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10元钱买菜(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名称:10元钱买菜
活动目标:
1.通过买菜的游戏情景,体验“10”的分解与组合。
2.解决游戏中碰到的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与成人去过菜场(蔬菜超市),知道各种蔬菜的名称。
2.物质准备:硬币若干、价格牌、菜篮子13个、白纸片和记号笔、幼儿自带的各种蔬菜、篮子或塑料袋、自动取款机两个、120个1元硬币、12张5元纸币、3-4张10元纸币
活动过程:
一、介绍游戏场景
(1)看,“菜场”里有这么多蔬菜,都认识吗?
(2)今天我们来玩买菜游戏,一半孩子扮演买菜的顾客,另一半孩子扮演卖菜的营业员。
顾客:
➢顾客买菜的时候需要带些什么呢?(钱、篮子、马夹袋……)
➢顾客买菜时要说些什么呢?(询问菜的价钱、告诉营业员要买什么菜及菜的数量)
➢每人带多少钱去买菜呢?(出示数字“10”)这里有自动取款机,想一想10元钱可以怎么取?(如果需要1张10元钱的可以到老师这里来取——给能力强的幼儿)
➢看看10元钱能买到些什么菜?如果10元钱用完了就坐到座位上休
息。
营业员:
➢卖菜的营业员要做些什么呢?(叫卖、为自己的菜定价格做价目牌、价目牌上的数字代表买多少数量?——1筐、1堆还是几个)
➢如果顾客给你的钱多了,怎么办?(找钱时顾客也要检查一下营业员是否找钱是否正确)
➢营业员要想办法把自己的菜多卖掉点,看看你能赚多少钱?
二、买菜游戏、积累经验
第一次玩“买菜”游戏
1、买菜前的准备。
➢一位老师负责顾客去取钱,关注他们用哪些组成方法取10元钱,是否取对,并鼓励同伴相互验证。
➢另一位老师负责营业员将自己的菜摆放好、制作价目牌,并了解幼儿价目牌上的数字与卖菜数量的关系。
2、幼儿自主游戏
重点关注:
➢顾客是否能根据菜的相应价钱付钱。
➢找钱过程中孩子是否理解数的分解。
➢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语言及交往能力
➢游戏中幼儿会碰到哪些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如:顾客还剩1-2元钱,买不了菜该怎么办?营业员用哪些方法来促销自己的菜等)备注:如果营业员菜都卖完了,可数数赚了多少钱?顾客10元钱用完后坐到椅子上看看买了些什么菜?算算10元钱用得对不对?
3、交流分享:
➢10元钱买了些什么菜?是怎么用的?(老师分别请2个孩子上前介绍,并鼓励他用自己的方式进行验算。
后面请的孩子用错10元钱,大家帮助他回忆可能什么环节出错)
➢怎么样买菜才不会买错呢?(买菜时可能出现的错误:看好价目表上的数字付钱、找钱时可能出现错误、10元钱用完后又到银行去拿、付了钱没拿菜或忘付钱等)
➢你们买了这么多菜,钱都用完了吗?为什么没用完?没有用完的钱怎么办呢?还能买吗?
➢哪个营业员把自己的菜都卖完了?赚了多少钱?你有什么好办法呢?(减价吸引顾客等)
➢你们刚才在游戏中遇到什么问题或困难,是怎么解决的,或者想请大家帮忙的呢?
幼儿第二次玩“买菜”游戏(互换角色)
1、游戏前准备
➢顾客及营业员把钱还到银行,每个营业员盒子里留5个1元钱的硬币。
➢互换角色,进行准备。
2、幼儿自主游戏
重点关注:
➢幼儿是否能借鉴同伴经验,进行游戏。
➢买菜中对幼儿对数字分解组合的理解及运用是否正确。
3.交流分享
➢看看10元钱买了些什么菜?这10元钱是怎么用的?(分别请2个
买菜数量有较大差异的孩子上前介绍,——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来验算是否用对钱。
)
➢为什么大家都用10元钱买蔬菜,买的数量会有多有少呢?
小结:哦,原来买的菜价格不一样,同样10元钱就可以买到不同数量的蔬菜,有的买得多有的买得少。
结束:今天大家都买到菜了,高兴吗?可以把你买的菜带回家,请爸爸妈妈一起吃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