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 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教学反思行为。
以下是我能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以供大家参考!
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一、卷面分析
本试卷有三个大题。
内容基本全面,大众化,有一定亮点。
一题“填空”。
注重知识点掌握上的评价。
这是老题型,学生不陌生,里面的知识比较简单,多数学生能掌握。
个别学生失分是因为平时懒惰没有进行记忆。
还有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别字。
二题“判正误”。
多数学生均能够准确判断,部分学生对于部分知识是否正确弄不清楚,属于复习时知识点的遗漏。
三题“选择题”:
该题出现错误主要是(3):不属于调查方法的是(),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错误,可见学生对于什么是调查方法理解不清,这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有让学生实际参与调查与探究,他们才能在理解中接受所学知识。
四题、“简答题”
该题包括两个,第一道题: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失分较多。
原因在于:在教学时只是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设计调查问卷,而没有让学生动手制作。
第二道题:我们在调查研究时所采取的步骤有哪些?学生答得比较好,个别学生答得不大全面。
二、今后教学启示
1、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效指导学生“动手做”,让学生亲历、体验学习探究过程。
2、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3、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知识的识记和理解。
2、狠抓好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
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上周我们进行了期中考试,通过阅卷,我发现本次期中考试试题有些难度,虽然许多题目都是学生在单元测试卷中做过的,但是试题还考查了学生最欠缺的生活经验题、实验现象题,还有个别题目提示不明确,最终学生的考试成绩不够理想。
参考答案及简要分析:
一、构建思维导图
振动、固体、液体、气体。
本题提示不明,而且有干扰性的语句,学生大多看不懂题意,两个班共97名学生,能够做对这道题的不足10人。
二、对号入座
压缩空气有弹性、孔明灯、氧气、森林、热胀冷缩、蒸发。
三、火眼金睛
1、B
2、D
3、A
4、C
5、AB
6、A
7、B
8、C
9、D 10、A
选择题中出错最多的是第5小题: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小明在烧杯中放入了两支长短不一的蜡烛,点燃蜡烛,然后沿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发现下面的蜡烛先灭,上面最后灭,这说明( )。
答案是两个: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这是10个小题中唯一的多选题,许多学生没意识到这点,还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敢确定两项都选,最后只选了一项造成出错。
另外,第9小题出错也较多:有时候打开空瓶子的盖时很费劲,用热水烫烫瓶盖就会很轻松地打开,这主要是利用了( )。
答案是:热胀性质。
这道题考查学生的生活经验,许多学生没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所以这道题出错较多。
另外,我觉得这道题有一定的误导嫌疑:瓶盖拧不开,主要原因是大气压力,我们应该烫的是整个瓶子,而不是仅仅烫瓶盖。
四、实验探究
五、数据分析
本题曾经在第二单元中出现过,不再分析。
点击查看。
最后附上试卷扫描稿:
小学科学期中试卷分析
二、成绩统计参加本次考试的学生共计70 人,平均分53分。
三、试题特点本试卷共7个大题:第一题,填空。
填空21分,第二题判断题18分。
第三题选择题24分;
第四题,连线题6分。
第五题,分析题10分,第六题,实验题6分,第七题问答题15分。
试题紧贴教材内容并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既覆盖广,又能把握重点。
其中简答题让学生把记忆再现,并促进学生记忆和理解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巩固课堂知识,把几个单元的知识重点做了汇总。
科学分类题突破教材,给予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体现引导学生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新理念。
同时把死板的说教变成活生生的生活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
四、存在问题
(1)教师的知识结构存在某些问题。
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
”现在的《科学》教学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方面的知识,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1.提高对《科学》教学的重视程度。
加强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又要加强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观察和实验材料,为上好科学课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教学中在抓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对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精神、科学行为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