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2月
·糖尿病与并发症·
DIABETES NEW WORLD
糖尿病新世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比较常见也是相对严重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所以必须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该文对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150例于该院就诊或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随机且平均地分为3组,50例/组,分别命名为甲组、乙组、丙组。甲组、乙组两组为对照组,丙组为实验组。其中甲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人,年龄42~53岁,平均年龄(47.2±5.2)岁;乙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3~53岁,平均年龄(47.3±5.0)岁;丙组患者中共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42~54岁,平均年龄(47.4±5.3)岁。甲乙丙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甲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口服甲钴胺治疗(国药准字
H20060921)[1]。服用剂量:500μg/d ,使组内患者连续服
用该药12周。乙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口服依帕司他治疗(国药准字H20040012)。服用剂量:50mg/d ,使组内患者连续服用该药12周。丙组患者在同时接受口服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的同时,联合注射马来酸桂哌齐特给患者进行治疗(国药准字H20020124)。使用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该组患者进行治疗,比例为200mg 马来酸桂哌齐特加入250~500mL 生理盐水,剂量为1次/d ,治疗时间与甲乙两组相同。治疗期间维持患者低盐低脂饮食,进行合理锻炼,进行糖尿病知识科普,控制血糖及糖尿病水平。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指标。其中,患者治疗效果由患者治疗后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与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决定[2]。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该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该组总人数×100%。
1.4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 ±s )用t 检验,计数资料[n (%)]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患者治疗效果
3组患者治疗过后,使用口服甲钴胺、依帕司他并
注射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联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口服甲钴胺治疗的甲组与单纯使用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的乙组(P <0.05),见表1。
3组患者治疗过后,使用口服甲钴胺、依帕司他并
注射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联合治疗的丙组患者的右正
DOI :10.16658/ki.1672-4062.2019.03.171
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于祥艳
莒县人民医院,山东日照
276500
[摘要]目的探究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
年9月150例于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且平均地分为甲、乙、丙三组,50例/组。甲组患者使用甲钴胺治疗,乙组患者使用依帕司他治疗,丙组患者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观察3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明显优于只使用甲钴胺或依帕司他治疗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症状,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62(2019)02(a )-0171-02
[作者简介]于祥艳(1976-),女,山东莒县人,本科,主管药师,
研究方向:临床药学。
171
·糖尿病与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2019年2月
糖尿病新世界DIABETES NEW WORLD
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口服甲钴胺治疗的甲组与单纯使用口服依帕司他治疗的乙组(P <0.05),见表2。
表2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情况[(x ±s ),m/s]
注:组间对比结果,P <0.05。
2.2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甲、乙、丙3组患者中均有1例出现恶心与呕吐的不良反应(P >0.05),但形势轻微,可自行缓解,给患者停止用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患者的肝肾功能与血常规情况也无明显变化。见表3。
表3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注:3组对比结果,P >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该病发展缓慢且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治疗,该病将发展为糖尿病。所以必须经过临床上的确诊,待保证确诊无误后必须及时给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正确的治疗,以避免影响患者日后治疗,同时避免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临床上一般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周期治疗。常用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有甲钴胺、依帕司他与马来酸桂哌齐特。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是口服用药,马来酸桂哌齐特是静脉注射用药。甲钴胺能够在患者体内促进神经细胞中的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在周围神经中有更高的含量,还能促进轴浆转
运,轴突再生,其本质是一种维生素B 12的衍生物[3]。依
帕司他能够避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展,从而避免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依帕司他可以使多元醇代谢葡萄糖转化为山梨醇醛糖还原酶,其本质是一种醛糖还原酶抑制剂[4]。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使患者的血管平滑肌变得松弛并且能够促进血管的扩张,同时可使得患者的红细胞变得更加柔韧,能够改善患者机体的微循环,降低患者的血液粘性。马来酸桂哌齐特能够缓解血管痉挛、降低血管阻力,是一种采
用注射方式给药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5]。经临床研究发
现,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较于单纯使用甲钴胺或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说,效果更加显著。该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丙组患者,无论是腓总神经传导速度还是右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情况都要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进行治疗的甲组患者和单纯使用依帕司他进行治疗的乙组患者。且甲乙丙3组在治疗期间都只出现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说明使用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并不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不良反应,影响患者的治疗体验。
综上所述,给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服用甲钴胺、依帕司他联合注射马来酸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时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该治疗方式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不会提升,值得在医学界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阮希成,蔡奕琪,林坚.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
19(10):113-114.
[2]海伟丽.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71-72.
[3]王统述.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2):23-24.
[4]周娟.甲钴胺、依帕司他、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4(24):31.
[5]王洲平.依帕司他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
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
(24):1973-1974.
(收稿日期:2018-11-07)
组别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甲组(对照组)(n =50)乙组(对照组)(n =50)丙组(实验组)(n =50)32.4±6.131.6±6.537.4±7.1
34.1±6.233.4±6.640.5±6.3
注:组间对比结果,P <0.05。
组别
感觉神经
运动神经
甲组(对照组)(n =50)乙组(对照组)(n =50)丙组(实验组)(n =50)36.4±6.135.6±6.540.4±7.1
40.1±6.241.4±6.648.5±6.3
组别
例数
不良反应人数
不良反应发生率(%)
甲组(对照组)乙组(对照组)丙组(实验组)
505050
111
222
表1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情况[(x ±s ),m/s]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