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使动词与被动词规律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部分固有词词词根后加态词尾“、、、、”等,如:①他动词的被动态:(裹)- (抓)- (卖)- (夺)- (逐)- (踩)- ②自动词的被动态:(浮)- (骗)- (飞)-
2)和“”构成使动态一样,由两个汉字加“”构成的动词有很大一部分可把“”换成“”,构成被动态。

如:①他动词的被动态(建设)- (教养)- (授与)- (选举)- (证实)- (提高)- ②自动词的被动态:(感动)- (团结)-
这类动词有一部分在实际语言里,不用或很少用“”形这一主动态,只用“”和“”这两个相对应的形态。

如:(使麻痹)- (使之败)- (使固定)- (使降低)-
(使之向上)- (使隶属)-
但如只存在“”这一形态,而无与之相对应的“”、“”形动词,则“”就是动词的原型,是主动态,而不是被动态。

如:(矛盾)(成问题)(苛责)
3)凡不能用上述方式构成被动态的固有词动词及一个汉字构成的“”形动词,可在其词根后加“(,)”,构成被动态。

如:(相信)- (感觉)- (传)- (变)-
2、使动态表示的意义
1)主语在指使别人进行某一行动的过程中,自己也直接参加了行动。

(1)强制性的。

如: . 警察杀死了手里拿着枪的强盗。

.
中国人民挫败了侵略者的武装进犯。

(2)帮助性质的。

如: .
护士小心地扶伤员躺下了。

2)主语只是推动和指令另一对象行动,自己并不直接参加行动。

如: .
老师让学生们科学管理稍微休息一下。

. 主任让我们参观了展览会。

3)表示主语所不乐意的使动性动作。

如: . 差一点把船弄沉了。

.
那样不小心,会烧掉房子的。

. 衣服又沾上泥了。

“ ”、“ ”一般只表示主语推动、指令某一对象去进行某一动作,自己并不直接参与。

如: . 总工程师让工人造新机器。

. 工厂负责人让他们参观了我们的工厂。

由态词尾或“”构成的使动态动词在表示主语推动、指令而自己并不直接参加动作时,可与“ ”、“ ”通用。

如: .( ) 老师让学生朗读课文。

.( )
大叔的话使年青人感动了。

10 .( ) 队长让我们休息十分钟。

但在表示其他两种意义时,则不能通用,因为他们之间表示的意义不同。

如:“” . 妈妈让孩子吃饭。

. 妈妈给孩子喂了饭。

“” . 姐姐让弟弟睡觉。

. 姐姐哄弟弟睡着了. “” .
医生让病人躺下。

. 医生扶病人躺下了。

其它如:(使之看)-(展示、给看)
(使之穿)-(给穿上)(使之戴)-(给戴上)(让其死去)-(弄死、杀死)
2、被动态的意义和用法
被动句中的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而充当谓语的被动态动词则往往表示一种自然现象、或无必要说出该动作进行者的人为现象,也可表示动作完成后存留的结果状态或可能性。

被动态常用于下列几种情况:
1)当我们不知道谁是动作的进行者,或者没有必要指出谁是动作的进行者时。

如: . 葡萄藤上挂着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

(自然现象) .
天空布满了乌云。

(自然现象) .
这儿正在建大学。

(不必说出动作进行者的人为现象) .
新学期开始了。

(无法说出动作进行者的人为现象) .
我们的目的达成了。

(无法或无必要说出动作进行者的人为现象) .
这门很好开。

(可能性) . . 距离太远,声音听不清。

(可能性)
2)当说话者对动作的承受者比对动作的进行者更关心或更感兴趣时(这时,动作的进行者则可作为间接宾语在句子中出现)。

如: .
这种解释更易为学生所理解。

(重点在“这种解释”) .
他也被朋友们拉着去了老师家。

(重点在“他”) .间谍被公安机关逮捕了。

(重点在“间谍”)*一部分非活动体名词习惯上不用作被动句的主语。

如说话重点在这个非活动体名词上,可把它放在句首,但整个句子仍是用主动句。

如说“ ”,而不说“ ”。

*“”、“”、“”…等这一类表示心理感觉判断的动词也有被动态,即“”、“ ”、“ ”…等。

这与一般的被动词所表示的意义有所不同。

这一类动词的主动态表示说话者主观的判断,其被动态则表示根据客观情况必然得出的结论。

如: .我认为他的话是对的。

(自己的判断) .
听了他的话,我觉得他说得对。

(根据他说话的内容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 .
我想他是一定会成功的。

(自己的判断) .从他的努力来看,我想他是一定会成功的。

(从客观情况自然而然得出的结论)
3、使动句的句子结构使动句句子结构基本有下列几个类型:
1)主语(行动的指使者)-间接宾语()(既接受主语的指使,又是谓语动词的主体)-谓语(自动词的使动形) . 医生让病人坐在凳子上。

. 我们发展民族文化。

.
警察让车子停下来。

2)主语(行动的指使者)-间接宾语()(接受指使者,又是直接行动的主体)-谓语(自动词“ ”、“ ”)形, . 英洙,你让那个人来。

.
警察让车停了下来。

这一类句子中,谓语如是他动词的“() ”形,则需要直接宾语。

如: . 老师让学生读报。

这一类句子也可用引用这一表达形式。

如:, .
英洙,让那个人来吧。

. 老师让学生读报。

3)主语(行动的指使者)-间接宾语( )(接受指使者,又是直接行动的主体)-谓语(自动词“ ”、“ ”)形, .
老师,让金英负责吧。

这一类句子中,谓语如是他动词的“() ”形,则需要直接宾语。

4)主语(行动的指使者)-间接宾语,,(接受指使者,又是直接行动的主体)-直接宾语(接受行动的对象)-谓语(他动词使动形)这时,间接宾语后常用格词尾“”、“”、“”。

如: . 老师让学生们念书。

. 妈妈给小孩儿喂奶。

.
老师促使我们好好写字。

3、被动句的句子结构
1)主语(动作的承受者)-谓语(被动形动词) . 问题解决了。

.
我们家乡也变了样。

2)主语(动作的承受者)-间接宾语(动作的进行者)-谓语(被动形动词) .
间谍被人民抓住了。

.
这个工厂是由工人亲手建设起来了。

这时,间接宾语常用“”、“”、“”、“ ”来表示。

3)主语(动作的承受者)-间接宾语(动作的进行者)-直接宾语(直接受行动支配的客体)-谓语(被动形动词)这时,直接宾语常常是主语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属于主语的事物。

如:. 那个孩子被狗咬了腿。

. 他的钱被强盗抢走了。

*“”、“”本来是主动态的他动词,但从词义上来看,有被动的意思。

因此由它们构成的词在句子中的搭配关系上与被动态的动词有相同之处。

如:. 强盗们依法被剥夺了自由。

但是像“ (他受到了表扬)”、“ .(他受了伤)”这一类句子结构与主动态动词作谓语的句子结构完全相同,我们仍应把这一类句子看作主动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