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一本书《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烈推荐一本书《切尔诺贝利,一部悲剧史》
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位安全从业者用心读的书,强烈推荐!工作之余,我用了2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本书,真的让我感觉收益匪浅。
时间不能倒流,历史也不能回放。
一个切尔诺贝利,一个人类的禁区,已经给文明社会带来了深深的伤害,再也不能承受下一个了。
【书摘】
1.“绝对安全”
设计时,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德罗说他设计的反应堆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他说道,这些反应堆就像俄式茶炊一般,绝不可能爆炸,还放言他的核反应堆安全到足以放置在红场上。
运行时,电站总工程师说电站的冷却池可以用来养鱼,以此表明电站的绝对安。
自此之后,他俨然成了国际名人。
他宣称,即使发生事故,自动安全系统也会即刻关闭反应堆。
爆炸后,现场的石墨碎片唯一可能的来源就是四号反应堆了。
如此就能解释为什么电站内的辐射值会那么高。
乌斯科夫后来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当时我们的压力太大了,也都太过于相信反应堆不会爆炸了。
几乎无人敢挑战核反应堆不会爆炸的信条,现场很多人都看到了真相,但大家都选择视而不见,拒绝承认!
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直接导火索是涡轮机测试出错,但深层原因则是电站的核反应堆堆型采用了制造核弹的技术,石墨堆在某些物理条件下并不安全。
领导人一直积极地鼓励使用石墨堆,但在事故发生后他们却拒绝对此负责。
反应堆操作员为这次事故背上了主要责任!
2.高层管理有“私心”,基层技术经理别无选择
作为刚上任不久的能源与电气化部部长,他急于证明自己。
面对5年内将核电站的发电量提高2.5倍的任务,他在寻找方法。
一般来说,从设计到完工,修建核电站的整个工期为7年。
梅奥雷茨在会上陈述,如果设计和施工同时进行的话,该工期可以缩短至5年。
工厂经理明白其实很少有反应堆能在7年内完成,如果再缩短至5年的话,几乎
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可是,如果上层管理者也要求这样做,工厂经理除了按时完成,别无选择!
多机组核电站的建造年限可以并且应该从七年削减至五年,因为他急于为自己的功劳簿添上一笔。
卡兹玛和布留哈诺夫只能够完成原计划的68%。
原因是他们缺少具备相应技能的员工,缺少相关设备和设施上级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赶上计划进度,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至少比原定计划晚了两三个月。
更改后的最后期限可能依然无法完成,来自高层的新处罚随时可能下达。
3. 安全可靠总比不上物美价廉
安全可靠总比不上物美价廉、性能卓越。
设计者甚至辩称,石墨反应堆极其安全,如果省去建造在反应堆发生故障时控制核反应的混凝士结构的话,其成本还能进一步降低。
就这样,切尔诺贝利的核反应堆褪去了安全壳。
高达70%的硬件设备来自一家产品有严重缺陷的供货商;在建造用于盛放已用燃料的蓄水池的金属构件中,重达356吨的构件同样存在严重缺陷。
4.“行业典范”
切尔诺贝利电站一切照常运转。
这座电站被认为是行业典范,只有年均五起技术事故和设备故障。
他们正打算关闭四号机组,不过这只是依照行规对系统进行例行检查和维修罢了。
依据反应堆的具体情況,维修工作可能耗时数月,而关闭的频次则取决于政府。
新任能源部部长决定干一番创造历史的大事,博取领导关注,于是他延长了反应堆关闭的间隔时问,减少了维修时问。
增加发电量可以取悦上级,1985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超领完成近10%的生产任务,部分原因
就是削减了维修时间。
停反应堆进行检修本应该计划在4月23日上午10点。
但电站总工程师还是决定延迟到周末工作,但变更计划没有报批,也未征得核反应堆施工方的同意,尽管规章要求这么做,可是实际操作中鲜有人遵守。
站场出现紧急情况后,操作手册显示此刻应该停堆,然而夜班操作员没有开启停堆程序。
因为这么做会违背上级测试计划。
发电机和其他各类测试与测量工作尚未完成。
更重要的是,在没有极端紧急的情况下,只有电站领导下达指示,才能关闭核反应堆,或使其脱离电网。
5. 荣誉归零
4月26日凌晨2点,一通电话将正在熟睡的工厂经理吵醒,核电站爆炸了。
他很快就意识到他的一切,他成功的职业生崖此刻都—尽管自己曾参加过党代会,获得过政府荣誉—一去不复返了。
无论他是否真的做错了什么,他都要为这场事故负责。
工厂经理被指控三项罪名:
第一项是违反易爆工厂的安全章程;
第二项是滥用权力,隐瞒事故实际影响范围;
第三项是玩忽职守,对核电站工作人员培训不当。
6. 应急疏散
街上有很多小朋友。
小孩儿们在玩沙子,堆房子,做泥士派。
大一点的孩子们在进行自行车比赛。
还有年轻妈妈们推着婴儿车走在街上。
一切看起来都很寻常……
“谁说要撤离?你是想制造恐慌吗?”能源部长斥责工厂经理道。
高层们想避免恐慌,更想逃避下达疏散指令所要承担的责任。
因为发出指令就表示他们承认情况已极端糟糕了。
这同时意味着可能终结其职业生涯……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人类为什么需要文字?可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的记性实在太差!在追求安全的漫漫途中,如果没有这些落
在纸上的文字,我们过往的一切不过是寂寂长夜,晦暗无光。
让我们共同记住:切尔诺贝利,198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