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8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影响: ①积极方面 : 通过上述措施 ,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 有的程度, 皇权大大加强 ; 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 , 维护了 社会的安定,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消极方面 : 兵将分离政策使军队作战指挥不灵 , 战斗力下 降; 政府机构重叠 , 官吏冗余, 效率低下, 财政开支庞大 ; 地方 上财政困难; 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宋太宗时的格局逐渐形成受到多方面的牵制措施宋初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位进士授官从优升迁迅速影响营造了浓厚的风气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影响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文臣武将文臣文臣统兵武将文教科举进士读书文治尚武轻文兵变政移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 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 可否裁决,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重 文臣 轻 武将
,
宋太祖重用 宋太宗时,
文臣 掌握军政大权。 文臣统兵 的格局逐渐形成,
武将 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重 文教 改 科举
措施
宋初时, 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位, 进士授官从优, 升迁迅速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 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时间 960年

后周大将 赵匡胤 在 陈桥驿 发动兵
方式

变, 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都城 以 开封 为东京, 作为都城
统 北宋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 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
一 分裂割据局面
“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 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
派 文臣 担任州县长官, 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地方 设置 通判 , 以分知州的权力
设置 转运使 ,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大加强
皇权 大
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 , 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 官担任, 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 萎缩, 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 , 加强了皇权。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
2.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集中 军权
解除 禁军高级将领 的兵权,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使禁军 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 将领 , 割断 将领 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使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集中 行政 权
结果
中央
削弱 相权 , 设宰相、副宰相若干人, 共同议政; 设立多重机构, 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思考二:宋朝为什么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带来了什么影响? 探究 (1) 原因: ①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 依靠部下将领的拥护, 发动 陈桥驿兵变, 夺得后周政权, 建立宋朝。 ②因为赵匡胤以武力夺位, 再加上五代时期, 武将夺权的情况特 别多, 所以他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 , 不信任武将 , 重文轻武, 压制武将, 防止武将篡位。
思考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和影响。
探究
(1) 主要措施: ①集中军权 : 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 , 使 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 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 定期换 防, 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 使兵不识将, 将不专兵。 ②集中行政权 : 在中央, 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 , 削弱相权; 设立多 重机构 , 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 在地方 , 派文臣担任各地 州县的长官 , 实施知州三年一换的制度 ;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 , 以 分知州的权力 ; 在地方设置转运使 , 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 除 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 , 其余一切税收由转运使 运送中央, 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 影响: ①积极影响 : 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 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 有利于政权 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②消极影响 : 文臣掌兵 , 不熟悉军务 , 而将不专兵 , 兵无常帅 , 导 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 , 逐渐形成以士大夫为主 体的官僚集团 , 但政府机构重叠 , 相互牵制, 官吏冗余, 人浮于事 , 既导致办事效率下降, 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无言烽火燃, 五十年, 陈桥驿 站披旒冕。披旒冕 , 定江山 , 杯 酒之间销兵权。”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 : “天下自唐季以来, 数十年 间, 帝王凡易十姓, 兵革不息, 苍生涂地, 其故何也 ?……”普曰 : “……其故非他 , 节镇( 藩镇) 太重, 君弱臣 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 , 无他奇巧也 , 惟稍夺其权 , 制其 钱谷, 收其精兵, 则天下自安矣。”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本课内容概述 北宋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政治制度走向完善的一个重要 时期。经过北宋一系列政治制度的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 的武将擅权、军阀割据和地方豪强割据等顽疾被革除,中 国在世界上率先建立起文官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同时 ,重文轻武政策还促进了宋代科技文化的发展繁荣。但是 ,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诸如官僚机构臃肿、财政负担沉 重、军队战斗力下降等社会弊端。
提高 进士地
, 营造了浓厚的 读书 风气, 促进整个社会文化
影响 素养的提高, 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 文治 局面
影响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 尚武轻文 的风气, 杜
绝了武将跋扈和 兵变政移 的情况发生, 有 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宋朝“重文轻武”, 所以也很重视 科举考试 , 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 了重大的改革。宋朝的科举放宽了 录取的范围 , 录取名额也成倍增加 , 唐朝录取进士 , 每次不过二三十人 , 少则几人、十几人 , 宋朝每次录取 多达二三百人 , 甚至五六百人。— —摘编自《宋朝科举制度 : 中国古 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