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复习思考题
《社会心理学》各章复习参考
(以教材章节顺序为准)2014、6
第一章绪论第三章社会心理的研究方法
一、名词
1、伦理性原则:社会心理学研究应该避免给被试带去伤害,坚持伦理性原则,就要遵守自愿参加原则、接近真实生活原则、有利研究设计原则、事后解说原则、自由终止原则、充足补救原则。
2、现象描述性研究:对一定社会心理现象或行为进行科学、客观、精确描述
3、因果关系研究:确定不同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通常是为验证设想的因果联系或假说。
4、随机分配:每一位被试被安排到各种实验条件下的机会是完全均等的。
5、参与观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通过一定组织方式观察者介入进行直接系统的观察,由此收集人类社会行为的资料,进而分析和判断变量关系的方法。
6、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
7、模拟实验:在实验室建造模拟实际社会生活的环境条件,在其中进行有控制的实验。
第六、七章社会认知
一、名词
1.社会认知:不仅包括对有关对象的外表特征的知觉,还涉及对有关对象的记忆、推理、判断、解释等复杂环节。
3.印象形成:对于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4.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
5.表征性启发:人们根据当前信息或事件与其认为的典型信息或
事件的相似程度进行判断。
6.偏见: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特定的人或事物的情感色彩明显的倾向态度。
7.投射作用: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的事物上。
8.印象管理(印象控制):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对自己印象的过程
9.归因: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
10.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对自己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
二、理论、学说和假设
1、关于印象形成的若干种解释
(1)加法模式
一个人的肯定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则给人的总体印象也越好,越易为人所接纳。
相反一个人的消极评价上的特征越多,强度越大,那么他留给人的总体印象就越差,也越难为人们接纳。
(2)平均模式
人的总印象形成上,并不是简单地将人们各个特征的评价分值进行累加,而是通过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来形成对一个人的总体印象。
(3)加权平均模式
对人的总体印象不是依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先按在总体评价中的重要性,确定出每一个特征的权数,然后再将权数与每一个特征自身的明显度相乘。
最后进行平均计算的结果
(4)中心品质理论
热情-冷酷是影响人们印象形成的中心品质。
与其相对应的是边缘品质(或附加品质)。
是否具有热情或冷酷的品质,会直接影响人们对人其他特征的评价。
2、陆钦斯关于“首因效应”实验
用两段文字材料描绘一个叫吉姆的学生。
一段将吉姆描绘成友好,
外向,乐于交往,快乐的人。
另一段文字则将吉姆描绘成呆板,害羞,内向的人。
将两段文字材料,以不同方式呈现给被试,考察他们对吉姆的印象。
结果发现,只看外向特征的被试,绝大多数认为吉姆是友好,外向的人。
只看内向特征的被试,绝大多数认为吉姆是沉默,内向的人。
当两段材料合在一起呈现时,多数被试对吉姆的印象,只根据先出现的第一段材料形成,无论哪段材料放在前面都是如此,第二段材料产生的影响很小。
3、认知的“内隐人格理论”(凯利)
每个人对人都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特理解,人们的各种品质相互联系,只要认识其中一个占重要位置的特征,就可以推知其他品质。
而这种“内隐人格理论”是通过经验途径建立起来的非科学化的观念。
因此,当人们以业余心理学家自居,以内隐人格理论为根据去推测人们的品质时,常会出现错误。
4、韦纳的归因理论
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成败的原因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二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当行为原因是稳定的,意味着人们可以预测未来的行为。
而如果是不稳定的,行为预测前景不明。
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是个体分析工作成败的主要原因。
5、罗特的归因控制点观点
个人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的后果,会有不同倾向的归因,亦即对生活后果的控制力量位置有不同的理解。
内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人内部,是内部控制的,面对失败、困难时能作更艰苦的努力。
外控者的控制点在个人这外,是外部控制的,倾向于放弃对生活后果的负责,面对失败、困难时,往往寻求救援,或碰运气,或放弃。
6、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背景(情境或条件),这三个维度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构架。
通过考虑以下因素:1区别性:即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具有针对性
2一贯性:即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所作的反应是否一致
3一致性:即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是否作相同的反应
我们对事件进行不同归因。
三、问题
1、影响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分析。
(1)自然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将人们的性别,种族和外表吸引力联系在一起,根据这三个方面将人进行分类。
(2)社会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确定其社会角色,从社会角色的角度来预测其行为。
在无法确定他人社会角色,或他人社会角色共同时,则通过将人们归入一定群体,然后从其所属的群体背景来推知人们的特征。
(3)心里特征的信息选择倾向
依据人际关系特征,智力特征来对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定向。
2、如何理解印象控制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有哪些比较好的印象管理方法?
(1)印象管理是人们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
以维持与当前社会情境相吻合的形象,增强别人对其的好感和接纳性,满足自身的社会赞许需要和控制交往结果需要,同时使交往顺畅进行。
(2)保持形象的一致性。
讨好与自我提升:恭维或抬举他人,适当地自我表现,给予好处。
自我提升是通过一个人的行为或讲述自己的积极事件来使别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种策略。
我们必须在讨好和自我提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恰当的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3、归因过程的偏差主要有哪些?
(1)基本归因偏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结为其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境因素的影响。
(2)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行动者对自身行为的归因不同于他人对此行为的归因。
行为者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为个人,把失败归因于情境;而观测者则更多地把成功归因于情境,把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3)自我服务偏差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4、试对各种归因理论比较和评述
(1)朴素心理学家理论与现象学模型(海德)
每个人都是朴素心理学家。
将行为的原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海德的划分方法是开创性的工作,成为归因的基础理论,影响深远,引起了一系列后来的研究。
(2)相应推断理论(琼斯和戴维斯)
由人的外显行为来推断其内在动机和人格特质,内在动机和人格是外显行为的原因。
(3)动机的归因理论(韦纳)
成功、失败的原因包括两个维度:一是成败的原因是内在因素还是外在因素,二是决定成败的因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4)凯利的三维理论
人们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进行归因。
这三个维度分别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个人)、背景(情境或条件),这三个维度
组成了一个协变的立体构架。
(5)异常条件聚焦模型(希尔顿和斯拉格斯基)
人们进行归因时主要借助逆向标准和对照标准来推断。
逆向标准:如果没有这种原因,结果还是否会产生
对照标准:将发生该事件的背景与未发生该事件的背景进行比较第五、十六章态度
一、名词
1、态度: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态度的指向:态度的方向,人们对于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还是否定指向。
3、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传递者造成的态度的改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增加的效应。
4、理由不充分效应:人们在一种行为的理由不充分时会自动寻求补充理由,以维持自己认知协调。
5、过度理由效应: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6、蹬门槛效应:在提出一个较大要求前,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从而使别人对较大要求的接受性增大
7、低球技术:在提出的一个小的要求被满足之后,随即提出较大的要求。
8、留面子效应:互惠让步技术。
开始时提出一个几乎总是被拒绝的极端要求,接着退回到一个更温和的要求(是要求者一开始预先设计的),激发被要求者做出一个互惠的让步。
9、超限逆反: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之后出现的逃避反应。
10、认知失调理论:指个体所持有的认知彼此矛盾冲突,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
当在认知上产生失调状态时就会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愉快各不舒适的感觉体验,造成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趋势个体去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认知相互协调一致。
二、理论、学说和假设
1、自我知觉理论
由贝姆提出。
个人对自己态度,感情和其他内在状态的认识,也存在根据自己的外显行为和该行为发生的环境而进行推断的机制。
在态度的自我知觉上,认为在没有外界环境压力时,通常认为我们的行为是表达真实态度的。
当存在着明显的外部压力时,会认为我们的行为是由于外部原因的。
2、李凯特态度量表
李凯特态度量表也叫总加量表。
用于进行态度测量。
选择了人际关系,各族关系,经济冲突,政治冲突和宗教五个态度范畴分别设计了五个特殊的由一系列陈述性问题组成的问卷。
3、投射测验
投射的实质是一种知觉的转移。
例: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测验的方式,通常是给予人们一定的刺激物,让人们据此进行联想,并用口头或书面方式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人们联想的内容,来推测人们的态度与个性。
投射测试式的态度测量,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态度测量的方法。
4、凯尔曼“态度分阶段变化”理论
态度变化是分三个阶段实现的:依从、认同和内化。
依从是指人们由于外在压力,为了达到一个更重要的目标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反应或表面行为
认同是指由于个人的存在与别人或实体的密切联系,从而接受某些观念、态度或行为反应
内化是指个人获得新的自觉的认知信念,并以这种信念评判自己的价值时所发生的完全的态度改变,不再依赖外在压力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5、费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
当各认知因素之间出现非配合性关系(包括逻辑的违背、文化价值的冲突、观念层次的冲突、新旧经验的矛盾4 种),认知主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这种失调会产生心理压力,促使个人改变有关观念或
行为、或引进新的认知因素,以减少或避免这种失调。
三、问题
1、构成态度的心理成分有哪些?
(1)认知成分
人们作为态度主体,对于一定态度对象或态度客体的知识,观念,意象或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倾向性的思维方式。
(2)情感成分
个人对于态度对象的体验,如接纳或拒绝,喜爱或厌恶,热情或冷漠,敬重或轻视等。
态度的情感成分强度最大。
(3)行动成分
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反应倾向,一经产生就必定对人们与特定态度对象有关的行为产生种种性质不同的影响。
态度具有特定的意动效应。
2、试分析态度改变的影响因素。
(1)态度系统的自身特性
一种态度的强度越大,意味着该态度的支持力量越多,越充分,态度改变越难。
态度的向中度越高,其对于个人的意义就越重要。
相应的认知与情感支持也越多,改变起来也就越困难。
(2)态度主体特性
个体差异。
好心情。
承诺。
态度主体与群体关系。
(3)劝导说服力
劝导传达者的特点。
说服信息的特点。
信息呈现方式。
重复。
论点的有效性。
(4)劝导情境的作用
分心。
分心降低了强有力信息的说服力,提高了无力信息的说服力。
情境的强化作用。
与一些积极的强化刺激联系起来的说服信息更具说服力。
3、你是否有过劝说他人改变态度的经验?成败如何?原因何在?今后如果需要,应怎样
利用本章内容?
在说服过程中与积极刺激联系起来,适度激发人们的情绪,尽可能选择高可信度、高吸引力的传达者,将沟通信息与原有信息的差异调整到适应水平,选择合理的信息呈现方式等,从而提高信息影响力。
尽可能使自己的立场向信息接受者靠拢,并避免命令式地定结论,适当分散人们的注意可给予一些特定优惠等,从而弱化态度主体的态度防卫倾向。
充分利用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充分利用个体对群体的认同、群体规范的社会压力、群体的权威性、群体与个人的关系等,使参照群体对个体的引导促进个体改变态度。
此外,在利用外部理由改变人的态度的同时,避免过度理由效应。
而在促进儿童开发培养理解力,帮助人们获得新的行为模式方面,可优先采用角色扮演。
4、你了解的测量态度有哪些方法?
(1)瑟斯通量表(2)李凯特量表(3)语义差异量表(4)投射测验(5)内隐态度测验(6)态度的实证测定
第十、十一、十二章人际沟通、吸引、关系
一、名词
1、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最主要途径。
2、镜象自我:指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自己和界定自己。
3、人际距离: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
4、人际交往:人与人之间非物质性的信息交流和物质的交换以及人与人之间通过非物质或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5、社会比较:为了对自己及自己周围世界关系、别人及别人同周围关系做出明确判断,将自身状况和他人状况进行比较的过程
6、自我价值感:人们用一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就是自我价值感。
7、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纳和喜欢,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
8、生物安全感:人作为有机体,同样要遵循生存是第一要义的生活法则。
自我保存是人的最根本的原发性需要。
因此,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
9、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更增加一层。
10、人际关系交互原则:人与人之间相互重视和支持。
人际关系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于亲疏是相互的。
11、人际关系功利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需要保持交换的对等。
人们希望一种关系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
12、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13、情景同一性: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表达了一种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称为情境同一性。
14、人际敏感性训练:一种使我们更多地认识自己及自己对他人影响的团体训练技术。
活动方式主要是语言交流。
15、角色扮演:通过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
二、理论、学说和假设
1、爱德华.霍尔的“人际距离”分类
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高度密切联系的人之间使用
个人距离:朋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
社交距离:用于正式社交场合
公共距离: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
2、阿龙森的“犯错误效应”假设
四人中,才能出众但犯一点点小差错的人最受欢迎;而才能平庸又犯小错误的人,最无法让人忍受。
为什么实验中那位既才能出众又没有出错的演讲选手,没有得到最高评价呢?因为大家会觉得太过完美的人,会给自己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而有才能的人的小小错误,不但不
会使魅力降低,反而更增加他的一分亲和感。
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犯错误效应”,也叫“阿龙森效应”。
3、舒茨的“三维人际关系理论”
人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1、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
2、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
3、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
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都可以转化为行为动机,使个体产生行为倾向。
而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又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
于是可以将人的社会交往行为划分为六种倾向:主动与他人交往、期待与他人交往、支配他人、期待他人支配、主动表示友好、期待他人的情感表达。
4、霍曼斯的人际交往功利观
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
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
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
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5、阿龙森的人际吸引递减原则或称“新获得的爱情更有吸引力”假设
人们对于原来否定自己而最终变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高,明显高于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而对于从肯定到否定变化的交往对象喜欢程度最低,大大低于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对象。
简言之,人际吸引的增减规律表现为,肯定维度“新的爱更有吸引力”现象和否定维度“失去的抛却得更彻底”现象。
三、问题
1、人际空间安排对沟通有何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也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
(1)沟通距离不同,沟通会有不同的气氛:在较近距离内进行沟通,容易造成融洽、合作的氛围;沟通距离较大时,容易造成敌对、
相互攻击的气氛。
(2)沟通中空间位置的不同,还直接导致沟通者具有不同的沟通影响力。
2、人际关系的策略有哪些?/7、社会心理学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方面有哪些建议?
(一)不同阶段。
(1)关系开始阶段。
1.信息的提供和交换:缩减对对方的不确定性
2.人际吸引:创造人际接触的情境
3.开始交谈:勇敢与对方互动,制造话题
4.持续交谈:藉此更了解对方的想法做为关系进展的基础,如:闲聊八卦
5.迈向亲密:谈论更深入、更私密的话题,并进一步分享感情或互相支持与协助
(2)关系的稳定阶段。
最重要的是营造正向的沟通气氛。
1.采用描述性沟通(描述行为或感情),避免评价性的沟通
2.平等的沟通
3.坦诚的沟通
4.保留余地的沟通
(3)关系解离阶段。
1.操纵策略:故意露出马脚,让对方抓到自己的把柄,迫使对方不得不采取结束关系的行动。
2.退缩逃避策略:装做不知道,间接造成关系的疏离或结束。
3.正向表达策略:以坦诚与尊重的态度,直接进行关系的结束。
4.坦诚面对策略:诚实评估、坦诚面对问题,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立场,但是不轻易放弃彼此的关系。
(二)适当的技巧。
重视良好的第一印象的建立,主动交往,注意移情,学会积极倾听,尊重对待他人。
(三)培养和展示良好的个性品质
3、根据人际亲密度不同,人际关系可分为哪几种状态?
零接触,没有任何个人意义的情感联系;单向\双向接触,形成了初步印象,但彼此对于对方都还处于旁观者的立场,没有相互情感卷入;表层接触,开始有了真正的情感关联,仍几乎没有情感卷入,但却是双方情感关系发展的起始点,标志着一种新的人际关系的诞生。
卷入。
随着双方在沟通的不断深入、拓展,发现和确认双方共同心理领域,双方实质关系才真正开始。
4、人际关系的发展经过哪些阶段?
分歧、收敛、冷漠、逃避、终止
分歧:共同情感消失的开端,人际关系双方不同点扩大,心理距离增加、彼此的接纳性下降。
收敛:关系的发展还没有足以使人们明确表示对彼此关系不再有兴趣,情感上的拒绝水平也还比较低。
双方在表面上仍试图维持关系状态良好的印象,但彼此关系已出现明显困难。
冷漠:人际关系双方尽可能相互避免,特别是避免只有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终止:可以有一个明显的标志,也有可能是前几个阶段关系恶化的自然延续。
5、如何防止人际关系的破裂?
在同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都应对有可能出现的冲突有所准备。
预计冲突是正确了解冲突,并建设性地处理冲突,避免在冲突中付出不必要的更大代价的最有效途径。
对于已经发生的冲突:
①相信一切冲突都可以理性而建设性地获得解决;
②客观地了解冲突的原因;
③具体地描述冲突;
④向别人核对自己有关冲突的观念是否客观;
⑤提出可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⑥对提出的办法逐一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佳的解决途径,最佳方法必须对双方都最有益;
⑦尝试使用选择出的最佳方法;
⑧评估实现最佳方案的实际效应,并按照给双方带来最大利益和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维持的原则给予修正。
6、你是如何判断自己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深度的?
①自我表露的范围与深度。
对于熟悉的人,自我表露的深度和广度会增加。
②自我的分层。
第一层次,人们兴趣爱好以及有关的内容,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等;第二层次,人们的真实态度,如对某一个人的看法,对时事政治的观点;第三层次,人际关系状况与或个人自己对自身的真实评价,如父母关系,夫妻情感,自己不为人知的不足,自卑情绪等。
表露需要以已经建立对对方的高度安全感和信任为前提;最深层次,隐私的个人生活内容,如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等。
如果表露,则是超乎寻常的信任与依赖。
第十三、十四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一、名词
1、侵犯(侵犯行为):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为。
2、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3、替代强化:榜样替代的强化。
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带来
4、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5、责任分散: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
二、学说、观点、实验
1、挫折—侵犯理论(多拉德、米勒、勒温等人观点)
挫折即对行为后果的阻碍。
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
挫折感越大,导致的侵犯越强。
直接的身体侵犯和言语侵犯是最常见的侵犯类型。
而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与对方抗衡时,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