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文本阅读训练(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文本阅读训练(九)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

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一山之隔就可能使山两边的村落互不相闻,谈话内容毫不相干,这也使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因为这片土地上的文化相对静止,礼教与宗族文化从古代传承至今;而在同一村落内,文化背景相同的人的相互交流又在不停地强化人们的文化模式,使其更加固定,就像天坛里的回音壁。

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就像《桃花源记》里的世外之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

在此不妨将乡村中的文化传播环境与互联网上的作一些对比。

由于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人们愈发受限于“信息茧房”。

通过算法分析,应用程序向每个用户精准推送与其偏好一致的内容,推荐与其意见一致的其他用户。

在这个“信息茧房”中,尽管我们可以第一时间获知天下事,但手中握着的选择权却使我们更多地关注与自己观点相同的言论和内容。

不仅如此,由于碎片化信息能够被快速理解与传播,更适应网络时代需求,网上的表达也趋于简单化。

判定一个人说的话有没有道理,不在于他的论据及论述过程,而是他的立场。

这样,就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
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使各种有门槛的、相互之间不甚了解的亚文化社群林立于互联网土壤之上。

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

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构成要素之一,人们使用的语言已不仅是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同时也是社会的语言。

正如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所说:“要使多数人能对同一象征具有同一意义,他们必须有着相同的经历,就是说在相似的环境中接触和使用同一象征,因而在象征上附着了同一意义。

因此在每个特殊的生活团体中,必有他们特殊的语言,有许多别种语言无法翻译的字句。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农村中出现了属于各村、各个家族的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上也出现了迭代速度极快的网络流行语。

网上的各个亚文化圈中也流行着属于自己圈子的“行话”。

综观互联网“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即主体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跳出信息限制的怪圈。

在互联网世界中,网民个体可以有意识地通过点击新话题,降低“奶头乐”内容点击率等行为自发跳出文化闭环。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对于乡村的文化用环,由于其是因血缘,地缘等因素限制而产生的隔膜,在信息传播全凭口口相传的时代。

村民们对于这种局面凭一己之力几乎无法改变,但随着乡村振兴的加速、人口流动性的提升、信息技术的普及,常居乡村的人们已经可以挣脱“文化回音壁”的束缚天南海北发生的事情尽在某个小村人们的谈笑间登场,身处任何地方的
任何人几乎都对想查找的信息唾手可得。

由此,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也被动摇,甚至被打破,人们对于中国乡村所抱有的一些刻板印象已不适用于今日。

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

村民们会热情接待回乡的游子,乡邻之间会相互邀请对方来自家分享刚出炉的美味。

乡村中并未变得人情冷漠。

同时,人们的“乡愁”也不再局限于中国乡村而是随着人口的流动扩展到全世界。

有中国人的地方,就存在着扎根于中国乡村的乡土性。

从这个角度来看,乡村和城市并没有完全割裂。

在乡村振兴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削弱与消失的是封闭、愚昧和落后,存留的是亲情、乡情和家国情。

乡土性并不围于“村落”这个物理地域内,乡土性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民族性。

虽然中国现代化的脚步不可阻挡,但它的乡土性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磨灭——这个国家的根还留存在这片土地上。

(摘编自钰鉴咖《信息时代:乡土中国的存与失》,有删节)
文本二: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
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与现在的乡村不同,以往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

B.人们越来越受“信息茧房”的限制,是因为大数据、搜索引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使亚文化社群之间互不相容。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

2.根据文本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村,地理上的阻隔可能使两个村的村民的社会化过程被缩短与简化,几乎没有逆向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过程。

B.原文第三段所引用的《乡土中国》的内容,可帮助我们理解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

C.互联网的“信息茧房”与乡村的“文化回音壁”现象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有相通之处。

D.乡村的人们可以冲破文化闭环,人们出行天南海北十分容易,因而乡村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甚至也会被打破。

3.结合文本一的内容,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互联网应用在农村流行,这可能有助于一些村落突破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的局限。

B.人们使用的语言不仅属于自己,也属于社会,这意味着研究语言的变迁可以联系人的变化与社会的变迁。

C.过年的时候许多打工人都要回到农村老家,既是因为眷恋乡土,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

D.费孝通在写作《乡土中国》时也举出了一些乡土社会之外的概念,费先生的研究方法与本文不乏相似之处。

4.请简要分析文本一的论述思路。

5.试结合文本一的相关观点,对文本二的观点进行点评。

【答案】
1.B 2.B 3.C
4.①首先由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的现象。

②探讨乡村文化环境与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共性及对社群语言体系的影响。

③破除“文化回应壁”的方法,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④最后指出,乡村面临信息冲击,要守住自己的乡土性。

5.①文本一中提到的“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说明文本二提到的这种“流弊”,很难破除,但必须破除。

②文本一的观点“文化闭环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也与文本二中“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相佐证。

③文本二的最后一句话说明:乡土旧有的观念、生活方式、习俗,并不是完全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需要像文本一所说: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

唯有如此,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才能融入现代社会。

总之,文本一二的观点多有相互佐证、支撑的作用。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主要交流内容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的说法错误。

原文第一段是说“原先,村民们的主要交流内容几乎仅来自于某个特定村庄内发生的事情”,选项少了一个“几乎”,变得太绝对了。

C.“文化闭环只要形成,就会使闭环内的人文化观念固化”的表述过于绝对。

原文是说“形成了文化闭环,相似的声音回荡在其中,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选项少了个“愈发”,即越来越的意思。

即文化闭环产生和文化观念的固化,不是一下子就确定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D.“只有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依赖,才可以……”的表述太过绝对。

原文是“只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就可以凭自己的力量……”,即原文是“只要……就……”,而不是“只有……才”,而且原文的“依赖”前有“过度”一词修饰。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B.“可帮助我们理解农村出现内部话语体系、互联网出现网络流行语的原因”的说法错误。

选项对引用费孝通《乡土中国》中内容的作用分析有错。

事实上,引用费孝通的观点的目的是为了说明“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

故选B。

4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C.“……也是因为想要暂时离开城市的‘信息茧房’”的说法错误。

“信息茧房”不独属于城市,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没有主观能动性破除“信息茧房”这个怪圈,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是有的。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证思路的能力。

做这种题要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梳理,然后用“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词语进行阐述。

从“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乡村的‘信息闭环’”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进而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这一概念。

可概括出第一层:作者由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引出乡村“文化回音壁”。

原文第二段“从某种程度上说,乡村中的文化环境与当下我们在互联网上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些相似”可概括出第二层:接着探讨乡村文化环境与互联网文化环境的共性。

根据第三段的首句“从这种物以类聚的行为模式也催生着社群语言体系的适应性变化”可以梳理出第三层:探究这种共性的行为模式对语言体系的影响。

从第四段首句“我们会发现两者不仅有着相似的表征,而且在破除限制的方法上也不谋而合”,可概括出作者思路第四层:谈谈破除这种“文化回音壁”“信息茧房”的方法。

最后两段从“在现代化发展帮助人们逐步冲破文化闭环的同时,这片地域上的淳朴亲情与中国乡村的特性并未随之被稀释”等语句可概括出最后一层:乡村面临信息冲击文化闭环,要保留住自己应有的乡土性。

5.本题考查学生运用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说的是面对社会的激变,乡土社会的人进入现代社会由于固有的生活方式、观念,很难与现代社会直接接轨。

这与文本一中提到的“如果没有外部的新文化输入,则这片村落中大概只有单向度的社会化存在”,乡村背景下的人如果只认同相似的文化、生活方式,画地为牢,进而形成“文化回音壁”,很难得以破除。

“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这句话的意思是进入现代社会的乡民,所构建的“陌生人社会”很难用就有的习俗来解决生活上的问题,这就如文本一所说的文化闭环“使闭环内部人员的文化观念愈发固化”。

“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句话同样说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乡土旧有的观念、生活方式、习俗,并不是完全值得引以为傲的东西,这正如文本一所说:要剔除自己精神上“物以类聚”的过度依赖,才可以凭自己的力量,跨过画地为牢的门槛,才能融入现代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