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区洋香瓜栽培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地区洋香瓜栽培技术
一、
风土适应性
洋香瓜(Cucums mdo )又名厚皮甜反、甘瓜、香瓜,原产热带非洲,我国在第八世纪由欧洲传入后,栽培甚盛。洋香瓜喜温耐热,在生育期尤其在开花以后至果实成熟期,以干燥、日照充足、昼温差大的气候最为适宜。生长最适温度在25-30℃之间,温度降至13℃时生长缓慢,低于10℃时生长停止,遇霜即死。降雨过多则根部易腐烂,品质变差,同时病害发生严重。洋香瓜对酸性土壤敏感,PH 值在6.0-7.5之间最为适宜,如酸性太强则生长势弱,易感病。土壤以疏松、排水性好、肥力相当的砂质土为佳,忌连作,应实行轮作,至少2-3年栽一次,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
品种介绍
翠蜜座果期在6-8月时,果实膨大快,至成熟时最大可达4.5 kg 。
蜜世界、处留香较耐低温,在本地宜春作,高温时易早衰,果型偏长,成熟期偏短,座果期应选在
4-5月中为适。
蜜橙早生,生长势强,适于高温或夏季栽培,低温期果实偏小,湖南地区露地栽培适5-7月播种,全生育期为75天左右。
三、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 (1)播种季节
(2)浸种催芽
浸种 800倍百菌清液浸泡半个小时,充分水洗后水浸6-8小时(夏季4小时左右),装入打好孔的塑料袋,再用湿毛巾包裹,在30℃下催芽20-24小时左右。
(3)播种育苗
①穴盘及栽培介质,可采用敝司之穴盘及壮苗1号,亦可用营养袋及自制营养土。营养土之配
制:腐熟牛粪:无菌砂土:碳化稻壳4:4:2,另加少量复合肥或过钙,石灰及百菌清消
毒,充分拌匀,一周后装袋预湿。
②苗床处理石灰及呋南丹消毒,再铺上报纸或竹垫,苗床要求平整、通风性良好。
③播种播种时种子平放,芽尖朝下,播后覆土1-2cm,且应该注意浇水,促进发芽。春季
2天后即出苗,夏季20-24小时即可出苗,及时揭膜、通风并人工辅助脱壳。
(4)苗期管理
①低温期、多雨期应加盖小拱棚,注意通风透气。
②浇水宜选择上午进行,营养袋土壤保持半干半湿状态,过干时上午十点左右浇水一次,注意
不可浇水过多,夏季注意降温。
③苗长势弱时,可用0.2%尿素水叶面喷施或1000倍喷叶绿精,以利培育壮苗。
④苗期病虫害防治:苗期以预防猝倒病为主,用1500倍托布津或福美双药剂喷雾并控制水分。
虫害要防治黄守瓜为害,以1200倍敌杀死喷雾即可。
⑤定植前育苗钵应提前移动,苗期春季20-25天左右,夏季苗期7-10天。
2、整地作畦
整地时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公斤/亩,过磷酸钙20公斤/亩,三元复合肥40 公斤/亩,如土壤酸性太强还应施石灰50 kg/亩,以调节PH值,夏秋作还需施硼砂1 kg/亩。细耕后,按栽培方式作畦,然后覆盖地膜,春作时宜在定植前两天作好以上准备工作,有利于地温提升。
3、定植
春季选在晴天上午定植,夏秋应在下午6-7为宜,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辅以多菌灵1000倍为佳,同时春季应注意作好扣棚防风工作。
4、田间管理
(1)追肥一般定植后7天左右施氮肥1次提苗,视长势情况结合喷施叶绿精,花前一星期大水大肥一次;座果后重施果实膨大肥一次,以复合肥为主。
(2)水分管理洋香瓜既不耐干,又忌多湿。
①生育初期于开花前,土壤保持适度湿润,使植株强健缓慢发育。
②开花结果期宜减少灌水,以免生长过旺,影响座果。
③结果后7-20天为果实肥大期需大量水分,灌水量宜多。
④成熟期水分过多易引起糖分降低,成熟期延后,果实易裂果及发生病害,白皮品种易引起
绿白不均的皮色或果面涨裂;网纹品种开花后约14-20天进入果实硬化期,果面开始有裂纹形成网纹,困此宜在网纹形成前7天左右控制水分供给。待网纹形成时再渐增加水分,以促进果实膨大。
(3)适时整枝
①立式栽培采用单蔓整枝,方法是:11节以下侧芽提前打掉,11-16节侧蔓各留2叶摘心,主蔓25叶左右及时摘心,其他侧蔓均摘除。
②铺地栽培采用双蔓整枝法,方法是:当苗长至4片真叶时摘心,待子蔓长出后选留2条粗壮者,其余宜早摘除,被留下之子蔓其6节以下侧芽提前打掉,7-12节之孙蔓各留2叶摘心;子蔓第20-25叶摘心,其余孙蔓全部视生长情形决定。
授粉方法是用一支松软毛笔在当天所开之两性花轻轻抹动一下即可,以促进结果。授粉时间以早上7-8时完成为好。
(4)留果方式
植株结果后5-10天,细果如鸡蛋大时选择果形较长且端正者留果。①立式单蔓整枝留一果,其余及时摘除。②铺地双蔓整枝,大果品种每蔓各留一果,小果品种每蔓留二果为原则,其余及时摘除。
5、病虫害防治
①枯萎病主要病症:茎部有纵裂纹,茎导管变褐,有淡红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A轮作,忌前作为高梁、胡麻、葫芦科蔬菜。
B种子消毒,800倍百菌清液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消毒半小时。
C药剂防治:可在四叶期、开花期各用40%来病威600倍或络氨铜600-1000倍液灌根一次。
②霜霉病主要病症:叶背先为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黑色霉,因高温多湿引起。
防治方法:初期用800倍代森锰锌或杀毒矾或40%霜疫灵200-300倍液预防,后期用800倍瑞毒霉喷雾,喷药应连续2-3次。
③疫病主要病症:根头部细缢,有白色绵状霉,叶部由暗绿色转为失水干枯似烫伤。
防治方法:25%地特菌乳剂1500倍灌根,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5%百菌清600-1000倍喷雾,每5-7天喷一次,连续喷4-5次。
④白粉症主要病症:叶面有白色粉状物,因高温高湿、不通风引起。
防治药剂有15%粉锈宁乳油10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
⑤细菌性斑点病主要病症:叶片或果皮颁黑色小斑点。
防治药剂有硫酸链霉素2000-2500喷雾。
⑥潜叶蝇防治药剂可用阿巴丁+杀虫剂,另还可用2.5%乳油敌杀死1000倍,90%万灵可湿性粉剂800倍,巴丹2000倍。
⑦蓟马、蚜虫防治药剂有敌杀死乳液800-1000倍、呋喃丹,2.5%功夫1500倍防治。
6、采收
厚皮甜瓜的糖分在果实近成熟前后急速增加,一般品种之收获期可依下列方法综合判断:
①果皮色泽转变:果实成熟时,果皮容易变色的品种转为黄色、桔黄色、黄绿色、乳白色等,
可依果皮的变色情形判别采收适期。
②果蒂周围发生离层:当果梗与果实着生部开始发生裂纹迹象而且未脱蒂前即行采收。
③果梗或果蒂周围有黄化牲:无网纹品种在低温期采收有此牲居多。
④结果蔓上之老叶类似黄化缺镁。
⑤计算成熟日期:外观不易判别品种,开花期在结果蔓的叶上做记号或套塑胶圈或挂牌,来判定成熟适期,并以结果节位的高低来决定采收期。
⑥采收试食:先行采2-3果试食,同时调查糖度和品质,以确定采收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