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1、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3、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
学习目标: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
2、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
教学重点:
会认、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数数方法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花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出示装有花生的盒子),知道里面是什么吗?引导学生猜一猜,使学生明确盒子里装的是花生。
那么,我们怎么知道盒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生呢?
(板书课题:数花生)
二、数花生
(1)想一想,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学生猜测,小组交流。
(2)数一数问:一把花生有多少个呢?指名回答。
你是怎么知道的?先抓一把花生,再数一数。
刚才你是怎样数的?学生汇报:一个一个的数。
(3)一把花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出来,那三把花生有多少个?谁能快速的数出来呢?
学生尝试数一数。
现在,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其它同学呢?
组织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几种数法并标上序号。
①两个两个的数。
②五个五个的数。
③十个十个的数。
……
教师补充:当我们不能确定是否数对的时候,就可以换一种方法数一数。
三、应用拓展
(1)接龙:老师说一个数,你们说出后面连续的五个数,看谁说的又快又对。
①师生互动。
②生生互动。
(2)接力赛。
你们能根据给出的数填写后面三个数吗?
34,36,38,(),(),()。
45,50,55,(),(),()。
(3)排顺序。
学校的运动会快到了,今天老师特地选出了几位运动员,请看——6名学生上台。
每人胸前写有一个数,分别是13,11,15,14,16,12。
现在请问同学们根据运动员胸前的数将他们排排队,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学生活动。
(4)拓展:今天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在平时生活中,你在哪儿看到过或听到过呢?
四、小结:这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还有问题要请教吗?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数花生的方法有哪些?
二、基础练习
1、p23“练一练”第1题。
2、p23“练一练”第2题。
(1)同桌交流。
(2)集体订正。
3、p23 “练一练”第3题。
4、圈一圈,数一数。
(p23“练一练”第4题)
三、拓展练习(p23“练一练”第5题。
)
1、比一比,看谁快。
2、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数花生
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
三十四十五十六十
十五二十二十五三十
教后反思:
《数花生》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的第一课时。
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且基本上已能数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旨在让学生在掌握数序的同时,了解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及如何按规律选择合适的方法数数,这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写数、比大小的基础。
教学时,我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学习新知。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材提供素材的基础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估花生的数量使学生自觉产生更想知道有多少颗花生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2.以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程度。
在教学时,不是让学生被动的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创设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
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数100以内的数,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知不觉掌握知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学生智慧的火花也在多样化的设计中迸发出夺目的光彩。
3.力图体现一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习惯。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学生在五个五个数时,摆放得有点乱,数数时容易数错。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巡视时应指导学生五个一堆,五个一堆,一排一排地摆好,这样便于学生上台展示时有序地数;另外,数数的形式有点单一,应适当增加一点趣味性。
总之,整节课围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设计,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其动手能力、交流合作技巧也得到了发展。
2、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是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3.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100以内的数,建立计数单位“百”的概念,知道10个十是一百。
2.初步感知100以内的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
建立计数单位“百”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计数单位“百”。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精境
你们喜欢大草原吗?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
(1)出示10只羊的图片。
看!来了一群羊,数一数有多少只。
学生数一数。
多少个一是十?
(10个一是10)
板书:10个一是十。
(2)出示20只羊图片。
看!又跑来了群羊。
数一数现在有多少只?
学生数羊并汇报数的方法。
那20里面有几个十呢?
引导学生明确:20里面有2个十。
(3)出示一大群羊的图片。
绿绿的草原是羊的游乐场,看!又来了一些羊!
估一估现在一共有多少只。
揭示课题:数一数。
二、探究新知
现在请数出100根小棒,比一比,看谁数得又快又准。
①谁来说说你刚才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数的方法:一根一根地数。
两根两根地数。
五根五根地数。
十根十根地数。
……
②请把你数好的100根根小棒带上来给我们看看好吗?
这是××同学数出的100根小棒,我们一起来数数,看他是否数对了。
全班同学一起数。
③还有不同的数法吗?
学生纷纷汇报各种数法。
教师重点强调十个十个地数的方法。
并指出:每数出10根就捆成1捆。
提问:1捆是1个十,那100里面有几
个十呢?一起数数好吗?
1个十、2个十、3个十……10个十。
100里面有多少个十呀?
100里面有10个十,10个十也就是一百。
板书:10个十是一百。
(齐读)
④评一评,谁的数法好?
教师小结:数数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五个或十个十个地数,究竟应该怎样数,那要看具体情况,要灵活地选择。
三、当堂训练
(出示主题图)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
学生汇报:10个小方块是一第,排到九十九个后再添1个是一百个,所以10个十是一百。
四、巩固练习
圈一圈,数一数。
五、小结
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来说一说数数的方法有哪些?
二、巩固练习
1、圈一圈,数一数。
(“练一练”第1~3题)
①有多少根小棒?
②有多少个小方块?
③有多少个鸡蛋?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
2、数一数,再添多少就都变成一百了?
①出示“练一练”第4题图。
②学生小组交流完成。
三、拓展延伸
读一读,说一说。
(“练一练”第5题)
1、学生自己读一读。
2、说一说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0个十是一百
教后反思:
本节课借助小棒和小方块等模型展开数数活动,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感知100的意义。
通过数小棒和小方块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一”“十”“百”的意义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生在上节课借助数花生活动初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在此基础上理解100的意义,并认识数位“百”,感悟100以内数字之间的联系,发展数感。
3、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和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3. 初步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合作探索的意识。
学习目标:
1.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初步感知数位、数序及数量多少。
2.经历运用数的知识进行达到交流的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估计豆子的数量。
教学难点:
数位、基数、序数感念的渗透。
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豆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
数出规定数目的豆子,初步体验估数。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给每组发一袋豆子)
今天的数学课就是在数豆子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看谁会观察、会思考。
在数豆子的时候,同学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还要小心,千万不要让
豆子掉在地上。
(2)数出30粒豆子。
活动规则:
①请你数出30粒豆子,你打算怎么数?
②把这30粒豆子放在手中,感觉一下,然后轻轻地放在盒子的右边。
③用刚才的感觉再抓一把豆子,如果你觉得抓得多了或者是少了,可以重新抓一把,然后放在盒子的中间,看看和右边的豆子是不是差不多,再数一数是多少粒豆子。
④再用刚才的感觉重新抓一把豆子,放在盒子的左边,看一看三堆豆子是不是差不多。
(3)教师小评。
刚才大家在数豆子的时候,都数得非常开心,同学之间合作的非常愉快,而且大家还记得我们的活动规则,非常好!经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心中有了一杆秤,像那样抓的一把豆子大约是30粒,你们可要记住了。
二、活动二:
在师生互动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估数
(1)师生互动。
“15-9”是一个减法算式,你会计算吗?
你们数得真开心,老师也想抓一把豆子(教师顺手在一个小组内抓了一把豆子)。
怎样才能知道这一把豆子大约多少粒?(可以数一数有多少粒豆子)
这是个办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教师给每个小组都抓了同样多的豆子,要求学生选用刚才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来进行估数。
教师巡视,学生小组活动。
(3)在计数器上拨数并写数。
请在计数器上拨出你们小组数出的数,拨好后小组间互相看看拨得是否一样,各小组的组长进行监督,不一样的就调整一下。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数,教师在小组中间活动,指导个别小组拨数。
怎么写这个数呢?
请你试着写一写。
学生在纸上写数,教师巡视,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上台在黑板上写数。
教师给予评价。
(4)练习拨数、写数。
我们一起来看22这个数,谁来拨出这个数?谁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数?
学生汇报:
左边的2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右边的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
写一写“22”。
问:计数器上右边起第三位是什么位?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26页的“想一想,试一试”。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上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三、基础练习
完成课本第27页的“练一练”。
1、做一做,填一填。
(“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看图填空。
(“练一练”第2题)
3、根据计数器写数。
(“练一练”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想一想,试一试。
(“练一练”第4题)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交流。
四、拓展延伸
找找生活中的100。
(“练一练”第5题)
1、小组内说一说。
2、指名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数豆子
22
2个十和2个一右边起第三位是百位
教后反思:
《数豆子》的内容,我所理解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估记,一个是识数,这两个部分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关联,所以要把两个看起来似乎不相关联的内容结合起来,渗透给学生,让我着实为难一番。
毕竟带低段的经验有限,对于刚走进小学校园的一年级学生,也许课堂常规是最不好控制的,老师的语言和语态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所以不如把纠正学生坐姿,写姿,纪律的时间用来通过一些简单,好玩的活动让学生转移注意力,与此同时,教师的语言要尽量通俗易懂,简单明了,与其过多的去讲解,还不入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主动学习,这样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在课堂上也会比较投入。
《数豆子》教材内容本身就比较简单,我在课前设计了一些复习环节,竞赛项目比如小组开火车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数数又准又快,希望从开课就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而课本上是通过豆子让学生猜一猜,我在设计的时候利用花生、豆子或小棒,本质却都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估计的含义。
先抓10粒豆子感受一下,在抓一把进行估计。
让学生体会估计也是有根据的。
课上借助课件上笑笑和淘气说的话进行示范,引导学生用“可能”“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估计的结果,在整节课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作为重点对于识数的环节,我是把课前复习的内容和新课的内容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课前资源,通过学生拨计数器,自己动手写数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
题。
比如“0”的出现,虽然教材并没有给出这个学“点”,但通过观察,我认为写含“0”的数的教学是有必要的,而且是个重点,在计数器上,某一个数位留有空缺,聪明的学生很快就会用“0”去填补,而不是空在那里不写,不然一个数原本是30,就变成了3。
《数豆子》这节课的内容,我在设计时肯定有很多不足之处,加之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实验性,不过我所期望的便是能够能透过教材,利用有效的方式,使学生通过一些简单操作,活动,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快乐之中!
4、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并体会比较两数大小的方法。
2.通过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数游戏,激发兴趣
老师很想知道大家的年龄,谁愿意告诉老师?
学生纷纷举手,我要猜出你们的年龄。
请一名学生上台,把自己的年龄写在黑板上,老师背对黑板,面向学生猜年龄。
请你们帮老师提示一下,我猜的是大了还是小了。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在具体情境中感知两个数的大小。
小猴和小熊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聪明,想邀请你们去做客,你们愿意吗?(出示主题图)
你从动物乐园里看到了什么?
小猴和小熊拿了很多果子,你们能数出它们的数目吗?
学生仔细数,并汇报数的结果。
小熊有21个红果,小猴有18个红果。
2.怎样来比较谁拿的红果多呢?
怎样来比较21和18的大小?你有什么好办法?
3.学生组内讨论,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请把你的比较方法和你们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
谁愿意把你们找到的好办法和全班的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组内交流,可能找到的方法有:
方法1:用数的顺序比较。
(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从前往后数。
先数18,再往后数三个数是21,所以21比18大,21﹥18)
方法2:实物模型比较。
用方块代替红果摆一摆,比一比,发现21个方块比18个方块多出3个,所以21﹥18。
方法3:借助中间数比较。
(21比20大,18还不到20,所以21比18大,即21﹥18)
方法4:借助计数器比较。
(先把21和18 这两个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再在计数器上比较:21的十位上有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18的十位上有一个珠子,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方法5:用数的组成比较。
(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十,18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即21﹥18)
三、巩固练习。
1.写一写,比一比
观察计数器上表示的数,写一写,比一比。
2.看一看,填一填
看直尺上的数,填一填,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你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了吗?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二、基础练习。
1.比大小。
课本第29页第1题。
学生先写出计数器上的数,在用学过的比较大小的方法进行比较。
2.填一填。
课本第29页第2题。
答案不唯一,引导学生说出尽可能多的答案,教师及时评价及鼓励。
3.练一练。
课本第29页第3题。
三、拓展提高
1、课本第29页第4题。
2、课本第29页第5题。
板书设计:
谁的红果多
21﹥18
21的十位是2,表示2个十,
18的十位是1,表示1个十,
2个十比1个十大,所以21比18大
教后反思
这节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探索方法,积累经验,发展数感。
在这节课中,我创设情境,在大森林中举行采红果的比赛,看谁采得红果多,引出课题。
然后出示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目的。
接着有6只小动物都各自带来了自己采的红果,都想得到奖章。
于是先有小熊和小猴来比较,在比的过程中,我先让学生想一想,你是怎么比较的?学生纷纷回答,学生总结探究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这样比较了21大于18,21小于32,
这些都是两位数,要看十位,十位不同,就比十位,十位上哪个数大这个数就大。
接着比较32和34,观察十位相同怎么比较,十位相同比个位,又比较了100和99,数位不同的时候怎么比?数位越多数就越大!学生找的都很好,就是不善于表达。
在课堂检测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检测题让学生巩固积累经验,学生也掌握的很好!拓展题更是让优生发挥了自己的优势!
本节课的不足是:学生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在上课的同时,发言的学生很少。
我说的太多,没有让学生发挥的更好!本来是一节很简单的课,应该感到轻松,但是显得上完课,自己很累!
采取措施:采取情境引入是好的开始,但是在学生自身方面,我应多下功夫,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不善于表达的心里障碍,让学生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能把意思表达出来是关键。
我还要通过各种学习来完成这项任务!我会为了下一次的更完美而努力!
5、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义。
2.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究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
学习目标: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少一些”“差不多”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这么多概念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
教法:
讲授法
学法:
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主题图、三杯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城堡可美丽了,里面还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题呢,你们想进去看看吗?不过想要进入数学城堡,必须闯过三关,大家有信心吗?
二、自主探究,理解新知
1.第一关。
出示准备好的三杯水:一杯清水,一杯蓝水,一杯红水。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杯水,然后用“……比……多得多”或“……比……多
一些”说一句话。
教师巡视指导。
谁来按老师的要求说一说?反过来还可以怎样说?
2.第二关。
①自主探究,独立思考。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养殖场里都养了些什么呀?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然后告诉你的同桌。
②合作交流,汇报成果。
谁先来把自己的发现和大家交流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听,别的同学说完之后可以进行补充。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
养殖场有92只鸭子,22只鹅,还有100只鸡。
养殖场鸡最多,有100只。
鹅最少,有22只。
鸭子有92只,比鸡少,比鹅多。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比较两个数的关系时,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等来描述。
3.第三关。
(猜一猜:根据描述来猜一猜兔子的只数)
18,26,90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兔子的只数,猜一猜。
兔子的只数比18多得多。
想一想,你猜出了吗?是多少?
三、当堂训练。
想一想,羊可能有多少只?
四、小结
今天学了很多知识,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不小,哪位同学能跟大家交流一下你都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课
教学过程:
一、试一试。
选“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里的一个词说一句话。
1、自己试着说。
2、全班交流。
二、练一练。
1、课本第31页第1题。
2、课本第31页第2题。
3、课本第31页第3题。
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集体交流,教师进行评价。
三、实践作业。
调查家庭成员的年龄,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说一说。
板书设计:
小小养殖场
鸡比鸭多一些,鸭比鸡少一些。
鸡比鹅多得多,鹅比鸡少得多。
教后反思:
1. 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环节。
本节课涉及的概念比较多,由于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较少,教材上也没有从数量上给这些概念界定,而是直接从具体的数量引入,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在教学时设计环节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出示两杯水喝三杯水开始讲解,让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感知,让数学模型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然后再学习“小小养殖场”,通过具体数量理解、感悟这些概念,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使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
2.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在对“多一些,多得多……”概念的理解感悟方面的处理上,更多地把解决什么问题、怎样解决问题,更多地放给了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找到可以单纯地模仿与记忆的内容,而需要以“做数学”的方式介入学习活动,主动地去观察、想象、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最后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体现自我主体作用的小结,让学生真正成为一堂课的探索者,发现者。
3.关注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节课从生活中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去感知当中蕴含的数学问题。
在知识巩固环节通过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可以用“多一些,多得多……”这些词语描述的事物,去发现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数学内容,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数感,拓展练习和作业设计也紧紧围绕生活,本节课体现了数学来源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宗旨。
6、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