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化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选择题(基础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绥化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2选择题(基础题)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2•绥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2.(2022•绥化)下列各标识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国家节水标志B.中国环境标志
C.可回收物D.禁止烟火3.(2021•绥化)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B.滴水成冰C.立竿见影D.火上浇油4.(2021•绥化)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5.(2021•绥化)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是纯净物
6.(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使用火药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7.(2020•绥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直接焚烧秸秆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D.利用风力发电
8.(2020•绥化)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蒸气B.液氧C.石油D.食盐水9.(2019•绥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B.水力发电
C.液化石油气燃烧D.干冰升华
10.(2019•绥化)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11.(2018•绥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12.(2018•绥化)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6D.﹣2 13.(2018•绥化)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氧气的验满B.过滤
C.配制溶液D.稀释浓硫酸14.(2018•绥化)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焚烧秸秆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15.(2018•绥化)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石油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纯净物16.(2018•绥化)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
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搭建帐篷B.生火做饭
C.铲除废石D.砍断倾倒树木
17.(2019•绥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黑龙江绥化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
-02选择题(基础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22•绥化)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
【解答】解:A、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还有可能是混合物,故错误。
B、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C、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错误;
D、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如氢原子核内无中子,故错误;
故选:B。
2.(2022•绥化)下列各标识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是()
A.国家节水标志B.中国环境标志
C.可回收物D.禁止烟火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A错。
B、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环境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B错。
C、图中所示可回收物标志,与消防安全无关,故C错。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与消防安全有关,故D正确。
故选:D。
3.(2021•绥化)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沙里淘金B.滴水成冰C.立竿见影D.火上浇油
【解答】解:A、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滴水成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立竿见影只是形成影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火上浇油包含着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4.(2021•绥化)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慎将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B.为了方便学习,可将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带回家做实验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发现家里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解答】解:A、氢氧化钠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A正确;
B、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也不能带出实验室,故B错;
C、工业用盐亚硝酸钠有毒不能代替食盐烹调食物,故C错;
D、燃气泄漏的处理方法: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容易产生电火花,
引起爆炸,故D错。
故选:A。
5.(2021•绥化)水是生命之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是纯净物
【解答】解: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A错误;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水透过滤纸进入下面的烧杯中,泥沙不能透过滤纸
留在滤纸上,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搅拌并不能加快过滤的速度;故B错误;
C、地球上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所以淡水储量很少;故C正确;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还含有许多可溶性的杂质,所以是混合物;故D错
误;
故选:C。
6.(2020•绥化)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发明和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使用火药B.指南针用于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冶炼金属
【解答】解:A、使用火药,火药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指南针用于航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用泥土烧制陶瓷,陶瓷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冶炼金属,金属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2020•绥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直接焚烧秸秆B.增加绿化面积
C.节约用水用电D.利用风力发电
【解答】解:A、直接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之相违背;故选项正确;
B、增加绿化面积,绿色植物净化空气,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C、节约用水用电,就节约了资源,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D、利用风力发电,节约能源,做法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2020•绥化)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水蒸气B.液氧C.石油D.食盐水
【解答】解:A、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水蒸气属于化合物;
故选项正确;
B、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食盐水中有氯化钠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A。
9.(2019•绥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通电发光B.水力发电
C.液化石油气燃烧D.干冰升华
【解答】解:A、电灯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水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液化石油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干冰升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2019•绥化)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D.给液体加热
【解答】解:A、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酒精灯会使酒精灯倾斜酒精流出着火,或者酒精灯内部也点着了。
故A选项不正确;
B、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应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为了不损坏桌面。
故B
选项不正确;
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连接装置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
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反之则相反。
故C的做法正确;
D、酒精灯的火焰可以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加热时要用
外焰。
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1.(2018•绥化)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应用中,错误的是()A.将硝酸铵溶于水制作热敷袋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解答】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因此硝酸铵可用于制作冰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故错误;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这两者的原理不同,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的性质,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
作用,故正确;
C.把水喷向空中时,能够增大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故正确;
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过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要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正确。
故选:A。
12.(2018•绥化)人体吸入的O2有2%转化为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Na2SeO3中Se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4C.+6D.﹣2
【解答】解:设Na2SeO3中硒元素的化合价为x。
(+1)×2+x+(﹣2)×3=0
x=+4
故选:B。
13.(2018•绥化)初中化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氧气的验满B.过滤
C.配制溶液D.稀释浓硫酸
【解答】解:A、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
操作错误。
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内进行,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
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4.(2018•绥化)2018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焚烧秸秆B.垃圾分类回收
C.拒绝一次性筷子D.发展太阳能电池【解答】解:A、焚烧秸秆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
B、垃圾分类回收,做到资源循环利用,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C、拒绝一次性筷子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D、发展太阳能电池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2018•绥化)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重要内容,中缅油气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入中国。
石油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纯净物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石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
故选项正确;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2018•绥化)2018年5月28日吉林省松原市发生5.7级地震,绥化大部分地区有震感。
下列各种灾后救援及生活行为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搭建帐篷B.生火做饭
C.铲除废石D.砍断倾倒树木
【解答】解:A、搭建帐篷只是撑起帐篷,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生火做饭包含着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铲除废石只是将其弄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砍断倾倒树木,只是将其砍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17.(2019•绥化)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操作的是()
A.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B.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等质量的铁和镁
C.向氯化钙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D.向硝酸银和硝酸铜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
【解答】解:A、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接触就会生成沉淀,所以沉淀应该从
零开始,故错误;
B、由于氢气来自消耗的酸中的氢元素,消耗等质量酸时产生氢气质量相同;且等质量的铁、镁与足量酸反应时镁产生的氢气多,故错误;
C、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正确。
D、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开始是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来的银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减小,硝酸铜的质量不变,置换出来的铜的质量小于参加反应的锌,溶液的质量增大,但是幅度没有之前大。
待硝酸铜完全反应后,继续加锌,溶液的质量不再发生改变,错误;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