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12T08:00:49.989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56卷15期作者:温颖慧
[导读] 我国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人才全面发展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温颖慧
惠阳中山学广东省惠州市 516211
【摘要】我国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对人才全面发展要求在不断的提高,高中的美术课备受重视,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教师在困惑中摸索前行,教学形式不断的优化,目的在极力探讨出如何在课堂中,有效的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美术知识,提高审美感知能力,探究美的能力,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高中美术鉴赏课做为重要的一部分,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求教师清晰的思路,良好的美术素养,丰富的知识,以及不断优化课堂设计,才能更好的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美术课堂;引导;兴趣;参与
美术鉴赏课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在美术课堂上的教学模式有许多突破性的创新改变,为了更好地实现高中美术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更高效的吸收并能自主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是美术教师不断思考改进的重要议题。本人结合这些年从事高中美术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几点对教学中对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几点看法:
1、从学生兴趣入手
无论是哪一个阶段的学生,兴趣都会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生们会更积极主动参与到相应的学习之中。美术课涉及的知识内容很多,古往今来,涉及中西不同文化,不同的艺术形式,在短暂的四十分钟内,如何讲述才能让学生感到有兴趣又能牢记于心呢?
在每节课的课程设计中,对于本节课所要讲述的知识点的都应该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关联一些能吸引学生感兴趣的的事物。比如,在讲原始时期的美术作品--洞窟壁画,以经典的代表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为例,年代离我们甚为久远,且画面简单,线条稚嫩有如幼儿涂鸦,对于身处网络科技发达视觉媒体作品丰富时期的当代学生,怎么引导他们欣赏和吸引他们的兴趣?我们可以通过展示现今法国当地拉斯科洞窟原址附近,利用现代3D技术1;1还原打造的拉斯科洞窟的美术馆,让学生从现代科技视觉中去感受,更清晰的传达原始人的生活环境,习性,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衍生出的美术作品,就比单纯的讲解更有现场感,也能拉近学生对原始时代艺术作品的时间距离感。又比如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因在当时浓烈的宗教气氛影响下,这一时期的作品刻板且单一,观赏性不强,乏味可陈。向学生展示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很难要求学生能够产生感官上的好感,如何让学生对这个时期作品产生兴趣呢?我们拿这一时期贵族妇女肖像画为例,可以结合一些中世纪的背景文化,告诉学生,中世纪贵族审美就是以发际线高而美,为达到目的,他们会用一些青蛙血液,蚂蚁卵,橙汁,甚至砒霜等混合物涂抹头部。如此,学生在看待此作品是就有这全新的角度与看法了。再比如讲到文艺复兴的作品,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为何会成为世界经典之作?如果一味的从技法,色彩,构图,人物刻画等角度去讲解,学生也许是不能够深刻理解的。恰巧中世纪的绘画作品大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描绘《最后的晚餐》的作品就有很多,甚至当是的国画作品也有此题材,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这些作品,学生便能一目了然,又能感受中西文化不同,在绘画上表现差异。又比如现在很多的学生喜欢玩游戏,我们再讲到当代美术运动的时候,也可以结合游戏画面让学生讨论当代绘画创新对现代美术的影响,如果没有这些美术运动,现在的游戏画面是否也还像古典画一样?不同内容,通过不同的方式,尽力拉近学生和艺术家作品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兴趣。
2、构建和谐课堂气氛
在学习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课堂气氛下,学生越会愿意接受教师的教导,教学效果也会越明显。而我们知道,愉悦感是人类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情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充满愉悦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吸收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可以把如何活跃课堂气视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因数。教师幽默的互动,学生的参与都是有效的方式。比如在讲述希腊罗马雕塑《自杀的匈奴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来演绎一个以唯美的动作来展示一个残酷的战争的故事,学生的参与,不仅能更好的体会到作品流露的情感,同时也能收获愉悦的课堂气氛,当然前提是鼓励学生自愿参与。我们在讲一些略显沉闷的内容的时候,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激活学生的热情。比如我在课堂中做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想出如何以最快的方式从苹果联想到书包(如苹果-手机-科技-知识-学校-学生-书包)等,且想法越多的小组获胜。这样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这是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中带动气氛的方式。让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3、给学生提供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希望自己的每一份努力都能被看到,并且能够获得相应的认可。在新课标改革后,教师讲授的部分减少了,更加重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这也包括了成果的展示,也是给学生提供展示平台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提出观点,能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分享,也是美术课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多以引导学生为主,多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讲解分析一些美术作品,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或者画家的看法,并在同学面前大胆的展示出来。或者在受到一些艺术家及其作品感染启发后,创作出自己作品并敢于展现出来。比如我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这一课中,学生通过对梵高,伦勃朗等大师的自画像的解读,了解了画家在通过自画像所表达的情感,多种的自画像表现形式与自己共情,当即尝试以比较简练线条的漫画形式画出自己的自画像,通过对自己的了解,夸张自己的某个特征为特点,选出几张优秀作品,让他们在同学前展示出来,因同学之间比较熟悉,都容易在画面中找到亮点,肯定了作品的良好效果,对于展示的同学也是一种鼓励。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美术课程在经过不断的改革,美术课程已经不仅是一门学习课程和学习计划,更是一种对美术教育的期望的表达。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找更可行更高效的快乐教学之道,引导学生理解和感知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开拓视野,增加自信,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