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问题解决(3) 西师大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第7课时问题解决(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例3,课堂活动第3题,练习二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习,理解生活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2.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能正确计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竞赛开课,轻松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会找单位“1”吗?今天我们就来比赛一下,看谁反应速度快,理解意义最准。

(课件逐题出示题目)
(1)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3/4。

(2)吃了一桶油的2/3。

(3)按原价的3/5出售。

学生逐题抢答,其余同学补充或纠正。

学生1:单位“1”是全班,表示把全班人数平均分成4份,女生人数占其中的3份。

学生2:单位“1”是一桶油,表示把一桶油平均分成3份,吃了其中的2份。

学生3:单位“1”时原价,表示把原价平均分成5份,售价占其中的3份。

教师请最先完成的小组派一个组员口述答案,全班判断是否正确后,再全班说一遍计算法则。

2.师:看来大家掌握得都很不错。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类型的问题,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生活中这类问题的解决。

(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明确任务,小组分工。

课件出示任务要求。

(1)自己读题,获得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2)勾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3)常识至少用一种方法解决。

(4)小组内交流。

课件随之出示例3的情境图。

2.学生独立思考列式,再小组内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分享收获。

师:在汇报前,老师想知道你们都遇到了哪些问题。

或者说,哪些地方让你们觉得不好理解?
生1:我觉得“按原价的3/5出售”不好理解。

因为单位“1”是原价,这个原价指的是每一样物品的原价,还是全部物品的原价说得不是很明确。

教师:有没有同学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生2:其实,你的那两种理解都可以。

“按原价的3/5出售”既然放在商店里,就是说它适合店里的每一样物品,也就是说它适合店里的所有物品,即售价=原价×3/5。

师:讲的真是精彩!还有问题吗?
学生吗摇摇头。

师:那我们现在就开始抽小组进行汇报。

记住,上台汇报时,边解说边演示,如果是前面的小组已经讲过的方法,后面的小组就不用再重复,但可以补充。

第一小组代表发言:我们是把3种农具的售价分别按原价的3/5计算出来,再把结果加在一起,最后同250元比较,就知道够不够了。

展示:喷雾器:50×3/5=30(元)
背篓:15×3/5=9(元)
水泵:320×3/5=192(元)
优惠之后的价钱:30+9+192=231(元)
231元<250元,所以够了。

教师:讲得真清楚!老师希望后面的小组也像这个小组一样讲得清清楚楚。

第二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组的思路和第一小组不太一样。

我们是先算出了3种农具各买一个时的总价,接着再一次性算出总价的3/5,最后同250元比较,就知道够不够了。

展示:三种物品总价:50+15+320=385(元)
优惠之后的价钱:385×3/5=231(元)
231元<250元,所以够了。

师:你们有疑问或补充吗?
生1:老师,我觉得第二小组的方法有些像是对第一小组的方法使用了乘法分配律,也就是使用了简便运算,所以我认为第二小组的方法简单一些。

生2:我也有同感,假如有100种物品,那第一小组不是要计算100次吗?还是第二小组的方法简单,我也喜欢第二小组的方法。

教师引导大家对比观察,总结经验。

师:是啊,这两个同学观察得真仔细,请把掌声送给他们。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第三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组采用的是列表的方法。

虽然也很慢,但过程清晰明了,还能验证结果是否正确。

展示:
因为:385元>250元>231元,所以,带来的250元在优惠之后是够的。

教师:第三组的发言真是一个完美的总结,大家还有疑问吗?
三、及时练习,巩固新知
请同学完成教科书第8页课堂活动第3题,写在书上。

1.学生分析信息,用自己掌握的方法,独立解决。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并理清思路。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方法1:冰箱售价:2400×5/6=2000(元)
洗衣机售价:(2400-1600)×5/6=600(元)
总售价:2000+600=2600(元)
答:一共要用2600元。

方法2:洗衣机定价:2400-1680=720(元)
总售价:(2400+720)×5/6=2600(元)
答:一共要用2600元。

4.请学生对比本题与例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在解答时应注意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生活中的分数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设计
【板书笔记】
问题解决(3)
方法一:喷雾器:50×3/5=30(元)
背篓:15×3/5=9(元)
水泵:320×3/5=192(元)
优惠之后的价钱:30+9+192=231(元)
231元<250元,所以够了。

方法二:三种物品总价:50+15+320=385(元)
优惠之后的价钱:385×3/5=231(元)
231元<250元,所以够了。

答:买喷雾器、水泵、背篓各一个一共要231元,250元够了。

【教学反思】
本教案体现了教学课堂上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

设计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与他人的交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

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发现,学会之一,学会欣赏,学会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