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PP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PPP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PPP模式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近年来,为解决地方政府负债过高问题,我国大力推广PPP模式开展城市根底设施工程建设,但是由于PPP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作为提供资金的商业银行对该模式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缺乏,推行方式还处于探索过程中,导致实施效果不明显。

PPP 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开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需要商业银行变革业务开展模式,加强风险管控的挑战,文章从介绍PPP模式定义和特点出发,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关键字:商业银行;PPP模式;机遇;挑战
一、PPP模式定义
PPP模式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为了合作建设城市根底设施工程,或是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效劳,以特许权协议为根底,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最终使合作各方到达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公私合营模式,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PPP模式将局部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

二、PPP模式的特点
降低了政府负债
在传统模式中,地方政府大多采取发行债券、银行贷款等方式进行融资,开展根底设施建设,在该模式下,地方政府债务较高,并且要完全承当债务的归还责任。

在PPP模式中,主要由政府与私人组织成立的工程公司来进行融资、承当归还责任,因此PPP模式的推广可以有力降低政府负债。

政府职能发生转变
在传统根底建设模式中,政府承当的是决策、投资角色,发挥的是完全主导作用,而在PPP 模式下,政府作为一个普通的参与者,角色为合作者和监督者,按照契约精神履责,因此职能发生较大改变。

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模式下,投资主体主要为政府,资金来源于财政拔款、政府融资,但在PPP模式下,私营部门可以进入这些工程,参与工程投资、建设、运营。

私营部门的进入改变了政府部门作为单一投资主体的局面,有效降低了政府负债,同时,私营组织的参与,能够推动工程方案的完善,带来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办事效率,提升管理水平。

提供高质量效劳
公私合营模式,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部门效率低下,流程繁琐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机构的参与,可以使工程公司比民间机构更容易获得政策支持,因此公私合营模式,可以有效发挥地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长处,到达优势互补,弥补对方的缺乏,使合作双方更容易到达共赢的目标,并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效劳。

风险共担
与传统模式不同,PPP模式下工程的各方参与者共同分担工程运营的风险,政府不需要承当兜底责任,同时由于政府在工程运营过程中分担了局部风险,使私营部门的风险得到了降低,提高了工程融资成功的可能性,有利于降低融资本钱和工程的运营。

三、PPP模式运用流程
确定工程实施方案
一般是地方政府作为工程发起人,根据地方城市建设开展需要,制定公共根底设施建设方案,确定工程实施方案。

选择合作伙伴
为推动方案的实施,政府一般会选择一些具有相关行业丰富经验,资质较高、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作为合作伙伴,推动工程的实施。

例如,2021年6月,抚顺市政府就引入五矿信托,中建一局签订?沈抚新城政府购置效劳合作框架协议?,开展沈抚新城根底设施建设。

成立工程公司
由政府和合作公司共同合作成立工程公司SPC来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

在选定工程的合作公司后,可以由代表政府出资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选定的工程合作公司共同出资发起成立独立的公司,作为业主负责工程的建设和日后经营管理。

在沈抚新城根底设施建设工程中,政府以特许权协议为根底,由沈抚新城管委会、五矿信托、中建一局共同注资成立工程公司。

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政府与工程公司签署特许经营协议,赋予工程公司特许开发经营权,由工程公司取代政府负责工程的融资、建设与经营。

工程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预算拨款、工程合作公司的出资以及工程公司向银行的贷款。

沈抚新城根底设施建设工程中,沈抚新城管委会与五矿信托、中建一局签署合作协议,中建一局将获得沈抚新城抚顺区域内的安置房建设及电力、供热、道路、桥梁等根底设施建设工程的施工总承包权,政府将对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按约定规那么依法承当特许经营权、合理定价、财政补贴等相关责任,不承当投资者或特别目的公司的偿债责任。

工程建设
在工程建设阶段,工程公司根据特许权协议的规定,按照工期、技术和质量等方面的要求,负责工程的设计规划和施工建设,与此同时资金的各投入方,包括金融机构要按照方案及时投入建设需要资金,以保证建设进度,促进工程及时完工。

四、PPP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带来更多贷款客户
PPP模式的推广在推动道路、桥梁、供水等根底设施建设的同时,有利于解决政府负债问题,这势必极大提高地方政府的参与积极性,推动地方政府加快根底设施建设步伐。

而从目前来看,商业银行仍将是PPP模式的主要融资来源,因此PPP模式的推广将会为商业银行带来更多贷款客户,提供更多业务开展时机。

带来更多的业务时机
除了传统信贷业务外,PPP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包括投行、融资租赁、债券等在内的多元化的融资效劳咨询,也带来包括结算、账户管理、存款、国际结算、财务参
谋等在内的根底效劳,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

有利于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
和传统根底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期限长、规模大、结构复杂、多涉及公共利益,在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融资主体是工程公司,不再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还款来源为经营收入,而不是财税收入或土地出让收入,担保方式不再是政府全额提供土地抵押或关联担保,而以工程公司的资产、权利为主。

为适应融资模式的变化,更好的开展业务,商业银行会完善业务品种,创新业务模式,包括放宽贷款期限、实行特许经营权和购置效劳协议预期收益质押等方式。

有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
PPP工程融资模式是近几年才开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目前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而PPP模式的运作采用工程特许经营权的方式,进行结构融资、工程融资,商业银行为更好的开展PPP模式业务,会加强财务、技术、法律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因此PPP模式的推广,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竞争力。

五、PPP模式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政府融资平台类客户将大幅减少
受国发〔2021〕43号文件的影响,政府融资平台类公司的融资能力大幅下降,表达在一方面政府将发行政府债,对存量贷款进行置换,并将一局部盘活的存量资金用于提前归还银行贷款,另一方面,受限于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融资平台公司剥离,政府公益类工程中对银行贷款的需求将会减少,这将导致局部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优质客户随之减少,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存在一定的不利影响。

需要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与传统根底设施工程融资方式不同,PPP模式工程参与方多、周期长、融资金额大,政府不承当兜底责任,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控能力。

在信用风险上,要关注工程公司自身的建设周期、营运能力,工程其他参与方履约程度,担保情况;在操作合规风险上,要关注商业银行与各方签署的合同文本的合规性、法律效力;在政治风险上,要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整或者预算的大幅度超支等因素;在声誉风险上,要关注工程价格是否过高而产生的消费者阻力,导致工程参与各方声誉的影响。

需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健全的制度环境是商业银行开展PPP模式业务的根底,PPP模式涉及担保、合同、特许权等诸多方面,内容复杂,文件繁多。

作为工程资金的提供方之一,商业银行要研究一套执行PPP工程的标准化、标准化交易流程,提高可操作性,降低商业银行的风险,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

商业银行需对现有贷款政策进行调整
PPP模式在运营时以成立的工程公司为主体,且大多与政府所授予的特许经营权相匹配,这类工程一般与城市公共根底设施有关,运营时间长,且工程公司一般成立时间较短,资产规模小,在短期内难以表达盈利,政府不需要承当兜底责任。

因此,PPP模式下的工程贷款,与传统的平台贷款差异很大,与银行原有贷款审核条件也不完全匹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及时调整现有贷款政策。

需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PPP工程融资模式涉及领域较多,需要商业银行具备金融、财务、法律技术等专业人才,
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强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可以委派业务骨干到国外先进商业银行参与实践和进行理论学习,通过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来提高商业银行PPP模式业务的研究和开展;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具有PPP模式业务经验的人才,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晋升通道,并加强商业银行内部业务人才的培训,提高商业银行的人才竞争力。

需要创新业务开展模式
PPP工程融资运作周期长,贷款归还以未来现金流为抵押,贷款主要依靠自身资产为抵押,商业银行对工程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无追索权或有限追索权,这对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缓释措施和控制方法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银行加强业务创新,在工程管理、抵押担保措施、业务经营模式方面进行研究,以适应PPP工程开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高建明.对我国加强PPP工程风险管理的建议[J].价值工程,2021.
【2】赵国富,王守清.根底设施BOT/PPP工程中的政府责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 【3】陈双,夏志坚.浅析PPP模式在中国的开展[J].经济论坛,2021.
【4】罗金柯.PPP模式运用于我国中小机场建设工程中的研究[J].时代金融,2021.
【5】郭虹.PPP模式在各国工程咨询效劳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