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24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安庆市五校联盟2024届高考语文必刷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闯红灯的人现实中,一些人更是把闯红灯当成了,想闯就闯。

但是宁波市这位闯红灯者,却为自己的任性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我们的传统印象中,一旦因为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是行人或非机动车撞上了机动车,那么行人和非机动车就处于弱势地位,会受到交警或法律更多的照顾。

同样的道理,如果是行人撞上了非机动车,那么行人是弱势,在随后的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也会得到或多或少的照顾。

而随着宁波市这起行人闯红灯结果导致骑电动车者死亡的案件,我们固有的认识可能要被打破,“老皇历”也要改改了。

按照当地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谢某因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也就意味着,法院在审理判决过程中,(),而只是基于基本的事实,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作出客观公正的判决。

法律并非不讲人情,但是在事实面前,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而不是因为对方走路、骑车,还是开车,就被“法外开恩”,这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公平与公正的应有之义。

这样的案例,也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种警醒,那就是在交通活动中,遵守法规与文明,而不是自恃“弱者”就,这才是保护自己,也保障他人合法权益的正道。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照当地法院审理,因为被告人谢某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形成交通肇事罪。

B.当地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谢某因为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形成交通肇事罪。

C.按照当地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谢某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D.当地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谢某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导致发生致一人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并在交通肇事后逃逸,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屡见不鲜习以为常尘埃落定无法无天
B.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盖棺定论无法无天
C.屡见不鲜家常便饭尘埃落定恣意妄为
D.见怪不怪家常便饭盖棺定论恣意妄为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并非没有考虑谁是“弱势群体”,谁是骑车的,谁又是行人
B.没有考虑谁是行人,谁是骑车的,谁又是“弱势群体”
C.行人和骑车的,法院并非没有考虑究竟谁是“弱势群体”
D.没有考虑谁是骑车的,谁是行人,谁又是“弱势群体”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消费时经常遭遇一些“潜规则”,比如找搬家公司谈好价格却临时被告知要按楼层加价,买窗帘遭遇商家收打孔费等。

所谓“消费潜规则”大多是商家的“不成文规定”或所谓的“商业惯例”,消费者面对商家的这些“商业惯例”,即使很不情愿,但通常只能被动接受。

这些“消费潜规则”实际上存在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问题。

调查显示,73.8%的受访者遇到过“消费潜规则”,18.2%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8.1%的受访者回答不清楚。

受访者认为,装修(46.3% )、家居产品(40.2%)和电子产品(35.2% )领域最容易出现“消费潜规则”,其他还有:电影院(22.0%)、网购(2.5%)、搬家(23.1%)、物流(16.4%)、餐饮(28.0%)、旅游(34. 8% )、影楼(18.2% )和物业(12.3% )等。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伟民指出,“消费潜规则”就是不明显的、不公开的、法律法规以外的规则。

“‘消费潜规则’屡禁不止,而且变得更加隐蔽。

日常消费领域往往是重灾区,比如金融保险、日用品维修和餐饮等。


调查显示,遇到“消费潜规则”后,64.0%的受访者会与商家协商解决,41.1%的受访者会找维权部门投诉,36.0%的受访者会忍气呑声,26.7%的受访者在网上发帖指责,11.3%的受访者会向媒体求助。

面对“消费潜规则,23.6%的受访者觉得维权容易,59.6%的受访者觉得不容易,16.8%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

(摘编自王品芝《“消费潜规则”横行,你“被套路”过吗》,《中国青年报》2018年11月15日)
材料二:
促销套路”深、“优惠账”难算。

早在“双十一”前期,各大电商平台早已拉开预售的战幕,促销手段也是花样繁多,越来越复杂,让“剁手族”难以比价,倍感促销“套路”深、“优惠账”难算。

不少网友反映今年“双十一”不但要拼网速、手气,还得拼智力。

梳理发现,商家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促销模式:定金膨胀模式,即顾客支付定金后,将按照一定的膨胀比例享受高于其所支付的定金金额的抵扣;满减优惠券模式,即顾客在店铺中领取满减优惠券,“双十一”当天在该店铺中消费满一定金额可享有直接减价优惠;“1元”秒杀模式,即包括在“双十一”当天的10点、12点、18点等时间点,顾客只需1元,可抢购个别数量有限的商品,以及额客可支付1元来获取特定店铺或特定商品的大额满减优惠,在“双十一”备天可使用;平台购物津贴模式,指平台提供的跨店铺满减优惠;现金红包模式,就是在订单支付时直接抵扣金额。

促销模式的复杂化既增加了消费者的时间成本,也令很多消费者被误导,这
也是产生各种网购矛盾的原因之一。

部分“剁手族”甚至怀念起以往简单粗暴的“半价”“立减”了。

(摘编自《2017年“双十一”网购综合信用评价报告》,信用中国12月13日)
材料三:
把潜规则暴露于阳光之下,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做法。

市消委会法律事务部陈朝辉认为:“反对潜规则,最基本的办法,就是要让它‘潜’不起来。

只有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才能引起公众、政府的重视。

而被置于众目睽睽之下的时候,原有的潜规则参与者中,必然有一部分会做出改变,从而打破商家之间的‘松散而沉默的同盟’。

”对于曝光潜规则,社会自治组织有其天然优势,而这更需要每一个消费者都站出来,将自己了解到的潜规则公之于众。

消费潜规则的出现,是商家或行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产物。

在市场化初期,秩序很不规范、诚信体系未完全建立,因此商家尽量钻法律、商业道德、社会公德的空子,以实现利益最大化。

潜规则的出现,意味着商家和企业在有些方面自愿或非自愿地成为松散的“攻守同盟”,他们步调一致。

而消费者是弱势一方,虽然要做到理性消费,但有时明知是不合理不公平的收费,由于生活需求是刚性的,不可能不消费,而当大家都这样做的时候,自己也就只好被迫接受了。

这时就需要有人出来打破这一平衡局面,这可以是政府、社会自治组织、媒体,也可以是任何一位消费者。

目前国家正在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加大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

(摘编自《消费潜规则,商家的“钱”规则》,“深圳新闻闽”2017年6月1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潜规则”在生活中很常见,消费者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动接受了商家的“消费惯例”,就是被“消费潜规则” 了。

B.遇到“消费潜规则”后,大部分人会采用各种方式解决或反映问题,证明在面对“消费潜规则”时,维权很容易做到。

C.“双十一”期间,商家所谓的促销模式,有的隐藏着“消费潜规则”,复杂的促销模式容易引起网购矛盾和消费者的不满。

D.在市场化初期,规范秩序和诚信体系尚未健全,因此给了商家钻空子的机会,在最大化利益驱使下,“消费潜规则”出现了。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消费潜规则”现象屡禁不止,日渐隐蔽,且受害人员众多;出现“消费潜规则”的领域较广,日常消费领域尤为严重。

B.调査结果显示,遇到“消费潜规则”后,一半以上的消费者会与商家协商解决,可见消费者维权意识较强。

C.消费者作为消费关系中的弱势一方,当遇到刚性生活需求从而必须消费时,就只好被迫接受“消费潜规则”。

D.商家和企业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某些方面自愿地结成“攻守同盟”,步调一致地利用潜则侵害消费者利益。

3.“消费潜规则”如何才能避免?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作答。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

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

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

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

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

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

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

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

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

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

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

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

因此,要对被感染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

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

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7期,杨蕴萍《由SARS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

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

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

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
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

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

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

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中学联盟《光明日报》,2020年2月6日)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

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

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

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

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

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

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

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

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02月11日)
1.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B.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
务。

2.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
A.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C.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

3.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不断推进,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疫情带来的心理影响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应注重“恢复性危机干预”,重建公众心理健康。

B.面对疫情,不仅需要医学防控,也需心理防“疫”,材料一有关“应激与应激反应”的表述为材料二和材料三陈述心理防“疫”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C.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会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给公众带来心理影响,并且三者相互影响,因信息不够明确,容易导致紧张,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D.奋战一线的医护人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和足够的共情能力,但也要将自己的情感与患者分离,接受现实的局限性,从而避免预期性焦虑。

4.材料二和材料三虽然都选自《光明日报》,并且都围绕“心理防‘疫’”来谈,但是在行文思路和表述重点上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5.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①
(唐)王维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嵯峨对秦国②,合沓藏荆关③。

残雨斜日照,夕岚飞鸟还。

故人今尚尔,叹息此颓颜。

(注)①崔季重,时已罢濮阳太守,隐居于终南山。

②国:国都,京城。

③荆关:柴门,指隐者的居处。

1.由前两句画线诗句可知,引发“佳兴”的既有________,也有________。

2.本诗后十句是如何表现作者的归隐之意的?试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温汤客舍①
刘长卿
冬狩②温泉岁欲阑,宫城佳气晚宜看。

汤熏仗里千旗暖,雪照山边万井寒。

君门献赋③谁相达,客舍无钱辄自安。

且喜礼闱秦镜④在,还将妍丑付春官⑤。

(注)①温汤:温泉。

骊山西北有温泉,唐玄宗开元十年置温泉宫于骊山。

②冬狩:天子冬季出巡。

③君门献赋:汉武帝读《子虚赋》,极为赞赏,主管皇帝猎犬的狗监杨得意说文章是同乡司马相如所写,汉武帝遂召见司马相如。

④礼闱:指会试。

秦镜:明镜。

据《西京杂记》载,咸阳宫有方镜,能洞人表里。

⑤春官:唐代曾改礼部为春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皇帝在一年即将结束时来到温泉宫,晚上温泉宫的景象依然美好。

B.颔联两句分别描写温泉宫和边塞的情形,一“暖”一“寒”,对比鲜明。

C.诗人借司马相如的典故,暗示自己无人引荐,寄托了怀才不遇的无奈。

D.这首诗前两联侧重于叙述、描写,后两联侧重于抒情,全诗脉络清晰。

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1)______,月迷津渡。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社》)
(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3)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4)坐观垂钓者,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6)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

(李白《送友人》)
(7)人生到处知何似,________。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8)_______,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庄子《知北游》)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影响。

这些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

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

他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
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长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

”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

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差异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

语际交往实际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

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

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语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

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

首先是经济原因。

一般而言,经济实力强大或较强的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主流语种文学在文化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

这种“财大气粗”的交往原则的文化效应古今皆然。

其次是政治原因。

说到底,政治影响力仍以经济增长力为基础。

经济发展了,政治强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的广谱性常常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符号。

其三是文化原因。

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所有语种的语言都是文化的产物。

跨语际交往通常隐含着跨文化对话机制的“异地原理”。

犹如巴赫金所言:“在文化方面,异地是理解最有力的手段。

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他同时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被绝对翻译,文学语言尤其如此。

法国的舍普等人则认为,文学语言的翻译未必要追求绝对性,不饱和翻译或许正是语言艺术交往互动的诗意所在。

他明确指出,“文化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

技术相反,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

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

”这种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语言论转向之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突出,并可能由此加剧全球化时代文学语际交往的挑战性。

(摘编自龚举善《文学本质多向生成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由其所处的地域决定的。

B.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地理环境以及综合性人文氛围。

C.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和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分别影响了郭沫若和沈从文,而前者的作品比后者的作品风格更鲜明。

D.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具有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即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全球化时代将逐渐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