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应用实践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间歇训练法的应用实践探究
黄建林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取得的突出成就,体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排球运动,在国际体育运动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针对排球运动员开展专项体能训练时,通过引入间歇训练法,可增强训练的高效、高质性。
本文从间歇训练法在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实施基础和间歇训练法全面引入排球专项体能训练中的技术要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指导排球训练工作的开展。
排球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重要体育运动项目。
因其具有激烈对抗性、高度技巧性等特征,对运动员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提高排球专项体能训练水平尤为重要。
间歇训练法为一项新型且易于实操的训练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对心率进行调控,来使机体的刺激强度增大,经对照超量负荷原理严格执行,最终发挥促体能提升的作用。
1 排球专项体能训练开展的价值
专项体能训练概念,即为增强运动员自身运动素质,而开展的针对性训练形式。
开展体育专项训练,是通过对各种有效、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运用,来使运动员身体形态、各系统及器官机能水平得以全面增强,进而为专项运动素质的发展、专项成绩的提高、专项运动技术的改进打下良好基础。
在排球运动中,运动员承受高负荷、高强度的训练,目的是提高运动员排球专项体能水平。
2 间歇训练法在专项体能训练中的实施基础
2.1 间歇训练法特征
间歇训练法是指对动作结构和负荷强度、间歇时间提出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该训练法优点在于练习期间及中间间歇期间均能使心率保持在最佳范围之内,改善心泵功能。
此种间歇训练的方法,在专项体能训练中以下列两种形式为主,其一为低强度间歇训练,又可按非强化性间歇练习予以定义,可为有氧无氧性混合代谢的能力得以提升;其二为高强度间歇训练,又可按强化性间歇训练予以定义,对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及速度耐力均可发挥理想的增强效果。
在采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时,通常是运用积极性间歇的形式,促血液回流至心脏的速度加快,并顺利在全身进行重新分配,进而将堆积于体内的酸性代谢产物尽快排除,为下一步练习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经间歇性练习,使超负荷原理得以积极贯彻,可使运动员机体承受的刺激进一步加大,为机体机能有序提升创造了理想条件。
2.2 间歇训练法在开展排球专项体育训练中的实施基础
在针对排球运动开展专项体育训练过程中,对运动员下肢纵向起跳与横向移动均有较高的要求,除速度需快速外,高度也应达到一定水平。
另外,上肢所做出的挥臂动作也需规范,故运动员需要有良好的综合素质。
重视对间歇性训练法的运用,可严格对运动训练心率进行调控,在心率未完全恢复正常值时,即刻全面投入训练,可使各项运动能力的提升更具针对性。
通过对不同运动内容开展间歇性训练,合理设置负荷强度,控制间歇时间,可使运动员机体综合素质得以增强。
让其在高强度且复杂的竞赛中,可完成规范且稳定的动作。
间歇训练法,是为完成的运动总量较大的情况下,对运动员耐力和速度进行训练的重要方法。
其中,速度训练是使运动员在进行短距离跑的过程中,加速能力可获得提高。
而耐力训练,是以对机体的承受能力和抗疲劳能力进行锻炼。
故重视间歇训练法的开展,对增强运动员心泵功能意义十分突出。
对间歇训练法优点展开分析,具体包括:(1)在训练阶段和组间休息阶段,均可使运动员心率置于最理想的水平维持,进而增强了心脏收缩力,并使心脏容积增大,心输出量也表现为明显增加的情况,心脏的泵血功能随之提高。
(2)氧的运输能力得以明显改善,经间歇训练过程中产生的高负荷水平的心率刺激,可促运动员无氧代谢供给及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得以迅猛提升;可确保运动员在高强度下,仍可持续运动的能力得以保持。
(3)在训练后,机体心率趋于适宜水平,再重复开展系统的训练,可增强运动器官的抗疲劳能力。
(4)在组间休息阶段,运动员循环和呼吸系统仍处于活跃状态,经多组重复训练,通过对运动员进行观察,呼吸肌耗氧量明显下降,肺换气效率、肺活力均有提高。
(5)经间歇训练的开展,可使运动员机体机能适应运动项目变化,并可向运动员迅速进入可耐受的应激状态准备,确保在复杂和激烈对抗比赛中,可正常、稳定地对已有技能水平进行发挥。
(6)通过间歇训练法的开展,依据运动项目所具有的特征,对不同运动水平、不同个体的运动员进行个体化的设置,并与其他训练方案结合,可因材施教,促进运动员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3 将间歇训练法全面引入排球专项体育训练中的技术要点
3.1 优化排球运动员训练中的弹跳能力
在开展排球比赛时,对于一名运动员而言,未能对其在跳跃状态下进行击球的次数进行预测,故需要加强对弹跳能力的锻炼。
弹跳包括下述两种形式,其一为来自垂直方向的用力弹跳,以对空中争夺能力进行锻炼为主;其二为向前方跳跃的横向用力,以使脚步灵活性得以提升为重点。
故针对上述两种在特征上截然不同的专项运动,通过开展间歇性训练,来对弹跳能力进行提升。
若运动员想加强纵向跳跃能力,在开展间歇性训练时,确定每组开展纵向跳跃练习次数,设定开展训练的组数,同时,将心率置于适当范畴控制,关注每组的间歇时间,对心率加强监测至适宜水平时,即开展下组训练。
在对横向运动能力进行训练时,同样需对上述参数进行设定。
见表1。
表1弹跳能力训练参数表
3.2 优化排球运动员训练中手臂的击打能力
对于一名排球运动员而言,在对手臂击打能力进行锻炼时,通常采取的是具有轻机械特征的练习方案。
对其原理展开分析,即通过对轻机械发挥手臂击打作用的过程进行利用,在项目
组数
(组)
每组次
数(次)
运动中心率控
制(次/min)
间歇心率控制
(次/min)纵向跳跃3-520-30170-190130
横向运动3-530-40190130
138
139
对击打运动技术进行强化的同时,来使运动员自身手臂所具有的挥击能力增强。
在针对此种挥击能力开展训练过程中,通常持轻器械或徒手的形式,以及前臂负重形式开展练习。
针对轻器械或徒手练习的形式,做手臂鞭打动作,可促运动员对技术的掌控能力得以提升。
对于前臂的负重而言,是于小臂捆绑一定重量的物体后,依据扣球动作需要,开展相关练习工作。
经此方案的训练,使运动员的相关动作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在轻机械练习法中引入间歇训练法,对训练的强度有一定的要求,包括心率控制范围,每组共做练习次数,共开展组数。
在每组训练间歇,通过进行恰当的心率控制,即在心率经休息降至适宜水平时,再开展锻炼,以使运动耐力和手臂击打能力增强。
见表2。
表2手臂击打能力训练参数表3.3 优化排球运动员训练中横向运动能力因排球属竞技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在比赛中,运动员注意力需高度集中,对排球所呈现出的运动方向进行时刻关注。
故在开展训练时,一般应用信号刺激手段。
分析原理,即对突然急骤发出的信号进行利用,来对反应能力进行强化和锻炼。
如运动员通过对教练员手势的观测,来做出不同形式的反应,如冲刺、急停、折返等。
开展此种锻炼,使运动员在赛场上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可精准做出预估。
若无法对排球的运动变化特征掌握及预估,则较难高效完成比赛。
故在运用间歇性训练法开展锻炼时,为促使反应和移动能力得以增强,可经不同间歇的有效训练工作来完成。
对于反应项目
组数(组)每组次数(次)运动中心率控制(次/min)间歇心率控制
(次/min)
轻机械
练习
3~530~35170~180130
能力而言,其属于急剧快速动作特征的应激表现,对强度有较
高的要求,需达90%。
同时,将心率于适当范围控制,确定每组次数,共开展组数。
不同组间停顿的间歇,可加强对心率的监测,在降至适宜水平时,继续开展下组练习,而每组间,采取慢跑的方式进行休息。
针对移动能力开展训练时,为短距离快速方式,在强度方面的要求时,需达95%水平,将心率于适当水平控制,且对每组需要练习的次数设置,确定开展组数,在每组间,可采取心率监测及控制法,同样降到适宜水平时,再进入下一组的规范训练,最终达到增强整体训练效率的目的。
见表3。
表3横向运动能力训练参数表4 结论
排球运动为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深受群众喜爱。
就其特征而言,对体能有着较高的要求。
故在排球开展训练时,引入间歇式训练手段,使训练过程通过对心率的调控,来对练习时间、强度、运动量来进行设置,以此为基础对频次和强度加以安排,可使运动员的排球专业体能得以稳步增强,具有科学性和适用性,可广泛推广实施。
(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铁道分院))
项目强度(%)组数(组)每组次
数(次)
运动中心
率控制(次
/min)间歇心率控制(次/min)反应能力90.003~525~30170~180130移动能力
95.00
3~5
25~30
190
130
2.2.3 体育干预对留守儿童心理状态的改变
据了解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就已经是留守儿童,有的甚至父母就是留守儿童,多年与父母分离的留守生活使他们变得性格孤僻、无助甚至自闭,在长期渴望父母亲情而不得的状态下慢慢转变为对父母的失望、疏远和感情的淡漠。
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开心的事不也意去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由于班级学生众多,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老师也很难注意到他们的情绪变化。
而临时监护人大部分年龄偏大思想落后,繁重的工作和生活的琐碎使他们没有精力顾及孩子的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在向他们倾诉时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会招来责骂,这更加重了留守儿童孤独无助的感觉,认为自己受到了欺负不被理解。
长此以往造成心理上的变化和思想的极端,更有甚者会对父母产生仇恨心理。
道德行为上也很容易往消极的方向演变。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而父母不在身边,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行为和思想的建设,形成了一种过于自由的生活环境,由于缺乏约束,他们不清楚该做和不该做的界限,缺少了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育需要言传身教,在青少年时期,他们只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探索,但又没有辨别是非界限的能力,而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在身边约束管理,往往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体育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留守儿童很容易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在与老师、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中,忘记学习生活中的
抑郁和痛苦。
同时也充分的发扬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留守儿童的领导力与运动天赋。
3 结论与建议3.1 结论
(1)经过一系列体育干预,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身心状态、学习专注力和情绪的自我控制。
(2)体育运动可以有效的提高留守儿童身体素质,减少肥胖率,促进良好的生长发育。
(3)学校体育教育是改善留守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中坚力量。
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4)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需要得到社会关注的目光,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2 建议
(1)强化学校的主体作用,改善教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加大对留守儿童的人力、物力投入。
(2)学校应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沟通,使父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3)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地方产业,实现赋闲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4)相关部门应积极举办青少年运动会,激发留守儿童的体育热情,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上接第1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