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海水为什么是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散射
• 在光学性质均匀的介质中或两种折射率不同的 均匀介质的界面上,无论光的直射、反射或折 射,都仅限于在特定的一些方向上,而在其他 方向光强则等于零,我们沿光束的侧向观察就 应当看不到光,但当光束通过光学性质不均匀 的物质时,从侧向却可以看到光,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散射。
彩虹
课后练习
1.组词。
三、在搭配恰当的短语后面的括号里打“√”。 火药( ) 悲哀( ) 发明 成绩( ) 寄托 哀悼( ) 成果( ) 哀思( )
优越( ) 成绩 优秀( ) 优裕( )
四、结合语句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他有一颗赤诚的心。 ( · (2)他赤着脚走路。 ( ·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 ) )
(1)他是一个老年人。 ( ) · (2)你买的这件衣服样式太老土了。 · ( ) (3)鸡蛋煮老了不好吃。 ( ) · (4)你为什么老是这样见外呢? · ( )
四、结合语句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地震已经过去三天了,被困群众 的粮食绝对不够。 ( ) · (2)到这里来品茶的人络绎不绝。 · ( ) (3)在钢丝绳上跳芭蕾可是她的绝活。 · ( )
②拉曼研究的经过和结果(12自然段)。
拉曼否定了瑞利的解释,认为他的解释证据不足。
他经过深入研究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是海水呈 蓝色的原因。
后来 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 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3)你认为拉曼能取得这样的 研究成果,最关键的是什么?
永远不要放弃你对“已知” 的好奇心,也许新的发现就 在“已知”的“未知”之中。
结果
故事给予我们启示:要对“已知”心存好奇,善于从“已知”的 “未知”中获得新的发现。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地 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到启 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并从固 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 的光散射效应。
第一部分(1-8)在地中海的轮船上拉曼向一个小男 孩解释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 颜色。 第二部分(9-13)拉曼对自己向小男孩的解释产生 了怀疑,后来研究出海水对阳光进行散射而出现蓝 色,从而发现 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第三部分(14)男孩的故事提醒人们:新的发现就 在你的“已知” 的“未知”之中。
1、听老师范读,标注自然段序号,标 画生字词语,自学生字。 2、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找出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duò
竖心旁 左右结构
惰性气体 懒惰
这位科学家以发现惰性气体而 闻名于世。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jì 忌讳
避忌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 与发明的最大忌讳。
李比希失去好奇心错失良机
德国有机化学之父李比希,对从海 藻中提取碘时沉淀下来的一层深褐色 液体,轻率地贴上了一张氯化碘的标 签,而使新元素溴的发现者署在了法 国青年波拉德名下。 事后痛心疾首, 视那张标签为耻辱,贴在床头,日夜 为鉴。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舀一勺海水看看,海水既不是蓝色的,也不是白色的,海水就像 自来水一样,是无色透明的。是谁给大海涂上了颜色呢?这是太 阳光变的戏法。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能绕过 一切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里 的生物所吸收。而像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虽然也有一 部分被海水和海藻等吸收,但是大部分一遇到海水的阻碍就纷纷 散射到周围去了,或者干脆被反射回来了。我们看到的就是这部 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来的光。海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 越多,所以,大海看上去总是碧蓝碧蓝的。
万 有 引 力
蒸汽机
•语文S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拉曼 (1888-1970 ),印度人,他父亲是一 个数学教授, 11岁时,他结束了中学进入A.V.N大 学,两年以 后又转入Madras的著名大Presidency 大学(现在的Chennai大学),15岁那年,他以全班 第一名成绩获得学士学位,并在物理和英语科学获 得多项奖励。他因为在光散射和拉曼效应的工作而 在1930年获 得诺贝尔奖,当时他是亚洲第一位获 此殊荣的科学家,他同时也作了有关声学、光学、 结晶动态学、颜色和它们在感知上的研究。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印度科学家拉曼从 地中海轮船上一个小男孩儿的好奇心中得 到启示,从而研究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 并从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 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表现了拉曼不断 探索,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精神。
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样?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发现与发明 的最的忌讳,会带来闭目塞听、 止步不前的可怕后果。
己( 忌( ) ) 讳( 伟( ) ) 夜( 液( ) ) 疚( 痛( ) ) 塞( 赛( ) )
二、将下面的词语组成六对反义词。 坠落 信任 怀疑 奖励 ( ( ( )——( )——( )——( 尊重 上升 愉快 悲伤 )( )( )( 惩罚 推辞 接受 侮辱 )——( )——( )——( ) ) )
1、请同学们默读1—8自然段,说说地 中海得名的原因。
2、 “饶有兴趣”是什么意思? 3、 拉曼认为海水呈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课文9—13自然段 为什么说“地中海轮船上的那个男孩儿的问号, 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
(1)自读第9自然段,了解瑞利的观点 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2)拉曼是怎样发现光散射效应的? ①男孩源源不断的“为什么”引起了拉曼的思 考,他对自己向孩子的解释产生了怀疑 (10.11自然段)
时间: 1921年。 地点: 地中海上的一艘轮船上。 人物: 拉曼与一对印度母子。 起因:男孩提出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这一问题”,使拉曼对英国物
理家瑞利原来的解释产生疑惑,而男孩强烈的好奇心给了他启发与 警醒。
经过:拉曼回国后,针对男孩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了光散效应, 成为亚洲历史上第一位荣获若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三点水 左右结构
液体 液晶
拉曼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 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
词语采集:
碧波万顷 闻名于世 阳光融融 源源不断 暖风徐徐 深感愧疚
不知不觉
难以信服 止步不前
颇有作为
惰性气体 散射
闭目塞听
饶有兴趣 殊荣
语塞:由于激动、气愤或理亏等原因而一时说不出话。 饶有兴趣:饶,丰富,多。非常有兴趣。 愧疚:因自己错误而自责,惭愧不安。 颇有作为:颇,很;作为,作出成绩。指作出很多成绩。 闭目塞听: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 形容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脱离实际。 散射:光线通过有尘埃的空气等介质时,部分光线向多 方面改变方向。 殊荣:特殊的荣誉。
(3)你认为拉曼发现“拉曼效应” 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最关键 的是什么? 在“已知”中追求“未知”的好 奇心和不断追求、积极进取的自觉 性和探索精神。
实际上是男孩儿的问题唤起了拉曼在“已知” 中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是拉曼追求“未知” 从而获得新的“已知”的故事。意思是不满足于 已经知道的,不断地从已知中产生新的疑问以了 解更多更新的东西。这个故事反映了一个科学家 不断追求,不断进取的自学性与探索精神。
五、按要求给下列句子换个说法。
1.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不是海水对阳光 进行了散射吗?(改为陈述句)
2.我得去帮一帮这个可怜的人。(改为双重否
定句) 3.小鸟在枝头叫。(改为拟人句)
4.天热。(改为比喻句)
参考答案:
一、略 二、坠落—上升 尊重—侮辱 惩罚—奖励 信任—怀疑 愉快—悲伤 推辞—接受 三、火药 哀思 优秀 四、1.真诚,忠诚;裸露;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 2.年纪大;极,很;与“嫩”相对;总是,经常。 3.一定的,肯定的;断;独特的,少有的。 五、1.海水看上去呈蓝色的原因,正是海水对阳光进 行了散射。 2.我不得不去帮一帮这个可怜的人。 3.小鸟在枝头唱着欢快的歌曲。 4.天热得像一个大蒸笼。
拼 音
词 语
句 子
huì 忌讳
讳言
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 与发明的最大忌讳。
拼 音
结 构
部 首
词 语
句 子
zhì
禾木旁 左右结构
稚童 稚气
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使拉 曼深感愧疚。
拼 音
结 构
部 首பைடு நூலகம்
词 语
句 子
jiù
病字旁 半包围结构
愧疚 内疚
他对自己过去所犯下的罪行感 到深深的内疚。
拼 音
结 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