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与反思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藤萝瀑布》课堂实录
(出示一组紫藤萝的图片)
师:大家来说说你对紫藤萝的印象。

生:(七嘴八舌)
师:当代女作家宗璞又看到了怎样的一副紫藤萝画面呢?
生:(从文中2---6节去找出相关词句,并概括紫藤萝特点)
师:看来这是一株生机盎然的、有旺盛生命力、争强好胜的、有着芳香的紫藤萝。

(过渡句:文章就仅写了这么一株藤萝吗?)
生:不是,还写了十多年前家门外的紫藤萝。

师:那是一株怎样的藤萝呢?
生:稀落、伶仃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株藤萝呢?提示一下,注意时间。

生:时代的动荡、生活的腐化。

师:对了(结合文化大革命谈),看来花盛花零还更时代有关。

作者眼前的这株藤萝之所以能开得盛,是因为赶上新时代、新生活。

(过渡句:作者看着眼前盛开的藤萝花,想到什么了吗?)
生:(读第7节内容)
师:好,作者说“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

”知道是怎么回事吗?猜猜看。

生:可能是她的亲人遭到了不幸。

师:说得对。

“亲人”是谁呢?作者有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

“不幸”又是指什么?生:死了?
师:“焦虑”是着急忧虑的意思。

“死了”还有什么可“焦虑”的?
生:明白了。

作者的弟弟得了重病。

师:重到什么程度?
生:治不好。

师:你怎么知道?
生:悲痛。

能治好就不用悲痛。

但是还活着,什么时候会死去象谜一样,看着亲人慢慢走向死亡,却又无可奈何,所以很焦虑。

师:你看,不是答得很好吗?作者的弟弟得了癌症,死于1982年10月,这篇文
章写于当年5月。

然后读宗璞的《哭小弟》,了解背景。

弟弟病危,人们常常会悲痛欲绝,而作者就一味沉浸在悲痛中吗?作者性格如何?
生:(齐答:坚强——)
师:(过渡:作者由花想到人,还想到什么?)
生:生命。

(齐读第10节内容)
师:怎么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生:花和人都会遇到不幸。

但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所以不要太在意。

生:生命像紫藤萝一样由无数个故事组成,每个都是组成灿人生的一部分。

师:联系保尔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文章写的是一株藤萝,题目改成“一株紫藤萝”好吗?
生:不好。

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藤萝的旺盛,也暗示生命长河伟大。

师:作者写作目的是什么?
生:借一株盛开的藤萝的描写,告诉大家生命的道理,赞美新生活、新时代,希望大家惜时而行。

《紫藤萝瀑布》教学反思:
本堂课上完,从师生的反应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总结一下,成功原因归功于:1、紧扣文本,巧妙过渡,突出文章重点 2、课外延伸,扩大知识容量。

一、紧扣文本,巧妙过渡,突出文章重点
1、设计问题小而巧妙
如:“过渡句:文章就仅写了这么一株藤萝吗?”一问,由眼前的过渡到十多年前的那株。

如:“过渡句:作者看着眼前盛开的藤萝花,想到什么了吗?”一问,由花及人。

如:“过渡:作者由花想到人,还想到什么?”一问,由生死启示过渡到生命的启迪。

2、逐层引导,突出重点
如:先由眼前的藤萝请同学们花时间去找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从中分析藤萝的特点,分析完之后,还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是本堂课的第一个小高潮。

然后由眼前的联想到十多年前的,分析作用,引导学生明白藤萝盛稀与时代还是有关联的,从而歌颂新时代。

再重点引导学生写花之后的感受,联想到生死,联想到人生的长河,从而让学生明白:不幸是常有的,是暂时的,我们必须惜时而行。

从而将本文推向最高潮。

二、课外延伸,扩大知识容量
文本教材中,隐藏着许多潜在的信息,教师要有意识挖掘与利用。

如:“十多年前”,根据写作时间推算,应该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而这一时期社会的动荡、生活的腐化是令人厌恶、遗憾。

但大部分学生对这一时期不是很了解,甚至没听说过,在此处适当补充介绍,扩大了学生的知识容量,同时让学生们跟好得比较了新旧社会的不同之处,从而更热爱新生活。

如:“读宗璞的《哭小弟》”,让学生感受到手足情深,从而更好地理解作者写文章时内心的悲痛,更好地去理解相关的句子。

如:谈到生命的意义时,联系保尔的名言,让学生们齐声朗诵,使得他们对文章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语文教学中常常通过拓展迁移,使教学更丰满,学生形成的知识链更完备与牢固。

当然,成功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学生讨论很投入,有时没有听其他同学对文章句子分析的发言,只顾自己发表意见和看法,课堂有些乱。

使学生学得更好,这应该是一切教学形式的最终目的所在。

千万不要只顾让学生“自主”学习,追求形式上的课堂活跃,而乱了课堂,疏忽课堂老师的引导作用。

今后的教学道路还很漫长。

对于如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更好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兼顾课堂纪律,我将会去摸索,去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