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闪光对焊原理和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闪光对焊原理和要求
闪光对焊焊接过程的本质就是通过适当的物理-化学过程,使两个分离表面的金属连为一体,达到焊接目的。

焊接装配面为对接接头,接通电源并使其断面逐渐移近达到局部接触,利用电阻加热这些接触点(产生闪光)使其断面金属融化,直到端面部位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预定温度时,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的方法,包括连续闪光对焊与预热闪光对焊。

一、对焊过程分析
连续闪光对焊焊接循环由闪光、顶锻、保持、休止等程序组成。

闪光、顶锻二个连续阶段组成连续闪光对焊接头形成过程。

而保持、休止等程序则是对焊操作过程中所必须的。

预热闪光对焊则对其焊接循环中(闪光之前)设有预热阶段。

闪光的形成实质:接通电源并使两焊件端面轻微接触。

对口间将形成许多具有很小电阻的小触点,在很大电流密度的加热下,瞬间融化而形成连接对口两端的液体过梁。

同时在液体表面张力径向电磁压缩效应力,电磁斥力,电磁引力作用下,再加上强烈的加热。

过梁内部其他的表面之间形成巨大的压力差。

例如:再低碳钢闪光对焊中,资料表明,过梁中的电流密度在爆破瞬间可高达3000A/mm2,爆破瞬间金属蒸气压力可达数百大气压,而它的温度高达6000—8000℃,液态金属微滴以超过60m/s的温度从对口间隙抛射出来,形成火花急流—闪光。

闪光对焊时,为了获得优质接头,闪光阶段结束时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1. 对口金属尽量不被氧化。

这就要求闪光进行的稳定而又激烈,尤其要控制好闪光过程中焊件不应该短路,否则,将使端面局部过热。

2.在对口及其附近区域获得合适的温度分布。

其标志沿对口端面加热均匀,沿焊件长度获得合适的温度分布,端面上有一层厚的液态金属层。

3.顶锻是闪光对焊后期阶段,是对焊件施加顶锻力,使烧化端面紧紧接触,并使其实现优质结合所必须的操作。

闪光对焊时,为了获得优质接头,顶锻结束时必须满足下面基本要求:即对口及临近区域获得足够而又适当的塑性变形。

实践证明,要保证闪光结束时端面完全不被氧化是难以办到的,而安全可靠的途径是使那些在闪光节段氧化了的金属,利用顶锻随液体金属尽量排撞挤到毛刺中去。

顶锻阶段又由有电顶锻和无电顶锻两部分组成。

有电顶锻是使端面液态金属不致于过在早冷却,致使对口加热区保持一定深度。

预热阶段:在焊机上,通过预热而将焊件端面温度提高到一合适值(对于链条一般为800℃—900℃)在进行闪光和顶锻过程。

预热过程有两种:电阻预热和闪光预热。

预热也存在不足之处,即生产率较低,过程控制复杂,达热区宽和接头质量稳定性较差。

所以近来一般也采用强规范焊接工艺,省掉了预热阶段。

二、对焊接头形成特点
1.闪光对焊接头连接的实质属固相连接。

闪光结束时,在断面上已形成液体金属层,顶锻时,端面金属首先在液相下联合成一体,随着顶锻的进行,对口中的液体不断被挤除,对口端面必将在液相下消失。

2.对口处加热温度高,范围窄。

因此顶锻时塑形集中,变形程度相对增加,可产生较高的局部为错差值,促进接头形成中的再结晶发生,同时,当顶锻参数合适时,不仅可以挤出液态金属和氧化物,还可以挤出部分过热金属,获得较致密的热锻找造组织形式,提高接头质量。

三、闪光对焊规范参数选择
闪光对焊的重要工艺参数有:伸出长度、闪光留量、闪光速度、闪光电流密度、顶锻留量、顶锻速度、顶锻电流、顶断压力、夹紧力等。

1.焊件的伸出长度:
焊件伸出长度是焊件从静夹具和动夹具中伸出的长度,可根据焊件和材料性质选择。

一般应大于焊件直径的一半,取p=0.7—1.0d(d为棒料直径)。

2.闪光留量:
考虑焊件因为闪光而减短的预留长度,又称烧化量,可根据材料性质、焊件断面尺寸和是否预热等因素来选择。

3.闪光速度:
闪光速度是在稳定闪光条件下,焊件的瞬时接近速度。

亦称动夹具的瞬时给进速度,又称烧化速度。

增大二次空截电压,减小焊件断面尺寸,适当提高预热温度,采用预热(与连续闪光焊比较)焊接小断面链条(与大断面链条比较),焊接易氧化及导热性好的材料,均可选用较高的闪光速度。

当闪光阶段后期因闪光速度小经常出现中断是,接头中易产生危险的氧化膜夹层缺陷;而不恰当提高闪光速度会使加热区变窄,温度梯度增大,则所需焊机功率增大和引起过梁爆破后火口深度的增加。

应注意:一般资料给出的闪光速度为平均闪光速度。

4.闪光电流密度(次级空载电压):
闪光电流密度(次级空截电压)对焊件的加热有重大影响。

它与焊接方法、材料
性质和焊件断面尺寸等有关。

通常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

连续闪光对焊导电,采热性能好的焊件时,电流密度应取高值。

预热闪光对焊大断面的焊件时,应取低值。

闪光电流密度是通过调节次级电压(空载)来获得的。

次级空载电压的选择原则是在保证稳定闪光条件下,尽量选择较低的空载电压,还应尽量减少焊机的短路阻抗,尤其是电阻量,所以,保持焊接回路的清洁至关重要。

5.顶锻留量
顶锻留量是闪光对焊时,考虑焊件因顶锻缩短而预留的长度。

它影响着液态金属、氧化物的排除及塑性变形程度,通常略大一点对达到焊接要求有利。

6.顶锻速度:
顶锻速度是闪光对焊时,顶锻阶段动夹具的移动速度。

通常顶锻速度大些对获得优质接头有利。

7.顶锻压力:
(1)顶锻留量大,则顶锻压力响应大。

(2)顶锻速度增大,则顶锻压力应减小。

(3)增大对口端面温度梯度,顶锻力应小些。

(4)高温强度大的金属材料,则顶锻压力响应大。

(5)导电、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则顶锻压力响应大。

8.夹紧力:
夹紧力是防止焊件在钳口与电极中打滑而施加的力。

综上所述,闪光对焊规范参数的选择,应从技术条件出发,结合材料性质、端面形状尺寸、设备条件和生产规模等因素综合考虑。

一般先确定工艺方法,然后参照推荐的有关数据及实验试验材料初步选定规范参数,最后由工艺试验并结合接头性能分析予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