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温度计的秘密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1、知道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摄氏温度的规定,表示符号及读法,常识性了解热力学温度和摄氏温度的关系。

3、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工作原理。

4、会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通过并进式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教学准备:温度计
教学环节:
第二课自行车胎为什么爆裂
第一单元: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1.能针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气体与固体实验,获得科学结论,认识到科学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能针对生活中气体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提出想知道的问题;通过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热胀冷缩的科学道理改善生活。

3.了解通过加热或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会列举常见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准备:铜球、塑料球、一个铜球和塑料球刚好穿过的铁圈
教学环节:
第三课认识岩石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用简单工具对岩石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研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并学会能用图和文字表达,学会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学生在探究中做到愿意合作交流,在欣赏美石中体验自然美。

3.通过学习活动,学生能利用简单的观察仪器观察岩石的主要特征,知道岩石具有硬度、遇酸的反应、纹理、形态、结构等特征。

教学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等;岩石实验盒、自然界中美石图片、岩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等。

教学环节:
第四课做个岩石百宝箱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
教学目标:1.能够对石头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在观察制作中了解岩石的特征和种类,能用相关的分类标准给岩石分类。

2.知道不同种类岩石的特征和名称,能绘制、记录、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分类整理。

3.愿意亲近岩石,欣赏自然界岩石的美丽,体验到动手做岩石标本的快乐。

教学准备:稀盐酸、滴管、镊子、放大镜、铜钥匙、小刀、小锤子、小刷子、烧杯等;岩石实验盒、花岗岩、砂岩、灰石岩、页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的基本特征的资料;制作岩石百宝箱的材料:纸盒、胶水、卡纸、破泡沫塑料板、棉花等。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学生能够选择合适的方法查阅有关岩石的资料。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知道人类的岩石开采活动给保护资源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理解保护岩石资源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了解岩石的用途,认识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岩石资源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好学习活动准备:岩石用途以及岩石资源保护方面的资料;制作岩石资料卡的工具材料:胶水、水彩笔、图片、剪刀等。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岩石的风化现象,知道温度变化、水、空气、生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2)通过对岩石风化原因的探究,提高学生自行获取知识、自行研究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并了解物体是在不断变化的,渗透一种发展、辨证的观点。

教学准备:酒精灯、岩石碎块(石灰岩或页岩最佳)、水槽、镊子、火柴、矿泉水瓶、稀盐酸、滴管、(保护眼镜可用游泳镜代替);岩石的风化相关资料。

教学环节:
第七课土壤里有什么
第三单元:植物与土壤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土壤不是一种单纯的物体,它是由砂、粘土、水、空气和腐殖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从小使学生树立爱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材料——烧杯、干土块、水、筷子。

演示实验材料——酒精灯、铁架台、铁罐头盒、干土块、火柴。

学生采集的土壤样品。

教学环节:
第八课土壤的种类
第三单元:植物与土壤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粘质土、壤土三类,并知道这三类土壤的性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比较能力。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去底瓶(3个,用布蒙住瓶口,扎好)、支架(3个)、杯子(3个)、三类土壤、水,图表。

教学环节:
第九课土壤与植物
第三单元:植物与土壤
教学目标: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各种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作假设性解释。

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并作书面计划,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大胆想象,愿意合作与交流,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

3.能设计研究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教学准备:植物与土壤的图片和资料;三株生长情况大致相同的同一种植物;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搜集赞美土壤的诗歌。

教学环节:
第三单元:植物与土壤
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1、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光的传播路线做出假设性解释;会做光的直线传播的探究实验;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解读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了解人类对光速的探究历程。

3、了解光速的知识,设计实验比较光和声音传播的速度。

教学准备:蜡烛、激光器、硬纸板等。

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1、能够用图画、语言对不同种类镜子的成像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制作活动、了解镜子的应用。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3、知道平面镜等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多个平面镜会聚太阳光后,会使聚光出温度升高。

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事物和图文资料。

不锈刚勺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

教学环节:
第十三课筷子“折”了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通过光的折射现象,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能运用光的折射知识对生活中一些现象作出解释。

2、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的活动中,愿意合作与交流;想知道并爱提出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问题。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烧杯、筷子、硬币、有金鱼的鱼缸、激光灯、厚玻璃板、透明胶、纸屏、课件等。

小组准备:装水的烧杯、筷子、硬币、较重的小物品。

教学环节:
第十四课彩虹的秘密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不同的色光组合而成的,我们看到的物体的不同颜色是色光反射形成的。

2、认识光的三原色,了解用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各种不同的色光。

3、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在实践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1、形成彩虹的实验材料──水盘、平面镜、纸屏、喷雾器、光碟、肥皂。

2、看到物体颜色的材料──几张不同颜色的纸片。

3、认识光的三原色的实验材料──每人一支手电筒,红、绿、蓝三种颜色的透明黏胶片。

4、制作彩色陀螺所需材料──火柴梗,红、绿、蓝圆形卡纸等。

教学环节:
第十五课飞旋的陀螺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能制作各种陀螺,在玩陀螺的过程中运用光的色散知识,有所发现,并能及时地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师准备:各种各样的陀螺,制作好的涂色及红、绿、蓝搭配的二色或三色陀螺和演示转盘,较暗的环境中涂好七种颜色的演示转盘。

学生准备:卡纸(白、红、绿、蓝色)、彩笔、火柴棒、剪刀、圆规、手电筒等。

教学环节:
第十六课光与我们的生活
第四单元:光与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1、能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光污染提出问题;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2、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意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

3、了解光污染的来源、危害和防止方法,会做简易护眼镜。

教学准备:塑料片或旧眼镜框、两个偏振片、卡纸、剪刀、胶水。

教学环节:
第十七课航海家的发现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教学准备:有关“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图。

教学环节:
第十八课地球上有什么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2、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从宏观上认识地球的地形、地貌及地球上的物质。

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教学准备:收集地球的图片和文字等有关资料。

教学环节:
第十九课我在哪里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1.会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如语言、绘画)描述物体的位置。

2.意识到定性描述物体的位置对我们的生活很有意义;通过描述位置的活动体验到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服务生活。

3.能够定性的描述人和物体的位置,知道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参照周围其他物体的位置来确定。

教学准备:
教学环节:
第二十课苹果为什么落地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1、能利用木块、铁块等简单材料研究重力现象;
2、会使用测力计测定物体受到的重力;
3、能主动交流、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木块、铁块、铝块、塑料块、钥匙、钩码、测力计等。

教学环节:
第二十一课测量重力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
教学目标:1、能用测力计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

2、保持与发展对身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兴趣,善于猜想,乐于合作交流。

3、会使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教学准备:橡皮、橡皮泥、平板测力计、圆筒测力计、钩码、测力计挂图。

教学环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