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虫
园林植物主要刺吸类害虫及螨虫
刺吸为害的害虫,多聚集为害树木或花卉的嫩梢、枝、叶、果等部位。

成虫或若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营养,造成枝、叶枯萎,甚至整株枯死。

在园林树木中由于刺吸式害虫为害,还给某些蛀干害虫的侵害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致使一些植物霉病,而害虫本身往往还是病毒病传播的媒介。

这类害虫多因个体小,发生初期往往被害状不明显,而被人们所忽视。

但这类害虫又往往繁殖力强,扩散蔓延快,在防治时如呆不抓住有利时机,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

一、蚜虫类
蚜虫种类繁多,世界上已记载约3000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尤以北温带为多,绝大多数是农林害虫。

蚜虫危害后,常引起枝叶变色,叶卷曲皱缩,影响植物生长;
蚜虫还大量分泌蜜露,玷污叶面,常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叶片变黑;有些种类还是植物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

蚜虫每年发生代数很多,有的每年十几代甚至三十多代,多以卵在树木的枝条上越冬。

1.桃蚜,又名桃赤蚜、烟蚜
(1)分布与寄主
分布极广,遍及全世界。

危害海棠类、郁金香、叶牡丹、百日草、金鱼草、金盏花、樱花、蜀葵、梅花、夹竹桃、香石竹、大丽花、菊
花、仙客来、一品红、白兰、瓜叶菊、桃、李、杏、樱桃、柑橘等300余种花木。

成虫和若虫群集在嫩梢和叶背为害,被害叶向背面不规则蜷曲,最后干枯脱落,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

桃蚜还是目前传播病毒的一种重要害虫。

(2)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

0~2。

2mm,黄绿色或赤褐色,卵圆形。

复眼红色,额瘤显著,腹管较长,圆柱形。

腹背光滑。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

2mm,头及中胸黑色,腹部深褐色,腹背有黑斑。

复眼为红色,额瘤显著。

卵长椭圆形,长约1。

2mm,初产时淡绿色,后变漆黑色。

若蚜和无翅成蚜相似,身体较小,淡红色或黄绿色。

(3)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10~30代,以卵在枝梢、芽腋等裂缝和小枝等处越冬。

生活史较复杂。

次春3月开始孵化危害,先群集在芽上危害,开花展叶时,又转害花和叶片。

5、6月份虫口密度增大,不断产生有翅蚜迁飞至蜀葵和十字花科植物上危害。

至晚秋10~11月丛产生有翅蚜迁返桃树、樱花等树木。

不久产生雌、雄性蚜,交配产卵越冬。

天敌有蚜茧蜂、蚜小蜂、瓢虫、食蚜蝇、草蛉、小花蝽和蚜霉菌等。

2.月季长管蚜
(1)分布与寄主
分布山东、浙江等省。

为害月季、蔷薇等。

体色与月季颜色很相似,多群集在比较隐蔽的花蕾间,危害花蕾、新梢和嫩叶。

植株受害后,枝梢生长缓慢,花蕾和幼叶不易伸展,花形变小。

同时其排泄物诱发煤污病。

(2)形态特征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形,长约3mm,浅绿色或黄绿色,少数橙红色。

中额微隆,额瘤隆起外倾,呈浅“W”字形;触角第3节淡色,有感觉圈6~12个;腹管长圆筒形,前端呈网眼状,其余有瓦纹;尾片长圆锥形。

有翅胎生雌蚜体长卵形,草绿色,腹部各节有中、侧缘斑,第8节有一大宽横带斑;触角第3节有圆形感觉圈40~45个,重叠排列在第3节上。

腹管及尾片形状同无翅胎生雌蚜,腹管长为尾片的2倍。

(3)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多代,以成蚜和若蚜在月季、蔷薇的叶芽和叶背越冬。

无翅胎生雌蚜4月初开始发生,4月中、下旬至5月份发生数量和被害株数均明显增多。

7~8月高温天气对其不适宜,9、10月份发生量又增多。

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又比较干燥时,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3.蚜虫类防治方法
(1)注意检疫虫情,抓紧早期防治
盆栽花卉上零星发生时,可用毛笔蘸水刷掉,刷时要小心轻刷、刷净,避免损伤嫩梢、嫩叶。

刷下的蚜虫,要及时处理干净,以防蔓延。

木本花卉上的蚜虫,可在早春刮除老树皮,剪除受害枝条,消灭越卵。

(2)保护和利用天敌
适当栽培一定数量的开花植物,有利于天敌活动。

早期尤其是天敌多时,不施用广谱性杀虫剂或少用农药。

除自然界生存的天敌应予以保护外,有些瓢虫、草蛉等,已能大量人工饲养后适时释放。

另外蚜霉菌等亦能人工培养后稀释喷施。

(3)烟草末40g加水1kg,浸泡48h后过滤制得原液。

使用时加水1kg稀释,另加洗衣粉2~3g或肥皂液少许,喷施。

搅匀后喷洒植株,有很好的效果。

(4)药剂防治
尽量少用广谱触杀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药物。

虫口密度大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40%硫酸烟精800~1200倍液、鱼藤精1000~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辟蚜雾乳油3000倍液、10%多来宝悬浮剂4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防治;或地下埋施涕灭威,然后灌水,对防治已卷叶危害的蚜虫效果好;也可以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100倍液进行涂茎,对梅、樱花等安全。

40%乙酰甲胺磷1000倍液毒性低,治蚜效果好。

在池塘或缸内栽的水生花卉上要注意选用对鱼类毒性最低的药物。

根据各地实践可喷施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既有效又安全。

(5)物理防治
利用涂有黄色和胶液的纸板或塑料板,诱杀有翅蚜虫;或采用银白色锡纸反光,拒栖迁飞的蚜虫。

二、蚧类
介壳虫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这类害虫刺吸树木汁液,引起植物组织褪色、死亡;虫体小,数量多,繁殖力强,对树木常年危害后常造成整株或成片树木枯死,甚至引发毁灭性的虫灾。

1.红蜡蚧,又名红蜡虫
(1)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北方温室内也有发生。

该虫食性杂,可为害100多种植物,主要危害枸骨、白玉兰、栀子花、木莲、桂花、月桂、苏铁、山茶、月季、蔷薇、南天竹、米兰、石榴等花木,是花木上常见的蚧虫。

成虫和若虫聚集在枝叶上,吸汁危害。

雌虫多发生在枝条和叶柄上,而雄虫则多在叶柄和叶片中肋处。

并能诱发煤污病。

(2)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椭圆形,暗红色,长2。

5mm。

介壳近椭圆形,长3~4mm,初玫瑰红色,后呈紫红色。

老熟时背面隆起呈半球形,顶部凹陷,有四条白色蜡带向上卷起,介壳中央有一白色脐状点。

雄成虫体长1mm,翅展2。

4mm,白色,半透明。

触角10节,顶端有3~4根长毛。

卵椭圆形,淡紫红色,长0。

3mm。

若虫初孵若虫扁平椭圆形,灰紫红色。

2次蜕皮后,体背覆以白色透明蜡质。

伪蛹长椭圆形,紫红色,长约lmm。

(3)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

在浙江,越冬雌成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产卵、孵化。

雄若虫于8月下旬变蛹,9月中旬羽化、交尾。

雌若虫3龄,雄若虫2龄。

每雌平均产卵200粒。

多集中在寄主植物光线较强的外围枝叶上危害,内层枝叶上较少发生。

2.日本龟蜡蚧,又名日本蜡蚧
(1)分布与寄主
分布全国各地。

食性杂,危害30多科50余种植物,在园林植物中,危害山茶、夹竹桃、木莲、木兰、白兰、含笑、海桐、腊梅、栀子花、桂花、石榴、月季、蔷薇、贴梗海棠、垂丝海棠、牡丹、芍药、海桐等花木。

若虫和雌成虫在枝梢和叶背中脉处,吸食汁液为害,严重时枝叶干枯,花木生长衰弱,并诱发煤污病发生。

(2)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椭圆形,暗紫褐色,长2。

5~3。

3mm。

触角6节,第三节最长,几乎等于其余各节之和。

蜡壳灰白色,背部隆起,边缘蜡层厚且弯曲,蜡壳的顶偏在一边,周边有8个圆突,每小块圆突间有白色小点,这些小点常因霉菌寄生而呈黑色。

雄成虫体棕褐色,长椭圆形,长1。

00~1。

28mm,翅展1。

80~2。

23mm,眼黑色,翅透明,具两条翅脉。

卵长椭圆形,两端较细,长0。

27mm,宽约为长的一半,初产时乳黄色,孵化前橙红色。

若虫初孵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色,长约0。

4mm。

雌若虫蜡壳与雌成虫蜡壳相似,雄若虫蜡壳椭圆形,雪白色,周围有放射状蜡丝12根。

(3)生活史及习性
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

次年5月雌成虫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至6月为产卵盛期,每雌平均产卵2000多粒。

6~7月若虫大量孵化。

初孵若虫爬行很快,在爬行途中可借风力传播,找到合适寄主即固定于叶片上危害。

与此同时,若虫分泌蜡质,逐步形成蜡壳。

雌若虫8月陆续由叶片转至枝干,雄若虫仍留叶片上,9月下旬大量羽化。

雄成虫羽化当天即行交尾,2~3天内死亡。

受精雌成虫即于枝干上越冬。

该虫繁殖快、产卵量大、产卵期较长,若虫发生期很不一致。

此虫天敌种类多,捕食性天敌以红点唇瓢虫为主,一生可捕食4500~7600头日本龟蜡蚧;寄生性天敌有长盾金小蜂、短腹小蜂、软蚧蚜小蜂等。

3.蚧类防治方法
(1)加强植物检疫
介壳虫极易随苗木、果品、花卉的调运传播。

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采取有效措施,禁止有虫苗木输出或输入,消灭或封锁在局部地区发生严重的蚧虫。

(2)园艺防治
通过园林技术措施来改变和创造不利于蚧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如选育抗虫品种,实行轮作,合理施肥,清洁花圃,提高植株自然抗虫;合理确定植株种植密度,合理疏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冬季或早春,结合修剪,剪去部分有虫枝,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介壳虫少量发生时,可用软刷、破布或竹片轻轻清除,或用布团蘸煤油抹杀,虫体刮下或受损以后,便丧失繁殖能力。

(3)化学防治
当介壳虫发生量大,危害严重时,药剂防治仍是主要的防治手段。

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药剂和方法。

冬季和早春植物发芽前,可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柴油乳剂、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和雌虫。

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根际周围的土面上喷施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对植株上危害的若虫,在初孵若虫期进行喷药防治。

常用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40%速扑杀乳油2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杀虫净乳油400~600倍液。

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喷药时要求均匀周到。

或用以上药剂50~100倍液蘸棉团包扎施药。

或地下埋施15%铁灭克颗粒剂。

但应注意远离水源。

此外,近年来研究用高分子膜混合喷雾,可以提高杀虫效果。

高分子膜喷洒在植株上后,形成一层薄膜,使虫体呼吸困难,以致窒息死亡。

(4)生物防治
介壳虫天敌多种多样,种类十分丰富,如澳洲瓢虫可捕食吹绵蚧;大红瓢虫和红缘黑瓢虫可捕食草履蚧;红点唇瓢虫可捕食日本龟蜡蚧、桑白蚧、长白蚧等多种蚧虫;蒙古光瓢虫、异色瓢虫、草蛉等可捕食
日本松干蚧。

寄生盾蚧的小蜂有蚜小蜂、跳小蜂、缨小蜂等。

一些鸟类还能啄食体型较大、活动性较强的蚧虫。

因此,在园林绿地中种植蜜源植物、保护和利用天敌、保护和繁殖益鸟,在天敌较多时,不使用药剂或尽可能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在天敌较少时进行人工助迁或人工饲养繁殖,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三、蝽类
该类害虫刺吸寄主汁液,致使枝枯叶死,其分泌物污染叶片,诱发煤污病,同时也是植物病毒的传播媒介。

1.中黑盲蝽
(1)分布与寄主
分布北起黑龙江,西至甘肃东部、陕西、四川,南至江西、湖南中南部,东达沿海各省。

为多食性害虫,其中主要有锦葵科、伞形科、豆科、十字花科、旋花科的园林植物。

(2)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6~7mm。

触角比身体长,体黄褐色,中部黑褐色。

前胸背板中央有两个稍小黑圆点,小盾片与爪片大部分黑褐色。

卵长口袋形,长约1。

2mm。

卵盖有黑斑,上有一个丝状附属物,向内弯曲。

若虫初孵若虫橘黄色,5龄时深绿色,复眼紫色,腹部中央色浓。

(3)生活史及习性
在长江中、下游一年发生4~5代。

越冬卵主要是产在植株的叶柄和叶脉内,并随叶片脱落而遗留在土表越冬。

成虫白天停栖在叶背部,夜晚活动取食和产卵,但阴雨天能整日活动,有趋光性。

成、若虫均有趋嫩绿、顶端和危害繁殖器官的习性。

8月中、下旬虫量激增,是危害高峰期。

在高湿的条件下,成、若虫行动活跃,危害也较重。

在田间常可看到雨后、灌溉后,初孵若虫大量增加的现象,7、8月份如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则降低发生量及危害程度。

寄生天敌中,主要有寄生卵的盲蝽黑卵蜂。

2.绿盲蝽
(1)分布与寄主
分布于上海、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及辽宁等地区。

危害木槿、石榴、海棠、苹果、桃、杨柳、翠菊、山茶,成、若虫喜群集植株生长点未开展的嫩叶上刺吸汁液,被害的嫩叶出现黑斑孔洞,以致不再发叶,停止生长,原有叶片扭曲皱缩成球形,成为严重病态。

菊花上称之为球病;一串红上被称为半截球;月季、扶桑被害植株疯长,花蕾被害处渗流出黑褐色汁液,影响开花和观赏。

(2)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

0~5。

5mm,黄绿至浅绿色,体背面圆凸头三角形,黄褐色,复眼黑褐色。

前胸背板绿色,上有微弱的小刻点。

足绿色;腿节膨大。

卵长口袋形,微倾斜,长约1。

0mm,黄绿色,卵盖乳黄色,中央凹陷两端突起。

若虫体长3mm左右,鲜绿色,复眼颜色各龄不一,由红至黄褐至银灰色,5龄老熟若虫全体密布黑色细毛,触角淡黄色,长达后足后缘,足较短,浅黄色,有微刺。

(3)生活史及习性
各地发生代数不一,由北向南有3~7代。

江西一年发生5~6代,以卵在木槿、石榴、蓖麻等的枝干表皮伤口组织内越冬。

翌年春当平均气温达15℃以上时开始孵化,4月中旬为若虫盛孵期,5月上中旬羽化成虫。

第2~5代分别在6月上旬、7月中旬、8月中旬和9月中旬出现。

从10月中下旬开始产卵。

越冬成虫寿命最长达50多天。

成虫活跃善飞,有趋光性,成虫羽化后6~7天开始产卵,卵散产于嫩叶主脉、叶柄及嫩茎组织内,有伤处较多,一般每处产2~3粒。

成虫、若虫均不耐高温干燥,喜多雨潮湿环境下生活,发生数量多,危害重。

成虫白天隐蔽在枝叶处,傍晚后喜群集于花叶嫩头、幼蕾等处刺吸取食汁液,致使枝叶丛生,叶片破碎,花蕾大量脱落,影响观赏价值。

3.椿类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
翻耕绿地,清除周围及花坛、花盆的杂草,减少繁殖场所,减少虫源。

冬前于树干上束草,诱集越冬成虫,园林清理时将其收集烧毁。

(2)化学防治
可用敌敌畏毒土熏蒸1~2次:苗床长25m、宽1。

33m,用80%敌敌畏5ml,兑水150ml,拌细土2kg,于傍晚均匀撒施,然后盖好薄膜。

此法安全简便,保苗效果好。

用3%呋喃丹颗粒剂埋入盆栽花木的土壤中(每盆5g左右,入土深5cm),可达到防治该类害虫的目的。

药剂防治应掌握在第2、3龄若虫盛发期,选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0%三硫磷乳油2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喷雾防治。

(3)保护天敌
注意调查天敌的种类及数量,如有天敌捕食时要少用农药或不用农药。

四、螨类
螨类属于蛛形纲,蜱螨目,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刺吸园林植物汁液,引起叶子变色、脱落;使柔嫩组织变形,形成虫瘿。

1.朱砂叶螨,又名棉红蜘蛛
(1)分布与寄主
分布广泛,是世界性的害螨,也是许多花卉的主要害螨。

危害香石竹、菊花、凤仙花、茉莉、月季、桂花、一串红、鸡冠花、蜀葵、木槿、木芙蓉、桃、万寿菊、黄蜀葵、香叶天竺葵、鸢尾、山梅花、
黄花菜等花木。

被害叶片初呈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到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

(2)形态特征
成螨一般呈红色、锈红色。

螨体两侧常有长条形纵行块状斑纹,斑纹从头胸部开始一直延伸到腹部后端,有时分隔成前后两块,其中前一块略大。

雌成螨梨形,体长0.42~0.59mm。

各足爪间突裂开为三对针状毛。

雄成螨体长为0.26mm,腹部较瘦小,末端较尖。

卵圆球形,直径0.13mm。

初产时透明无色,后渐变为橙黄色。

幼螨体近圆形,长约0.15mm,半透明,取食后体色成暗绿色。

足三对。

若螨幼瞒蜕一次皮后为第一龄若螨。

第1龄若螨较幼螨稍大,略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体侧透露出较明显的块状斑纹,足4对。

(3)生活史及习性
世代数因地而异。

一年发生12~20代。

主要以受精雌成螨在土块缝隙、树皮裂缝及枯叶等处越冬。

越冬时一般几个或几百个群集在一起。

次春温度回升时开始繁殖危害。

在高温的7~8月份发生严重。

10月中、下旬开始越冬。

朱砂叶螨主要营两性生殖,也能进行孤雌生殖,但未受精卵孵化的幼螨均为雄螨。

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在丝网下面。

每头雌螨平均产卵数为50~150粒,多者可达700粒左右。

雌螨平均产卵期14天,平均寿命30天,越冬时可活5~7个月。

高温干燥利于其发生。

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5~31℃,最适相对湿度为35%~55%。

降雨,特别是暴雨,可冲刷螨体,降低虫口数量。

2.螨类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
对苗木、接穗、插条等严格检疫,如发现有螨,需进行药剂处理再行引种栽植,防止调运带有害螨的栽植材料,以杜绝其蔓延和扩散。

(2)加强栽培管理,搞好圃地卫生
及时清除园地杂草和残枝虫叶,减少虫源;改善园地生态环境,增加植被,为天敌创造栖息生活繁殖场所。

保持圃地和温室通风凉爽,避免干旱及温度过高。

夏季园地要适时浇水喷雾,尽量避免干旱或高温使害螨生存繁殖。

初发生危害期,可喷清水冲洗。

干旱季节及时浇水,补偿因螨害而造成的失水。

(3)越冬期防治
叶螨越冬的虫口基数直接关系到翌年的虫口密度,因而必须做好有关防治工作,以杜绝虫源。

对木本植物,刮除粗皮、翘皮,结合修剪,剪除病、虫枝条。

树干束草,诱集越冬雌螨,来春收集烧毁。

对花圃地,要勤除杂草,结合翻耕整地,冬季灌水,销毁残株落叶,以便消灭越冬虫口。

(4)药剂防治
发现红蜘蛛在较多叶片危害时,应及早喷药。

防治早期危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可喷施5%尼索朗乳油1500倍液、25%倍乐霸
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阿波罗悬浮剂5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

早春,可选喷5%柴油乳剂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杀灭在枝干上越冬的雌成螨。

喷药时,要求做到细微、均匀、周到,要喷及植株的中、下部及叶背等处,如螨害发生严重,每隔l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有较好效果。

对受螨害的球根,在收获后,储藏前,用40%三氯杀螨醇乳油1000倍液浸泡2分钟,有较好效果。

幼树可于过冬卵孵化期根部浇灌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当药水渗完后封土。

也可于过冬卵全部孵化又尚未大量产卵前喷1。

8%爱福丁乳油15000~20000倍液。

药剂涂干在5~6月,用40%氧化乐果或50%久效磷30~50倍液涂干,在树干离地面30cm处涂抹,再用塑料纸包扎。

(5)生物防治
叶螨天敌种类很多,包括寄生性的病原微生物和捕食性天敌。

应少用对天敌杀伤力强的广谱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力较小的药剂,还可改变施药方式,如地面施药树干包扎、分区轮换施药和局部施药等。

注意保护瓢虫、草蛉、小花蝽、植绥螨等天敌。

在3~5月和9~10月保护利用或助牵引进食螨瓢虫,控制春梢和秋梢上螨类的危害。

或当平均每叶2头害螨时,每株释放捕食螨200~400头,放后一个多月可控制其发展危害,但放后注意不要喷药,有效期可控制半年以上。

相关阅读:园林植物的食叶害虫
本文由:马尼拉草坪整理发布,版权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及本声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