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疑”之长篙 向思维更深处漫溯——基于部编教材的语文阅读课堂深度学习路径探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撑“疑”之长篙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基于部编教材的语文阅读课堂深度学习路径探寻
王忠意
【摘要】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教师要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学力为导向,开展以“疑”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活动: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引出疑问;引导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探索疑问;学以致用,进行迁“疑”,引领学生活用“生疑”方法,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疑问;深度学习;高阶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1910(2021)01B-0031-03【作者简介】王忠意,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实验校区
★【策划人语】
阅读是思维的过程,是阅读者在“言”转“意”的过程中运用提取、概括、抽象、评价等思维方式进行内化。

而阅读教学就是教师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

为了增强阅读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完整性和灵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将知识转化成能力,并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文本思维产生碰撞,并进行有效整合,然后走出文本,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学习体验或感受。

本期所刊发的两篇文章,聚集阅读思维,着眼于阅读素养的夯实,分别从不同的维度建构起立体的阅读推进路径。

当前,国内教育界对于深度学习的理解已经达成了共识。

深度学习即基于问题与探究的学习,促进知识建构,着意迁移运用,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其最终目的是促进全面学习目标的达成和高阶思维的发展。

如何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引领学生步入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笔者以为,教师可从儿童视角出发,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学力为导向,开展“疑”为主线的阅读教学活动。

一、珍视阅读初感,引“疑”,铺垫深度学习基础
“阅读初感”是个体根据已有经验、言语图式等在直接接触文本的过程中,对语言材料产生的第一感受。

学生的阅读初感应该成为开启深度学习的出发点和指向标。

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建立在学生阅读初感的基础上,从学生的“问题”生发开来,必定能链接语文深度学习,有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初感质疑
在新课伊始,教师应引导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整体印象,并大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课题质疑。

在教学部编小学语文三(上)《不懂就要问》这篇略读课文时,教师不妨采取揭题导入的方式。

例如,教师在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围绕课题展开质疑。

学生就会提出“谁不懂”“哪里懂”“要去问谁”“为什么‘不懂就要问’”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学生的阅读欲望也会被激发,有助于学生个体顺利进入主动学习和思考状态,让学习真正发生。

2.感后质疑。

初读课文之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受。

为此,教师要让孩子一吐为快,谈感受,说疑惑,便可以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学情,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动态,这样可以及时进行调整,顺势而导。

当然,在捕捉学生的阅读初感时,教师可以借助下发的“预学单”,提前知晓。

有时,教师也可尝试利
31
用数字技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深入感悟新课中的语言文字打下基础。

(二)梳理“疑问”
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个体经验存在着差异,因而质疑的问题也参差不齐。

教师必须从一团乱麻似的问题中进行筛选,梳理出有价值的能围绕教学目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分类对待。

例如,在教学部编小学语文三(上)《带刺的朋友》一课时,教师在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自学质疑,提的问题主要有:①“玛瑙”是什么?②“监视”是什么意思?③“诡秘”是什么意思?
④“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⑤“带刺的朋友”是谁?
⑥“水沟眼儿”是什么?⑦“新月斜挂”是什么时候?
⑧刺猬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去偷枣?⑨“钦佩”是什么意思?⑩“我”为什么钦佩刺猬……教师可将学生的问题归为三类:一是简单的问题,如问题⑤、⑥。

这类问题简单明了,可由学生直接反馈,教师再做补充。

二是普通的问题,如问题①、②、③、④、⑦。

这类问题学习价值不大,但也要掌握。

教师要利用一定的方式,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解决。

上述问题①、②、③、④、⑦可以在字词学习板块中解决,有时也可把这类问题融在解决主要问题的过程中。

如解决问题①,理解“玛瑙”可以学习第一段,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三是核心的问题,如问题⑧。

这类问题深入文本、聚合焦点,正好可以让学生体会理解“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

这正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如果学生未能涉及,教师就要设法“引”疑。

如根据问题③,教师可以追问:“文中指谁‘诡秘’?刺猬那么诡秘,原来是去——偷枣!”接着,教师再引出“刺猬是怎么偷枣的”,从而引导学生抓住刺猬“偷枣过程中的动作”感受“偷枣过程的具体”,体会刺猬“偷枣的高明”。

如此,从阅读初感出发,由学生的疑问生发开来,教师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直击了文本的核心问题,为学生进入深度阅读打下了基础。

二、亲历阅读过程,探“疑”,进入深度学习境界
有了阅读探究的欲望,也有了阅读的探讨点。

此时,教师须引导、点拨,让学生充分揣摩、讨论,引发想象,激活思维,促使学生自我感悟,自主释疑。

(一)揣摩与讨论,让学生亲历阅读
“揣摩”与“讨论”是指学生针对阅读实践而进行的阅读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一篇好作品“要理解得
透,必须多揣摩,读过一遍再读第二遍第三遍,自己提出些问题来,自己解答,是有效办法之一”。

因此,教师要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又要回到学生中去。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品词析句,细细揣摩,对课文中相关言语信息加以提取、加工、分析,对与课文中相关的生活经历、认知经验进行联想与沟通,从而深入理解课文,自主解决问题。

可以说,这是深度阅读的起点。

讨论是在学生各自揣摩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使个体揣摩得到深化。

学生揣摩的水平有高有低,理解不理解,领会对不对,可以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形式讨论解决。

这样,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的多维信息交流,学生便不知不觉进入到“分析、综合、评价”阶段的深度学习,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解疑能力、阅读水平。

例如,在教学《带刺的朋友》一课中,教师在梳理了问题,进行字词教学之后,主要进行两个板块的学习。

第一个板块:解决问题③,“诡秘”引出的“刺猬是怎么偷枣的”,让学生抓住“偷枣过程中的动作”感受“偷枣过程的具体”。

而学生利用“学习单”中的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标出刺猬偷枣过程中的动作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合作讨论,说说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第二个板块:解决问题⑧,运用抓关键词进行品味的方法,体会小刺猬偷枣的高明。

这样,学生个体自学后,经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讨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情感的交流、结论的互查,或是自研空缺的互补,疑难问题的切磋,通过互帮互学的方法进一步达到阅读“内化”的目的。

(二)导评与点拨,让学生提升阅读
在课堂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导评和点拨,相机调整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交流能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延伸。

那么,教师如何有效进行导评和点拨?
1.植入游戏元素。

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中植入游戏元素,哪怕是一个环节、一次体验、一句评价都能刺激学生参与积极性。

如在《带刺的朋友》第一板块的集体交流时,教师点拨:“听‘偷枣’时,会听的人总是在别人读的时候,在自己的脑海里放电影呢!一旦遇到小刺猬动作的时候,脑子里就‘咯噔一下’:哦,这就是它的本领!”“小刺猬‘偷枣’的本领有哪些呢?(爬、晃、掉、归、扎、跑)若用上这些(大屏幕上出现:先、接着、再接着、紧跟着、然后)表示顺序的词就能说得更清楚了。

”教师用“放电影”“咯噔一下”等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感悟动作的准确、过程的具体,接着引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将小刺猬
32
偷枣的过程讲出来,在小游戏中将课本语言得以内化和运用,不知不觉地完成知识的重构。

2.链接个体经验。

个体经验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个体的生活经验。

教师点评时,应帮助学生建立起和先期知识的联系,或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如在《带刺的朋友》教学第二板块的集体交流时,教师引导:“‘小刺猬偷枣的本领高明’让‘我暗暗钦佩’。

哪个地方让你觉得很高明?这个词给你什么感觉?你能通过声音、神情的变化表现出来吗?”“就像爷爷在家喝酒那样品。

朗读一下,回味一下,把品到的味读出来或演出来。

”教师如此适时地导评与点拨,通过多种感官以及生活经验成功地与儿童“超链接”,品读的方法被儿童自然建构,内化为新的认知,在继续品读中得以运用。

3.引爆认知冲突。

学生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当原有知识与新纳入的知识不相符时,就会产生认知冲突。

很多时候,只解决学生的疑问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点拨过程中适时创设情境,捕捉学生认知冲突的引爆点,激发学生思维,使理解更透彻,学习更深入。

教学《海底世界》一课,当同学们交流“海底的声音”这一段时,教师引导:“蜜蜂的声音是‘嗡嗡’,小鸟的声音是‘啾啾’,小狗的声音是‘汪汪’,那么人打呼噜是怎样的声音呢?”学生回答:“呼呼。

”教师继续说:“既然都是写声音的,为什么不直接写人打呼噜的声音呢?看,老师将书中的原句进行了改写,同学们读读,谈谈感受。

”改写后多了“有的像人一样呼呼”,学生在读后马上举手回答:“蜜蜂、小鸟、小狗只能发出一种声音,而人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不仅仅是呼呼的打呼噜的声音,还有哈哈的笑声,改写的句子不够准确。

”教师总结:“同学们,有了不同,就有了变化;有了变化,这句话就更丰富了。

”学生在原有认知中,排比句式中的分句格式应该是相同的,而文中最后一个分句却不同。

这样,新旧知识就在头脑中形成“冲突”,引起了学生积极的思考。

当然,教师相机的导评与点拨应着力于知识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处、理解的疑难处、规律的探求处,且要把握好“愤”“悱”之机,启发引导。

当学生理解到重点关键处,应给予肯定并加以强化,使理解巩固加深;当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时,应启发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深化;当学生理解出错,思维偏离轨道时,应投石击水,给予指导纠正;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思维处于抑制状态时,应搭梯架桥,设悬置疑,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向思维更深处漫溯。

三、拓宽阅读时空,迁“疑”,抵达深度学习深处
此中的“疑”指生疑、探疑的方法。

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转识为智,乃深度学习的最终目的。

如何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在这一阶段,教师需做好两点:(一)活用“生疑”法,引导学生再思考和再质疑
学生是否进行了深度思考,主动发问、深度质疑是一个重要衡量标准。

此时的思考、质疑一般已超出课文要求理解的层次,它不仅仅是为了解疑,而是培养学生设问、发问、想问的兴趣,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解决过程延续到课后和后续课程,为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带刺的朋友》一课学完之后,有学生提问:“小刺猬跑了后,它还来吗?它到底有没有伙伴啊?”老师引导:“我也想知道呢。

告诉大家,这篇课文选自宗介华的散文《带刺的朋友》,原文除了写刺猬偷枣,还写了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呢!下课后咱们去看看原文,你对小刺猬会有哪些新的印象呢?来学校再一起交流。

”教师直接将学习引向课外,为学生开辟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二)回顾“探疑”法,引导学生迁移阅读和创造性表达
迁移性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对文本从浅层认知到深度体验的过程,收获了一些阅读经验和阅读方法。

学生将这些经验和方法应用于同类其他文章的阅读中,以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学了《花的学校》后,推荐孩子去读泰戈尔的其他诗作,进行创造性表达。

阅读感悟是学习者不断对文本进行积极的意义建构、生成个性化感悟的过程。

如果学生能够将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进行梳理,并进行有条理地表达,则实现了对文本的阅读应用与创造,如补白、改编、仿写、创编等。

创造性表达是建立于学生对课文深度理解基础之上的,同时,创造性表达又会深化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

又如,在教学《海底的世界》一课中,教师让学生在学习“动物活动”部分后进行仿写:“选择一种海底动物,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用上列数字、做比较、打比方这些说明方法介绍它的活动特点。

”学生在练笔后进行生生评价并修改。

如此仿写,自然而然地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说明文知识的理解,还将文中的说明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让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真正落地,达到学以致用的深度学习之目的。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