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探索
发布时间:2023-03-06T07:54:40.61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20期作者:牟超钰张聪哲冀自杰
[导读]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内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为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建多校区、扩建旧校区成为大学发展的普遍选择。

牟超钰张聪哲冀自杰
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北省石家庄 05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国内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

为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新建多校区、扩建旧校区成为大学发展的普遍选择。

与此同时,伴随着校园开放度加大、教职工持有量和学生人数增长,如果不创新城校融合理念,则会影响大学校园健康有序发展。

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校融合;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方法
引言
中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伴随着中国近代大学的成长,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

清末仅有的四所大学堂,沿用旧有书院、贡院、寺庙、王公府第等为校园,无严格意义上的“大学校园规划”可言。

民国初期,因大学校园建设量有限,国人自办的大学进行过校园规划的寥寥无几。

事实上,基督教大学为中国引入了真正的大学校园规划。

作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中的一个特殊功能类型,中国近代大学校园规划建设与建筑形式风格的演进,不仅受到公立、教会和私立等不同办学主体的影响,有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烙印,还反映了校园规划设计师对大学空间的设计理念,即如何既有形又抽象地表达大学的教育思想,并符合学校建制的要求;如何与中国本土的文化传统结合在一起,引起空间使用者与社会的认可和共鸣。

1智慧校园
智慧城市指依托多种新技术,集成并打通城市服务和系统,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

智慧城市涉及城市、社区、园区、校园,智慧校园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慧城市的深入研究,智慧校园规划也逐渐引起关注。

智慧校园在概念层面与智慧城市相似,即通过新技术实现人与物的互联和大数据分析,预测校园发展趋势,优化校园管理模式,整合校园资源并提高利用率。

智慧校园规划是在校园规划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用地布局等方案的基础上,利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促使校园发展目标及空间规划方案的落实。

2校园规划现状
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发现,现有的校园规划逐渐从原来的粗放型、快速型转向内涵式、集约化方向发展。

更新后的大学校园应在现实层面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学生培养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精神文化层面延续校园文脉与精神,激发全校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变革,大学已经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场所,还是一个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的平台。

当代大学生的在校求学需求已经不局限于获取知识,产生了包括学习研究、社交生活、休闲娱乐、创新创业等复合型需求。

在目前自上而下的校园规划模式下,设计院和校方作为校园规划的主要决策者安排着学生的生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校园规划的最后结果,这种规划设计模式忽视了学生需求,无法满足师生群体多元化的行为活动需求。

3城校融合的共享型校园规划设计分析
3.1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智慧校园规划首先要积极搭建校园信息平台,提供数据采集与上传服务,实现远程定位或控制,根据大数据分析来规划建筑及空间场所。

在智慧教育系统方面,智慧教室能够方便老师移动授课、线上管理学生的考勤,方便学生手机签到与互动,也便于师生在移动设备查看教室或活动空间的使用情况,还可创设无线投屏授课等新模式的教学场景;通过监测教室物质环境信息、使用者健康状态,从而调整教室的环境与布置;师生可以通过智慧系统搜索各类信息,如基础设施细节、食堂菜单、路线图、校园活动、建筑信息等。

在智慧安全校园方面,校园规划安全监控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等;建设智能安全监控平台,在道路交叉口、公共空间等尤其隐蔽区域重点监控;各大校园入口、建筑入口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并设陌生人入侵自动报警功能。

在智慧交通管控方面,需要配置交通控制中心、停车场智能指引系统,并在教学和生活区域加设充电桩。

学校各停车场引入智能停车位,在停车场入口使用数字化车牌识别系统。

校园卡内的芯片可以连接GPS,收集校园卡的移动路径到大数据信息平台,以便分析出师生的活动特点和路径,从而进行人性化规划设计。

在智慧生态景观系统方面,需要配置供水及雨水收集设施,以渗水下凹绿地模式完成雨水收集设施的设置。

景观设施根据师生使用频率和移动路线来调整管理,实现以人为本的景观规划设计。

3.2梳理校园资源,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已经基本完成的校园规划无法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但是校园整体布局已经难以改变。

因此,校园优化设计必须从现实出发,梳理现有校园资源之后再进行优化设计。

在已有的建筑布局下对资源进行整合,优先解决现实问题,尽可能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

结合学生需求,对校园更新进行统筹规划,利用现有资源,尽量将更新的成本降到最低。

3.3重视学生反馈,进行循环更新
校园的更新优化应该与时俱进,在完成对校园整体规划的优化更新之后,定期对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研究,对学生需求进行统计分析,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同时为校园用地是否充足提供参考数据。

应结合在校学生反馈,对校园进行循环更新,为最终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的形成奠定基础。

3.4构建联盟链高校智慧校园数据共享平台
步入2022年,多数高校已经完成系统集成、门户集成、统一资源平台、云平台等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多的高校信息化建设重心开始向智慧化建设方向转移。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一个部门收集到的大量数据可以帮助其他部门实现工作目标。

但在实践中,或是出于想保护本部门数据,或是不同部门间数据库不兼容,总之最终导致很多数据难以在校园内共享,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

高校区块链系统中,参与者为各个部门,由于高校组织架构相对稳定,所以将采用联盟链技术为主,结合私有链技术,提供有
效的技术手段确保数据在具有共同目标但是相互之间不完全信任的各部门之间共享。

高校区块链系统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高校数据系统分为四层展开研究与建设,分别为访问层、应用层、服务层和平台层。

(1)访问层主要面向智慧校园建设的各个业务系统,业务系统通过高校数据系统中获取所需的全域数据,避免从多个业务部门进行数据对接所存在的数据冲突、数据时效性、数据格式不统一等问题。

(2)应用层是面向各个部门,提供用于各部门维护上链数据以及制定数据访问策略等功能。

包括各部门按照系统指定的数据规范进行上链数据的标准化操作,指定哪些部门有数据的访问操作权限,查看数据操作日志等。

(3)服务层是根据我校及各部门政策要求研发不同的智能合约,为数据的共享交互建立自动化处理机制,避免人工参与的不安全性与出错率,降低人力成本。

(4)平台层是提供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存储、加密技术等区块链基础服务能力,平台层用于保障数据的传输与访问安全,在各部门之间建立信任关系,为数据提供存储功能等。

结束语
未来可以根据校园规划动态更新机制进行循环更新,以应对发展变化中产生的新需求,为校园规划更新提供参考数据,营造出富有新时代特色的、能够满足师生需求的大学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孙阳.中小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探索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76-77.
[2]林梅.高职院校智慧校园与共享型教学资源体系建设模式构建[J].电子测试,2018(16):82-83.
[3]刘文君.学校共享型教研组建设路径探研[D].福建师范大学,2018.
[4]刘春静.新形势下资源共享型高校图书馆的建设[J].青年文学家,2018(11):192.
[5]高天山.浅谈中职学校共享型资源库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2018(31):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