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政治考点解析储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储蓄
●考点突破
1.正确理解储蓄的含义
(1)广义的储蓄
从广义上讲,储蓄是指人们储存、储藏财物的意思。它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及手持现金等。
(2)狭义的储蓄
狭义的储蓄就是指居民在银行、信用社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即“存款储蓄”。它是目前使用最广的一种储蓄。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储蓄一般是指狭义的储蓄。
我国公民的存款储蓄,是指公民个人将合法拥有的、暂时不用的货币存入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信用机构,当存款到期或客户随时兑付时,由信用机构保证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的一种信用行为。
理解存款储蓄可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公民的存款储蓄应是公民合法拥有的,这是公民发生信用行为的先决条件。如果不是合法拥有的款项,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第二,公民存款储蓄的直接动机和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息收入,这是由信用机构保证到期支付的。如果公民为了获取高额利息而存入进行非法集资的金融机构中的存款,不受法律的保护。
(3)存款储蓄与保存现金的比较
第一,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
第二,储蓄可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国家。保存现金不便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第三,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能。
第四,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保存现金不一定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储蓄较保险。现金容易丢失,不易保存,但使用起来方便。
2.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实行的政策和原则:
(1)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我国实行保护个人储蓄存款的基本政策。
所谓“保护”就是指个人在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里的储蓄存款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第一,“存款自愿”:就是指储户存款与否、存款多少、何种储蓄、存期长短、存时选择、存在何处等,都由本人按照银行储蓄的有关规定自由决定和选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强迫命令。这是以国家保护公民个人的收入和生活资料的所有权为基础的。储蓄存款属于个人的私有财产,存款人有自由支配的权利。
第二,“取款自由”,是指储户在存款后,什么时候取款,取多少钱,干什么用,储户有按照规定自由支取的权利,银行必须照章支付,不得刁难和盘问。这是国家保护公民对储蓄存款的处置权,也是国家尊重公民的消费自主权的体现。
第三,“存款有息”,是指储户的储蓄存款都应该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利率付给利息。实行存款有息,使储户在节约储蓄支援国家建设的同时,个人也有一定的利息收入。这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也是激励公民踊跃储蓄的动力。这一原则兼顾了国家和个人的利益。
第四,“为储户保密”,是指银行对储户存款的种类、户名、地址、签章式样、存款情况等,都必须严格实行保密制度。除了司法部门因审理案件并通过必要的手续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向银行查询、冻结或没收储户个人存款。银行工作人员如有意泄露储户的姓名和存款金额等,是严重的失职行为,应视情节,追究责任。这是国家对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保护,也是我国法律所明确规定的信用机构所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国有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于“为储户保密”的需要。有“一米线”的规定。到银行办理业务时要自觉与前面的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别人填写单据时不要看,这是一种文明行为。
(3)储蓄政策是实行储蓄原则的根据,储蓄原则是储蓄政策的具体体现。
3.公民储蓄存款的作用:
公民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的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
银行吸收个人暂时不用的货币成为储蓄存款,货币在存入银行的这一段时间,个人的消费资金不再以个人购买力形式出现,而被银行利用,相应地增加社会可用资金总量,支持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积累的形成或增长。生产的发展又促进了群众生活的改善,增加了存款的储源,所以这种循环有利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
第一,从个人来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个人可以任意支配,但为了选购自己满意的商品,留作后备,这部分资金要退出流通,成为在一定时间内被推迟的购买力。银行通过吸收储蓄,继续作为资金投入流通。为了保护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的平衡,国家安排消费品供应时,要充分估计到在群众可支配收入中,有多少可转化为储蓄存款,在安排消费的生产
中,就可以相应地减少一部分消费品的生产和供应,保持货币流通量适应商品流通量的需要,从而稳定货币,调节流通。
第二,当购买力的增长超过了商品可供量时,国家通过开展储蓄业务,把市场上多余的一部分货币采取信用回笼的方式吸收进来,使货币流通趋于正常,保持物价稳定。
第三,银行吸收公民个人存款储蓄,把这笔款转化为生产、建设资金后,又支持市场某些紧缺商品的生产,增加更多的商品供应,促进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的平衡。
(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货币收入逐步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也会上升,已开始从满足最基本的吃穿向添置高档耐用消费品转化,使原有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我国现在仍实行低工资制,要缩小这种消费欲望和购买力之间的差距,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一定的积蓄来完成,所以发展储蓄,是帮助群众有计划安排收支,实现消费愿望的有效途径。
●误区警示
1.公民存款储蓄越多越好
解析: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为国家经济建设积累资金、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以及帮助居民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和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当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时,储蓄的增长会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的过热增长。但当出现经济增长放缓、通货紧缩时,用于储蓄的钱多了,用于投资和消费的钱就会相应减少,不利于拉动经济的增长。可见,储蓄存款并不是越多越好。正确的做法是:当国家出现经济增长过热时,银行应通过提高利率等手段吸引公民储蓄,以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的过快和过热
增长;在物价持续走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国家必须通过降息、开征利息税等措施,使居民分流一部分储蓄,增加消费,扩大个人投资,形成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双重拉动。
2.公民储蓄存款完全是公民个人的私事
解析:这种说法不确切。虽然公民的存款储蓄是公民的一种投资行为,存与不存、存多与存少、存在什么地方等,都是公民个人的私事。但是,公民的存款储蓄,对国家的经济生活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也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稳定币值。从这个角度讲,公民的储蓄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它会影响到国家和社会。
●真题再现
例题(2007·北京)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