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民间故事900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民间故事900个字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
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民间故事900个字。
欢迎阅读参考!
民间故事900个字1
从前,在大山脚下住着一位老妈妈和她的三个儿子。
老妈妈织得一手好壮锦,靠卖壮锦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有一天,老妈妈在集市上看到一幅美丽的画,那画上有田园、房屋、花园、池塘和成群的鸡鸭牛羊。
老妈妈满心喜欢,就买下了这幅画。
她决心把画上那美丽的村庄织成一幅壮锦。
老妈妈不分画夜地织锦,松油灯把眼睛都熏坏了。
眼泪淌到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小河和池塘。
鲜血滴在了锦上,老妈妈就在上面织成太阳。
一连织了三年,美丽的壮锦终于织成了。
老妈妈真高兴啊!
忽然,一阵大风把壮锦卷上了天空,向东方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老妈妈着急地对大儿子说:“快去东方寻找壮锦,那是我的命根啊!”
大儿子出发了。
走了一个月,来到一个大山口,那里有一座石头房子,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旁边有一匹石马。
老奶奶说:“是东方太阳山的仙女把你妈妈的壮锦借去作样子了。
你要去找,先要打落两颗牙齿,放在石马嘴里,等石马吃到第十颗杨梅果时,你就跨到它的背上,然后要经过烈焰熊熊的发火山和漂浮着冰块的大海,才能到达太阳山。
如果不能坚持,就会丧命。
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给你一盒金子,回家去吧。
”
大儿子害怕了,拿了金子,跑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倒在床上,不见大儿子回来,又让二儿子去寻找。
二儿子也是个贪心怕死的人,他拿了老奶奶的金子,也到大城市享乐去了。
老妈妈病得骨瘦如柴,眼睛也哭瞎了。
三儿子决心去把壮锦找回来。
三儿子来到大山口,见到了老奶奶。
他照老奶奶的话打落了两颗牙齿,然
后跨上马。
他咬紧牙关,忍着疼痛,翻过了烈焰熊熊的发火山,渡过了漂浮着冰块的大海。
终于到达了大海对面的太阳山。
三儿子看见仙女们正在织锦,妈妈的那幅壮锦就摆在中央。
三儿子说明了来意,仙女们答应织完后马上还给他。
三儿子收好壮锦,马上往回赶。
他没有想到,一位红衣仙女因为喜欢壮锦中的美景,把自己的像也织到了壮锦上。
三儿子回到家里,妈妈已经奄奄一息了。
他赶紧拿出壮锦,那耀眼的光彩把妈妈的眼睛都照亮了。
一阵香风吹来,老妈妈住的茅草屋不见了,只见眼前是漂亮的房子、美丽的田园,和壮锦上织的一模一样。
花园里有个红衣姑娘正在看花,原来她就是那个红衣仙女。
三儿子和美丽的仙女结了婚,从此和妈妈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
大儿子和二儿子用完了老奶奶给的金子,变成了两个叫花子。
他们没脸去见妈妈和弟弟,只得到处去乞讨。
民间故事900个字2
早年间,河南省有个姓朱的秀才,自幼与邻村金家之女定亲,18岁上将金氏娶过门来,小两口你恩我爱欢乐无比。
谁知没多久,二老相继下世,家道中落,日子一下陷入困境。
朱生从未理过农活,拿不起锄弄不动镢,这可咋办?本家有位大叔长年在关东开药铺子,这年回家探亲,看他生活困迫,便有心带他下关东吃劳金,小两口一商量,朱生便跟大叔去了。
吃劳金有个规定,不到3年不准回家。
朱生一去就是3年,头一年在内打下杂,第二年在柜房里帮忙,第三年才让坐铺子学医道。
3年内朱生起早贪黑吃苦受累且不说,3年到头熬得好不容易,一准探家,朱生便去向大叔告归。
大叔看他回家心切,便给他结算了工钱。
朱生拿了银子便星夜往回赶路,数日后的傍晚来到自家村口,正要进村回家,忽地又想,我离家这么多年,妻子在家能耐住寂寞吗,该不会找个男人混混吧,不妨我今晚偷偷看看究竟。
想到此在村外等到辨不清人时,这才偷偷进村,摸到自家院落,一看屋里还亮着灯,金氏还未睡觉,自己便蹲在角落里听动静。
不多时,果然从外进一人,一进院
关了门,然后就进了屋。
只听金氏说:“来了?”那人说:“来了。
”“来了咱睡觉吧。
”朱生不知这人是谁,来窗下悄悄湿纸破洞往里一看,原来是东街张发。
朱生在外心里好不自在,恨不得闯进去将他二人生吞活剥方解心头之恨。
可是又一想,果真闹将起来,把她逼上绝路,落得鱼死网破不可收拾,对自己也没好处,给张发弄个名声狼藉,也白白结下冤仇。
思来想去正无主意,屋里忽又说话。
张发说:“我好饿呀。
急着来哩也没吃饭。
”
金氏说:“昨天你拿来的荞麦面,我包了饺子,还给你留着哩,我这就去煮给你吃。
”
说话间金氏下地捅火坐锅,边煮饺子边说:“这二年亏你帮补不少,不然我可没法过来。
”
“哪里话!虽这么说,要让你男人回来知道了咱的事,说不清要恨死我
哩!”
“3年到了,恐怕他也该回来了,他回来若知道我在家的苦处,也就不该怪你了。
”
“他若回来了,你有了依靠,我就不来了。
”
说着话饺子煮熟,二人各盛一碗吃起来。
朱生在外听得屋里无了动静,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一齐涌来,思想一阵,最终还觉得忍为上策。
一个弱女子,3年来在家苦熬日子也够难为的了,亏她心里还有我。
且不去撕破脸皮,妻还是妻,夫还是夫。
待明日略施小计,给金氏一个警告,劝她日后改过也就罢了。
朱生想了想,到五更听门一响,张发去了,他也悄悄出去到村外溜达一阵,天亮后才回了家。
进门金氏一见朱生回来,喜不胜喜,连忙烧火做饭,问这问那。
“你咋一大早就回来了呢?”
“还不是想你想的,急着回来赶了一夜路。
”
金氏听了,自觉在家对不起朱生,心中不安,连忙倒水端饭忙个不停。
饭后朱生故意看了金氏一阵说:“我看你面色不好,是否我离家3年你在家混了
人了?”说罢一笑。
金氏脸一红说:“哪有此事,是你多心了。
”
“不会,我在外学了本事,你混不混人,我一摸脉就知道了。
”
“真的?那你给摸摸,我看准不准。
”
说着金氏把胳膊伸过去让朱生摸。
朱生把手指按住金氏手腕,故意仰脸琢磨一阵说:“你这脉,忽哩忽嗒,混着东街张发,昨夜里办罢事,吃的是荞麦面疙瘩。
”
哟!还真能摸出来,连吃的荞面饺子都知道了。
那时乡间女子不懂这些,信以为真,哪里还敢隐瞒,只好向朱生说了与张发相好之事。
朱生说:“以前的事就算过去了,我不去追究,以后可不许胡来了。
”
金氏连连点头称是。
这日街坊都知朱生回来,张发自然不敢前来。
数日后朱生想,到底我看他二人关系是断不断,遂又生一计同金氏说:“我给人家捎着个信忘了去送,今儿就去吧,路远,明天才能回来。
”
同金氏说妥,朱生便故意从东街人多的地方走过,别人问起他便说去某村,明天才回来。
果然张发闻信,到了晚上就又来找金氏。
其时朱生早又溜进院子在角落里偷看哩,只见张发来叫门,金氏不给他开,只在屋内说:“你走吧,俺男人回来学了本事,一摸脉就知道了咱俩的事,以后就断了吧。
”
“就这样断了叫人多难受呀,我回去也睡不着,最后再让我摸你一回也算没有白来。
”
“那你就从门缝伸手摸摸吧。
”
金氏心中也不忍,说着将门开一条缝,二人又亲昵一番,张发才离去。
次日朱生回来一见金氏又说:“看你身上又沾了外人气,昨夜张发又来过了不是?”
金氏这次没让张发进家,便不承认。
“拿来胳膊让我摸摸。
”
金氏伸过来胳膊,朱生一摸,笑道:“你这脉还是忽哩忽嗒,昨晚又来张发,虽然没有办事,隔着门缝摸了摸。
”
金氏的脸一红低下了头,以后再也不同张发来往了。
民间故事900个字3
从前,西湖叫做金牛湖。
那时候,这湖还是一片白茫茫的大水,沿着湖岸是黑油油的肥沃的土地。
周围的老百姓都在那里种着庄稼,用湖水来灌溉,稻穗儿长得圆溜溜的象一串一串的珍珠。
农闲了,大家就湖上打鱼捞虾。
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乐的日子。
在这湖底,住着一条金牛。
只要天晴久了,湖水慢慢地浅下去,湖里的金牛就出现了:老远的就能看见它那金晃晃的背脊,昂起的牛头和翘起的双角,它嘴里吐出一口口大水,湖水立刻又涨得满满了。
有一年夏天,算起来已经九九八十一天没有下雨了,旱得湖底朝天,四周的田地硬得象石头,裂缝有几寸宽,嫩绿的秧苗都枯黄了。
老百姓干渴得眼睛凹进去,浑身没劲。
他们天天盼望金牛出现。
一天早晨,正当大家站在湖边盼望金牛的时候,突然传来“哞”的一声,只见金牛从湖底破土而出。
它摇摇头,摆摆尾,口吐大水,霎时间湖水又涨满起来。
老百姓喜得流出了泪水,正在感激金牛,金牛抬起头,闪着亮晶晶的眼睛,“哞”地叫了一声,又隐没在湖中了。
这件事很快地传开了。
地保传给衙役,衙役又报告了钱塘县官。
县官一听,捧着肚子笑呵呵地说:
“这真是一件活宝贝,要是把它拿来献给皇帝,一定能升官司发财!”当下吩咐手下人,赶紧去把金牛捉来。
那些衙役、地保匆匆跑到了湖边,抬头望望,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哪里有金牛?问问附近百姓,大家一见是衙门里的人,不是说没看见,就是悄悄地避开了。
衙役们没法可想,只得回报了县官。
县官心里生气,拈着八字胡须,想啊想的,想出了一条坏主意。
他对手下人说:
“既然如此,就把老百姓都去叫来,把湖水车干。
谁不来,就斩谁!”
住在湖边的老百姓,男的、女的、老的、小的,都被赶来了。
他们在县官的威逼下,只得架起水车,含着眼泪车湖水。
车啊车的,一连车了九九八十一天,累得大家精疲力竭,最后那一天,终于把湖水车干了。
果然,金牛卧在湖底,它那身上的金光照得天地通亮。
县官被金光照得连眼睛也张不开,但他还呼喝着衙役们,赶快下湖去抢金牛。
说也奇怪,那金牛好象生根似的,掀也掀不起,抬也抬不动。
老百姓都暗暗地在心里高兴。
县官一看搬不动,就对百姓说:
“谁能抬起金牛,赏白银三百银!”
可是,老百姓都站着不动,气呼呼地不理他。
县官见老百姓不理他,就大声怒吼道:
“今天若不把金牛抬起,就将你们统统杀头!”
县官的话刚说完,那金牛大叫了一声,象是睛天霹雳。
只见飞沙走石,地动山摇,县官吓得面色如土,双腿发软,心想逃走,可是一步也走不动。
这时,那金牛转着圆溜溜的眼睛,站了起来,又仰天长叫了一声,从口中吐出一股白花花的大水,直冲县官、衙役,一下把他们全都卷到巨浪中去了。
立刻,湖水又满了起来。
从此以后,湖中的金牛不再出现了,湖水再也没干过,人们忘不了金牛。
他们在湖的旁边城墙上筑起一座高高的城楼,天天爬上城楼去盼望金牛。
这座城楼,就是后来的“涌金门”。
民间故事900个字4
从前,有兄弟两个,很小就死了父母。
后来,老大娶了个媳妇,老二就成了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整天让老二干重活,吃剩饭,穿破衣。
不久,就把老二分了出去,房子和地都让哥嫂霸占了,把老二赶到半间场园里去住。
一天,下起大雨,半夜里,老二的屋子遍漏。
无奈,他只有到庙里住一宿。
他正想睡,忽听庙门“吱”一声开了,他眯着眼一看,原来是四个半尺高的小老头,头上都戴着鸡蛋壳。
老二假装睡着,偷偷地听动静。
一会儿,一个
小老头走到墙角掀开一块砖,拿出个小神鼓来。
一个说:“兄弟们都来齐了,咱们喝一壶吧!”其余的三位说:“中!”接着,就听见他们用鼓棰敲鼓。
咚咚咚,连敲三下,老头说:“神鼓啊,我们饿了,快给送四个菜,一壶酒,二斤热馍馍。
”一会儿,桌子上摆上了酒菜和二斤热馍馍,他们就喝起酒来。
酒足饭饱后,一个老头说:“天快亮了,我们该走了。
”他们把神鼓放在原处,用砖压住,然后,刮起一阵风就走了。
天亮后,老二好奇地到墙角拿出小神鼓,想试试怎么样。
他按照老头的做法敲了三下,说:“小神鼓,我饿了,给我送点饭吧!”一会儿,桌子上真摆上了四个盘,一壶酒,二斤热馍馍。
老二吃完饭,就把小鼓拿走了。
从这天起,老二再也不用干活了,饿了把神鼓一敲,饭就送来啦。
不料,被嫂子知道了,她说老二是偷来的饭菜,要到官府告状,无奈,老二只得实说了。
贪心的嫂子回家后,告诉了老大,并叫老大也到庙里去住。
老大听了,当天晚上就往庙里去了。
他很小胆,便爬到梁头上,观看动静。
半夜了,只听外面呼呼风响,天上扑嗒嗒落下四个小老头来,头上带着鸡蛋壳。
一个老头说:“恁生人气,抓住吃了他。
”老大听了吓坏了。
又一个老头说:“今天怪冷的喝几盅吧!”说罢便去拿小神鼓。
他掀开砖一看,大声叫了起来:“不好啦!小鼓叫贼偷走了。
”其余的三人也围上去,一个说:“快找吧!抓住他非扒他的皮不可!”说罢,四处找起来。
忽然,他们看见梁上的老大,气愤地说:“就是他!把他拽下来!”老大一听,扑通一下子摔下来,让一个小老头抓住头扔到院子里去了,脖子拽了两丈长。
第二天,老大媳妇来到庙里一看,吓得一腚蹲在地上,大哭起来。
一会儿,老二也来了,他一看哥哥的脖子这么长,说:“嫂子,别哭了,我有办法。
”说罢,从腰里取出小神鼓,一边慢慢地敲一边说:“葫芦粗,葫芦粗,哥哥的脖子往下出。
”眼看他哥的脖子真地慢慢地往下缩。
孬心的嫂子想把老二的神鼓弄坏,腰里掖了个棒槌。
她对老二说:“兄弟,你敲的太慢了,让我试试!”她拿出棒槌,使足劲,一下子把神鼓敲烂啦,
老大的脖子一下子缩进肚子去了。
老大死了,狠心的老大媳妇哭着回家了。
民间故事900个字5
从前,有个古怪的叫化子,一不讨金银财宝,二不讨衣衫布裤,专门偷有钱人家的鸡吃。
说起偷鸡,他的手段倒是蛮高明的。
他把点清油灯用的灯草摘成米粒大小,含在口中,往鸡群一吐,鸡一见这些白白的灯草粒,还以为是白米呢!便“笃笃笃”地一个劲吃起来。
当鸡吃得起劲时,他便轻轻用手从鸡背后往鸡屁股后插进去,将鸡立起。
鸡吃了灯草粒,喉咙被噎住了,要叫也叫不响,他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鸡偷走了。
李庄有个财主,百姓都痛恨,叫化子便老偷李庄财主家的鸡吃。
这日他又摸到李庄,准备到财主家偷鸡。
他在财主家房前屋后转了个圈,没看见一只鸡。
他又转到后院围墙边,忽听得里面一阵鸡叫声,便轻轻爬上墙头,看见园内有几十只肥鸡。
心想,狗财主好生刁滑,原来把鸡关在后院,害我找得好苦。
他取出灯草米粒,含在口中,等灯草米粒湿时,“啪”地一声,吐向鸡群,就见那只只肥鸡一个劲地扑向灯草米粒,低着个头,翘着个尾,“笃笃笃”地吃起来。
正当鸡吃得痛快时,他拿出一根打着活络套的绳子,向一只肥胖的老母鸡颈上套去,活套不偏不歪,正套在那只老母鸡的头颈上,他把绳轻轻一拉,活套在鸡头颈上捆牢了。
他刚想收绳拉鸡,突然听得背后“呼”地一声,一根棍棒盖头打下来,他两腿一软,从围墙上跌倒在地。
原来,狗财主早有提防,财主的家丁边拉边推,把叫化子拖进大院,又是一阵乱棍,打得他皮破血流。
狗财主站在一旁,一个劲地骂:“你这个贼胚,偷吃了我十来只鸡,今天要叫你连毛带骨吐出来。
”财主骂痛快了,便叫家丁把他关进牛屋里,准备明日送官。
深夜,偷鸡的叫化子关在牛屋里好不伤心,心想明日送官不知会吃个啥苦头。
忽听“咿呀”一声,牛屋门开了,原来是财主家的长工。
长工一进牛屋,便轻声说:“我见你白天被财主的家丁打得挺厉害,刚才又听说明日要送你见官去,我便偷偷来放你,你快点逃吧。
”偷鸡的叫化子借着月光看清了长工的面目,说了句:“谢大哥救命之恩。
”扭头便走。
时间一晃已是几月。
长工因放了偷鸡的叫化子,被财主赶了出来,这天,他想外出找活做,当他走到一片荒山坡时,突然,从小树丛中窜出一人,口喊恩人,拉着长工便走。
长工定眼一看,原来这人正是那天被财主毒打过的偷鸡的叫化子。
偷鸡的叫化子将长工拉到小树丛中,然后又从旁边的一堆火堆里取出一个用泥包着的东西,只见他把那泥包的东西,在地上轻轻几下扑打,里面露出一只热烙烙,香喷喷的鸡来。
他撕下一块鸡腿,送给长工:“吃吧,这鸡香嫩好吃,我偷的鸡都是这样吃的。
”长工也不客气,两人便坐在小树丛里吃起来。
边吃边谈倒蛮投机。
偷鸡的叫化子问长工为什么流落他乡,长工便把前因后果讲给他听。
偷鸡的叫化子得知长工为了救自己而被财主赶走,心里也很难过。
长工吃着香喷喷的鸡肉,觉得倒别有风味,他想如果能开爿小店,做这种鸡卖,说不定吃客不少哩!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偷鸡的叫化子,又归劝说:“老是偷鸡过日子不行啊!”偷鸡的叫化子听听,也觉得蛮有道理。
两人就在小树丛里商量起了开店的事。
不几日两人借得十余两银子,开起了一爿小小酒店,酒菜便是泥包鸡,吃客的确不少,生意越做越大,不过百姓都知道偷鸡叫化子的身世,没有一个叫泥包鸡的,都称它为“叫化鸡。
”
后来,偷鸡的叫化子与长工觉得百姓喜欢这个名称,反正生意又好,干脆就顺吃客心意,把泥包鸡叫作叫化鸡了。
这样一来,叫化鸡便叫出名了,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把这种鸡叫作叫化鸡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