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我的祖国多辽阔_人教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我的祖国多辽阔_人教
新课标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我的祖国多宽敞》,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我的祖国多宽敞》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一个主题。

通过本课学习,旨在促使儿童明白我国的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出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差不多上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明白我国幅员宽敞,为祖国感到自豪。

教材表达了一种“引领”的功能,既给宽敞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同时也在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引导。

二、说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明白我国幅员宽敞,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中国地图,明白图例、比例尺的含义。

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明白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猎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海陆疆域,学会看中国地图,明白图例,比例尺的含义,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难点: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熟练把握
四、说教学预备
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好的教学设想最终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依照《我的祖国多宽敞》这一教学主题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宽敞。

(一)、歌曲观赏,导入新课
(二)、运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宽敞
(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宽敞
(四)、课后延伸拓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歌曲观赏,导入新课
第一让同学们观赏视频歌曲《大中国》, 在观赏的同时画面展现中国地图、长江、黄河、长城、珠穆朗玛峰、天安门城楼等祖国标志性的图片和文字,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与思路】:通过设计如此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让学生一边观赏音乐,一边了解祖国,并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体验到活动的欢乐。

(二)、运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宽敞
1、课件展现中国地图,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认识祖国版图的形状、了解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整体认识祖国疆域的宽敞。

师:这确实是我们祖国的地图,它像什么?(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师: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960万平方千米);海域面积大约是多少?(板书:300万平方千米)
【设计理念与思路】:用鼓舞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爱好,再从学生已有的感性知识入手,说出小孩眼中的祖国是什么样的。

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对中国的疆域面积存在着一个误区,仅明白960
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不明白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

因而,二者合一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个海洋大国,加深学生对祖国疆域的正确认识。

2、这一部分要紧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感受祖国之大
活动一:旅行、运算比较,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第一是认识图例和看地图的方位标示,让学生能看明白地图,明白什么是图例、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和一些图例符号的含义,认识和国界线接壤的国家和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为旅行活动做预备。

然后是开始旅行活动,先从我们熟悉的家乡河北动身,动身前,让学生明白我们河北处于祖国的东北部地区,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广东,停下问学生,广东在我国的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

)
连续旅行,这时我们走到了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祖国的(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

通过新疆,我们现在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这时让同学们看着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都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都市)。

再通过吉林、辽宁,咱们走完了陆地上的国界线,又回到了河北。

走到那个地点,问学生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海岸线有多长?(板书:国界线20210多千米!海岸线18000多千米,课前差不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学生应该明白)
然后让学生运算国界线和海岸线加起来的总长度是38000多千米。

让学生再运算走完这一圈需要多少时刻: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3千米,我们按那个速度运算,走完这一圈,至少要花多少天?大伙儿通过运算得出结论:我们至少要用1583天!也确实是4年多的时刻,到那时同学们差不多上初三了。

通过如此的运算让学生直截了当感受祖国大。

老师再用粗粉笔在原“大”上描写突出。

最后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学到那个地点时,教师说: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和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以及这片土地和海域上方的天空,差不多上属于我们祖国的,不承诺任何国家破坏和侵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设计理念与思路】:在模拟徒步旅行活动中,在引导学生认识国界线和大陆海岸线的基础上,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走一圈,在认识四极点的同时,一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的大体位置;二是通过引导
学生运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祖国边界的漫长,由此感受祖国的宽敞宽敞。

同时,初步认识图例,了解国界线和海岸线的含义,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

活动二:调查、运算比较,体会祖国面积的大
对960万平方千米怎么说有多大呢?大伙儿可能专门生疏,我通过做几道数学题比较,让学生体会“大”:
一是从抚宁县的大小(1721平方千米)和河北省的大小(19万平方千米)比较,抚宁县是河北省的1/110,河北省的面积再和祖国的面积相比较,河北省又是祖国面积的1/51,(课件出示中国地图,抚宁在中国地图上全然就找不到,河北省在中国地图上能找到,但那么大的河北在中国地图上也只是一小块,相比看祖国面积太大了)。

二是再通过课件出示世界地图和世界要紧国家面积比较表,让学生明白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相当于整个欧洲的面积。

欧洲有40多个国家,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而我们一个国家的领土就有960万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

进一步阐述祖国面积大,这时教师板书一个超常规的“大”字。

【设计理念与思路】:在调查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前调查抚宁县、河北省和世界一些国家面积的基础上,通过换算比较,也确实是直观的进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的宽敞。

活动三:通过温差和时差的比较,感受祖国真大
这一部分内容要紧是学生课前调查一月份海南和哈尔滨的平均气温、生活中新疆和河北的作息时刻,课上进行比较,(课件出示)想象两地的景观和人们的衣着会有什么不同。

(出示课件)来感受同在一个国家,在相同的时刻,什么缘故会显现如此奇特的的景象?因为我国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感受祖国大。

最后再通过读书上的儿歌,进一步进行感受。

(出示课件)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教学仅仅靠书中的图文、教师的语言讲解是无法说清晰祖国地域的宽敞。

为使教学内容更加厚实,教学更有实效性。

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明白南北温差、东西两地生活的差异,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祖国南北、东西距离远,跨度大,祖国宽敞的事实。

(三)、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宽敞
师:(出示中国地图)假如把我们的祖国看成一个大伙儿庭,那我们的学校就像一个小小家庭了。

在那个小家庭里,我们又分出了不同的年级、班级,祖国那个大伙儿庭也和我们学校一样,为了便于治理,分成了如此一块一块的区域,这确实是我们的行政区划。

师:谁能告诉大伙儿:我国现在设置了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利用教材上的小资料了解目前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专门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让学生以教材中的中国地图练习记住34个行政区大体位置。

祖国的那个家太大了,要分成区域进行治理。

【设计理念与思路】:培养学生会看地图的能力,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有34个。

(四)、课后延伸拓展:
这一部分为了巩固课堂的学习成果,我设计了学生观看自己的生活周边或收集资料,找一找表达行政区划的事物。

【设计理念与思路】:我认为品德课的关键还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来培养激发学生的情感,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而链接生活实际是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的学习是需要回来生活、指导生活、服务生活的。

因此拓展延伸活动就显得专门重要了,它是课堂学习的进一步升华与落实。

我们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求真正达到以知识调动情感,以活动促进进展的目的。

七、板书设计
我的祖国多宽敞
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海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
国界线20210多千米
海岸线18000多千米大
总长度38000多千米
如此的板书设计,和教学过程紧紧相扣,言简意赅,主题突出,是教学内容的精华,关于学生感受祖国宽敞这一主题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综上,通过这些活动,层层递进,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地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把握。

这时学生就会得出结论:我的祖国多宽敞,自豪感油然而生。

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时,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体会和感知作为教学的动身点,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

并注意有效地利用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