能保存资本价值D、能转移资本价值
19、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实质是()
B、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是发展变化的
C、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体现在盲目的自然力的作用中
D、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与人们的自觉活动相联系
E、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都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12、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
A.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必有价值
B.凡是存在价值的东西都不存在使用价值
C.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存在为前提,使用价值的存在要以价值存在为前提
2、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因此货币都是资本。
3、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即真理。
四、论述题(每题13分,共26分)
得分
评阅人
1、如何理解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反者道之动
10、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原理的是( )
A、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B、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E、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1、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的涵义是:
A、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是物质的存在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 )
A、最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B、揭示了一切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C、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
9、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
A、易穷则便,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得分
评阅人
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
A.精读马列原著B.熟记基本原理C.理论联系实际D.深入调查研究
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
A.实践是主体纯主观的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世界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应付外部环境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物质活动
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9、在21世纪到来的前夕,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举行过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高居榜首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至今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是因为( )
5、马克思主义时空观包括( )
A、时间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B.时间和空间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E.时间与空间是稳定性与运动性的统一
6、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这是指通过实践活动( )
A、人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精神交换
B、使客体主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