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平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用菌——平菇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3年第3期
董丽萍
一、概述
平菇属于担子菌亚门、真菌门,层菌纲。
俗名北风菌、冻菌。
其中较著名的为美味侧耳、
金顶侧耳等,普遍栽培的大多数为糙皮侧耳。
平菇的适应性很强,世界分布30多种,绝大部分可食用。
世界四大食用菌之一,列为世界排名第二。
是我国食用菌生产中生产最快的一个菌类。
因为有抗逆性强,栽培容易,原料广泛,生物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出菇快,成本低,收益大等特点。
二、生长发育条件
平菇生长发育条件需要六种,分别是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线、酸碱度。
平菇生长
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矿物质维生素等。
1.平菇需要的矿质元素有:钾、钙、硫、镁、磷、铁等,微量元素有钼、锰、锌等,对矿物质细胞渗透压和酶活化有作用。
2.碳源是平菇生长发育最重要的营养源,是组成含碳结构的物质。
3.氮源的作用是平菇蛋白质、酶类等地结构物质。
生产上一般采用各种天然含氮较高的物质,如玉米粉、黄豆粉、豆饼等。
4.对平菇生长和发育有促进作用的刺激因素有维生素 B、维生素C等。
平菇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温度,适宜温度代谢正常,温度过低生长缓慢或停止,温度过高生长发育受抑制,甚至
菌丝体和子实体会烧死。
不同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一样,糙皮侧耳和
紫孢侧耳菌丝最适应温度是 24-27℃,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宜温度是12—18℃。
姬菇菌丝生长
最适温度是23-25℃,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为13-15℃。
此外,根据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的不同,平菇又分为:低温型、中温型和高温型,
低温型子实体生长发育最适温度10-15℃,中温型品种子实体发育适温在16-24℃,高温型子实体发育最适温度22-26℃。
平菇是喜湿型菌类,在菌期发育期间,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0%-65%,空气相对湿度60%-70%,出菇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60%-70%,空气相对湿度85%-95%,过于过湿都不利于
平菇生长发育。
水分过多菌丝生长呈束状或因缺氧停止生长,空气相对湿度过大时,影响生长
可造成腐烂。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在不同发育阶段对二氧化碳耐力大不相同,菌丝生长阶段平菇较其他栽培菌类能够忍耐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
子实体阶段子实体形成和生长发育对二氧化碳非常敏感,二氧化碳浓度应控制在0.05%—0.15%。
应注意通风换气。
平菇好光,但是在栽培过程中不需要直射光。
菌丝在黑暗条件下仍能很好生长,在光亮处反而不如黑暗处长的好。
光照强度与通风状况有互补作用,通风好,可降低光照弱对菇体发育
的影响。
平菇菌丝适宜在偏酸的环境下生长。
在pH值4-9的情况下均可。
三、栽培技术
1.栽培期的确定
平菇有各种温度性品种,利于周年生产。
利用自然气温生产时,应不同季节选用不同温型
品种。
生产上主要进行秋栽,有出菇期长、气温符合平菇生长需求规律、病虫害少等优点。
根
据当地气候特点,一般来说,自然气温在20-25℃是较理想的播种期。
2.栽培形式
平菇的栽培形式很多,有室内床架栽培,菌砖栽培,塑料贷栽培,温室大棚等,可因地制
宜选用。
(1)塑料筒袋式栽培
可在日光温室中,采用堆积式方法栽培,塑料筒规格为 (50-55)厘米x22厘米。
(2)室内床架栽培
可在室内设多层次栽培床架,床架宽80-90厘米,层间距离40-50厘米,床架南北向排列。
将培养料做成菌砖,摆放在床架上,菌砖的规格可做成33厘米x33厘米x30厘米或 60厘米
x35厘米X10厘米。
如果不做成菌砖,也可以将培养料铺于床架上,成为大床栽培的形式。
3.塑料袋熟料栽培平菇管理技术
(1)品种选择
常用的菌株代号有PL-35,PL-37,PL-841佛罗里达白平菇。
亚光1号、黑平1号、黑89、抗48等。
选用时要详细查明菌种特性,以免栽培技术失误。
(2)栽培管理
通常用聚乙稀或聚丙烯塑料袋长45厘米左右,宽20- 27厘米,厚度0.004厘米,袋两头均开口。
每袋装干料1.3— 1.5千克,每50延长米大棚装1万-1.2万袋,需培养料1万—1.8万千克,需拌料台10平方米,装袋前需要调培养料PH值8.0-9.0。
(3)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
培养场要干燥、空气清新,尽量保持黑暗,温度控制在27℃以下。
空气相对湿度为60%-70%。
菌丝培养:培养菌袋通常采用单排迭堆的方式排放,表面撒一层石灰,料内温度不超过30℃,超过30℃要及时散堆,并通风换气及时降温。
接种后十天内要勤检查。
15天后把上下料筒调堆,检查菌丝吃料情况,一般经20-25天菌丝长满整个培养料,接种至于实体原基的形成
一般需要35天左右,接种到子实体形成的时间与品种的不同和培养环境的温度高低、温差的大小等原因密切相关。
出菇管理:菌丝长满全袋后,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增加通风,适当增多昼夜温差,增加空气相对湿度,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从而刺激子实体的形成。
温度控制:平菇是变温性结实菌类,变温刺激有利于平菇子实体的形成。
原基形成后,温
度在15-24℃时,子实体生产较快,温度过低子实体生长较慢,但菌盖肥厚。
温度过高,虽然
子实体生长快,但菌盖薄且脆,纤维较多,品质下降。
湿度控制:适宜的空气相对湿度是在实体形成和正常发育获得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一般空
气相对湿度以85%左右为宜。
光照控制:平菇子实体的形成必须有光线的刺激,菌丝长满菌袋后,要给予适当的散射光,但不能阳光直射。
黑暗的环境或光线太弱,子实体难以形成,即使形成了,子实体的生长也常
常不正常,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通常以能看报纸的光线即可。
通风换气:菌丝生长期无需经常通风,菌丝亦能正常生长。
(4)平菇病虫害的防治
由于环境和消毒不好引起,菌种带菌,使用的母种、原种、栽培种混有杂菌和病虫,尤其
生料栽培自然传播。
选用新鲜干燥无霉变的原料,采用先堆制发酵,后高压灭菌的双重处理。
保持菇房及四周经常性清洁卫生,菇房使用前必须清除干净残留的垃圾等,并用10%的石灰杀
灭害虫。
四、采收:采收平菇要适时,一般七成熟即菇体颜色由深变浅,菌盖边缘尚未完全展开,
孢子未弹射时采收。
(作者单位:150200 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农业畜牧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