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采煤技术改造与改扩建-最新文档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井采煤技术改造与改扩建
矿井技术改造及改扩建的内容是提高提升、运输、通风、排水、供电、压风和地面设施等各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改革井巷布置与开采部署,使其对集中生产有利,以适应采煤生产条件和现代采矿装备要求,同时,对井下生产系统和地面设施要进行改建或扩建。

要改善井下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对矿井各生产环节和井下环境要进行监测和控制,尤其要运用计算机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信息收集和处理,提高安全生产的可靠性。

矿井技术改造的目的是增加煤炭产量,提高效益;改善煤矿生产技术经济指标;提高资源采出率。

提高资源采出率,能延长矿井服务年限,降低吨煤的基建投资和万吨掘进率;提高环境保护和安全技术水平,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人身伤亡事故;降低能源消耗,更新改造效率低、能耗大的旧式机械和系统。

1、矿井技术改造的要求
为使矿井技术改造实现预期效果,要满足如下要求:(1)
查明矿井储量和地质条件,要求煤炭储量和地质条件准确可靠。

2)有足够的资金并合理使用,使技术改造尽快完成。

3)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围绕综合机械化,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综合机械化程度和工作面单产水平,改革井巷布置,更新提升、运输、通风设备,使地面辅助生产可实现专业化和集中化。

要有效利用原有井巷、系统和设施。

为减少技术改造的工程量,节约资金,缩短工期,利用矿井原有生产条件。

(5)各环节的
生产能力应配套。

技术改造后的矿井各环节的生产能力要相互适应,采掘、运输、提升、通风和地面设施的能力要配套,在一些环节应留有余地。

(6)选取适宜的技术改造内容和范围。

按矿
井条件,合理选取单个矿井进行全面技术改造、邻近矿井合并改造或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薄弱环节的单项技术改造等内容。

2、技术改造的措施与途径
2.1、提高矿井生产的机械化和集中化水平
1)更新工艺、装备,提高采掘机械化水平。

在矿井技术
改造时,要求提高掘进工作面机械化水平,改革巷道支护方式,发展锚杆支护新工艺,提高掘进工作面单产水平。

2)提高矿井生产的集中化程度,建设高产高效矿井。


在提高采掘工作面机械化水平,提高单产、单进水平的基础上,减少矿井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数目,提高矿井生产的集中化程度,简化矿井生产系统。

生产条件好的矿井,力求实现用一至二个采煤工作面生产,保证矿井产量。

2.2、改进巷道布置
1)加大工作面、采区、盘区或带区几何尺寸;(2)降

岩石巷道比重,减少区段岩石集中平巷或分带岩石集中斜巷。

(3)区段间或分带间无煤柱开采,要采用沿空掘巷和沿空留巷技术。

4)由原来的单组中央上下山或石门布置改为多组上下山或石
门布置,一组可布置在采区或盘区边界,由双翼开采改为跨上下山或石门的单向连续推进开采,增加采煤工作面的连续推进长度,减少工作面搬家次数。

(5)设置较大容量的煤仓。

多设置
较大容量的采区、盘区或带区煤仓,综采工作面的采区煤仓容量要大于200 吨。

在矿井技术改造中,要增加井底缓冲煤仓,扩大井底煤仓容量。

2.3、矿井改扩建
矿井改扩建是矿井技术改造的一种类型。

生产矿井进行改扩建,要具备如下条件:煤层开采条件好,有够大的探明储量,改扩建后可保持较长服务年限;生产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环节有较大的潜力,扩建要增加工程、设备和投资较少;改扩建完成后,矿井可较快实现扩建的生产规模,可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扩建施工中,并不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3、生产系统技术改造的系统
3.1 、提升系统的改造
在矿井产量或开采深度增加后,主副井提升能力不足,它是技术改造后矿井增加产量的瓶颈。

因此,要对矿井提升系统进行改造。

改造的措施有:加大箕斗容量或更换大容量箕斗;将罐笼提升改为箕斗提升;斜井串车提升改为箕斗提升或带式输送机运输;提升绞车由单机拖动改为双机拖动;加大提升速度,减少辅
助时间;缩短一次提升的时间,增加提升时间;增加井筒数目和
提升设备,将斜井单钩提升改为双钩提升,立井罐笼单层改为双层,单车提升改为双车提升等。

3.2 、井底车场系统的改造
大巷采用矿车运输的矿井,井底车场的通过能力是井底车场运输线路的通过能力和翻笼卸载能力。

运输线路通过能力的提高,是通过缩短列车进入井底车场的间隔时间来完成。

应改进调车方式,增设行车复线,增设井底缓冲煤仓等。

也要改进井下运输方式,采用底卸式矿车运煤,要对井底车场进行较全面的改造。

3.3、大巷运煤系统的改造
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的大巷,要提高水平大巷运输能力。

改换或增加电机,加快带式输送机运行速度;采用能力大、强度高的带式输送机;采用大巷运输自动控制系统。

3.4、地面生产系统的改造
煤炭地面运输、存储和装车,及矸石排放系统要进行改造,使井上下各生产环节的能力相配套。

如改矿车运输为输送带运输,井口调车自动滚行,采用道岔联动化,扩建地面煤仓和储煤场,增加同时装车的线路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