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雅安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下)入学考试

历史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史记·太史公自序》肯定了“旨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治国策略。该治国策略反映了以下哪一学派的政治思想( )

A.道家B.儒家

C.墨家D.法家

2.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D.佛教

3.京剧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其基础是原流行于安徽一带的徽戏和汉族地区的汉戏

B.其逐渐形成时期正是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流行之时

C.第一次由电影来表现其唱腔魅力的是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片断

D.“八亿人口八个戏”反映了京剧艺术的再次全面繁荣

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

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

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

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5.杨天石在《找寻真实的蒋介石》一书中记录蒋介石日记的有关内容:1919年12月4日看《新青年》杂志;1923年9月6日下午看马克思经济学说;1923年9月22日下午看《马克思学说概要》。从以上日记内容可以看出( )

A.蒋介石是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

B.蒋介石对新思潮感兴趣

C.蒋介石是马克思主义者

D.蒋介石想寻找证据屠杀共产党

6.史学界对中共某次会议评价道:“这次全国代表大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突破……”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当时的基本国情是生产力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

B.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一个中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7.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8.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9.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A.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10.科技创新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蒸汽机车、蒸汽轮船的出现,使交通运输业发生了革命性改变

B.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的使用,大大减轻了繁重的家务劳动

C.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人类从信息封闭时代进入大众传播时代

D.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培育,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11.直至19世纪初,德国人还自嘲说英国拥有海洋,法国拥有陆地,而德国只有“思想的天空”。德国在拥有的“思想的天空”方面主要成就是( )

①雪莱创作《西风颂》②薄伽丘写出《十日谈》③贝多芬创作九部交响乐④康德创立“批判哲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③④

12.比较下面两部著名作品,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二者的创作风格相互交融

B.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C.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宗羲(1610—1695年),生于浙江宁波地区一

官僚家庭,其父被魏忠贤所害。四年后,黄宗羲进入南京复社,

招致阮大铖的彻骨之恨。黄宗羲最后获救全赖清军挺进南京,

但不久他即参与抗击入侵者的斗争。抗清斗争失败后,他归

隐家乡,潜心研究经史百家、释、道及天文、算术、乐律。他

的第一部著作《明夷待访录》(1662年)乃是对明末专制政体的全面批判,他在政治观念上崇尚自由,他认为君主及其臣子应服务于民,而不是相反。他强烈反清,屡受封官之许,皆推辞不就,1695年终老于家。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的思想直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才重放光芒。

——[法]谢耐和《中国社会史》等材料二伏尔泰( 1694—1778年),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1717年,他因写讽刺诗影射宫廷的淫乱生活,被投入巴士底狱关押了11个月。1726—1728年,伏尔泰在英国流亡期间详细考察了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和当地的社会习俗,深入研究了英国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物理学新成果,形成了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主张和自然神论的哲学观点。伏尔泰全心投入到火热的启蒙运动中。一方面他用化名写作和印发了大量小册子,他出版的作品多达70卷,此外还有1万多封信。在他的作品中,他用一种风趣、嘲讽甚至是挖苦的语气批判任何不宽容的制度和压迫政策,宣扬个人自由。他讽刺的对象也包括法国君主和罗马天主教会。另一方面他支持年轻一代的启蒙思想家特别是百科全书派的斗争,《哲学辞典》就是他为《百科全书》所写的哲学条目的汇编。伏尔泰的不倦斗争,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成为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

格勒著《新全球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黄宗羲和伏尔泰的思想来源,并概括二人思想成果的共同点。(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人思想产生的社会影响有怎样的不同?结合二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其原因。(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