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齿轮机构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④ 因渐开线是从基圆开始向外展开的,故基圆以内无渐开线。 • ⑤ 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相等。离基圆越远,压力角越大。
第10页/共62页
5.2.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
上式表明: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在任一啮合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连心线O1O2被啮合点K处的
公法线nn所分成的两线段成反比。如果要求两轮的传动比恒定,则必须使过啮合点所作的公法线nn与连心
• 2.齿厚、齿槽宽和齿距 • 用sK表示。用eK表示。用pK表示。pK=sK+eK
• 3.分度圆 • p=s+e
第14页/共62页
4.齿顶高、齿根高、齿高
• 用ha表示。 • 用hf表示。 • 用h表示。 • h=ha+hf
第15页/共62页
5.3.2 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
• 1.模数
•
分度圆直径d与齿距p及齿数z之间的关系为
图5-1 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第5页/共62页
5.2 渐开线齿廓
• 5.2.1 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
•
根据渐开线的形成,可知渐开线具有下列性质。
第6页/共62页
图5-2 渐开线的形成及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第7页/共62页
• ① 发生线从位置I滚到位置Ⅱ时,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第22页/共62页
5.3.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分为外齿轮(见图5-5)、内齿轮(见图5-6)和齿条(见图5-7)三种。
第23页/共62页
图5-6 内齿轮
第24页/共62页
图5-7 齿条
第25页/共62页
表5-3
名称 齿顶高 齿根高 齿高 齿距
齿厚
齿槽宽
顶隙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值;反之为负值。相应切出的齿轮分别称为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如图5-18所示。
第48页/共62页
图5-18 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比较
第49页/共62页
•
采用变位齿轮传动,不仅可以在被切制的齿轮齿数z<zmin时避免根切,也可以在实际中心距a'与标
准中心距a不相等时配凑中心距,还可以提高齿轮的传动质量和承载能力。
• 5.7.1 标准齿轮传动的缺点 • ① 标准齿轮受到最少齿数zmin的限制。当齿数z<zmin时,用范成法加工标准齿轮必然会产生根切。 • ② 一对标准齿轮传动中,小齿轮容易磨损,且齿根弯曲强度较弱,特别是两齿轮的齿数相差很多时,这种
现象更为突出。
第45页/共62页
• ③ 标准齿轮传动受到中心距a=
的轮齿对数越多,传动越平稳。重合度的详细计算公式可参阅有关机械设计手册。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传动,其重合度一般大于1,故可保证连续传动。
B1B2
第33页/共62页
图5-10 连续传动条件
第34页/共62页
5.4.5 标准中心距
•
标准中心距也可表示为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
a
r1
r2
m 2
(z1
z2 )
线O1O2的交点即P点为固定点。这就是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i12 1 / 2 O2P / O1P
第11页/共62页
5.3 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及 • 5.3.1 渐开线标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
算
第12页/共62页
图5-5 齿轮各部分名称
第13页/共62页
• 1.齿顶圆、齿根圆 • da和ra表示。
的限制。当实际中心距a'>a时,采用标准齿轮传动虽然能够保
持传动比等于常数,但会出现较大的齿侧间隙,引起冲击和噪声,重合度也会减小。当a'<a时,采用标准
齿轮传动,显然无法安装。
m 2
(
z1
z2
)
第46页/共62页
5.7.2 变位齿轮的概念
•
如前所述,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当被切制齿轮的齿数z<zmin时,会产生根切现象,如图5-16中
图5-12 指状铣刀切制齿轮
第38页/共62页
5.5.2 范成法
• 1.齿轮插刀 • 2.齿轮插刀 • 3.齿轮滚刀
第39页/共62页
图5-13 齿轮插刀切制齿轮
第40页/共62页
图5-14 齿条插刀切制齿轮
第41页/共62页
图5-15 齿轮滚刀切制齿轮
第42页/共62页
5.6 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
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两项基本要求。
第3页/共62页
• ① 传动平稳:要求齿轮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变,尽量减小冲击、振动和噪声,以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 • ② 承载能力高:要求在尺寸小、重量轻的前提下,轮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出现
断齿、齿面点蚀及严重磨损等失效现象。
第4页/共62页
第28页/共62页
2.中心距可分性
•
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基圆直径的反比。
•
对于标准齿轮,这一可分性只限于制造、安装误差和轴的变形、轴承磨损等微量范围内。中心距增大,
两轮齿侧的间隙增大,传动时会产生冲击、噪声等。
第29页/共62页
• 3.齿廓间作用的压力方向不变
• 4.齿廓间的相对滑动
•
两轮在节点处的速度相同,所以节点处齿廓间没有相对滑动,距节点愈远,齿廓间的相对滑动愈大。
•
用范成法加工齿数较少的齿轮,当刀具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出啮合极限点N时,如图5-16所
示,会出现轮齿根部的渐开线齿廓被刀具切削掉一部分的现象,加工出图中虚线所示的齿形,这种现象称
为根切。
第43页/共62页
图5-16 加工变位齿轮时刀具的变位量
第44页/共62页
5.7 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简介
第30页/共62页
5.4.3 正确啮合条件
•
两轮的相邻轮齿同侧齿廓沿法线的距离(称法向齿距,以pn表示)必须相等,即
•
pn1=pn2
•
前对齿在1点啮合时,后对齿不是相互嵌入,就是分离,均不能正确啮合。
第31页/共62页
图5-9 正确啮合条件
第32页/共62页
5.4.4 连续传动条件及重合度
•
式中,表示实际啮合线段 与基圆齿距pb的比值,称为重合度。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加啮合
标准中心距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
符号
外齿轮
公式 内齿轮
齿条
ha
ha=ha*m
hf
hf=(ha*+c*)m
h
h=(2ha*+c*)m
p
p=m
s
s πm 2
e πm
e
2
c
c=c*m
d
d=zm
da
da=(z+2ha*)m
da=(z−2ha*)m
df
df=(z−2ha*−2c*)m
齿顶厚度sa越小;图中越向左下方,表示轮齿根部越有可能产生根切。在直线A的下方为根切区,直线A、
B区域内,为在某些场合允许的少量根切区。
第55页/共62页
5.7.6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 1.零传动 • 2.正传动 • 3.负传动
第56页/共62页
5.8 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厚测量计算
• 5.8.1 公法线长度测量计算
df=(z+2ha*+2c*)m
db
a
z1
z2
db=zcos·m
m
a
z2
z1
m
2
2
第26页/共62页
5.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 5.4.1 节点、节圆、啮合线和啮合角 • 5.4.2 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 1.瞬时传动比恒定律
第27页/共62页
图5-8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
虚线所示。为了避免根切,可将刀具的安装位置远离轮坯中心一段距离xm,使刀具齿顶线刚好通过啮合极
限点N1,如图5-16中实线位置所示,则切制出的齿轮不再出现根切现象。
第47页/共62页
•
这种切制齿轮的方法称为变位加工法,以此法切制出的齿轮称为变位齿轮。以刀具切削标准齿轮的位
置为基准,刀具移的距离xm称为变位量,x称为变位系数,并且规定刀具远离轮坯中心时的变位系数为正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第二系列
1.75 2.25 2.75 (3.25) 3.5 (3.75) 4.5 5.5 (6.5) 7 9 (11) 14 18 22 28 36 45
第18页/共62页
2.压力角
•
采用=22.5°或=25°。当=25°时,ha*=1,c*=0.2。
• ② 保证有一定的齿顶厚度,一般要求sa≥(0.25~0.4)m。对于韧性较好的材料,sa≥0.25m;对于韧性较 差的材料,sa≥0.4m。
第53页/共62页
• ③ 保证有一定的重合度,通常应使≥1.2; • ④ 考虑两齿轮的等磨损、等弯曲疲劳强度和等接触疲劳强度等。
第54页/共62页
•
上述几点中,以①、②两点为最基本要求,其变位系数可从图5-21中查取。图中越向左上方,表示
•
d=pz
•或
d pz π
第16页/共62页
•
式中,为无理数,计算d时很不方便。为了便于齿轮的设计、制造、测量及互换使用,人为地把
规定为简单有理数并标准化,称为齿轮的模数,用m表示,其单位为mm,即
p π
m= p π
p πm
第17页/共62页
表5-2 第一系列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1357—87)
第61页/共6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2页/共62页
第50页/共62页
图5-19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比较
第51页/共62页
• 5.7.3 最小变位系数 • 5.7.4 变位齿轮的啮合传动及几何尺寸 • 5.7.5 变位系数的选择
第52页/共62页
•
变位系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
• ① 保证不发生根切或不超过允许的少量根切;
5.1 概 述
•
按照齿轮轴线间相互位置、齿向和啮合情况。
第1页/共62页
平面齿轮 (两轴平行)
齿轮传动
按轮齿方向 按啮合情况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图(a)]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图(b)]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图(c)] 外啮合齿轮传动[图(a)、(b)、(c)] 内啮合齿轮传动[图(d)] 齿轮齿轮条啮合传动[图(e)]
•
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应使卡尺的量脚平面与齿廓在分度圆附近相切,这样测得的才是准确的公法线。
第57页/共62页
图5-22 公法线长度测量
第58页/共62页
精品课件!
第59页/2页
5.8.2 分度圆弦齿厚、弦齿高测量计算
•
当齿轮的几何尺寸较大,测量公法线长度不方便时,通常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分度圆弦齿高。
第19页/共62页
3.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
如果用模数来表示轮齿的齿顶高和齿根高,则可写为
ha hf
ha * m (ha * c*)m
第20页/共62页
• 齿制ha*=1,短齿制ha*=0.8; • 齿制c*=0.25,短齿制c*=0.3。 • c=c*m
第21页/共62页
4.齿数
•
m、、ha*和c*均为标准值,且s=e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空间齿轮 (两轴不平行)
两轴相交的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图(f)] 两轴相错的齿轮传动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图(g)]
蜗杆传动(见图 12-1)
第2页/共62页
•
按照齿廓曲线的形状,齿轮传动又可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和圆弧齿轮传动。
•
按齿轮传动是否封闭,齿轮传动还可分为开式齿轮传动和闭式齿轮传动。
第35页/共62页
•
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当标准安装时,其标准中心距计算公式为
a
r2
r1
m 2
(z2
z1)
第36页/共62页
5.5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 5.5.1 仿形法
•
仿形法是用圆盘铣刀(见图5-11)或指状铣刀(见图5-12)在普通铣床上将轮坯齿槽部分的材料逐
渐铣掉。
第37页/共62页
图5-11 圆盘铣刀切制齿轮
BK AB
第8页/共62页
• ② 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发生线沿基圆作纯滚动,所以 为渐开线上K点的法线,且必与 基圆相切。 又是K点的曲率半径,B点为曲率中心,因此渐开线各点的曲率半径是变化的,K点离基圆越 远,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形状越平缓。
BK BK
第9页/共62页
• ③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同一基圆上的渐开线形状完全相同。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 半径趋向无穷大时,渐开线就成为直线(见图5-3)。
第10页/共62页
5.2.2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
上式表明:相互啮合传动的一对齿轮,在任一啮合位置时的传动比都与连心线O1O2被啮合点K处的
公法线nn所分成的两线段成反比。如果要求两轮的传动比恒定,则必须使过啮合点所作的公法线nn与连心
• 2.齿厚、齿槽宽和齿距 • 用sK表示。用eK表示。用pK表示。pK=sK+eK
• 3.分度圆 • p=s+e
第14页/共62页
4.齿顶高、齿根高、齿高
• 用ha表示。 • 用hf表示。 • 用h表示。 • h=ha+hf
第15页/共62页
5.3.2 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
• 1.模数
•
分度圆直径d与齿距p及齿数z之间的关系为
图5-1 齿轮传动的主要类型
第5页/共62页
5.2 渐开线齿廓
• 5.2.1 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
•
根据渐开线的形成,可知渐开线具有下列性质。
第6页/共62页
图5-2 渐开线的形成及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第7页/共62页
• ① 发生线从位置I滚到位置Ⅱ时,发生线沿基圆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即
第22页/共62页
5.3.3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
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分为外齿轮(见图5-5)、内齿轮(见图5-6)和齿条(见图5-7)三种。
第23页/共62页
图5-6 内齿轮
第24页/共62页
图5-7 齿条
第25页/共62页
表5-3
名称 齿顶高 齿根高 齿高 齿距
齿厚
齿槽宽
顶隙 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值;反之为负值。相应切出的齿轮分别称为正变位齿轮和负变位齿轮,如图5-18所示。
第48页/共62页
图5-18 标准齿轮与变位齿轮比较
第49页/共62页
•
采用变位齿轮传动,不仅可以在被切制的齿轮齿数z<zmin时避免根切,也可以在实际中心距a'与标
准中心距a不相等时配凑中心距,还可以提高齿轮的传动质量和承载能力。
• 5.7.1 标准齿轮传动的缺点 • ① 标准齿轮受到最少齿数zmin的限制。当齿数z<zmin时,用范成法加工标准齿轮必然会产生根切。 • ② 一对标准齿轮传动中,小齿轮容易磨损,且齿根弯曲强度较弱,特别是两齿轮的齿数相差很多时,这种
现象更为突出。
第45页/共62页
• ③ 标准齿轮传动受到中心距a=
的轮齿对数越多,传动越平稳。重合度的详细计算公式可参阅有关机械设计手册。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传动,其重合度一般大于1,故可保证连续传动。
B1B2
第33页/共62页
图5-10 连续传动条件
第34页/共62页
5.4.5 标准中心距
•
标准中心距也可表示为两轮分度圆半径之和
a
r1
r2
m 2
(z1
z2 )
线O1O2的交点即P点为固定点。这就是齿廓啮合的基本定律。
i12 1 / 2 O2P / O1P
第11页/共62页
5.3 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参数及 • 5.3.1 渐开线标 齿轮各部分名称及符号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
算
第12页/共62页
图5-5 齿轮各部分名称
第13页/共62页
• 1.齿顶圆、齿根圆 • da和ra表示。
的限制。当实际中心距a'>a时,采用标准齿轮传动虽然能够保
持传动比等于常数,但会出现较大的齿侧间隙,引起冲击和噪声,重合度也会减小。当a'<a时,采用标准
齿轮传动,显然无法安装。
m 2
(
z1
z2
)
第46页/共62页
5.7.2 变位齿轮的概念
•
如前所述,用范成法加工齿轮时,当被切制齿轮的齿数z<zmin时,会产生根切现象,如图5-16中
图5-12 指状铣刀切制齿轮
第38页/共62页
5.5.2 范成法
• 1.齿轮插刀 • 2.齿轮插刀 • 3.齿轮滚刀
第39页/共62页
图5-13 齿轮插刀切制齿轮
第40页/共62页
图5-14 齿条插刀切制齿轮
第41页/共62页
图5-15 齿轮滚刀切制齿轮
第42页/共62页
5.6 渐开线齿轮的根切现象和最少齿数
•
齿轮传动在工作过程中两项基本要求。
第3页/共62页
• ① 传动平稳:要求齿轮传动的瞬时传动比不变,尽量减小冲击、振动和噪声,以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 • ② 承载能力高:要求在尺寸小、重量轻的前提下,轮齿的强度高、耐磨性好,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出现
断齿、齿面点蚀及严重磨损等失效现象。
第4页/共62页
第28页/共62页
2.中心距可分性
•
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基圆直径的反比。
•
对于标准齿轮,这一可分性只限于制造、安装误差和轴的变形、轴承磨损等微量范围内。中心距增大,
两轮齿侧的间隙增大,传动时会产生冲击、噪声等。
第29页/共62页
• 3.齿廓间作用的压力方向不变
• 4.齿廓间的相对滑动
•
两轮在节点处的速度相同,所以节点处齿廓间没有相对滑动,距节点愈远,齿廓间的相对滑动愈大。
•
用范成法加工齿数较少的齿轮,当刀具的齿顶线与啮合线的交点超出啮合极限点N时,如图5-16所
示,会出现轮齿根部的渐开线齿廓被刀具切削掉一部分的现象,加工出图中虚线所示的齿形,这种现象称
为根切。
第43页/共62页
图5-16 加工变位齿轮时刀具的变位量
第44页/共62页
5.7 渐开线变位齿轮传动简介
第30页/共62页
5.4.3 正确啮合条件
•
两轮的相邻轮齿同侧齿廓沿法线的距离(称法向齿距,以pn表示)必须相等,即
•
pn1=pn2
•
前对齿在1点啮合时,后对齿不是相互嵌入,就是分离,均不能正确啮合。
第31页/共62页
图5-9 正确啮合条件
第32页/共62页
5.4.4 连续传动条件及重合度
•
式中,表示实际啮合线段 与基圆齿距pb的比值,称为重合度。重合度越大,表示同时参加啮合
标准中心距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主要几何尺寸的计算公式
符号
外齿轮
公式 内齿轮
齿条
ha
ha=ha*m
hf
hf=(ha*+c*)m
h
h=(2ha*+c*)m
p
p=m
s
s πm 2
e πm
e
2
c
c=c*m
d
d=zm
da
da=(z+2ha*)m
da=(z−2ha*)m
df
df=(z−2ha*−2c*)m
齿顶厚度sa越小;图中越向左下方,表示轮齿根部越有可能产生根切。在直线A的下方为根切区,直线A、
B区域内,为在某些场合允许的少量根切区。
第55页/共62页
5.7.6 变位齿轮传动的类型
• 1.零传动 • 2.正传动 • 3.负传动
第56页/共62页
5.8 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厚测量计算
• 5.8.1 公法线长度测量计算
df=(z+2ha*+2c*)m
db
a
z1
z2
db=zcos·m
m
a
z2
z1
m
2
2
第26页/共62页
5.4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 5.4.1 节点、节圆、啮合线和啮合角 • 5.4.2 渐开线齿廓啮合特性 • 1.瞬时传动比恒定律
第27页/共62页
图5-8 渐开线齿廓的啮合
虚线所示。为了避免根切,可将刀具的安装位置远离轮坯中心一段距离xm,使刀具齿顶线刚好通过啮合极
限点N1,如图5-16中实线位置所示,则切制出的齿轮不再出现根切现象。
第47页/共62页
•
这种切制齿轮的方法称为变位加工法,以此法切制出的齿轮称为变位齿轮。以刀具切削标准齿轮的位
置为基准,刀具移的距离xm称为变位量,x称为变位系数,并且规定刀具远离轮坯中心时的变位系数为正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50
第二系列
1.75 2.25 2.75 (3.25) 3.5 (3.75) 4.5 5.5 (6.5) 7 9 (11) 14 18 22 28 36 45
第18页/共62页
2.压力角
•
采用=22.5°或=25°。当=25°时,ha*=1,c*=0.2。
• ② 保证有一定的齿顶厚度,一般要求sa≥(0.25~0.4)m。对于韧性较好的材料,sa≥0.25m;对于韧性较 差的材料,sa≥0.4m。
第53页/共62页
• ③ 保证有一定的重合度,通常应使≥1.2; • ④ 考虑两齿轮的等磨损、等弯曲疲劳强度和等接触疲劳强度等。
第54页/共62页
•
上述几点中,以①、②两点为最基本要求,其变位系数可从图5-21中查取。图中越向左上方,表示
•
d=pz
•或
d pz π
第16页/共62页
•
式中,为无理数,计算d时很不方便。为了便于齿轮的设计、制造、测量及互换使用,人为地把
规定为简单有理数并标准化,称为齿轮的模数,用m表示,其单位为mm,即
p π
m= p π
p πm
第17页/共62页
表5-2 第一系列
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GB1357—87)
第61页/共6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62页/共62页
第50页/共62页
图5-19 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的齿廓比较
第51页/共62页
• 5.7.3 最小变位系数 • 5.7.4 变位齿轮的啮合传动及几何尺寸 • 5.7.5 变位系数的选择
第52页/共62页
•
变位系数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
• ① 保证不发生根切或不超过允许的少量根切;
5.1 概 述
•
按照齿轮轴线间相互位置、齿向和啮合情况。
第1页/共62页
平面齿轮 (两轴平行)
齿轮传动
按轮齿方向 按啮合情况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图(a)]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图(b)] 人字齿圆柱齿轮传动[图(c)] 外啮合齿轮传动[图(a)、(b)、(c)] 内啮合齿轮传动[图(d)] 齿轮齿轮条啮合传动[图(e)]
•
测量公法线长度时,应使卡尺的量脚平面与齿廓在分度圆附近相切,这样测得的才是准确的公法线。
第57页/共62页
图5-22 公法线长度测量
第58页/共62页
精品课件!
第59页/2页
5.8.2 分度圆弦齿厚、弦齿高测量计算
•
当齿轮的几何尺寸较大,测量公法线长度不方便时,通常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分度圆弦齿高。
第19页/共62页
3.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
•
如果用模数来表示轮齿的齿顶高和齿根高,则可写为
ha hf
ha * m (ha * c*)m
第20页/共62页
• 齿制ha*=1,短齿制ha*=0.8; • 齿制c*=0.25,短齿制c*=0.3。 • c=c*m
第21页/共62页
4.齿数
•
m、、ha*和c*均为标准值,且s=e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空间齿轮 (两轴不平行)
两轴相交的齿轮传动——圆锥齿轮传动[图(f)] 两轴相错的齿轮传动 交错轴斜齿轮传动[图(g)]
蜗杆传动(见图 12-1)
第2页/共62页
•
按照齿廓曲线的形状,齿轮传动又可分为渐开线齿轮传动、摆线齿轮传动和圆弧齿轮传动。
•
按齿轮传动是否封闭,齿轮传动还可分为开式齿轮传动和闭式齿轮传动。
第35页/共62页
•
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当标准安装时,其标准中心距计算公式为
a
r2
r1
m 2
(z2
z1)
第36页/共62页
5.5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
• 5.5.1 仿形法
•
仿形法是用圆盘铣刀(见图5-11)或指状铣刀(见图5-12)在普通铣床上将轮坯齿槽部分的材料逐
渐铣掉。
第37页/共62页
图5-11 圆盘铣刀切制齿轮
BK AB
第8页/共62页
• ② 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发生线沿基圆作纯滚动,所以 为渐开线上K点的法线,且必与 基圆相切。 又是K点的曲率半径,B点为曲率中心,因此渐开线各点的曲率半径是变化的,K点离基圆越 远,曲率半径越大,渐开线形状越平缓。
BK BK
第9页/共62页
• ③ 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同一基圆上的渐开线形状完全相同。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 半径趋向无穷大时,渐开线就成为直线(见图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