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0卷第2期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i.40No.2 2021年4月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Apr.2021
《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
赵军伟
(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全宋文》内容驳杂,包罗万象,其中佛教寺院碑记更涉及丰富的佛教知识。
《全宋文》编者由于对
佛教经典、佛教制度、佛教历史掌握不充分,对寺院历史掌故、文章内容、文字表达等缺乏足够了解与理解,
以及文献调查不全面,从而导致了部分寺院碑记的文字、标点讹误与内容脱漏。
补正这些错误,有助于《全
宋文》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佛教;《全宋文》;碑记;致误之由;补正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3512(2021)02-0148-04
赵军伟.《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0(2):148-51.
Zhao Jun-wet.Errors and corrections te buddhist inscriptions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J].Journai of
EastChinaUnieeesityopTechnoogy(Socia8Science),2021,40(2):148-151.
《全宋文》有360册之多,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而其文章来源又多样复杂,因此点校《全宋文》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储备。
《全宋文》编者由于对佛教经典、佛教制度、佛教历史掌握不充分,对寺院历史掌故、文章内容、文字表达等了解与理解不充分,以及对文献调查不充分,从而导致了《全宋文》所收录部分佛教碑记文字、标点、内容出现了讹误与遗漏&
1由对佛教经典、佛教制度、佛教历史掌握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宋代佛教寺院碑记多涉及佛教方面的知识,点校者需要有一定的佛教知识储备。
下文从点校者对佛教经、佛教、佛教历史握分
面举例补正具体寺院碑记&
1.1由对佛教经典了解不够而导致讹误
范成象《水陆堂记》有云:成象尝读《华严经》,见诸佛用丿卜,得水陆起教之源,有曰“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然无相同虚空”而为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
收稿日期:2019-12-08
基金项目:江西3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LQ目“文学、文化与文献:宋代寺记的多维研L”(ZGW17201)&
作者简介:赵军伟(1986—),男,山东费县人,博士,ij,主要从事佛教与文学研L&行事,此如来以大事出现,知诸法差别,相住无为,开此施门,利益一切也。
又曰菩萨善知权,实双行道,虽以相好庄严其身,而示受丑陋贫贱之形,尝积集众善,无诸过恶,而现生地狱、畜生、饿鬼,此面然大士所以隐其福德,假诸恶道以应缘阐教也。
又曰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呜呼善哉!先佛以誓愿为众生,故此法会不断灭;后人以慈悲同一契,故此法会常相续。
愿力、悲力无有边,此山此会亦常住。
彦以如是为诸有施者福不唐捐,余以如是说诸有闻者一时解脱&[1]364-365该段应标点为:成象尝读《华严经》,见诸佛用心,得水陆起教之源,有曰:“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然无相同虚空,而为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
”此如来以大事出现,知诸法差别相,住无为,开此施门,利益一切也;又曰:“菩萨善知权实双行道,虽以相好庄严其身,而示受丑陋贫贱之形,尝积集众善,无诸过恶,而现生地狱、畜生、饿鬼。
”此面然大士所以隐其福德、假诸恶道以应缘阐教也;又曰:“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
”……呜呼善哉!先佛以誓愿为众生故,此法会不断灭;后人以慈悲同一契故,此法会常相续。
愿力、悲力无有边,此山此会亦常住。
彦以如是为,诸有施者福不唐捐;余以如I是说,诸有闻者一时解脱。
按,在此仅对文中“有曰”“又曰”“又曰”三处引文加以说明。
此三处引文有一个共同特点,作者
第2期赵军伟:《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149
在引文之后,都用“此”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处引文有两处与《华严经》原文不同,《华严经》云:“佛住甚深真法性,寂灭无相同虚空,而于第一实义中,示现种种所行事”⑵205&第二处引文与第三处
引文乃作者摘取《华严经》原文重新组织而成,但仍应属于引用原文&《华严经》云:“菩萨摩诃萨善知权实双行道,智慧自在,到于究竟&所谓:住于涅槃而示现生死,知无众生而勤行教化,究竟寂灭而现起烦恼,住一坚密智慧法身而普现无量诸众生身,常入深禅定而示受欲乐,常远离三界而不舍众生,常乐法乐而现有采女歌咏嬉戏,虽以众相好庄严其身而示受丑陋贫贱之形,常积集众善,无诸过恶而现生地狱、畜生、饿鬼&”[2-2%
姜特立《琅山长生库记》有云:“尝闻《经》曰:'于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亿兮&'乃知福德有浅深,获报有多寡&”[3-5应标点为:“尝闻《经》曰:’于
前福德,百分不及,百千万亿分&'乃知福德有浅深,获报有多寡&”
按,所谓“《经》曰”之“经”乃指《金刚经》,与此相关者其云:“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⑷750&所
谓,“兮”字为“分”字之误,因为《全宋文》编者依据的是《梅山续稿》清抄本[5]150,而傅增湘家藏《梅山续稿》清抄本作“分”⑷275字相对清晰&
李元信《惠寂院记》有云:“余诺之曰:’佛氏以无住相,布施为上&,”[7]371应标点为:“余诺之曰:
/佛氏以无住相布施为上&,”按“无住相布施”这一说法,在佛教中极为常见,《金刚经》即云:“须菩
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最”[4-479
李春叟《庆林寺陈氏舍田记》有云:“满世界七宝布施,是为福德,非福德,惟佛非诳,俗迷人自不见如来耳&”[8-288应标点为:“满世界七宝布施,是为福德,非福德,性&佛非诳,俗迷人自不见如来耳&”
按,此文亦保存于明崇祯《东莞县志>[9]732,该
志“惟”作“性”“是”&该句中“世尊有言”出自佛教经典《金刚经》,其云:“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⑷749标点可据《金刚经》正之&
楼钥《上天竺讲寺十六观堂记》有云:“中建宝阁,立丈六弥陀之身,夹以观音,势至环为十有六室&”[10-66应标点为:“中建宝阁,立丈六弥陀之身,夹以观音、势至,环为十有六室&”
按,文题中之“十六观”出自作为“净土三经”之一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是净土观想法门&无量寿佛为阿弥陀佛!梵语AmitSbha)之别名,即记文中所言“”,净土世中世与大
萨为阿弥陀佛之左右侍者,《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11-"2
1.2由对佛教制度了解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楼钥《径山兴圣万寿禅寺记》有云:“元祐五年,内翰苏公知杭州,革为十方祖,印悟公为第一代住持&”[10-30应标点为:“元祐五年,内翰苏公知杭州,革为十方,祖印悟公为第一代住持&”
按,“革为十方”之“十方”乃是寺院住持制度之一种,是相对于甲乙徒弟住持制度而言,“请诸方名宿住持,不拘甲乙,故为十方剎也”[12-14&关于祖印悟公其人及其与苏轼之关系,明人所撰《径山志》释“第一代十方住持祖印悟禅师”云:“本州人,姓许氏,世宗儒业&师既冠,好与名流游,遂有厌尘志,于是出家……由是苏公深契之,举师为兹山第一代住持Jg-27-280
1.3由对佛教历史了解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舒岳祥《重建台州东掖山白莲寺记》有云:“昔智者师倡法于天台,《佛陇经论》行于天下&”[14-30应标点为:“昔智者师唱法于天台佛陇,经论行于天下&”
按,“佛陇”实为天台山佛陇峰,为隋智饋卜居弘法之地,故应属上&智饋弟子隋灌顶云:“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15-"3唐人释道世云:“饋乃卜居胜地,是光所住之北佛垄山南,螺溪之源&”[16-442
2由对寺院历史掌故、文章内容、文字表达等了解与理解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佛教寺院多为山林名胜,与前代、当代文人颇有关联,寺院碑记内容与文字表达会因具体语境而有所变化,点校者需要对这些内容较为熟稔与理解,方能正确标点。
下文从点校者寺院历史掌故、文章内容、文字表达等了解与理解不充分三方面举
150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
例补正具体寺院碑记。
2.1由对寺院历史了解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郑清之《双井记》有云:“余辞曰:’孤山六一泉,实欧、苏惠勤之胜迹,故以泉名于湖&'”W-255应
标点为:“余辞曰:’孤山六一泉,实欧、苏、惠勤之胜迹,故以泉名于湖。
’”
按,“欧”为欧阳修,“苏”为苏轼,“惠勤”乃僧人。
惠勤与欧苏交好,备受赏识。
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通判杭州任,途中访欧阳修于颍州,欧阳修荐僧人惠勤云:“西湖僧惠勤甚文而长于诗,吾昔为《山中乐》三章以赠之。
子间于民事,求人于湖山间而不可得,则盍往从勤乎?”(苏轼《六一泉铭•叙》)苏轼到任三日即访之,有《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18]316-319诗。
元祐四年(1089)苏轼任杭州太守,元祐五年十二月八日应惠勤弟子二仲之
W[19-2174,作《六一泉铭》,其云:“乃取(惠)勤旧语,推本其意,名之曰'六一泉’&”[20-565
楼钥《安岩华严院记》有云:“寂然谓乐天为从
叔,乞为之记,乐天系以词云&道猷肇开,寂然嗣
兴,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洲与白氏其世有缘乎?”,10-29应标点为:“寂然谓乐天为从叔,乞为之记,乐天系以词云:’道猷肇开,寂然嗣兴,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洲与白氏其世有缘乎?0”
按,白居易于大和六年(832"作《沃洲山禅院记》&作者楼钥在“系以词云”之前是概述白居易寺记之意,其后则为直接引语&白氏记文文末云:“昔道猷肇开兹山,后寂然嗣兴兹山,今日乐天又垂文兹山&异乎哉!沃洲山与白氏其世有缘乎?”「21-1864由此可知,楼氏引文与白氏原文虽未能完全吻合,鉴于古人引书习惯,宜加引号&
2.2由对文章内容、文字表达等了解与理解不充
分
孙邦《宝乘寺结界记》有云:“杭之新城佛殿三十有七宝乘,自隋距今,凡三易其额&”,22叫应标点为:“杭之新城佛殿三十有七,宝乘自隋距今,凡三易其额&”
按,“宝乘”即文题中之宝乘寺,“三易其额”者
据下文亦为宝乘寺&
晏殊《因果禅院佛殿记》有云:“聊用直言,以祗勤请云尔。
”①-232
按,“言”疑为“书”之误,形近而误&晏殊以词名世[24-,佛教碑文所存不多[25-,此文录自光绪《抚州府志》卷二O,该文同时载录于《古今图书集成》卷一一五、同治《临川县志》卷一八,但均作“言”&但据宋人书写习惯与惯例,“言”或应为“书”,用“聊用直书”者,可举二例:北宋王子舆《临海县城隍庙记》文末云:“聊用直书,置诸屋壁”%宋祁天禧
二年(1018)所作《春日同赵侍禁游白兆山寺序》文末云:“故非善叙,聊用直书&”此外,龚惟节《大宋故万固寺主月公道者塔记》、徐铉《邠州定平县传灯禅院记》文末均用“直书”&
喻樗《书福胜院记碑阴》有云:“或者以大夫好面折人短&夫面折也,而非犹愈于背毁而是者&”,2@->7?应标点:“或者以大夫好面折人短&夫面折也而非,犹愈于背毁而是者&”
按,“面折而非”与“背毁而是”相对而言&
3由对文献调查不充分而导致讹误
寺院碑记之文多出自多种文献,点校者需要尽可能多地去搜集,否则容易遗漏一些内容&
张商英有《抚州永安禅院僧堂记》,《全宋文》编者录此文自嘉靖《抚州府志》卷一六,而据明成化
六年(1470)释如査续集之《缁门警训》卷三所载该记,27-85,《全宋文》在“吾说不虚”与“元祐七年”①-191之间脱漏如下内容:“了常i咨参悦老十余年,尽得其末后大事,盖古德所谓金刚王宝剑云&”,29-1054宜据补&
4#
作为一代文章总集的《全宋文》收录了大量有关佛教方面的资料,这些资料涉及佛教的众多面向,对文学研究、佛教研究都有一定的帮助&研究者只有具备一定的佛教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标点《全宋文》&本文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30-,对《全宋文》关涉佛教的碑记文字做了进一步的校正尝试,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参考文献]
[1]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10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2]大方广佛华严经[M]//实叉难陀,译.大正藏:第10
卷.影印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3]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24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4]金刚般若波罗蜜经[M]//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8
卷.影印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5]姜特立.梅山续稿[M]//实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宋集珍
第2期赵军伟:《全宋文》佛教碑记讹误及其补正举隅151
本丛刊:第48册.清抄本.北京:线装书局,2004.
[6]姜特立.梅山续稿[M]//实川大学古籍研究所.宋集珍
本丛刊:第48册.傅增湘家藏抄本.北京:线装书局,2004.
[7]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84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8]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356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9]张二果,曾起莘.崇祯东莞县志[M]//陈建华,曹淳亮.
广州大典第35辑史部•方志类:第46册.广州:广州出版社,2015.
[10]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65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11]佛说观无量寿佛经[M]//实良耶舍,译.大正藏:第12
卷.影印本.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12]无著道忠.禅林象器笺[M]//佛光大藏经•禅藏:第
47册.高雄:佛光出版社,1994.
[13]宋奎光.径山志[M]//杜洁祥.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
1辑第31册.原刊本.台北:明文书局,1980.
[14]曾,.文:第353册[M].:书
,2006.
[15]灌顶.国清百录[M]//大正藏:第46卷.影印本.台
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16]释道世.法苑珠林校注[M].周叔迦,苏晋仁,校注.北
京:中华书局,2003.
[17]曾,.文:第308册[M].:书
,2006.[18]苏轼.苏轼诗集[M].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北
京:中华书局,1982.
[19]孔凡礼.三苏年谱[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
[20]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86.
[21]白居易.白居易文集校注[M].谢思炜,校注.北京:中
华书局,2011.
[2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181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23]曾,.文:第 232册[M].:书
,2006.
[24]张中秀,邓雷.从宋代词选看晏殊词在宋代的传播及其
地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6
(2):109-113,
[25]赵军伟,罗云.新发现的晏殊、呂惠卿佚文—
—《全宋文》辑补二则[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1):8-11.
[26]曾枣庄,刘琳.全宋文:第206册[M].上海:上海辞书
,2006.
[27]陈士强.大藏经总目提要•文史藏(二)[M].上海:上
,2008.
[28]曾,.文:第102册[M].:书
,2006.
[29]释如香.缁门警训[M]//大正藏:第48卷.影印本.台
北: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
[30]赵军伟,侯力铭.《全宋文》佛教碑记文字标点正误十
二则[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11):123-125,
Errors and Corr e ctions to Buddhist Inscriptions in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ZHAO Jun-wei
(Fuzhou Normai Collexe(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oy(Fuzhou344000(China)
AbstOCt:The content of the complete works f the song dynasty is mixed and li-encompasing(and the Buddhist inscriptions in it involve more Buddhist knowledge.The editors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the Song Dynasty have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Buddhist scriptures,Buddhist systems(and Buddhist histore-They lack insuffici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empie histore,articie content,and wetten expressions,and insufficient docu-mEntineEstigation.ThEsEaspEctshaeEod tothEE e oesotwoeds,punctuation and contntomi s ions.ThEaetico hasco e Ectd thEsEE e oeswith Eaampos,which hEops tu e thEeimp eo eE thEThEComp o tWo eks o t thESong Dynas-
Key Words.buddhism;he complete works f the song dynas*;inscriptions record%couses of errors%correc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