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誓、谎”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会写“猎物、尊敬”等29个词语。

2.读、说、议、演、写贯穿教学过程,把语文知识能力的发展同师生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4.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懂得每个人都要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

5.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写一段话介绍“海力布”石头的来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
(1)课件。

(2)学生阅读几篇民间故事,把最感兴趣的1—2个记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民间故事吗?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

它们或者机智幽默,或者歌颂善良美好,或者感人至深……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民间故事简要地讲给大家听!(发言者每人1分种左右,要求把故事梗概说清楚。


(此过程看似无意,实际在说的过程中,尤其是“简要地说”更要求学生能抓住线索,理清条理,弄清故事大意,即抓住主要内容,此过程预计5—7分钟。


二、学一学
学习本课11个生字和有关的新词。

(着重学习“酬、叮、嘱、塌、誓”的音、形、义,着重强调“延”字的笔顺和书写。


三、读一读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是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吧!(或朗读,或默读,或轻声读,课堂上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

此时的读不是细读、精读。

而是摸清脉络,弄清梗概的读,此过程约5—7分钟。


三、写一写
师:大家都已读过课文,下面请大家用10分钟的时间为这个故事写一个内容提要,约150字左右,要求故事完整清楚。

(有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


(“写”比起“说”更郑重一些,而且每个人都参与了,动手了,练习把全文缩写150字的“内容提要”,实际就是在“抓主要内容”,
而且又和“练笔”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可以达到“一石两鸟”的目的,此过程约为10分钟左右。


四、议一议
师:同学们,《猎人海力布》这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流传至今,为人们传颂。

那么同学们读完课文,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大家再细致地读课文,提起笔,把你最感动的地方划出来,然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说什么,怎么说都可以!
在全文中,有多处令人感动的地方值得深入体会。

1.第2自然段中“他热心帮助别人……尊敬他。


2.第3—6段中,海力布和小白蛇的对话,他不求回报,不要珠宝等细节。

3.第7—9段中,海力布劝大家搬家的三句话,及他牺牲后大家沉痛的心情等。

……
以上这些是备课时预想的“感动”语句,尤其海力布三次劝大家搬家的话要重点通过读、说来体会。

文中还有许多感人之处,学生提出,教师相机引导。

师生在此过程中体会、感悟,为后面表演打基础,时间约为15分钟左右。

第二课时
一、演一演
师:同学们,为了把这个动人的故事再现,请大家自由结合成“表演团”,先商量一下,然后把你们认为最感人的情节演一演,好吗?
(此过程重在情感的熏陶、感染。

如“救乡亲”一部分,学生要想:海力布只有三句台词,但情真意深,怎么演?乡亲们会有什么想法,怎么演?鼓励学生能根据课文及自己的理解,进行个性化的发挥和创造性的表演,此过程约为10分钟。


二、理一理
师:同学们,学习了“猎人海力布”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感受?那么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读者呢?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有曲折的情节,环节紧密相扣,情感一步步推向高潮。


板书图示:
(“文似看山不喜平”,此环节意在使学生知道,一篇文章,一个故事要想写得生动,吸引人,要有曲折的情节,合理的想象。


三、编一编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故事开头续写故事,或者自己设计开头编故事。

要求发挥想象力,把故事编得曲折动人,争当“编故事大王”!
拟提供以下开头(3—5个)
(1)“一个穷苦的青年,有一天上山砍柴,捡到一把金斧头……”
(2)“一个孩子,得到了一幅画。

忽然有一天,画上的东西活了……”
(3)“一个穷人,一个富人,在一个寒冷的日子分头上街去找温暖……”
……
(此处题目可教师拟几个,也可以让学生自拟,编写过程约15—20分钟。


四、评一评
讲评过程要注重大胆合理的想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作适当点拨,约10分钟左右。

五、布置作业:
小练笔:写石头“海力布”的来历。

板书设计:
救白蛇8.猎人海力布得宝石热心助人救乡亲舍己为人变石头
教学反思:
1.本单元以“民间文学”为主题,本篇课文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动人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一块宝石,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他把可怕的消息告诉了乡亲们,乡亲们得救了,而他自己却变成一块石头,赞美了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因此人们世世代代纪念他。

这则故事虽然篇幅较长,但语言通俗易懂,运用多种描写手法,使得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重点围绕海力布“舍己救乡亲”的中心事件,层层铺垫,寓理寓情于故事中,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教育。

2.根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学习重点,我们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3.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又因为课文的篇幅较长,情节曲折生动,情感丰富动人,所以教学中要尽量给学生创造自读自悟、自由想象、倾吐真情的空间,因此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在学法上,我们贯穿的主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第【2】篇〗
【文本解读】
《猎人海力布》是一则蒙古自治区流传的民间故事,描写了善良、诚实的猎人海力布为了拯救乡民,不惜变成一块石头的故事。

本文篇幅较长,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结尾异常感人,深受学生欢迎。

这篇课文在故事叙述上非常注意技巧的运用,同时又有很多地方留有空白,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这样的课文,理解难度不大,情节吸引读者,带有神话色彩。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借助本文课后题教学,可以很好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学情分析】
高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通过预习,了解文章大意。

学会简要复述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目标。

通过前几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了解了一些复述的方法。

但学生在复述课文时往往抓不住重点,
复述等同于背诵课文内容;有的在复述过程中条理不清晰,语言不简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铺设“台阶”,更好地帮助学生清楚、有条理、有重点地复述课文。

【设计理念】
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或者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让故事更有新鲜感,让学生习得创造性复述能力,培育学生更强的“故事力”。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酬、誓”等4个生字,会写“酬、珍”等11个字词。

2.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能够用小标题概括地说出课文讲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3.运用体会情感、转换人称和情节调整的方法,以海力布的口吻讲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用小标题概括地说出课文讲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难点:运用转换人称和情节调整的方法,以海力布的口吻讲劝说乡亲赶快搬家的部分。

板块一:导入,感受文体特点
(一)出示,猜答故事
出示四大民间故事《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请生看图猜图中讲的是哪个故事。

(二)谈话互动,感受特点
1.大家都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这些民间故事的?
2.小结:我们知道这些故事是由别人口耳相传。

民间故事就是“传”下来的。

板块二:初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
(一)初次默读,明晰字音
学习活动一:
1.请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讲了猎人海力布的哪几个故事?可以划出关键词或者在旁边标注。

2.给难读的字词做上记号。

1.交流难读字词。

2.写字教学。

(1)重点指导“誓、延、谎”字。

①誓:发誓的时候要把手指折起来再说话,所以上面是一个“折”字下面是一个“言”字。

②延:注意中间的竖折;笔顺先写中间的。

③谎:说谎、谎言,是跟话语有关的,所以是言字旁。

注意左右结构。

(注意跟“慌”的区别:“慌”是竖心旁,慌张,跟心理、心情有关。


(2)生练写生字。

3.出示词语,全班齐读,检验认读成果。

4.保留“酬谢、发誓、牺牲”三个词,请生用上这三个词语大概
说说自己了解到的课文内容。

(二)再次默读,理清结构
学习活动二:
1.读:默读课文,检查划出的关键句。

2.说:小组内交流划出的关键句,总结概括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3.写: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三题。

4.展:组内推选代表展示。

1.生反馈。

2.指导生将每个小标题写具体。

3.这几个故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预设:起因——上山打猎救龙女、龙王感恩得宝石
经过——听到鸟语知灾难、灾难来临劝乡亲
结果——说出实情变石头
(三)概括主要内容
请生根据情节曲线简单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板块三:体会情感,尝试复述故事
(一)立足高潮,体会情感
1.再次默读课文,找到认为最能打动人的一处地方,划一划,并分享这一处最能打动人的理由。

预设:“灾难来临劝乡亲”这个地方最能打动我。

理由是海力布在灾难面前没有独自逃生,牺牲自己告诉乡亲实情。

2.聚焦“劝乡亲”部分。

学习活动三:
1.划:默读第8、9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海力布劝乡亲的语句。

2.圈:读一读语句,圈出体现海力布心情变化的词语。

3.生反馈,发现海力布当时的心情变化。

预设:从“急”到“镇定”。

因为一开始海力布劝说无效,所以很着急。

后来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决定要说出实情牺牲自己,也就镇定下来了。

4.请生选其中的一句,用自己的方式试着读出海力布的心情。

其他同学评价,总结评价形成板书,作为朗读指南。

5.加上海力布的想法,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预设:(1)他想,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了,那我村子里的乡亲们该怎么办?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2)海力布想,大家为什么都不相信我呢?他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说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3)要救乡亲们,就必须牺牲我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三)把握情感,尝试创造性复述
1.怎样讲这个故事可以让别人对这个故事感兴趣?
预设:更有感情地讲;丰富内容;把不重要的部分省略说……
2.小结:只有能够打动人的故事才能让人产生兴趣,才能够一直被口耳相传传下去。

3.聚焦课后习题第二题。

尝试以海力布的口吻对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进行创造性复述。

4.展示课文插图,请生思考:如果你是当时的海力布,你会怎么讲这一段故事?
学习活动四:
1.读:记一记这部分情节。

2.想:用海力布的口吻讲,哪些地方会有怎样的变动。

3.讲:组内试讲。

4.展:组内推选代表展示。

5.生反馈。

预设:
(1)把“海力布”改成“我”,把“他”改成“我”。

(转换人称)(2)增加“他们怎么就不听我的呢?”等心理活动。

(情节调整)
4.请学生用上以上两条方法,在小组内尝试复述这一段故事,把海力布所说的“实情”也说清楚、说具体。

并选出代表上讲台进行展示。

(四)作业设计
运用转换人称和情节调整的方法,把海力布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猎人海力布公开课教案第【3】篇〗
设计说明
《猎人海力布》是一则民间故事。

故事讲述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的事。

人们世世代代怀念他,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本年段的学生在阅读叙事性作品时要能了解事情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

本教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语言、内心活动来感悟人物形象。

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等方式,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思考、交流、感悟主人公的精神境界。

通过说一说、演一演的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习作“缩写故事”做好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生字书写动漫、相关和文字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图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同学们,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

你能根据这些猜出这是哪些民间故事吗?
2.课件出示传统民间故事插图:《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渔童》。

3.导入: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

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民间故事,而且具有神话色彩。

设计意图:介绍民间故事的特点,使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

通过猜故事,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兴趣,产生探究民间故事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测生字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酬谢珍宝叮嘱崩塌焦急发誓谎话迟延后悔扶着
(2)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相机强调“酬、珍、誓”为翘舌音;“嘱”的读音为zhǔ,不读shǔ;“延”的读音为yán,不读yàn。

3.指名分段读文,把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圈画出来。

4.同桌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再全班交流,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迟延:耽搁;拖延。

原原本本:探求事物的原始,追寻事物的根本。

倾盆大雨:形容雨又大又急,像倒下来的一样。

设计意图:夯实字词基础,对于重点字、易错字加以强调,使学生牢固掌握生字词的读音,理解词语的意思。

从而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过渡:在学习了生字词,理解了词语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想一想,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事情发展的顺序)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同桌互相交流交流,看看谁的语言简洁、完整。

4.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小结:
起因: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经过:海力布劝乡亲们搬家,说出了宝石的来历和从动物那里听来的消息。

结果:海力布为了救乡亲,自己变成了石头。

5.了解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能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了宝石。

为了救乡亲们,海力布说出了宝石的来历和从动物那里听来的消息,自己变成了石头。

) 6.小结方法:在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再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这样就可以整合成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借此契机对学生进行“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教育。

7.海力布在你心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用恰当的词语来概括他的品质吗?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浏览等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学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给予的方法指导使学生受益匪浅。

同时,初步认识海力布的形象特点,为深入分析做好铺垫。

四、指导书写,练习巩固
1.独立观察本节课要写的生字,想一想有哪些书写要点。

2.全班交流书写要点,教师相机指导。

(1)指导学生把字写正确。

①说一说正确书写这些生字时应注意些什么。

②交流明确:
“酬”左边是“酉”,不是“西”,右边三个点的方向要注意。

“誓”上边是“折”,不是“拆”。

“谎”的右边的“亡”不要多写一点。

“延”被包围的部分不是“壬”。

(2)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

①你认为哪些字比较难写?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写法。

②教师重点指导“酬、嘱、谎”的写法。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强调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桌子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
(4)投影展示,师生评价,把写得不好的字再写一写。

3.出示词语,练习抄写词语。

要求: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酬谢珍宝叮嘱崩塌焦急发誓谎话迟延后悔扶着
4.布置作业:熟读课文;练习书写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设计意图:写字训练不仅是技能的训练,还是一个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

小学阶段要打好牢固的基础,这是小学语文课的重要任务。

本环节中,教师从把字写正确、把字写美观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由写字到写词语、写句子,这样逐层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回忆导入新课
1.投影展示,集体订正。

教师强调“酬、嘱、延”的写法。

也可以请写字好的学生介绍书写经验。

2.请你回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海力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热心助人、真诚善良、舍己为人……)
4.导入:同学们对字词掌握得很扎实,也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通过抓住关键词句来体会海力布的形象特点。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词语,巩固对词语的掌握。

同时,在词语的提示下,帮助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再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方法的形成。

二、细节品析,感悟热心助人
1.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默读课文第1~6自然段。

提醒学生默读要有一定速度。

2.学生默读,进行有针对性的批注。

3.结合自己找到的相关句子,在小组里进行交流,说一说海力布是一个怎样的人。

4.指名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课件出示“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

引导学生注意海力布的动作,通过“急忙”“搭箭开弓”“对准”“射”来体会海力布的善良与热心。

(2)课件出示:“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引导学生读一读海力布说的话,通过“可怜”“快回家”体会海力布的善良,搭救小白蛇时的别无所求。

(3)课件出示:“海力布想,珍宝我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实在是太好了。

”引导学生读一读海力布内心所想,联系下文,体会海力布想要得到宝石是为了打猎方便,把更多的猎物分给大家。

5.指名分角色朗读。

想一想每个角色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6.理解小白蛇对海力布的叮嘱。

(1)课件出示句子,比一比哪个效果更好。

①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②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无论动物说了什么话,都不要对别人说。

如果说了,您马上就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2)指名朗读小白蛇说的话。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总结:第①个句子好,因为“再三叮嘱”说明小白蛇叮嘱海力布好几次,也强调了这番话的重要性,为下文海力布舍己为人埋下了伏笔。

(4)练习用“再三叮嘱”造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中,通过品析描写海力布动作、语言、心理的句子,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的高尚品质。

练习分角色朗读,升华对人物品质的认识。

三、读演结合,感悟舍己为人
1.默读第7~10自然段,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体会海力布的高尚品质。

2.感悟第8、9自然段。

(1)品析重点语句: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

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大吃一惊”“急忙”“跑”来体会海力布内心的焦急。

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当海力布听说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时,他会怎么想?
③指导朗读。

想象海力布劝大家时的心情,注意读好两个带感叹号的句子。

要读出海力布哀求的语气和焦急的心情。

(2)品析重点语句:海力布急得掉下了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

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①引导学生抓住“急得掉下了眼泪”体会海力布内心的焦急。

②指导朗读。

(3)品析重点语句: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①想象海力布此时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②海力布说出从动物那里听来的话就会变成石头,可海力布为什么如此“镇定”呢?(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 3.再仔细读一读第8、9自然段,然后在小组里演一演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4.选出两个小组进行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重点评价海力
布的动作、表情、语气等。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海力布的内心活动,从而感悟海力布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通过朗读、表演进一步深化感受。

四、写练结合,抒发内心情感
1.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是怎样的心情?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引导学生读文、交流,画出句子:“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2)引导学生抓住“后悔”“悲痛”“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来体会大家的心情。

(3)想象一下,大家会在心里想什么呢?
2.找一找这一段出现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1)引导学生读文、交流,找出句子:“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2)抓住“乌云密布”“狂风怒号”“倾盆大雨”“巨响”“崩塌”“涌出”“淹没”体会当时环境的艰险,说明海力布说的是真的。

利用灾难的可怕来衬托出海力布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

(3)指导学生一边想象画面,一边朗读。

3.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齐读: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