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是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知识、对社会生产力(世界经济发展)、生产关系、世界面貌及对中国产生的重要影响。

抓好基础知识、知识的整合、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回归现实,形成真正的框架结构和深刻感悟。

考点详解:
1.时间、发源地、标志、主要成就等(复习看课文明确)
2.对生产力的影响:(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第二次科技革命:(1)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2)生产力有了巨大飞跃;(3)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提高生产力,资本主义经济稳定高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3.对生产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从根本上巩固了资产阶级政权。

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4.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世界面貌)的影响
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5.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军事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主要是两次鸦片战争)。

政治上: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

第二次: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

政治上: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中国人民的救亡运动:中国民族资产阶登上政治舞台(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农民阶级的反抗(义和团运动)。

第三次:使世界经济迅速发展,从整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出现了经济全球化趋势。

对于我国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发展民族经济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抓住机遇,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但由于我国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又增加了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难度。

6.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的中国没有能够全面革新政治经济制度,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中国又一次错失机遇。

第三次科技革命时,由于社会动荡(国共两党的内战),再加上建国后左倾错误及十年文革,使我们再次错过了发展的机遇。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维护独立、提高国际地位,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把发展科技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对第三次科技革命采取了引进吸收的态度,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人造卫星发射上天等,但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长期敌视、封锁、包围,缺乏正常的交流,再加上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一些错误,始终没有摆脱错误路线的束缚,科技革命也没能快速的发展。

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正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主动学习世界上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终于赶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末班车。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科技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7.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这个战略机遇期,在这一机遇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我们如何应对这种变化?)(设计意图:理论联系实际,让历史回归现实,用理论为现实服务)
发展是硬道理,要一心一意谋发展,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等等。

巩固训练(学练结合,当堂进行针对性训练,如果没时间可以课下巩固练习):
1.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主要标志是
A.用机器制造机器 B.工业生产实现机械化
C.手工工场基本消失 D.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主导地位
2.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对于新能源、新通讯手段的发明都曾起到重要作用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是
A.电磁学的理论 B.化学元素周期律
C.质能转化原理 D.质量守恒定律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
A.科学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更突出
B.几乎是在几个先进的国家同时发生
C.新技术发明的范围广泛,发展迅速
D.有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科技成果,除了电灯的发明和使用外,还有①电话的发明和使用②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③汽车的发明④汽船的发明和使用
A.①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5.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B.科技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
C.科技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二战”期间和战后各国对科技的需要
6.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在能源上的主要变化是
A.主要以水力为能源 B.以煤和石油为主要能源
C.原子能在能源比重中上升 D.已经不需要任何能源
7.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公布人类基因组工作草图说明
A.原子能技术取得进展 B.航天技术取得进展
C.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取得进展 D.电子计算机技术取得进展
8.“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人民
的物质生活状况有了相当改善。

这说明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经济地位已发生根本变化
B.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得以解决
D.科技的发展是资本家利润的源泉
9.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其最突出表现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产生和发展 B.第三产业的产值和就业人数急剧上升C.政府加强了对科技的扶植和资本的投入 D.新兴工业区和保税区的不断出现10.20世纪80年代西欧为发展科技而提出的计划是
A.星球大战计划 B.尤里卡计划
C.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D.星火计划
参考答案:
1.A 2.A 3.A 4.B 5.C 6.C 7.C 8.B 9.B 10.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