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每日一题周末培优3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末培优
【2017年高考北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秦废封建
秦初并天下,丞相绾等言:“燕、齐、荆地远,不置王无以镇之,请立诸子。
”始皇下其议,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斯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天子不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苏子曰:圣人不能为时,亦不失时。
时非圣人之所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三代之.兴,诸侯无罪不可夺削,因而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此所谓不能为时者也。
周衰,诸侯相并,齐、晋、秦、楚皆千馀里,其势足以建侯树屏。
至于七国皆称王,行天子之事,然终不封诸侯。
久矣,世之畏诸侯之祸也,非独李斯、始皇知之。
始皇既并天下,分郡邑,置守宰,理固当然,如冬裘夏葛,时之所宜,非人之私智独见也,所谓不失时者,而.学士大夫多非之。
汉高帝欲立六国后,张子房以为不可,李斯之论与子房无异。
高帝闻子房之言,知诸侯之.不可复,明矣。
然卒王韩信、彭越、英布、卢绾,岂独高帝所为,子房亦与.焉。
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
昔之论封建者甚众,宗元之论出,而.诸子之论废矣,虽圣人复起,不能易.也。
故吾取其说而附益之,曰:凡有血气必争,争必以.利,利莫大于封建。
封建者,争之端而乱之始也。
自书契【1】以来,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父子兄弟相贼杀,有不出于袭封而争位者.乎?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至汉以来,君臣父子相贼虐者.,皆诸侯王子孙,其馀卿大夫不世袭者,盖未尝有也。
近世无复封建,则此祸几绝。
仁人君子,忍复开之欤?故吾以为李斯、始皇之言,柳宗元之论,当为万世法也。
(取材于宋·苏轼《东坡志林》)注释:【1】书契:指有文字记载。
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请立诸子
请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
B.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诸皇子和功臣们皆封侯并用国家的赋税重赏他们
C.君之虽欲罢侯置守,可得乎
君主即使想要废除封侯的制度设置郡守,能行得通吗
D.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分封诸侯的制度不是圣人的本意,而是时势使然
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时非圣人之能为也,能不失时而已。
②自三代圣人以礼乐教化天下,至刑措不用,然终不能已篡弑之祸。
3.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文题“秦废封建”意指秦王朝建立后废除了三代以来分封诸侯的国家制度。
B.始皇不急于说出己见,而让群臣议论丞相的谏言,群臣多赞成丞相的意见。
C.廷尉李斯深谙时移世变,以史为鉴,力排众议,反对恢复分封诸侯的制度。
D.苏东坡学养深厚,纵论古今,鞭辟入里,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
4.第三段末句“故柳宗元曰:‘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这是作者借柳宗元的话做出的判断。
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明作者做出这个判断的直接依据。
【参考答案】
1.B
2.①时势不是圣人所能造就的,圣人能把握时势,不违背时势罢了。
②自夏商周起圣人用礼乐教化天下,曾经达到了刑罚可以搁置不用的程度,但是最终不
能终止篡位弑君的祸患。
3.D
4.汉高帝和张子房是反对分封诸侯的,但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封韩信等人为诸侯王,所以说“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试题分析】
全文。
D项最后一句“指出了分封制和郡县制各有优劣”不当,该文主要分析了分封制的弊端,至于其他并无过多的论述,此处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隋论
[宋]苏辙
人之于物,听其自附,而信.其自去,则人重而物轻。
人重而物轻,则物之附人也坚。
物之所以去人,分裂四出而不可禁者,物重而人轻也。
故夫智者或可与取天下矣,而不可与守天下。
守天下则必有大度者也。
何者?非有大度之人,则常恐天下之去我,而以术留天下。
以术留天下,而天下始去之矣。
秦、隋之亡,其弊果安在哉?自周失其政,诸侯用事,而秦独得山西之地,不过千里。
韩、魏压其冲,楚胁其肩,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
秦人被甲持兵,七世而不得解,寸攘.尺取,至始皇然后合而为一。
秦见其取天下若此其难也,而以为不急持之,则后世且复割裂以为敌国。
是以销名城,杀豪杰,铸锋镝,以.绝天下之望。
其所以准备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然而海内愁苦无聊,莫有不忍去之意。
是以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长呼起兵,而山泽皆应。
由此观之,岂非其重失天下而防之太过之弊欤?
今夫隋文之世,其亦见天下之久不定,而重失其定也。
彼见天下之久不定也,是以全得天下之众,而恐其失之。
享天下之乐,而惧其不久。
立于万民之上,而常有猜防不安之心,以为举世之人,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
谋臣旧将,诛灭略尽,而独死于.杨素之手,以及于大故。
终于炀帝之际,天下大乱,涂地而莫之救。
由此观之,则夫隋之所以亡者,无以异于秦也。
悲夫!古之圣人,修德以来天下,天下之所为去就者,莫不在我,故其视失天下甚轻。
夫惟视失天下甚轻,是故其心舒缓,而其为政也宽。
宽者生于无忧,而惨急者生于无聊
..耳。
及观秦、隋,唯不忍失之而至于亡,然后知圣人之为是宽缓不速之行者,乃其所以深取天下者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有删改)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信.其自去信:放任
B.寸攘.尺取攘:通“壤”,土壤
C.皆有曩.者英雄割据之怀曩:以前,过去的
D.而惨急者生于无聊
..耳无聊:贫穷无依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燕、赵伺其北,而.齐掉其东/剑阁峥嵘而.崔嵬
B.以.绝天下之望/以.勇气闻于诸侯
C.陈胜、项籍因.民之不服/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D.而独死于.杨素之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所以准备而固守之者甚密如此。
(2)制为严法峻令,以杜天下之变。
谋臣旧将,诛灭略尽。
4.请简要概括苏辙认为秦、隋统治者失去天下的主观原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原弊
[宋]欧阳修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
古之为国者未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夫知赋敛移用之为急,不知务农为先者,是未原为政之本末也。
知务农而不知节用以爱农,是未尽务农之方也。
古之为政者,上下相移用以济。
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一夫之力,督之必尽其所任;一日之用,节之必量其所入。
一岁之耕,供公与民食,皆出其间而常有余。
故三年而余一年之备。
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甚者,场功甫.毕,簸糠麸而食秕稗,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此甚可叹也!
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未尝闻金鼓、识战阵也。
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今卫兵入宿,不自持被而使人持之;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
其骄如此,况肯冒辛苦以战斗乎?就使兵耐辛苦而能斗战,虽耗农民,为之可也。
奈何有为兵之虚名,而其实骄惰无用之人也。
古之凡民长大壮健者皆在南亩,农隙则教之以战,今乃大异,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招之去为禁兵;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
吏招人多者有赏,而民方穷时争投之。
故一经凶荒,则所留在南亩者,惟老弱也。
而吏方曰:不收为兵,则恐为盗。
噫!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古之长大壮健者任耕,而老弱者游惰;今之长大壮健者游惰,而老弱者留耕也。
何相反之甚邪!然民尽力乎
南亩者,或不免乎狗彘之食,而一去为僧、兵,则终身安佚而享丰腴,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相与笑之曰:鄙.鄙:卑鄙
B.场功甫.毕甫:刚刚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籍:登记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7.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B.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C.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D.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民/无遗力/国不过/费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
8.把下列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乃不然,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
(2)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
(3)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一
1.B
【解析】攘:夺取。
2.A
【解析】A项,都为连词,表并列;B项,连词,表目的/介词,凭借;C项,介词,趁着/副词,于是;D项,介词,在/介词,对于。
3.(1)秦国用来预防祸患和牢固守卫的措施是这么的周密严谨。
(2)所以就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
那些谋臣和过去的将领基本上被他杀得差不多了。
【解析】(1)关键点“准备”“甚密”;(2)关键点“严法峻令”“杜”“诛灭”“略尽”。
4.过于害怕失去天下;采用严厉的高压政策,不够宽松。
(意近即可)
【参考译文】
人对待事物,任凭它依附自己,放任它自由离去,(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就是人重而物轻。
人重物轻,物依附人就牢固。
物之所以离开人,分裂四散却没有办法禁止,是因为物重而人轻。
所以那些有智谋的人或许可以和他一起打天下,但是不能够和他们一起守天下。
守护天下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
为什么呢?那些没有宽广胸怀的人,时常担心天下会离自己而去,所以就玩弄权术来留住天下。
用权术来留天下,那天下就开始离他而去了。
秦朝、隋朝的灭亡,它们的弊病究竟是在什么地方呢?自从周朝政治衰败,诸侯之间相互争霸,而秦国单独拥有崤山、华山以西的地方,不过方圆千里。
韩国、魏国扼住它的要塞,楚国威胁它的南面,燕国、赵国窥视它的北面,齐国牵制它的东面。
秦人披甲胄、拿着兵器,七代都不能够解除,一寸一寸地夺取土地,直到秦始皇合六国为一。
秦国看到夺取天下是如此困难,于是认为如果不严加把持,那国家以后还会分裂割据成为相互敌对的国家。
所以毁坏名城,杀戮英雄豪杰,熔铸兵器,来消灭分裂天下的念头。
秦国用来预防祸患和牢固守卫的措施是这么的周密严谨。
但是四海之内的百姓却忧愁痛苦、贫困无依,没有不怀有离秦而去的念头的。
因此,陈胜、项羽(这些人)趁着百姓不满,高呼起义,天下响应。
这么看来,这难道不是秦国把失去天下看得太重从而防备过分的弊病吗?
隋文帝统治的时代,他也是因为看到天下许久不安,十分害怕(再次)失去安定。
他看到天下长久不安定,因此得到天下之后就非常害怕失去它。
他享受拥有天下的乐趣,却担心这种乐趣不能够长久。
他位居万民之上,就经常有猜疑防范之心,认为天下的人都有以前的那些英雄割据的意图,所以就制定了很严酷的法律来防止天下变乱。
那些谋臣和过去的将领基本上被他杀得差不多了,而他却偏偏死在杨素手中,以至于发生了大变故。
最终在隋炀帝的时候,天下大乱,(国家)彻底败坏而没有办法挽救。
这样看来,隋朝灭亡的原因,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没有什么两样。
可悲啊!古代的圣人通过修养德行让天下百姓归附,拥有天下或者失去天下,都在自己,所以他把天下看得很轻。
只有把天下看得很轻,他的心态就平稳,所实行的政策就宽松。
宽松来自于没有忧虑,急暴来自于无所依赖。
再来看看秦朝和隋朝,正是因为舍不得天下,最后导致了灭亡,然后才明白,圣人做出这样不缓不急的行为,正是他用来稳固天下(的办法)啊。
二
5.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A.“鄙”应解释为:鄙陋,见识短浅。
6.C
7.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文句中注意到对称性句子,就能够正确断开。
如:下之用力者甚勤/上之用物者有节……上爱其下/下给其上。
语意为:“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
8.(1)现在却不是这样,种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消费的人,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
(现在却不是这样,耕种的人不再被督责尽力耕种,消费者不再根据收入确定支出。
)(2)只知道他们一时不去做盗贼,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都在骄横懒惰窃取衣食。
(3)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战败的)抛弃盔甲拖著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
【参考译文】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现在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只是整理户口文书、听案断案罢了。
听见有人说起农业之事,就相互取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他们知道通过赋税将农业物资移用到自己身上是紧急的事情,不懂得致力于农业是首先要考虑的,这是没有弄清统治措施的根本啊。
懂得致力于农业而不懂得节约用度来爱护农民,这是没有穷尽致力于农业的办法啊。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统治者和百姓相互移用来互相补充。
处于下位的百姓尽力很勤勉,处于上位的统治者使用物资有节制,百姓不保留自己的气力,国家不过分浪费,统治者爱护他们的百姓,百姓提供物资给统治者,使得上下都不相困扰。
一位男子的力气(官府)督促他一定要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用度(官府)约束他一定要衡量自己的收入,一年种出的庄稼供给官府和百姓,食物都从这里面出来,常常还有富余,所以三年便能余下一年的储备。
现在却不是这样,种田的人,官府不再督促他尽力;消费者,不再计算他的支出和收入。
农民一年耕种打下的粮食供给官府才刚刚够,而农民自己的食物却不超过几个月。
严重的,收获的事情刚刚结束,农民只能将簸出来的糠麸或秕稗作为食物,或者采摘橡树的种子、存储菜根来勉强度过冬春的饥荒时节。
如果遭受不幸遇到水灾旱灾,就会纷纷倒下成为饿殍。
这样的情况很是可悲可叹啊!
国家停止用兵已经三十三年了,士兵中那些身经百战的人老的老死的死现在几乎都没有了,而后来当兵的人不曾听见过战鼓,不懂得战阵。
生活在没有战事的时代而衣食不缺,那情势不能不骄傲懒惰。
现在士兵进入兵营,不肯自己抱自己的东西而让别人抱着;禁兵领取粮食,不肯自己挑而雇人挑。
他们骄纵懒惰到这样的程度,又怎么愿意冒着辛苦而参加战斗呢?如果能让士兵能承受辛苦而能够战斗,即使损耗农民的利益,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但奈何他们只有当兵的虚名,而实际上是一群骄纵懒惰的无用之人啊。
古代大凡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都在田间劳作,农闲的时候就将作战的技能教给他们,现在却完全不同,一旦遇到灾年,那么各州郡的官员就用尺子度量百姓中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招他们去做禁兵,稍差一点低于尺度且稍微有些瘦弱的,登记在册作为厢兵。
官员招人多的有赏赐,而百姓正处于穷困之时争相投军。
所以,一遇上凶年荒灾,那么留在田地的只有老弱之人了。
而官方这时也说:如果不将他们收留当兵,那么恐怕就会做强盗。
唉!只是知道他们某段时间不做强盗,却不知道他们一生骄纵懒惰而窃取食物啊。
古代那些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承担种田的工作,而年老体弱的游玩;现在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人游玩,而老弱之人却留守在田地间。
为什么相反到了这么严重的程度呢?然而百姓在田间尽力耕作
的,有时还不免于吃猪狗之食,而一旦离开田地做僧人或士兵,就终身安乐舒适而享有丰美的食物,那么种田的农民就不能不一天天减少啊。
所以说有引诱农民离开田地的弊端,说的就是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